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最窮的城市是哪裡
中國對的起山西嗎?為什麼? 山西 窮。山西閉塞。山西可憐 . 很多人鄙視山西 山西為北京 天津 供給電力,而 山西本省 卻限時供電!山西煤炭豐富,卻依然貧窮! 山西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累計供水2億立方米,而山西卻是中國最缺水的省份? 為什麼? 就因為北京是首都嗎? 解放,一切以建設新中國為主,山西多煤,佔了地利,一時間經濟復甦乃至發展速度驚人。當時你們東部管山西叫什麼?!我告訴你,他們叫山西老大哥,沒別的原因,山西經濟在全國排列第二,僅次於北京!重工業生產總值佔全國重工業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 國家號召以東部為建設中心,優先發展東部經濟。山西人同意,然後奮斗。幾年下來,東部工業、商業蓬勃發展,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建設甚至超過作為山西省會的太原十年二十年!山西默默付出,結果等來什麼?等來什麼?我告訴你們,當時,也就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東部需要煤炭,一車車空車皮開進山西,然後拉走了一車車沉甸甸的烏金,只留下一張欠條,一張白紙 當你們除夕夜沉浸在美好的聯歡中,我們卻在停電,當你們每天在城市中花紅酒綠欣賞的美麗的霓虹燈時我們太原卻在拉閘限電!!!有的路段開半幅路燈,有的甚至都不開,造成多麼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2007年,中國鐵路 問題:中國對的起山西嗎?為什麼? 第六次提速,每天報紙上,電視上的新聞鋪天蓋地――"中國進入高速鐵路時代了"。是啊!全國都在分享提速帶來的便利,享受動車組飛一般的速度。 山西 卻只能暗暗流淚,暗暗嘆氣。全國提速計劃圖里沒有山西。同蒲線,去往大同的客車僅有五輛。甚至在夏季北京電力緊張時,鐵道部會打著"支援首都"的旗號將北同蒲的客車全部停運!我想問:你們憑什麼這么做?就因為北京是首都?!難道北京人是人,我們 山西人 都是野獸? 你們有什麼權力鄙視山西? 2008年春天,當整個南方都被冰雪災害襲擊時,當你們南方人家裡天天停電,凍的連電暖氣都用不了了,當你們那些高利潤的工廠都停工了,你們這時候想起了山西,為什麼,因為你們又缺電了,又缺煤了.胡總書記親自來到山西大同,來到了一線煤礦,鼓勵我們的礦工同志們加班加點挖煤救濟南方.這時候,整個山西人忙開了,大礦小礦一起開工,當那些以前飽受外界人們職責的所謂的黑血小煤礦開工了,當那一輛輛裝滿煤的列車呼哧南下時,指責聲怎麼一下沒有了,你們這時候想起山西來了,沒有人管我們那嚴重污染的環境了?沒有人管我們曾經超載的拉煤車了?沒有人管我們黑心小煤窯了? 你們知不知道,煤井下是什麼?黑暗,無邊的黑暗; 問題:中國對的起山西嗎?為什麼? 粉塵、漫天的粉塵;還有危險,無時不在的危險!煤礦工人上井來,全身除了眼白和牙齒,全身都是黑的。這些還算好的,你們知道礦難中地死難者么?對你們來說,那不過是報紙上的數字,而你們想過,那些都是生命,和你們沒有兩樣甚至比你們更加高貴的生命么? 別說我胡說:建國經濟上寫著明明白白,想知道自己去看。針對 山西 的,限定煤價的政策多了,你們看去!再告訴你們一句:當時山西煤炭運輸面臨的情況是:多發(煤)早死,少發遲死,不發等死!你們咀嚼咀嚼這話中的絕望吧 浦東新區,讓上海如魚得水、更加繁榮。西部開發,讓西部省份如沐春風 . 東北振興,讓東北三省煥發青春。 所有中國制定的經濟政策,山西人只有羨慕的份。山西人自嘲"山西不是東西"。好不容易盼來"中部崛起"。又好像沒山西什麼事。 