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長江平原在中國哪裡

長江平原在中國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15 12:47:29

『壹』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屬於哪個方位的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位於中國中東部。
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110°E~120°E,28°N~33°N,為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接淮陽山,南接江南丘陵。地勢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
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和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其中長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米以下。平原上河汊縱橫交錯,湖盪星羅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高郵湖、巢湖、洪澤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這一狹長地帶。向有「水鄉澤國」之稱,盛產魚、蝦、蟹、菱、蓮、葦。氣候溫和,無霜期240~280天,江南可種植雙季稻,糧、棉、水產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長江中下游平原經濟發達,有上海、南京、南昌、武漢、杭州、長沙等大城市和宜昌、荊州、黃石、黃岡、九江、安慶、蕪湖、馬鞍山、鎮江、揚州、南通等中等城市。

『貳』 長江位於中國的哪裡、位於世界的哪裡

長江位於中國的中部,在北緯26-32度、東經90-120度范圍以內。

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流域省份有青海,西藏,四川,雲南,貴州,重慶,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在上海流入東海。

(2)長江平原在中國哪裡擴展閱讀: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97km,比黃河(5464km)長900餘公里,在世界大河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

在世界大河水流量排行中,長江也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亞馬遜河和剛果河。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遜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剛果河流域跨非洲7國,長江則為中國所獨有。

長江幹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數百條支流輻輳南北,延伸至青海、四川、西藏、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20%。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

長江幹流宜昌以上為上游,長4504公里,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其中直門達至宜賓稱金沙江,長3464公里。宜賓至宜昌河段習稱川江,長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為中游,長955公里,流域面積68萬平方公里。湖口至出海口為下游,長938公里,流域面積12萬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網路:長江

『叄』 中國四大平原分布圖

中國四大平原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關中平原。其中,面積最大的平原為東北平原(35萬平方公里)、最小的平原為關中平原(約4萬平方公里),經濟最為富庶的為長江中下游平原(16萬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平原為華北平原(31萬平方公里)。

一、東北平原

東北平原或稱松遼平原,是中國四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平原。位於中國東北部,地跨黑龍江、吉林、遼寧的一部分和內蒙古的小部分,地處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之間,北起嫩江中游,南至遼東灣,南北長約1000千米,東西寬約400千米,面積達35萬平方千米。

二、華北平原

華北平原是中國四大平原之一,又稱黃淮海平原,是中國東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華北盆地。位於北緯32°~40°,東經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伏牛山,東臨渤海和黃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7省市,面積30萬平方千米。平原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經濟發達,自古即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積約佔中國的1/5。

三、長江中下游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 ,地跨中國鄂、湘、贛、皖、蘇、浙、滬等7省市,素有「水鄉澤國」之稱,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水陸交通發達。

四、關中平原

關中平原,又稱渭河平原、渭河盆地、關中盆地,是由斷層陷落地帶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和渭河谷地及渭河丘陵一起構成渭河盆地,居晉陝盆地帶的南部。

『肆』 長江中下游平原包括哪些區域

長江中下游平原(Yangtze Plain,Middle and Lower ;Ch'ang Chiang Chung-hsia-yu P'ing-yuen)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 ,地跨中國鄂、湘、贛、皖、蘇、浙、滬等7省市,素有「水鄉澤國」之稱,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水陸交通發達。
長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東麓,東到黃海、東海濱,北接桐柏山、大別山南麓及黃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錢塘江、杭州灣以北沿江平原,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100~400千米,總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皖蘇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長江三角洲平原等6塊平原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溫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揚子准地台褶皺斷拗帶內,燕山運動產生一系列斷陷盆地,後經長江切通、貫連和沖積後,而形成。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平原邊緣白堊系―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紀紅土層微微掀升,經流水沖切,成為相對高度20~30米的紅土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則繼續下降形成泛濫平原和濱海平原 。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重要的糧、油、棉生產基地,亦為中國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長江天然水系及縱橫交錯的人工河渠使該區成為中國河網密度最大地區。同時該區是中國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區,著名淡水湖有鄱陽湖、洞庭湖等 。

