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雪災,泥石流,地震,中國哪裡最安全
從自然災害的角度講,個人認為中國還沒有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沿海地區可能面臨海嘯、台風的災害,南方地區的洪澇災害,北方地區的旱災、雪災、蟲災、沙塵暴等,山地地區有泥石流、塌方、滑坡等,處於地震帶的地區已發生地震等,因此,沒有一個絕對安全的地區。
Ⅱ 中國哪個省或城市發生地震的機會最小即最安全.謝謝!!
中國有史料記載以來上千年的時間發生地震最少的幾個省是江西、湖南、湖北、上海,分別只有一到三次六級以上的地震記錄,上海一次都沒有。其他所有省市自治區都和一些地震帶沾邊,樓上說的基本上都不對。那位說贛江流域最安全的是對的。
Ⅲ 地震時最安全的地方是哪
一、發生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鍾,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處。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
三、遠離危險區。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四、被埋要保存體力。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五、手機和充足點的電池放在身邊備用。
大多數破壞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動只是一瞬間,只有強烈的地震才能有長達一分鍾的感覺,而絕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只延續幾秒鍾。為此,只有保持鎮定,採取果斷措施來保護自己,才能夠減少你所遭遇災害的損失。下面告訴你在各種環境下怎樣防護的辦法:
一、地震時避驗和自救互救方法
(一)地震時,在家中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當你感到地面或建築物晃動時,切記最大的危害是來自掉下來的碎片,此刻,要動作機靈的躲避。
1.在房屋裡,則趕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書桌、工作台、床底下。單元樓內。可選擇開間小的衛生間、牆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氣管道的支撐,減少傷亡。對於戶外開闊,住平房的職工,震時可頭頂被子、枕頭或安全帽逃出戶外,來不及時,最好在室內避震,要注意遠離窗戶,趴下時,頭靠牆,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來說,不要跑出建築物,最好就近找個安全處躲避,待地震後,如果需要疏散,再沉著離開。
2.地震時,門框會因變形而打不開,所以在防震期間,最好不要關門。夜間地震時,要爭分奪秒向安全地方轉移,不要因尋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誤時間,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斷電源,關閉煤氣,熄滅明燈。照明最子用手電筒,不要用火柴、蠟燭等明火。
3.地震時,如已被砸傷或埋在塌物下面,應先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千方百計想辦法出去。若無通道,則要保存體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靜聽外面的動靜,如聽到有人走過的聲音,可敲擊鐵管或牆避使聲音傳出去,以便救援。同時要在狹小的空間里,尋找食物維持生命。
(二)地震時,室外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1.地震時在戶外的人,千萬不要冒著大地的震動進屋去救親人,只能等地震過後,再對他們及時搶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樓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樓的門口處,以防碎片掉下來砸傷。
3.汽車司機要就地剎車剎車,火車司機要採取緊急制動措施,穩媛地逐漸剎車,保證列車和旅客的人身安全。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發生,千萬不要跟著滾石往山下跑,而應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後,同時要遠離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脅。
5.在海邊,如發現海水突然後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嘯的突然襲擊,盡快向高處轉移。
(三)地震時,在工作崗位上工作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一旦地震發生,在工作、生產崗位上的人員,首先應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的閥門,個人根據所處的環境,當機立斷迅速避震。
1.地震時,在辦公樓的工作人員,要趕緊躲在辦公桌下面,震後迅速從樓梯撤離,千萬不要跳樓。
2.在廠區上班的工人,地震時,要立即關閉機器、斷掉電源,迅速躲在車床、機床及高大的設備下,絕不要慌忙亂跑。
3.井下作業工人,地震時,應立即停止生產,不要急於往外跑,地面下一般較地面上安全。避開巷道或豎井等危險地區,選擇有支撐的巷道避震。地震過後,有組織、有秩序地向地面轉移。