武漢都市圈,長株潭都市圈成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安徽搭上了長三角飛速發展的列車,河南GDP早已突破萬億元大關,鄭州、洛陽、新鄉的一體化建設也走上了正軌,就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紅色革命老區江西也在漸漸融入珠三角,發展前進一片看好,可憐的 山西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國的棄兒。中國儼然已經拋棄了山西。但山西人 問題:中國對的起山西嗎?為什麼? 純朴的性格和只會付出,不求回報的坦盪胸襟。讓 山西 人並沒有抱怨什麼。依然把自己最好的家當留給國家、能拿的出手的全都支持能源稀缺的各兄弟省份。自己留下來用的都是一些別人挑剩下的、看不上眼的煤渣 再過上幾十年,等國家把山西的能源掏空之後,山西該何去何從?如果山西真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有沒有兄弟省份會站出來替山西說句公道話? 可憐我們山西人,空有幾個大型的火力發電廠,我們省會太原依然每天拉閘限電!山西依然在支持你們東部!雖然,變輸煤為輸電,留給我們的是什麼?煤渣,煙塵還有數不清的虧損!但是一車皮一車皮煤炭依然每天拉出去!可憐我們山西人, 僅太原鋼鐵集團公司,去年由於停電損失達二十五億!像山西省其它城市一樣,大同市看上去貧窮、骯臟而凌亂。 空氣中飄散的黑色的顆粒和彌漫的嗆人的氣味,使發生在這里所有的事情都變得黯淡無光。看著你們城市空中閃爍的霓虹,地下飛馳的地鐵,那紅綠的浪漫背後是山西的無奈!
㈡ 中國最貧窮的地方是哪裡
中國有名的貧困二西地區:
1西海固:寧夏的西吉、海原、固原(即固原地區)。
2甘肅的定西地區
(定西地區)。
世界也關注和支持他們的生存和發展情況。是中國目前的最貧困地區。這里不說別的,就說吃水問題吧:這里整年靠天吃夏天積存的雨水生活,他們在雨季里修建一個大的平地,在中間挖一個水窖,下雨時,雨水慢慢地流入窖里,然後蓋上窖蓋,這就是他們一年的生活用水,人們不洗澡,只要人蓄夠用,就謝天謝地了,如果年代乾旱的時候,人們不得不在幾十里外的地方背水吃。常年靠天吃飯,家裡的情況,就不用說了。我們下去的工作人員,看到這樣的慘飢,都掉淚了,都21世紀了,我們的同胞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
當然中國的貧困地區很多,山東的沂蒙山區,蘇北地區,湘西地區,陝北地區,太行山老區、黔北地區等等。
㈢ 亞洲最貧窮首都在哪裡
說到首都,人們的印象都是高大、繁華。首都一般是象徵著一個國家的門面,同時也是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一個人要了解一個國家,都是從它的首都先了解起。像很多老外來中國旅遊,都是選我國的首都北京作為旅遊的第一站。不過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首都則有比較大的反差,它算是亞洲最貧窮的首都了,其經濟發展比不上我國一個小小的縣城,你知道它是哪裡嗎?
雖說杜尚別是一個不繁華的首都,但是當地人的生活幸福指數比較高,而且他們對遊客們也很人情,國民素質普遍較高。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到杜尚別嗎?
㈣ 北京哪裡最窮
北京的郊區,通州等等。2005年11月18日凌晨,菲律賓呂宋島附近海域,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所屬青島遠洋運輸公司的「天榮海」輪,正平靜地航行在從澳大利亞回航大連港的途中,不料凌晨5時,警報驟然拉響……
凌晨警報
凌晨5時,「天榮海」輪駕駛室內的報警系統驟然響起:一艘名為「BRIGHTSUN」的貨輪在「天榮海」輪航線附近海域失事,請求立即趕赴營救。接到報警後,「天榮海」輪船長冷聚吉立馬向青島遠洋運輸公司調度室請示,經批准後,「天榮海」輪朝著失事船隻的方向加大馬力,全速前進……
12時,「天榮海」輪到達失事地點,他們很快發現了處於半沉沒狀態的遇難船舶,遇難船船員已經逃生到救生艇上,有一艘日本籍液化氣船正在實施救助作業。經過確認,這艘處於半沉沒狀態的船舶就是遇難的「BRIGHTSUN」!
