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姓金的大概有多少人
根據新華社北京2006年1月10日電,國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的《百家姓》順序已經新鮮出爐,金姓從第六十九位升為第六十四位。
二、當代金姓分布
金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浙蘇皖三省、豫鄂大部、江西北部、福建北端、山東南部、山西東南、黑吉遼大部地區,每平方公里的金姓人口達到0.8人以上,中心地區的長江三角洲可達3人以上。金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明:密度在0.9人以上/平方公里的地區僅僅占總國土面積的14.7%,金姓人口大約179.6萬;0.4—0.8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23.6%,金姓人口大約126.9萬;不足0.4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61.7%,金姓人口大約7l.5萬。
金姓分布很廣,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金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金姓是屬於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的姓氏。在豫鄂大部、浙蘇皖大部、貴州東部、雲南東北、黑吉遼大部、內蒙古東北地區,金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6%以上.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5.2%;在四川、湘贛閩大部、雲南大部、貴州東部、廣西西部、廣東北部、陝甘寧大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晉冀魯大部、內蒙古中部和東部、東北其他地區,金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0.3%,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4l%;在其他地區,金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以下,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43.8%。
❷ 中國性金的有多少人
金氏姓源較多,發源地主要有山東和陝西及浙江、江蘇間地。當代金姓的人口已近380萬,排在全國第六十四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金姓人口由44萬增加到380萬,增長了8倍多,金姓人口的增長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平均增長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金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浙江、河南二省,大約占金姓總人口的31%,其次分布於安徽、江蘇、湖北、遼寧、上海,這五省市的金姓大約占金姓總人口的33%。浙江為當代金姓第一大省,大約居住了金姓總人口的20%。全國形成了東南皖蘇滬浙、中原豫鄂、北東三省三塊金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金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些區別,主要的流動是向西和向北的強勁回遷。金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金姓是屬於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的姓氏。在浙蘇滬皖、贛閩北部、湖北大部、河南南部、貴州大部、雲南東部、廣西西部、寧夏、甘肅中部、黑吉、遼寧大部、內蒙古東北部,金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3%以上,中心地區可達1.4%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2.9%,居住了大約65%的金姓人群。在河南中部、山東南部和東部、陝西南部、甘肅大部、青海東部、川渝、湖北西南、湖南大部、貴州東北、雲南大部、廣西中部、贛閩南部、台灣北部、河北東北、遼寧西南、內蒙古東部,金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2%一0.33%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6.3%,居住了大約23%的金姓人群。
❸ 中國百家姓中有姓金的嗎
百家姓有金姓。
金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六十九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蘇浙地區有一定的影響。當今金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3%,總人口大約近380萬。
金姓的姓源較多,最早的一支源於上古時的少昊帝,另一支較早的金氏出自西漢時的金日磾("日磾"讀作"密滴")。除上述兩支金氏外,十六國前秦時,羌族首領有金氏。朝鮮歷史上的新羅國王姓金。
