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博士,現在是世界上最多的嗎
近日,國務院學位辦主任楊玉良院士透露,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據稱:中國具有博士授予權的高校已超過310所,而美國只有253所。2006年,美國培養的博士有5.1萬人,中國培養的博士已達4.9萬人;2007年,中國博士人數繼續上升,已超過5萬人。
這一消息無疑是對正在崛起的中國來說,特別是當下最時尚的所謂「文化軟實力」的增長來說,一定是一利好的消息。遙想文革十年,大學關門或半關門,不要說研究生了,連專科生本科生都少得出奇。而現在真是應了「滄海桑田」一語。轉瞬間,中國的博士年產量已成為世界第一!
不過,也是眾所周知,中國的大學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開始,就像打了興奮劑或像吃了「九二O」(一種在文革中最叫得響的生物激素)一樣地瘋長。即使是一個原來在地級市的高等師范專科,也會搖身一變成為本科大學,而且很快就會從原來的三、五千學生瘋長成上萬學生的大學。於是,研究生學歷、碩士生學位、博士生學位的鋪天蓋地就成一種時尚。倘若不如此,大學不叫大學,文憑不叫文憑。而且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要說專科不好找工作(奇怪的是一些高職業的中學畢業生倒是好找工作的),本科不好找工作,現在是碩士生也不好找工作了。還好的是,博士生目前倒還無虞。只是要好一些再好一些恐怕也要比十年前難上了。這當然是中國就業窘境帶來的問題。但是顯然不是問題的全部。問題的別一因素是,中國的研究生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研究生就業文化才是關鍵所在。什麼是研究生水平?就是比本科多讀了兩三年書的水平(這不包括混時間的在讀生,也不包括DANG校的研究生——那更是難說的研究生了);什麼叫研究生就業文化?就是以高學歷高文憑建立起來的優越就業迷信。殊不知,在幾十萬的研究生(包括碩士學位和非學位的研究生)中,誰也不能保證個個是真才實學;也許在五萬博士生里,相信濫竽充數的不是一、二。但是由於,我們的就業政策所規定,譬如,本科生要進機關做公務員就必須得過五關斬六將地考了又考——現在大家都知道考一個公務員要比考一個什麼勞什子研究生要難上幾倍十幾倍——到了碩士了,就可以免去這一切繁褥;而到了博士時,那就是優惠又優惠。又是安家費,又是補助費,而且在某某機關某某單位都會要比他人高出一頭。至於說,有無真才實學,那可不是招人機關的事。只要進了,表明某地區重視人才引進,也表明某機關某單位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壯舉。這樣下來,大家都皆大歡喜。
於是,博士生的擴招便成了這一場商戰政治戰中的制高點。當然也就水到渠成。而現在確實如此。原來的博士主要進入大學教書,或進入專門的研究機構從事學術;而現在主要取向則是進入黨政機關,從事政治。而且是重容易以捷徑方式連跳多級地竄升——所以說再讀博士生又成了大學和一些從事專業政治人士共同開掘的金礦——這樣一種研究生就業文化,誰還保證研究生培養的水平。一個博士生導師,一次帶上幾個博士生十幾個碩士的事,已經不是稀奇的事了。帶得越多,導師越有水平,而且也越有名利。對於就讀的和對於傳帶的的雙方,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有一點是明確的——允許我崇洋媚外一下——中國現今的五萬博士生水平要與美國的那五萬博士生水平相比,我相信是有些距離的。(
❷ 國內有沒有專門做博士後服務的公司或者機構呢
本報珠海12月19日電(記者賀林平)今天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幕的2021中國博士後創新發展峰會上,第102批中國博士後科技服務團走進橫琴,以「現場對接+線上推廣」模式,與醫學、大數據、生物技術、海洋遙感等相關企業開展交流合作,帶動國際「高精尖缺」人才集聚粵港澳大灣區。
峰會由國家人社部和廣東省政府聯合主辦,400餘名來自內地及港澳地區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博士後、資深教授、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圍繞全國博士後人才服務橫琴粵澳合作區這個主題,探索珠澳融合發展、人工智慧新生態、中醫葯博士後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等話題。
今年也是中國博士後科技服務團連續第6年走進橫琴,到場企業與博士後人才就項目對接、科研成果轉化、技術咨詢、合作攻關、人員培訓平台等事項展開交流。據悉,6年來,中國博士後科技服務團累計為200餘名博士後、近70家企業牽線搭橋,為促進橫琴博士後科研成果轉化搭建了有效平台。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要促進境內外人才集聚,大力吸引「高精尖缺」人才,開啟「人才加速流入」的窗口期。近3年來,珠海新引進各類人才26萬人,累計招收培養博士後340餘名,在站博士後人數居全省前列,形成了人才薈萃、精英齊聚的局面。
❸ 中國有80萬博士,一般從事什麼工作,他們的待遇如何
目前我國的博士獲得途徑為,先取得博士研究生資格,然後在校園繼續進修,進行各種研究,並且完成相關專業課程作業後,就開始創寫學位論文,個人博士論文完成後,需要經過嚴格的論文查重,再進行外審流程,最終進行博士學位論文的答辯考驗。這些都合格後,校方的學術委員會就會授予該考生正式的博士學位證書,那麼一個新博士就誕生了。
從中國企業目前的用人環境來推斷,博士依舊是高等教育人才,出社會後一個個都是精英,說話又好聽,有些專業博士還是稀缺的高端人才,擁有著超高的收入跟福利,所以為了美好明天,他們再努力也是值得的。
❹ 中國博士數量全球第一,這么多博士畢業,國家怎麼解決就業問題呢
對於這么多的博士生來說,他們肯定是首先會考慮到一些比較知名的企業當中去上班,如果不是國有企業的話,那麼最好也是世界級的500強企業,而事實證明,很多知名的企業都非常願意接受這樣的高材生,因為這樣的高材生非常具有發展的潛力,他們淵博的知識會成為以後前進的最好的基礎,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碩士或博士研究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僅僅是到企業就業的話,有可能會導致很多人失業,所以我認為這些高材生可以有以下幾種選擇:
3、從事自媒體
現在很多自媒體平台都需要特別有專業領域的人才,而且這些人才在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的同時,也可以為自己增加很多額外的收入,有些自媒體人的收入甚至已經超過絕大多數的打工者了,所以如果有這方面意向的話,可以簡單的了解一些自媒體平台加入到其中。
❺ 想知道目前都有哪些學校開設了工商管理博士(DBA),哪家比較好
有很多啊,比如說人大、北師大、西安交大,還有一些國內外是聯合辦學的,比如說中大跟哥諾貝爾管理學院DBA,暨大跟法國圖盧茲高等商學院。
華東地區有復旦跟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DBA,同濟大學跟哥諾貝爾管理學院DBA。整體的感覺來說,復旦大學跟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DBA更好。除了復旦管院師資、教學質量都非常好之外,城大也是相當厲害的。整體的感覺來說,復旦大學跟香港城市大學合作的DBA更好。除了復旦的師資、教學質量都非常好之外,項目是全中文授課,復旦和城大雙導師制,注重理論對學生管理實踐的提煉和幫助,需要同學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當然這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
❻ 中國博士最多的縣是
江西省玉山縣
目前,玉山縣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9.9%;全縣中心小學、農村初中基本裝備了微機室和語音實驗室。中小學教育質量在上饒市一直保持領先水平,連續18年摘取全市高考冠軍;「九五」期間,共有近千名學生在各級各類文體競賽中獲獎,其中僅國家級達200餘人次。據不完全統計,恢復高考後,該縣共向高等院校輸送了1.2萬余名合格新生,每萬人口中培養了200餘名大學生;從該縣走出的博士達200餘名、碩士達500餘名,玉山縣從而贏得了「博士縣」的美譽。
❼ 中國哪個大學博士點最多
有
北大最多 光國家重點學科就80多個
而交大南開等名牌大學重點學科不過十幾個
其次是清華 也是好幾十個
但我想不通你這問題的意義何在?你只能上一個專業!
至於學校是否學科齊全規模是否大,跟自己關系不大。關鍵是你學的專業好不好
❽ 中國企業管理的博士哪些學校比較好有排名么在哪兒可以查到全國專業排名
1 浙江大學 A+ 18 上海財經大學 A 35 山東財政學院 A
2 廈門大學 A+ 19 山東大學 A 36 北京科技大學 A
3 南開大學 A+ 20 同濟大學 A 37 湖南大學 A
4 中山大學 A+ 21 合肥工業大學 A 38 重慶大學 A
5 中國人民大學 A+ 22 暨南大學 A 39 東華大學 A
6 復旦大學 A+ 23 北京大學 A 40 浙江工商大學 A
7 華中科技大學 A+ 24 西南交通大學 A 41 南京大學 A
8 武漢大學 A+ 25 北京理工大學 A 42 西安理工大學 A
9 清華大學 A+ 2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A 43 天津財經大學 A
10 東北財經大學 A+ 27 遼寧大學 A 44 電子科技大學 A
11 西安交通大學 A+ 28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A 45 蘇州大學 A
1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A+ 29 西南財經大學 A 4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A
13 吉林大學 A 30 東北大學 A 47 北京交通大學 A
14 四川大學 A 31 南京工業大學 A 48 沈陽工業大學 A
15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32 華僑大學 A 49 北京工商大學 A
16 上海交通大學 A 33 華南理工大學 A 50 內蒙古工業大學 A
17 大連理工大學 A 34 武漢理工大學 A
❾ 現在中國有多少博士
現在有種論調真是不負責,就是大學生過剩,碩士過剩,博士過剩,我也來說幾句,從78年恢復高考到2017年國內一共誕生了1.14億的大學生(包括專科以上的)占人口總數的8%,其中本科以上的大約8000萬,占人口總數的5.7%,換句話說你只要靠上本科,就差不多比95%的中國人強。
97年至2017年,中國一共誕生了約800萬個碩,約人口總數,0.57%,也就是說你要是碩士你就將超越99%的中國人。
博士和碩士的招生比例差不多1:10,這還是在這幾年擴招的情況下,所以估算,博士人數在50-80萬之間。
所以,博士是精英中的精英一點不為過,175萬人挑1。2017年有機構調查過約50%的博士留在了高校,10%進入科研院所,20%進入企業。也就是,平時在企業任職的博士只有10-16萬人,和中國超過1億的企業的主體,差不多600-1000個企業,才能平均1個博士。
之前媒體鼓吹大學生過剩的人,我覺的可以歇歇了。比較合理的人才比例應該是博士占人口的1%,碩士10%,大學生30%,換算成人口為博士1400萬,碩士1.4億,大學生4.2億。大約1/3的人接受過高等教育,才能算教育強國。
中國不是大學生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所以,好好讀書永遠是一個好選擇。
❿ 中國研究生,博士最多的專業是哪個專業
到目前為止,沒有這方面的官方統計。不過一般來說,考研、考博士比較多的專業,要麼是人才密集型的專業,比如醫學,學醫的特別多,而好醫院就那麼多,所以競爭特別激烈,沒有研究生學歷,幾乎找不到工作,不是博士,進職稱很不容易;要麼就是就業比較難、人數又比較多的專業,比如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學習的人數很多,已經超過了市場需求,就業難,所以不斷提高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