12時10分,營救展開……然而一系列困難擺在面前:當時的海況較為復雜,風力7—8級,陣風9級以上,海浪7—8級,涌浪高達8米,現場實施救助異常困難。
風大浪大,救生艇飄搖不定,遇難船救生艇上的20名船員命懸一線。面對惡劣的海況,有著二十多年遠洋經驗的冷聚吉沉著冷靜,在腦海中迅速搜尋營救的最佳方案,隨即發出一道道指令:「全體駕駛員上駕駛台,輪機長劉革備車,手操舵、大管輪王福秋,機工潘桂棟到機艙操車。大副錢星華協助船長瞭望;二副張美周負責協調與指揮船和遇難船救生艇的聯系,並做好記錄;三副孟慶明操車,電子員兼駕助袁群堂在通信處待命,隨時電報、電話、傳真聯系;水手胡勇操舵……」三分鍾不到,冷聚吉就給每個船員分配了各自的任務,一張為救助遇險船員的「天網」搭建成功。同時在冷聚吉的指揮下,大副錢星華開始與遇難船員進行英語對話,穩定對方船員的情緒。
隨後,冷聚吉命令「天榮海」輪調整方向,朝著救生艇全速駛去。而此時,救生艇距離「天榮海」輪僅約二海里,高高的涌浪中小艇上下顛簸,救生艇因故障已經失去動力,經過近七個小時在大海上的掙扎,船員們已經筋疲力盡,緊緊匍匐在救生艇的邊緣……
約十分鍾後,冷聚吉將船逐漸減速,靠近救生艇,雖然相距只有六七十米,但呼嘯的海風使「天榮海」輪無法向救生艇拋纜繩,救助工作面臨巨大挑戰,20名外國船員的生命危在旦夕……
險象環生
此時「天榮海」輪除機艙操車人員和駕駛台人員外,全部到主甲板處於待命狀態。
船員們穿好救生衣,在政委、水手長的帶領下搬來軟梯,拿來撇纜繩。船舶醫生准備了急救箱和羅賓遜擔架,隨時准備施救。大家還准備了各種救助器材,同時冷聚吉讓大副用高頻聯系,二副操車記錄,三副到甲板准備拋繩,其他船員在甲板上准備接應遇險船員……
13時29分,海上風力越來越大,救助難度陡然增加。當時還有另外兩艘日本液化氣船,在相距約一海里范圍內,如稍有不慎、處理不當,就會有意外的緊迫局面。此時,時任中遠集團副總裁馬澤華、青遠公司副總經理孫文田和總船長張道余分別來到總公司調度室和青遠公司調度室,協調、指揮救助,北京、青島和太平洋上構建起一條生命救助線,一條條指令越過陸地飛越大洋,傳給了「天榮海」輪。
經過仔細觀察,憑著多年經驗,冷聚吉決定採用「纜繩圍攏法」這一救助方式,他先命令水手長松出一尾一百多米的纜繩,讓大纜隨風流漂向遇難船救生艇。但由於遇難船救生艇已失去動力,船員只得拼力劃向大纜。同時在「天榮海」輪8—9艙處,三副也用拋繩器拋出引繩,但由於風流太大,拋繩無效,救援工作面臨巨大困難……
這時,冷聚吉立即調整思路,確定遇險者位置,把他們放在右舷(下風弦),保持和遇險者弦角20至30度,用慢速或微速接近遇險者;接著他又採取一系列措施。功夫不負有心人,13時45分,「天榮海」輪拋出的一根尾纜終於被救生艇上的船員抓住,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終於邁出了鬼門關!
