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中國的哪個位置

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中國的哪個位置

發布時間:2022-07-16 16:11:21

Ⅰ 寧夏的地理位置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部的黃河中上游地區,地處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總面積為6.64萬平方千米。地形南北狹長,南北相距456千米,東西相距約250千米。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自治區首府銀川,截至2017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5個地級市,11個縣,2個縣級市,9個市轄區。

(1)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中國的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寧夏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寧夏回族自治區海拔1100-1200米,地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黃河自中衛入境,向東北斜貫於平原之上,順地勢經石嘴山出境。平原上土層深厚,地勢平坦,加上坡降相宜,引水方便,便於引流灌溉。寧夏地貌復雜,山地迭起,盆地錯落,大體可分為:黃土高原,鄂爾多斯台地,洪積沖積平原和六盤山、羅山、賀蘭山南北中三段山地。

2、氣候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中國內陸,屬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由於位於中國季風區的西緣,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時間短,降水少,7月最熱,平均氣溫24℃;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大,時間長,氣溫變化起伏大,1月最冷,平均氣溫-9℃。

3、水文

寧夏回族自治區平均年水面蒸發量1250毫米,變幅在800-1600毫米之間,是中國水面蒸發量較大的省區之一。全區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9.493億立方米,平均年徑流深18.3毫米,是黃河流域平均值的1/3,是中國均值的1/15。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寧夏

Ⅱ 寧夏在哪裡中國地圖

寧夏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總面積6.64萬平方公里,位於四大地理區劃的西北地區。

寧夏地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丘陵溝壑林立,地形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寧夏地處黃河水系,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全區屬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部的黃河中上游地區,地處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總面積為6.64萬平方千米。地形南北狹長,南北相距456千米,東西相距約250千米。

(2)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中國的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中國內陸,屬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由於位於中國季風區的西緣,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時間短,降水少,7月最熱,平均氣溫24℃;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大,時間長,氣溫變化起伏大,1月最冷,平均氣溫-9℃。全區年降水量在150毫米至600毫米之間。

南部六盤山區陰濕多雨,氣溫低,無霜期短。北部日照充足,蒸發強烈,晝夜溫差大,全年日照達3000小時,無霜期150天左右,是中國日照和太陽輻射最充足的地區之一。寧夏四季分明,春天暖的快,秋天涼的早。

Ⅲ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哪個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就是省級行政單位,本身就是一個省份。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首府銀川。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總面積6.64萬平方公里,位於四大地理區劃的西北地區。截至201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共轄5個地級市,分別是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中衛市。

寧夏地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丘陵溝壑林立,地形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寧夏地處黃河水系,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全區屬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

礦產資源

寧夏回族自治區已查明礦產資源量位列全國前十位的有8種:煤第六位,鎂第三位,冶金用石英岩第五位,冶金用砂岩第八位,水泥配料用板岩第二位,磚瓦用黏土第六位,建築用輝綠岩第四位,石膏第七位。寧夏全境具有工業規模的固體礦產地共計225處。其中,煤礦產地112處,金屬礦產地33處,非金屬礦產地80處。

Ⅳ 寧夏在中國 什麼方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東鄰陝西省,西、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西南、南部和東南部與甘肅省相連。南北相距約456千米,東西相距約250千米,總面積為6.64萬多平方千米。是全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轄5個地級市,22個縣、市(區)。

(4)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中國的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寧夏位於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之間。寧夏疆域輪廓南北長、東西短,呈十字形。南北相距約456千米(北起石嘴山市頭道坎北2千米的黃河江心,南迄涇源縣六盤山的中嘴梁),東西相距約250千米(西起中衛營盤水車站西南10公里的田澇壩,東到鹽池縣柳樹梁北東2千米處),總面積為6.64萬多平方千米。

氣候環境

寧夏深居西北內陸高原,屬典型的大陸性半濕潤半乾旱氣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長,夏暑短,雨雪稀少,氣候乾燥,風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點。

