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足球還能走多遠
國足目前存在很多問題啊 真是很傷我們球迷的心 只能祝願國足好運了
國足到底有哪些痼疾呢?我認為,國足起碼有以下三大痼疾,你認為呢:
一、進攻無力,缺少配合。
縱觀中國對紐西蘭的比賽,表面上中國隊佔了上風。上半場前三十多分鍾,下半場失球後的二十多分鍾,球權基本都在中國隊一方,控球率遠比紐西蘭高,優勢盡在中國隊一邊。但是就是打不開局面。為什麼?仔細想想,中國隊也不可能進球。中國隊的進攻,有幾次能達到對方禁區?即使到禁區邊上,也一一被對方化解了。唯一在禁區里的兩次,都是先下底,再傳中,但運氣不佳,都擊中門柱或橫梁,沒有破門。整場比賽,看點也就這么點,其它時間,國足隊員都在疲於奔命。中國隊進的那一球,是亂軍中取勝,說白了,就是瞎貓碰見死老鼠,開出的球正好砸在董方卓的頭上,順勢一擺,球進了。
至於中國球員的表現,也都盡力了,但都是各自為陣,沒一點配合。後衛拿到球後,一個大腳,拚命地朝前傳,唯恐在自己後方被對方搶斷;前鋒呢,只好拼了命地去追,白白地消耗了體力。後衛的腳法也太臭,十有八九不能准確地傳到前鋒腳下,大好的機會,就這樣一瞬間失去了。隊員間就像一盤散沙,亂糟糟的,三條線不是離得太遠就是擠在一起,沒有一點章法。好幾次,一個隊員傳出球(記不清幾次、那個球員、什麼時間)後,發力朝前跑,想和隊友做撞牆式配合,可接球隊員根本就沒這個意識。可憐韓鵬,滿世界追著球跑,特點一點都發揮不出來,再也沒有了在魯能的瀟灑。我不懂,是球員不會呢,還是教練沒要求,或是接球的球員長時間沒碰球,想好好過過癮。總之,佔了上風的中國隊沒有一丁點配合,進攻乏力,今天踢平了紐西蘭,應該是很幸運的了。
中國隊的表現,並不是今天偶爾為之。看看中國隊世界盃預選賽二十強賽中的表現,哪一次不是如此。如此頑疾,竟沒人看出?悲哀,中國足球隊的悲哀,中國億萬球迷的悲哀,正如我在國足二十強賽出局時寫的《中國球迷的悲哀》。
二、後衛無能,盯球不盯人。
中國隊占盡場上優勢,可就是先丟球了。並不是對方有多麼好的技術和配合——如果是那樣,我們也認了,也能體諒我們的足球水平低,體諒我們的球員,就像我們遭遇到西班牙、荷蘭一樣——可對方就兩個人呀,一停、一弔,就擺脫了我們四個防守隊員,形成單刀,直插空門,1:0 ,中國隊出線希望遭受嚴重挑戰。什麼原因?無非兩個:一是後衛平行站位,沒有縱深防禦,球員無法補位,二是後衛漏人,被對方反越位成功。我們先不說後衛平行站位(這有可能是教練特意安排)的安排有無疏漏,但後衛漏人的問題是今天先失球的罪魁禍首。我們的後衛,兩眼只盯著活動的足球,全不顧身邊的人,就像一隻捕食的青蛙,只對活動的小目標感興趣。看看今天球員的反應:對方球員接球後,四個防守球員眼睛都盯著接球人的腳上球,全然不顧身邊只有幾步遠的另一個對方球員;當對方傳出球時,一切都已經遲了,更可笑的是我們的防守隊員竟然從相反方向轉身去追。我不知道當事人李瑋峰作怎樣的解釋,應該說,李瑋峰在這場比賽中表現還不錯,但就是這個失誤,李瑋峰難辭其咎,中國隊的三分變成了一分。
我並不是要追究誰的責任,而是用此來說明中國隊的痼疾。後衛漏人,現在好像成了中國隊的習慣了,不管是世界盃預選賽,還是熱身賽、友誼賽,包括今天的奧運小組賽,我們的失球,絕大多數都是源於後衛漏人。後衛「盯球不盯人」難道是今天世界足球的時尚?但我看義大利的「世界最堅固的防線」,好像後衛專門是盯人的。我們的國足,教練不知請了多少,德國的、英國的、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的,還有中國本土的;足協也換了不少人,但好像所有的人都沒有意識到「後衛漏人」問題,否則怎麼到現在還沒有有所改觀呢?