13時55分,冷聚吉派錢星華大副到現場指揮,自己坐鎮駕駛台。在大副、政委、水手長的協調指揮下,船員們慢慢收大纜,其他人員齊心協力,快速把軟梯固定在左後尾舷。當遇難船救生艇逐漸靠向大船尾後方處在下風時,水手長、三副把系艇纜系在救生圈上,用力拋向遇難船救生艇,使救生圈隨風流漂向遇難船救生艇。
14時,遇難船救生艇上的船員撈起救生圈,系好系艇纜,「天榮海」輪船員合力將救生艇拉向大船左後尾軟梯處,並把尾纜收起。因涌浪太大,系艇纜不能固定,為防止把救生艇拉翻,大家奮力拉住。
14時05分,順著「天榮海」輪船員放下的救命軟梯,第一名遇難船上的船員登上了「天榮海」輪。他雙腳剛一落地,立即跪倒在甲板上,眼含淚水連聲說「謝謝」。船員們趕緊將他扶到後甲板避風處,醫生立即給他做了檢查……
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幾分鍾內,遇險的船員都通過引水梯,陸續攀上「天榮海」輪……
二次生命
得到船員獲救的消息,時任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黨組書記張富生分別給青遠公司打來電話,要求青遠公司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竭盡全力做好獲救船員的安置工作。青遠公司總經理楊奇雲、黨委書記宋福輝也多次要求「天榮海」輪一定要做好船員的安置工作,讓獲救船員安全、健康地返回家鄉。
「天榮海」輪是超大型船舶,沒有空餘房間,船員獲救後不得不擠在運河工房間。考慮到他們從早上8時後一直沒有進水、進食,精神也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體力消耗一定很大,冷聚吉馬上命令大廚先做面條給他們吃,並加派有廚藝特長的船員幫助大廚搞好獲救船員的伙食工作。當散發著熱氣的飯菜端到他們眼前的時候,不少船員的眼眶濕潤了……
緊接著,一條條毛毯、一件件干凈衣服、一瓶瓶飲料遞到了他們手中,這些在海水中漂泊了近七個小時的船員們再也抑制不住,一次次用蹩腳的中文說著「謝謝」,向救命恩人們表達感激之情。
考慮到獲救船員都急著給家裡報個平安,冷聚吉請示青遠公司後,決定允許每個獲救船員用船舶衛通向家裡打個平安電話。獲救船員一再表示感謝,並掏出美元遞給冷聚吉,冷聚吉擺擺手拒絕了。獲救船的船長打電話時,老母親對他說:「我給了你第一次生命,中國『天榮海』輪給了你第二次生命,你到死也不能忘記中國船員的恩情!」
當天晚上,韓國大信航運公司獲知船員遇險後被「天榮海」輪成功施救的消息,於深夜給「天榮海」輪發來了感謝信。
後來經過證實,「BRIGHTSUN」為一韓國籍散貨船,正駛往中國塘沽,不料由於船舶故障,於18日上午8點棄船。另據悉,25號台風於當日晚些時候將到達該海域,如沒有及時營救,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次驚心動魄的營救只用了45分鍾,在這段短短的時間里,20名外籍船員的生命得以重生,20個家庭得以團聚……
㈤ 中國那裡最貧窮
全 國 百 窮 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河南省 28
410323,新安縣 410324,欒川縣 410325,嵩 縣 410326,汝陽縣 410327,宜陽縣 410328,洛寧縣 410329,伊川縣 410423,魯山縣 410927,台前縣 411221,澠池縣 411224,盧氏縣 411321,桐柏縣 411323,淅川縣 411326,南召縣 412321,虞城縣 412324,寧陵縣 412325,睢 縣 412821,確山縣 412825,上蔡縣 412827,平輿縣 412828,新蔡縣 413022,淮濱縣 413023,信陽縣 413025,光山縣 413026,固始縣 413027,商城縣 413028,羅山縣 413029,新 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湖北省 25
420321,鄖縣 420322,鄖西縣 420323,竹山縣 420324,竹溪縣 420325,房縣 420381,丹江口市 420527,秭歸縣 420528,長陽自治縣 420921,孝昌縣 420922,大悟縣 422101,麻城市 422123,紅安縣 422125,羅田縣 422126,英山縣 422128,蘄春縣 422327,陽新縣 422801,恩施市 422802,利川市 422822,建始縣 422823,巴東縣 422825,宣恩縣 422826,咸豐縣 422827,來鳳縣 422828,鶴峰縣 422921,神農架林區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寧夏回族自治區 8