五代十國之一的吳越的開國之王叫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清愛新覺羅姓氏多改為金姓。
還有一系金氏是由鐵木復姓所改,為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後代,出自鐵穆氏宰相之家。金姓至今仍然存在「活金死劉」的傳統。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姓氏中,金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一。
金姓歷史名人
1.金 顏:邵陽(今屬湖南省)人,宋代孝廉。性好施,孝友,人稱「義門金氏」。精於著文,曾奉詔列舉賢德之事,為天下第一。
2.金 鑾:隴西(今屬甘肅省)人,明代散曲家。通音律,工樂府,長於諷喻。著有《蕭爽齋樂府》等。
3.金 農:清代書畫家兼詩人。善詩文,精於鑒別金石、書畫。工隸書。尤以楷書自創一格,號稱「漆書」。為「揚州八怪」之一。
4.金 和:江蘇省上元(今南京市)人,清代著名詩人,作品多長篇,有散文化之特點。
5.金 榜:安徽省歙縣人,清代學者,乾隆年間進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其從江永學,宗鄭康成,博採眾長,著有《禮箋》、《周易考占》等。
❹ 金姓是中國人口的第六十八代氏嗎
金姓是佔中國大陸第六十八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蘇浙地區有一定的影響。當今金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3%,總人口大約有380萬。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姓氏中,金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
❺ 中國古代歷史上姓金的名人有哪些
1.金日磾(jin mì dī),字翁叔,是駐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漢武帝因獲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賜其姓為金。後元二年,漢武帝病重,托霍光與金日磾輔佐太子劉弗陵,並遺詔封秺(dú)侯。昭帝即位後,他擔起了輔佐少主的重任,鞠躬盡瘁,死後被封為敬侯,陪葬茂陵。
金日磾在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少數民族政治家。他的子孫後代因忠孝顯名,七世不衰,歷130多年,為鞏固西漢政權,維護民族團結,做出了重要貢獻。
❻ 百家姓里有人姓金嗎
《百家姓》里有姓金的,而且比較靠前,排第29位。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諸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
金姓祠堂
❼ 姓金的現狀有哪些
金姓是佔中國大陸第六十四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蘇浙地區有一定的影響。當今金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3%,總人口大約有380萬。金姓的姓源較多,最早的一支源於上古時的少昊帝,另一支較早的金氏出自西漢時的金日磾(「日磾」讀作「密滴」)。
❽ 中國姓金有多少人
2008年12月2 日 金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69位,約有人口416萬,佔全國人數的0.32%
起源和分布:
金姓的姓源較多,最早的一支源於上古時的少昊帝,即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所雲:金姓是「少昊金天氏之後」。少昊是古代東夷族首領,東夷族以鳥為圖騰,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相傳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按照古人的五行學說,土生金,他以金德王,故號為金天氏。《帝王世紀》上說:少昊自窮桑登帝,後徙曲阜。窮桑在今山東曲阜市北。少昊的子孫中,有一支簡化他的號「金天氏」而為姓氏,就是金氏。 尋根溯源 ①出自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石單之後。《前秦錄》載:"漢休屠王太子日石單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賜姓金氏。"②相傳古有金國,國人以金為氏,伏羲臣金堤為其後(見《姓考》)。③出自黃帝己姓後裔。據《風俗通義》所載,相傳黃帝之子少昊死後被尊為西方大帝,五行學說中西方屬金,則少昊有金天氏之稱,其後裔有以金為氏者。④據《吳越備史》所載,西漢時項伯受賜劉姓,其後裔在五代時為避吳越王錢鏐之名諱("劉"與"鏐"音同),改姓金。⑤賜姓而來。明代蒙古王子也先土干,元人額森圖克、阿爾哈特實哩等受賜金姓;清乾隆帝賜台灣土著七姓有金姓。⑥改姓或其他。元人金履祥、清人金聖嘆均系改姓;景頗族金劈氏、恆滾氏,達斡爾族索曲氏、德力根氏等漢姓為金;南北朝時羌族,唐時新羅國,金時女真族,今日回、蒙、土等族均有金姓。⑦朝鮮族中源自「王」姓。公元1392年,高麗王朝大將李成桂廢黜高麗王自立為國王,改國號為「朝鮮」。朝鮮王欲將蒙古血統很濃的原高麗王朝王室家族(王姓)斬盡殺絕,於是朝鮮王姓之人紛紛改姓金、全、玉。