『伍』 中國四大平原在哪個地方

中國四大平原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關中平原。最大的平原是東北平原。自北向南依次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關中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東北平原
東北平原位於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之間,南北長約1000多公里,東西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可分為3個部分,東北部主要是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沖積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遼河沖積而成的遼河平原;中部則為松花江和嫩江沖積而成的松嫩平原。東北大平原是一個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的平原。新中國成立後,大批轉業軍人、知識青年和幹部響應國家的號召,懷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豪情壯志奔向」北大荒」,排干沼澤,開墾荒原。如今這里已發展成為中國主要的糧食基地之一,過去人跡罕至的「北大荒」已被建設成為富饒的「北大倉」。
華北平原
華北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位於黃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脈和豫西山地,東到黃海、渤海和山東丘陵,北起燕山山脈,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別山,東南至蘇、皖北部,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連。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蘇省等5省、2直轄市地境域。面積約面積310,000平方千米。華北平原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南部淮河流域處於向亞熱帶過渡地區,其氣溫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溫 8~15℃ ,冬季寒冷乾燥 ,農作物大多為兩年三熟,南部一年兩熟。
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自巫山向東至海濱,北界淮陽山,南接江南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地勢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有些地方的海拔不足5米,河網縱橫,湖泊眾多,號稱「水鄉澤國」,【水稻之鄉】。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和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其中長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米以下。平原上河汊縱橫交錯,湖盪星羅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高郵湖、巢湖、洪澤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這一狹長地帶。

關中平原

「金城千里」指關中平原四周為山原、河川所環抱,猶如一座規模龐大的天然城堡。關中南有秦嶺,西有隴山,北面是黃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還有黃河天塹為屏障,東面也有黃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所以漢代張良用「金城千里」來概括關中的優勢勸說劉邦定都關中。
人們都熟知四川盆地習慣稱「天府之國」,也就是說這里物產豐饒,猶如天之庫府,其實最早稱為「天府」的,卻是關中。戰國時期,蘇秦向秦惠王陳說「連橫」之計,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並說,「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比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的稱謂早了500多年。這是因為關中從戰國鄭國渠修好以後,就成為了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

『陸』 中國八大平原是什麼

中國沒有八大平原,有四大平原。

中國的四大平原介紹:

一、東北平原

我國最大的平原(35萬平方公里),東邊以長白山為界,西以大興安嶺為界,北接小興安嶺,南端瀕遼東灣。東西寬約400公里,南北長約1000公里。

東北平原由三個小平原所組成,分別由是松花江和嫩江沖刷形成的松嫩平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沖刷形成的三江平原和遼河沖刷形成的遼河平原。

二、華北平原

我國第二大平原(31萬平方公里),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東臨渤海和黃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7省市,面積31萬平方千米。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自古即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積約佔中國1/5。

三、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長江三峽以東沿岸帶狀平原。北接淮陽山,南接江南丘陵。面積20萬平方公里。

主要由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巢湖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構成。平原上水系特別發達,河流交叉縱橫,湖泊星羅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高郵湖、巢湖、洪澤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這一狹長地帶。

四、關中平原

又成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位於陝西省中部,介於秦嶺和渭北北山(老龍山、嵯峨山、葯王山、堯山等)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東西長約300公里。面積3.4萬平方公里。

渭河貫穿整個平原,有由幹流和支流等水系灌溉沖刷渭河平原。

平原分類:

1、獨立型

獨立型平原,是一級級別的地形,是世界五大陸地基本地形之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下游平原,西歐平原等都是一級級別的地形。這種平原海拔較低。

2、從屬型

從屬型平原,是某種更大地形里的構成單位。高原和大型山脈可以包括盆地(青藏高原就包括柴達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在天山山脈東部的南北支之間),河流穿越的盆地一般有平原(大小不一)、丘陵、谷地,盆地的底部一般是某種平原,例如四川盆地就包括成都平原,兩湖盆地包括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

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和長江中游幾個平原都在盆地里(兩湖盆地和南昌盆地),關中平原在周圍一個大盆地的中部地帶。

『柒』 長江中下游平原位置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接淮陽山,南接東南丘陵。地勢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

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和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其中長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米以下。平原上河汊縱橫交錯,湖盪星羅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高郵湖、巢湖、洪澤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這一狹長地帶。向有「水鄉澤國」之稱,盛產魚、蝦、蟹、菱、蓮、葦。氣候溫和,無霜期240~280天,江南可種植雙季稻,糧、棉、水產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長江中下游平原經濟發達,有上海、南京、南昌、合肥、武漢、長沙、等大城市和蘇州、無錫、上饒、常州、鹽城、鎮江、揚州、泰州、南通、蕪湖、岳陽、宜昌等中等城市。