由於寧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沒有酷暑;1月平均氣溫在零下8℃以下,極端低溫在零下22℃以下。寧夏氣候的最顯著特徵是:氣溫日差大,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大部分地區晝夜溫差一般可達12—15℃。全年平均氣溫在5-9℃之間,引黃灌區和固原地區分別為全區高溫區和低溫區。

寧夏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乾旱山區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引黃灌區年平均157毫米。1995年引黃灌區年降水量203.7毫米,乾旱山區年降水量317.8毫米。

西海固位於寧夏南部,是黃土丘陵區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陽、同心等七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這里長年乾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發量卻在1000毫米以上,且多發各種自然災害。

Ⅳ 寧夏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寧夏本身就是一個自治區(相當於省),全稱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即省會)是銀川市。 所以寧夏既不屬於哪個省,也不屬於哪個市。

寧夏地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丘陵溝壑林立,地形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寧夏地處黃河水系,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全區屬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

截至2018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5個地級市,11個縣,2個縣級市,9個市轄區。

(5)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中國的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衛5個地級市。

其中包含靈武、青銅峽2個縣級市,永寧、賀蘭、平羅、鹽池、同心、西吉、隆德、涇源、彭陽、中寧、海原11個縣,興慶、西夏、金鳳、大武口、惠農、利通、紅寺堡、原州、沙坡頭9個市轄區,192個鄉鎮(102個鎮、90個鄉),45個街道辦事處。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地銀川市解放西街361號。

位置境域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部的黃河中上游地區,地處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總面積為6.64萬平方千米。地形南北狹長,南北相距456千米,東西相距約250千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寧夏

Ⅵ 寧夏回族自治區在哪個省

寧夏不屬於某個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就是省級行政單位。

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建立相當於省的行政區域,由中央人民政府管轄。

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議,以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


(6)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中國的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寧夏回族自治區海拔1100-1200米,地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黃河自中衛入境,向東北斜貫於平原之上,順地勢經石嘴山出境。平原上土層深厚,地勢平坦,加上坡降相宜,引水方便,便於引流灌溉。寧夏地貌復雜,山地迭起,盆地錯落,大體可分為:黃土高原,鄂爾多斯台地,洪積沖積平原和六盤山、羅山、賀蘭山南北中三段山地。

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按地表特徵,還可分為南部暖溫平原地帶、中部中溫帶半荒漠地帶和北部中溫帶荒漠地帶。全區從南向北現出由流水地貌向風蝕地貌過渡的特徵。寧夏地處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南高北低。

從地貌類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蝕的黃土地貌為主,中部和北部以乾旱剝蝕、風蝕地貌為主,是內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內有較為高峻的山地和廣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於地層斷陷又經黃河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還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態復雜多樣。

閱讀全文

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中國的哪個位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現在哪個城市好 瀏覽:163
越南戰斗英雄有哪些人 瀏覽:588
哪個才是真實中國 瀏覽:871
伊朗急救電話多少 瀏覽:355
伊朗為什麼總打伊拉克 瀏覽:789
義大利知名通訊社是什麼 瀏覽:100
美國為什麼要制裁伊朗小說 瀏覽:570
京族在越南叫什麼民族 瀏覽:795
坦克世界義大利重坦用的什麼成員 瀏覽:906
義大利簽證拒簽有什麼影響 瀏覽:300
英國人怎麼稱呼窮人 瀏覽:67
方舟生存進化手游哪個是中國語 瀏覽:206
和平精英國際服又出來了什麼模式 瀏覽:355
兩千年中國看哪個城市 瀏覽:629
phd是什麼學位英國 瀏覽:640
清朝時稱越南叫什麼 瀏覽:196
什麼是中國簡體數字 瀏覽:90
中國金州古鎮有哪些 瀏覽:962
短義大利面怎麼弄好吃 瀏覽:627
南寧到越南廣安怎麼坐車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