642126,鹽池縣 642127,同心縣 642221,固原縣 642222,海原縣 642223,西吉縣 642224,隆德縣 642225,涇源縣 642226,彭陽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5
652222,巴里坤自治縣 652328,木壘自治縣 652927,烏什縣 652929,柯坪縣 653001,阿圖什市 653022,阿克陶縣 653023,阿合奇縣 653024,烏恰縣 653121,疏附縣 653122,疏勒縣 653123,英吉沙縣 653126,葉城縣 653128,岳普湖縣 653131,塔什庫爾干縣 653201,和田市 653221,和田縣 653222,墨玉縣 653223,皮山縣 653224,洛浦縣 653225,策勒縣 653226,於田縣 653227,民豐縣 654128,尼勒克縣 654224,托里縣 654323,福海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西藏自治區 5
542126,察雅縣 542322,南木林縣 542324,定日縣 542422,嘉黎縣 542427,索 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陝西省 50
610122,藍田縣 610201,銅川市轄區 610221,耀 縣 610222,宜君縣 610329,麟游縣 610426,永壽縣 610427,彬 縣 610428,長武縣 610429,旬邑縣 610430,淳化縣 610524,合陽縣 610526,浦城縣 612324,西鄉縣 612326,寧強縣 612327,略陽縣 612328,鎮巴縣 612401,安康市 612422,漢陰縣 612424,寧陝縣 612425,紫陽縣 612426,嵐皋縣 612428,鎮坪縣 612430,白河縣 612501,商州市 612522,洛南縣 612523,丹鳳縣 612524,商南縣 612525,山陽縣 612526,鎮安縣 612527,柞水縣 612601,延安市 612621,延長縣 612622,延川縣 612623,子長縣 612624,安塞縣 612625,志丹縣 612626,吳旗縣 612630,宜川縣 612701,榆林市 612722,神木縣 612723,府谷縣 612724,橫山縣 612725,靖邊縣 612726,定邊縣 612727,綏德縣 612728,米脂縣 612729,佳 縣 612730,吳堡縣 612731,清澗縣 612732,子洲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甘肅省 41
620121,永登縣 620123,榆中縣 620421,靖遠縣 620422,會寧縣 620423,景泰縣 620521,清水縣 620522,秦安縣 620523,甘谷縣 620524,武山縣 620525,張家川自治縣 622323,古浪縣 622326,天祝自治縣 622421,定西縣 622424,通渭縣 622425,隴西縣 622426,渭源縣 622427,臨洮縣 622428,漳 縣 622429,岷 縣 622621,武都縣 622623,宕昌縣 622625,康 縣 622626,文 縣 622627,西和縣 622628,禮 縣 622726,庄浪縣 622727,靜寧縣 622821,慶陽縣 622822,環 縣 622823,華池縣 622921,臨夏縣 622922,康樂縣 622923,永靖縣 622924,廣河縣 622925,和政 622926,東鄉族自治縣 622927,積石山自治縣 623021,臨潭縣 623022,卓尼縣 623023,舟曲縣 青海省 14 630121,大通自治縣 632121,平安縣 632122,民和自治縣 632125,湟源縣 632127,化隆自治縣 632128,循化自治縣 632321,同仁縣 632323,澤庫縣 632622,班瑪縣 632624,達日縣 632721,玉樹縣 632722,雜多縣 632724,治多縣 632725,囊謙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貴州省 48