『捌』 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中國的南部嗎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接淮陽山,南接江南丘陵。地勢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和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應該是屬於中國南部的

『玖』 中國的四大平原是哪四個,具體的介紹一下

中國四大平原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關中平原。
其中,面積最大的平原為東北平原(35萬平方公里)、最小的平原為關中平原(約4萬平方公里),經濟最為富庶的為長江中下游平原(16萬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平原為華北平原(31萬平方公里)。
東北平原(又稱松遼平原)位於東北地區中部。平原東西兩側為長白山地和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小興安嶺山地,南端瀕遼東灣,南北長約1000多公里,東西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平原。
介於北緯40°25′~48°40′,東經118°40′~128°。東北平原可分為3個部分,東北部主要是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沖積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遼河沖積而成的遼河平原;中部則為松花江和嫩江沖積而成的松嫩平原。東北大平原是一個山環水繞、沃野千里的平原。新中國成立後,大批轉業軍人、知識青年和幹部響應國家的號召,懷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豪情壯志奔向」北大荒」,排干沼澤,開墾荒原。如今這里已發展成為中國主要的糧食基地之一,過去人跡罕至的「北大荒」已被建設成為富饒的「北大倉」。
華北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位於黃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脈和豫西山地,東到黃海、渤海和山東丘陵,北起燕山山脈,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別山,東南至蘇、皖北部,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連。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蘇省等5省、2直轄市地境域。面積約310,000平方千米。華北平原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南部淮河流域處於向亞熱帶過渡地區,其氣溫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溫 8~15℃ ,冬季寒冷乾燥 ,農作物大多為兩年三熟,南部一年兩熟。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自巫山向東至海濱,北界淮陽山,南接江南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地勢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有些地方的海拔不足5米,河網縱橫,湖泊眾多,號稱「水鄉澤國」。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和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其中長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米以下。平原上河汊縱橫交錯,湖盪星羅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高郵湖、巢湖、洪澤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這一狹長地帶。
關中平原位於陝西省中部,又被稱為八百里秦川,指的是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 因此又稱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東西長約360公里,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自古以來,這里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為秦國文明的興起奠定了強大基礎,所以號稱「八百里秦川」,也是黃河流域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是陝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歷史上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秦州自古帝王都。

『拾』 長江在中國的哪個位置

長江位於中國的中部,在北緯26-32度、東經90-120度范圍以內。

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流域省份有青海,西藏,四川,雲南,貴州,重慶,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在上海流入東海。

長江全長習慣性地稱為6397公里。長江幹流宜昌以上為上游,長4504公里,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其中直門達至宜賓稱金沙江流域,長3464公里。

(10)長江平原在中國哪裡擴展閱讀

古長江形成於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被海水所淹沒。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佔據,當時西藏、青海部分、雲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海向東突出的一片廣闊的海灣,海灣一直延伸到今日長江三峽的中部。

長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發生於距今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那時開始出現了昆侖山、可可西里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雲貴高原開始呈現。

在橫斷山脈、秦嶺和雲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同時,雲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雲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今長江的流向相反。

今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窪地和裂谷。長江中下游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

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發展,雲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沉。距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

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由於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並順折向東流。

長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沉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從湖北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長江溯源浸蝕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東西古長江貫通一起。

閱讀全文

與長江平原在中國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為什麼能打贏德國 瀏覽:182
美國如果和伊朗開戰會怎麼樣 瀏覽:172
英國脫歐要付出多少 瀏覽:410
去越南玩妹子哪裡多 瀏覽:201
歌劇天上的玫瑰產生於義大利哪裡 瀏覽:269
義大利米蘭產什麼包 瀏覽:75
義大利大學哪個專業最好 瀏覽: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項目進展怎麼樣 瀏覽:56
印尼什麼金屬產量 瀏覽:862
春是義大利哪個藝術家的作品 瀏覽:668
印尼深海大海參怎麼做法 瀏覽:80
中國以什麼形象崛起 瀏覽:700
越南六個團有多少人 瀏覽:800
中國品牌童裝有哪些 瀏覽:202
中國南方哪個省不下雪 瀏覽:755
義大利什麼地方不能去 瀏覽:947
印尼買精油多少錢 瀏覽:661
英國有什麼文化 瀏覽:713
中國海軍飛行員多少人 瀏覽:34
英國什麼車最多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