4.一些生命線工程中的在崗人員,應根據各自的專業特點、規范,立即採取措施避震。如化工廠在地震時,緊急防止易燃、易爆、有毒氣體和液體外溢,立即關停各種閘門和電源,關閉運轉設備,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四)地震時,在公共場所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最忌慌亂,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而應有組織地從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沉著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3.正在上課的學習,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決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震避震。
4.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
二、地震後的個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發生後,到處是斷坦殘壁,危樓及倒房構成的瓦礫堆。在沒有外來人員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項與死神爭分奪秒的斗爭。時間就是生命,從歷次大地震的經驗得知,地震發生後,一天內扒出的人,救活率可達80%,第二吞們有30-40%,時間越長,存活率越低。地震對人身的傷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壓後,要做到:
1.被埋壓在廢墟下時,至關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發生崩潰,要有勇氣和毅力。強烈的求生慾望和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是自救過程中創造奇跡的強大動力。
2.被壓埋後,注意用濕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及意外事故,盡量活動手和腳,消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擴大安全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條件允許時,應盡量設法逃避險境,朝更安全寬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動。
3.被埋壓後,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無法爬出去時,不要大聲呼喊,當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叫,或敲擊出聲,向外界傳信息求救。
4.無力脫險時,盡量減少體力消耗,尋找食物和水,並計劃使用,樂觀等待時機,想辦法與外面援救人員取得聯系。
三、地震後的群眾互救方法
地震後救人,時間就是生命。因此,救人應當先從最近處救起,不論是家人、鄰居、工作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處有人被埋壓,就要先救他們,這樣可以爭取時間,減少傷亡。震後救人的原則是:
1.在互救過程中,要有組織,講究方法,避免盲目圖快而增加不應有的傷亡。首先通過偵聽、呼叫、詢問及根據建築物結構特點,判斷被埋人員的位置,特別是頭部方位,在開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點點撥,不可用利器刨挖。
2.如傷勢嚴重,不能自行出來的,不得強拉硬拖,應設法暴露全身,查明傷情,施行包紮固定或急救。
3.在互救中,應利用鏟、鐵桿等輕便工具和毛巾、被單、襯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4.挖掘時要分清哪些是支撐物,哪些是壓埋阻擋物,應保護支撐物,清除埋壓物,才能保護被壓埋者賴以生存的空間不遭覆壓。
5.清除壓埋物及鑽鑿、分割時,有條件的要潑水,以防傷員嗆悶而死。
6.對暫時無力救出的傷員,要使廢墟下面的空間保護通風,遞送食品,靜等時機再進行營救
Ⅳ 中國有哪些地方是容易發生地震的
中國地震分布范圍很廣,除了少數地區以外,多數地方都發生過或大或小的地震。將中國地震板塊分為六個一級地塊,這些地塊的邊緣地帶,就是地震的多發區域。
這六個地塊分別是青藏、西域、南華、滇緬、華北和東北亞地區,其中最為多發的地區,是台灣、福建、廣東及其沿海地區。在然後就是高高隆起的青藏高原,在青藏地塊及其周邊發生過很多大地震,其中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汶川大地震。
還有雲南、四川西部、新疆的部分地區,以及陝、甘、寧、青地區等地區,也是多發地震帶。再有就是行山沿線及京、津、唐、渤地區,地震的頻率也比較高。
地震影響:
1、最主要的後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徵。但並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於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
2、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
3、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
4、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於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
Ⅳ 短時期內,中國的大城市中,哪一個發生大地震的風險最高
總體上來說,中國是一個地震高發國家。中國在地質上較為破碎,地質斷裂帶幾乎遍布中國大多數地區。中國的許多大城市,比如北京、天津、西安等都正處於地震帶上。另外像成都、大連等城市,雖然主城區不在地震帶上,但部分轄區卻位於地震帶上。那麼在這些大城市中,哪一個在短期內發生大地震的風險最高呢?