另一支金氏出自西漢時的金日磾(音密滴)。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武帝派將軍霍去病率騎兵出隴西,擊匈奴,收得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金人」即金佛像,是匈奴王族立以祭天的。這年秋天,休屠王的太子日磾隨渾邪王歸漢,因日磾篤實忠誠,為漢武帝所信愛,武帝以其父作金人祭天,賜姓金氏,稱金日磾。從此,其子孫世代姓金。金日磾家族自武帝始,七世皆為內侍,與大臣張湯後世並稱「金張」,成為功臣世族的代稱。
除上述兩支金氏外,十六國前秦時,羌族首領有金氏。唐時新羅國王姓金。五代十國之一的吳越的開國之王叫錢鏐,因鏐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 繁衍播遷 金姓發源地主要有山東和陝西及浙江、江蘇間地。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北)即為山東金姓(少昊一支)所建,戰國時被吳所滅,國人有向南遷徙者,後在彭城(今屬江蘇)形成望族。西漢時匈奴人金日石單歸附漢室,族人繁衍於陝西西安一帶,其二子俱任侍中,其弟一族亦任朝中要職,與西漢大臣張湯後世並稱"金張",為功臣世族之家。南北朝時,甘肅等地有金姓足跡。如北齊大都督金祚即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人。唐代時金姓即為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三姓之一,亦為汾州河西郡(今山西臨汾一帶)四姓之一。可見,這一時期,金姓已是南北並齊發展,分布點日益廣泛。五代是金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當時劉姓在吳越國本是大姓,為避" "諱而改姓金,大大增強了金姓族人,特別是南方浙江、江蘇一帶金姓勢力,後世南方金姓的發展,也大多以這一帶金姓為繁衍源頭。宋元之際,北方金姓有躲避兵禍而南遷者。明代洪武、永樂年間,江蘇、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樹金姓移民。另有眾多少數民族姓氏被賜姓金,萌發了更多新生支脈。清代從嘉慶年間開始,閩、粵金姓陸續有人入台,進而僑遷海外。總之,明清之際,史冊所載名人層出不窮,且多出自南方,說明這一時期金姓已發展到一個新的鼎盛階段,而南方又是這一鼎盛之典型。今日金姓分布以河南、浙江、江蘇、湖北、四川和上海等地多此姓,這六省市金姓約佔全國漢族金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
但事實就是事實,中國400萬左右姓金的中間還包括了大量朝鮮族的
光韓國(還沒算北朝鮮)2007年姓金的就有800多萬了
❾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金
有的哦。
金姓是佔中國大陸第六十八位姓氏,在中原和皖蘇浙地區有一定的影響。當今金姓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3%,總人口大約有380萬。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姓氏中,金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
金姓的姓源較多,最早的一支源於上古時的少昊帝,另一支較早的金氏出自西漢時的金日磾(「日磾」讀作「密滴」)。除上述兩只金氏外,十六國前秦時,榆林古羌人首領有金氏。朝鮮歷史上的新羅國王姓金。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因開國國王叫錢鏐,而鏐與劉同音,故認為犯諱,該國的劉姓之人,便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當地甚至連石榴也改叫金櫻。今浙江地區的金姓人家,仍然存在「活金死劉」的傳統,即生前使用金姓,死後墓碑則作劉姓。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金姓早期名人已如上述。唐代有金忠儀。宋代有金文剛,官龍圖閣直學士;金彥,邵陽(今屬湖南)人,奉詔舉孝廉,為天下第一,郡人號「義門金氏」。明代有學者金問,散曲家金鑾。明末清初有著名文學批評家金聖嘆,曾對《水滸》與《西廂》進行批改。清代有書畫家金農,隸書樸厚,楷書自創一格,其畫造意新奇,為「揚州八怪」之一;還有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傅金之俊,畫家金侃,學者金榜,詩人金和,史學家金門詔。金姓英才輩出,代不乏人。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金姓歷代名人184名,占名人總數的0.4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十六位;金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5l%,排在並列第四十八位;金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74%,排在並列第二十七位。
金王孫-西漢前期人。為漢武帝劉徹生母王娡的前夫。與王娡生有一女金俗,後被封為脩成君。
金日磾- 西漢大臣。匈奴休屠王太子,歸漢。其後世代代官宦,且多為侍中。金姓歷代名人中地位最顯赫者。
金忠儀 - 新羅人,唐德宗時朝官將軍。
金崇岳,系金氏始祖日磾公第33世裔孫,北宋末年禮部尚書,上書極言奸臣蔡京、童貫誤國,被貶謫為象州司戶
金文剛 - 宋代之龍圖閣直學士金幼孜- 明朝官吏。多次隨從明成祖北征;宣宗時命修兩朝實錄,任總裁官。
金履豐 -南宋浙江蘭溪人,抗金名將,官至駕前大將軍兼御史大夫。後宋亡於元,憤時事不可復為,歸隱福建侯官,建有將軍廟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