520202,盤縣特區 520203,六枝特區 520221,水城縣 522124,正安縣 522126,務川自治縣 522127,鳳岡縣 522132,習水縣 522224,石阡縣 522226,印江自治縣 522227,德江縣 522228,沿河自治縣 522229,松桃自治縣 522322,興仁縣 522323,普安縣 522324,晴隆縣 522325,貞豐縣 522326,望謨縣 522327,冊亨縣 522328,安龍縣 522422,大方縣 522425,織金縣 522426,納雍縣 522427,威寧自治縣 522428,赫章縣 522523,息烽縣 522527,普定縣 522528,關嶺自治縣 522529,鎮寧自治縣 522530,紫雲自治縣 522622,黃平縣 522623,施秉縣 522624,三穗縣 522626,岑鞏縣 522627,天柱縣 522629,劍河縣 522630,台江縣 522631,黎平縣 522632,榕江縣 522633,從江縣 522634,雷山縣 522635,麻江縣 522636,丹寨縣 522722,荔波縣 522726,獨山縣 522727,平塘縣 522728,羅甸縣 522729,長順縣 522732,三都自治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雲南省 73
530128,祿勸自治縣 530201,東川市轄區 532101,昭通市 532122,魯甸縣 532123,巧家縣 532124,鹽津縣 532125,大關縣 532126,永善縣 532127,綏江縣 532128,鎮雄縣 532129,彝良縣 532130,威信縣 532225,富源縣 532231,尋甸自治縣 532233,會澤縣 532322,雙柏縣 532323,牟定縣 532324,南華縣 532325,姚安縣 532326,大姚縣 532327,永仁縣 532329,武定縣 532523,屏邊自治縣 532525,石屏縣 532527,瀘西縣 532528,元陽縣 532529,紅河縣 532530,金平自治縣 532531,綠春縣 532621,文山縣 532622,硯山縣 532623,西疇縣 532624,麻栗坡縣 532625,馬關縣 532626,丘北縣 532627,廣南縣 532628,富寧縣 532723,墨江自治縣 532724,景東自治縣 532726,鎮沅自治縣 532727,江城自治縣 532728,孟連自治縣 532729,瀾滄自治縣 532730,西盟自治縣532922,漾濞自治縣 532923,祥雲縣 532924,賓川縣 532925,彌渡縣 532926,南澗自治縣 532927,巍山自治縣 532928,永平縣 532929,雲龍縣 532930,洱源縣 532931,劍川縣 533022,施甸縣 533023,滕沖縣 533024,龍陵縣 533025,昌寧縣 533224,寧蒗自治縣 533321,瀘水縣 533323,福貢縣 533324,貢山自治縣 533325,蘭坪自治縣 533421,中甸縣 533422,德欽縣 533423,維西自治縣 533521,臨滄縣 533522,鳳慶縣 533523,雲縣 533524,永德縣 533525,鎮康縣 533526,雙江自治縣 533528,滄源自治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海南省 5
460301,通什市 460326,屯昌縣 460334,陵水自治縣 460335,保亭自治縣 460336,瓊中自治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重慶市 12
551222,忠縣 551224,雲陽縣 551227,巫溪縣 551228,城口縣 552326,武隆縣 553521,石柱自治縣 553522,秀山自治縣 553523,黔江自治縣 553524,酉陽自治縣 553525,彭水自治縣 551203,萬縣市天城區 551204,萬縣市五橋區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四川省 31
510524,敘永縣 510525,古藺縣 510821,旺蒼縣 510824,蒼溪縣 511321,南部縣 511324,儀隴縣 511381,閬中市 512534,興文縣 513022,宣漢縣 513030,渠 縣 513228,黑水縣 513230,壤塘縣 513331,白玉縣 513335,巴塘縣 513336,鄉城縣 513338,得榮縣 513422,木里自治縣 513423,鹽源縣 513428,普格縣 513429,布拖縣 513430,金陽縣 513431,昭覺縣 513432,喜德縣 513434,越西縣 513436,美姑縣 513437,雷波縣 513622,廣安縣 513721,通江縣 513722,南江縣 511304,南充市嘉陵區 510812,廣元市朝天區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湖南省 10
430524,隆回縣 430626,平江縣 430822,桑植縣 430923,安化縣 431128,新田縣 432524,新化縣 433022,沅陵縣 433124,花垣縣 433125,保靖縣 433127,永順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廣東省 3