就我們國足後衛現在的狀況,接下來輸球是意料中的事,小組出線是不可能的,或者說是一種奢望吧,比利時比我們強,巴西更是大人玩小孩。我們的足協官員和教練應該醒醒了吧。
三、球技粗糙,卻好賣弄。
說起球技,我們當然不能和小羅、梅西比。應該承認,我們的球技水平不如歐洲、美洲、非洲的球員,甚至不如亞洲的日本、韓國。
然而,我們的球員好像並不承認這一點。何以為證?你看場上,我們的國足隊員,只要拿到球,總要在腳上踢它三四下,朝前帶一帶、朝旁倒一倒,非得兩三人上來逼搶,否則是是不傳的,就好象自己的球技有多高,而別人不知道一樣。
結果是,短而靈的風格沒了,亞洲人特有的靈活葬送了,不知何時何地學起了英國人的長傳沖吊,可惜我們不能長成英國人的個子;
結果是,創造出來的一點空檔被對方補位了,機會沒了;
結果是,撞牆式的配合消失了,三角短傳、小范圍配合不見了,隊員在前、後場上疲於奔命;
結果是,對方兩三人一夾擊,球丟了,大家趕快去堵漏洞,進攻機會轉瞬逝去了;
結果是,十一個隊員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沒有配合,沒有戰術,沒有章法,十一個人踢不過十個人;
結果是,力出了不少,汗流了不少,傷挨了不少,但,球還是輸了,世界盃預選賽被淘汰了,奧運小組賽只存在理論上的出線了。
著名足球人張路在現場評論中不斷說,一腳傳球,配合配合,還舉了歐洲好多例子。但中國球員好像沒學過「一腳傳球」,他們學的都是絕頂的足球功夫,就像電影里那樣,可以用氣功,把足球吸著、轉著。西班牙、荷蘭、義大利人,還有巴西、阿根廷人,他們沒有足球功夫,沒有球技,只會你傳給我,我傳給你,只能玩低級游戲;中國球員可是足球祖師爺的傳人,繼承了老祖宗蹴鞠的衣缽,不賣弄一下,何以體現「熊貓功夫」!
這就是中國足球隊三大痼疾。不知什麼時候能出現個真正的「醫生」,醫治一下這些痼疾,否則,我們這個病人就要病入膏肓了。趕快撤換那些庸醫吧,也讓球迷過幾天舒心的日子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支持國足!
謝謝!
『貳』 中國足球要多長時間能崛起
中國足球近些年來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低谷期,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足球飽受罵名,更是成為人們調侃的對象。中國足球一直在謀求崛起,但是這一天究竟什麼時候能夠到來,沒有人知道。最近,足球界名宿范志毅公開說道,只要好好踢球,離勝利不遠了!對中國足球的未來充滿信心。
球連續4屆缺席世界盃
當前中國男足如果好好踢球,就離勝利不遠了,這里說得好好踢球,很大一部分意思就是球員們的態度問題,只要能夠端正了態度,勝利就會到來。中國男足一直在路上,通往勝利的這條路還有多遠,還要有多久,是每個球迷關注的事,即便是一次次失望,仍然寄予厚望,希望國足能夠盡快擺脫窘境,沖出亞洲。
『叄』 客觀分析一下中國足球還能變好嗎
如果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中國足球仍然有希望。國足的成績不行,是事實,沒錯。但是很多人只看見了成績不行,但是從來不去仔細想想成績為什麼不行。
讓真正足球球迷反感的是,很多人噴沒噴到點上去,而是噴那些和國足實力無關的地方。比如,你如果噴國足青訓做得不夠好、政策朝令夕改、聯賽給十二強賽讓步、金元破壞市場這類方面,絕對不會有人回擊,因為這些方面都是國足實力弱的原因。
要想中國足球崛起,最根本的道路還是從青訓出發。只有完善的青訓體系,公開透明的青訓制度,才能救中國足球。還是那句話,你願意去踢球嗎,你願意讓你的孩子去踢球嗎。中國現在小學生踢球的人數,連越南都比不上,更別說什麼韓國日本西班牙德國了,根本不在一個量級。最後,如果你不懂足球,不懂中國足球的現狀,請你不要隨便貶低。如果你懂足球,了解中國足球的現狀,希望你可以盡自己的一份力,給中國足球加加油,謝謝。
『肆』 分析一下二十年的時間中國足球有望崛起嗎