08年汶川大地震後,甘肅岷縣等地頻頻發生地震,其中2013年岷縣地震震級達到6.2級。考慮到蘭州-天水地震帶和六盤山地震帶已近百年未發生7.0級以上地震,這些頻繁的中小地震值得警惕。綜上所述,從地震的易發程度和所在區域近期地質活動的活躍度綜合考慮,蘭州在較近時期發生大地震的風險較高。
Ⅵ 中國什麼地方最安全不會地震
要說到我國最安全不會地震的地方有很多,就比如黑龍江和吉林兩個省份基本不會地震,貴州,內蒙古,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西等大部分地區的城市,基本也不會地震。
地震形成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其實就是地球板塊與板塊之間的相互碰撞擠壓,在碰撞擠壓的時候造成了板塊邊緣機器內部發生錯動和破裂,隨後引起地震。
其實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地殼是隨時隨刻都在變化的,自從建國以來,唯一一個沒有發生過地震的省份是浙江,但是在建國之前,浙江依舊發生過4~5級的地震9次,所以沒有一個地方一定不會不發生地震,只能說相對安全。但是無論是地震台風暴雨,我們遇到這些自然災害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Ⅶ 地震的時候什麼地方最安全
1.在家中。如果你處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那麼就呆在那裡。地震很少會持續一分鍾以上,但感覺起來它可能長得多。呆在那兒直到地面停止搖動,並不再有東西落下來。立即尋找一個至少可以容下你的地方,蹲下或者卧倒。以使自己盡量變得像一個小球,或許不可能變得很小,但應盡量小,以便自己能躲到桌子或寫字台下面。將一隻胳膊彎起來護住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隻手抓緊桌腿或寫字台的一邊。傢具可能會滑動,抓牢上方會使你的上方一直受到保護,如果必須,要隨著它一起爬動。在傢具下的另外一個安全姿勢是坐在傢具下面,使雙手都能自如地抓住寫字台或桌子的腿。在家中另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就是門框下面。門框架周圍的附加結構,使得這里成為一幢建築中最堅固的部分之一。此外,門口上面通常沒有那麼多會落到人頭上的東西,而地震造成的傷害絕大多數是由於被上面落下來的東西砸傷或砸死所致。在門口處使你自己站穩的方法是:背靠門軸站著,為保持平衡雙腳要分開大一點,並用手抵住對面的牆,盡量用肩或臀部抵住門,堅持住。如果家中沒有可用於藏身的傢具,可躲到承重牆的牆角或跨度比較小、垂直管道比較多的廚房、衛生間等比較牢固的房間。盡量遠離窗戶。等震動平靜後,再轉移至安全的地方。
2.在賓館。發生地震時,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頂在頭上,選擇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場所,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在臨窗酒吧間傾談時發生地震,謹防被大吊燈搖擺撞破玻璃窗時散落的玻璃碎片造成的傷害。在電梯中發生地震時,首先會感到電梯箱與周圍牆壁的碰撞,此時,應立即在臨近的樓層停下,馬上離開電梯。
3.在商場。發生地震時,顧客可能亂作一團,商品等物紛紛落下,阻塞避難通道。此時明智的做法是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件商品旁邊,或者朝沒有任何東西的通道奔去,然後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慌慌張張朝外跑反而危險。在樓上的,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然而,在發生混亂、恐慌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朝樓梯擁去,因此,要注意不要捲入到人流中去,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
4,在學校。一般來說,挨門的學生可以盡快跑到門外,靠牆的學生可緊靠牆跟,中間的學生應鑽到桌子底下。
5.在影劇院。發生地震時,千萬不要亂跑,一般的影劇院都採用大跨度的薄殼結構屋頂,重量輕,震時不易下塌,塌下來重量也不太大。因此,最好的辦法是躲在排椅下。一般的排椅都是九合板與鑄鐵架用螺絲擰緊連接在一起的,每一片九合板的抗壓能力並不強,但是一排排的椅背聯合起來,強度是很大的。此外,舞台腳下、樂池也是避難的好地方。千萬不能亂跑、亂擠,千百人的劇場,正常散場速度也需要十幾分鍾。震時混亂,擠、踩、砸、撞,定然要產生不必要的傷亡。
6.在工作崗位。發生地震時,一定要採取緊急措施,使儀器、機床斷電、停轉,再迅速躲避在各種機械設備或中間支撐柱之下。
7.在地鐵中。近年來,在地下鐵道的設計和建設中充分考慮了防震的措施和對策,一般來說,地下鐵道比地面更為安全,但也不能麻痹大意。乘客應注意地下鐵道中架設的高壓線,這是極其危險的,所以在乘務人員和有關人員沒有指示之前,絕對不要跑到車外。要聽從乘務人員的正確指揮。不管在什麼情況下,發生大混亂是最危險的,要注意不能被捲入到人流當中去,在地鐵里朝著通道坐著或站著時,在還沒有引起混亂的情況下,兩腳要朝著行車方向,雙手護住後腦部,在車內躺下來。或者,屈身用膝蓋貼住腹部,將腳尖蹬住椅子或牆壁。若車內一片混亂,就應該立即緊縮身體,在人群中用雙手抱住後腦部做好防禦姿勢。
希望你滿意
Ⅷ 地震時最安全的地方是哪
1、空曠並且沒有建築物的地方,比如大的廣場,操場之類的。
2、牆角,周圍沒有會倒下砸傷自己的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