我認為是沒有希望的,競技、體制、人才儲備方面的因素講的人太多了。當然這些都是必要因素,這些方面的薄弱沒什麼好強調的,我只想從一個側面條件證明中國足球二十年內沒戲。因為足球在中國還沒有成為熱門就要成為冷門了,競爭不過游戲直播。很多人有一個思想誤區,就是未來的中國會在各方面向國外看齊,比如國外喜歡足球,國內也會喜歡,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中國球迷最大的問題在於葉公好龍,天天嚷嚷要提高足球水平,自己踢得很少,讓自己家孩子從事這個職業的也很少,大家都想忽悠其他人參與,這種自私的心理導致即使參與足球,也會想著個人利益優先,而不是集體利益優先,而足球是一項集體運動。
『伍』 中國足球還能踢幾年
當國足能做好以下幾件事的時候,出頭之日指日可待:
1、凈化環境 沒有一個好的行業環境,就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足球的現狀。不過這個在中國做起來比較難,這需要各方面的體制改革進行配合,必須要下很大的決心。而恰恰就是這個決心,在中國包含的太多的曖昧;
2、正視自己,戒驕戒躁 每當有一點成績,不但行業自身膨脹,媒體也煽風點火,牛皮吹的滿天飛,似乎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是一戰成名、功成名就。一直抱著這種自欺欺人的心態,中國足球談何發展?
3、合理分配,論功行賞 例如不進球就從上到下不發獎金,只有底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象現在這樣勇夫懦夫、有功無功一律亂賞,人人皇帝,日日笙簫。長此以往,國足一定會把原始的那一點點上進行也消耗殆盡,剩下的只有球迷的眼淚;
4、善待球迷,知恩圖報 沒有球迷,足球連個屁都算不上!球迷才是足球的衣食父母、才是足球存在的唯一理由。好好善待他們,讓球迷高高在上吧,把自己的不可一趕緊收起來。另外,足球這個行業如此富裕,在物質上也好好回報球迷們吧,該免票就免票,哪怕發給現場球迷每人一瓶水,他們的心也是甜的。因為,最可愛的球迷是最容易知足的,而不知所謂的「球星」才是最貪婪的。
國足啊,快醒醒吧,球迷們會回來的,你們也會強大起來的(很遺憾,這里無法用「再次」這個詞語)!到那時,世界盃的大門才會真正向中國打開,而中國的球隊和球迷,也才能真正的昂首挺胸站在世界的面前!
『陸』 中國足球還能翻身嗎,要多久
其實都無所謂了,談不上翻身,以前就沒站起來過。早年全球足球都在發展中差距不是巨大,才有人認為中國足球還行,現在人家國家各個部門都在抓足球,我們沒人理當然實力就落下來了。中國足球只是走的慢,走得艱難。
但不管國足怎樣,球是一定要踢得,總不能慘到中國數以億計的球迷但沒有踢球者這樣吧,國足還是要支持的,此時樂趣少了些,更多的是心之所屬,鍾愛一生的感情
『柒』 限薪和中性名後,中國足球寒冬已至嗎,寒冰期還要多久
限薪令和中性名之後,中國足球寒冬已經結束,這么折騰到底還能不能看到希望呢?
中國球迷在近一陣子應該比較憤怒吧,對於中國足協的改革,很多球迷不是特別的理解,如果說前一陣子的性心力改革,有些球迷還可以理解,畢竟在中國踢球薪水實在太高了,薪水太高對於球員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會讓球員們的積極性變得不好。而對於後面的中性名改革,很多全名實在是理解不了,畢竟為什麼要針對一個名字和這么執意呢中國足球的問題不是出現在俱樂部的名字身上,而是出在於整體方面。雖然說中國足協已經通過這兩方面的改革,但是中國足球的未來還需要很久很久才能改變,也許是10年也許是20年。
三、中國足球,要有未來必須對青訓方面加以嚴格訓練。
其實中國人還是挺喜歡踢足球的,但是由於踢球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又特別的分散,有一些人只能在學校或者俱樂部裡面找到喜歡踢球的人,而在自己家附近的話是很難找到踢足球的人的,而且很多吸引歡踢足球的人也選擇放棄踢足球,就是因為足球場地實在太難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