440232,乳源自治縣 441523,陸河縣 441823,陽山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廣西壯族自治區 28
452126,隆安縣 452127,馬山縣 452131,天等縣 452133,龍州縣 452228,三江自治縣 452229,融水自治縣 452230,金秀自治縣 452231,忻城縣 452328,龍勝自治縣 452623,田東縣 452624,平果縣 452625,德保縣 452626,靖西縣 452627,那坡縣 452628,凌雲縣 452629,樂業縣 452630,田林縣 452631,隆林自治縣 452632,西林縣 452723,羅城自治縣 452724,環江自治縣 452725,南丹縣 452726,天峨縣 452727,鳳山縣 452728,東蘭縣 452729,巴馬自治縣 452730,都安自治縣 452731,大化自治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江西省 18
360321,蓮花縣 360424,修水縣 362121,贛 縣 362125,上猶縣 362127,安遠縣 362131,寧都縣 362132,於都縣 362133,興國縣 362135,會昌縣 362136,尋烏縣 362321,上饒縣 362325,橫峰縣 362329,余干縣 362330,波陽縣 362427,遂川縣 362430,永新縣 362432,寧岡縣 362532,廣昌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山東省 10
370831,泗水縣 371321,沂南縣 371323,沂水縣 371325,費縣 371326,平邑縣 371328,蒙陰縣 371423,慶雲縣 372325,沾化縣 372523,莘 縣 372526,冠 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安徽省 17
340121,長豐縣 340823,樅陽縣 340824,潛山縣 340825,太湖縣 340826,宿松縣 340828,岳西縣 342122,臨泉縣 342127,阜南縣 342128,潁上縣 342130,利辛縣 342401,六安市 342422,壽 縣 342423,霍丘縣 342425,舒城縣 342426,金寨縣 342427,霍山縣 342623,無為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福建省 8
352228,屏南縣 352229,壽寧縣 352230,周寧縣 352231,柘榮縣 352622,長汀縣 352624,上杭縣 352625,武平縣 352627,連城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吉林省 5
220622,靖宇縣 220821,鎮賚縣 220822,通榆縣 220882,大安市 222424,汪清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黑龍江省 11
230224,泰來縣 230225,甘南縣 230230,克東縣 230623,林甸縣 230624,杜爾伯特縣 230822,樺南縣 230833,撫遠縣 230881,同江市 232131,延壽縣 232326,青岡縣 232331,明水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浙江省 3
330328,文成縣 330329,泰順縣 332529,景寧自治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遼寧省 9
210123,康平縣 210323,岫岩自治縣 210422,新賓自治縣 210522,桓仁自治縣 210727,義縣 21,朝陽縣 22,建平縣 24,喀喇沁左翼縣 211422,建昌縣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內蒙古自治區 31
150122,托克托縣 150123,和林格爾縣 150124,清水河縣 150222,固陽縣 150422,巴林左旗 150423,巴林右旗 150424,林西縣 150425,克什克騰旗 150426,翁牛特旗 150428,喀喇沁旗 150429,寧城縣 150430,敖漢旗 152222,科爾沁右冀中 152223,扎賚特旗 152325,庫倫旗 152326,奈曼旗 152527,太僕寺旗 152531,多倫縣 152621,武川縣 152625,化德縣 152626,商都縣 152630,察哈爾右前旗 152631,察哈爾右中旗 152632,察哈爾右後旗 152633,達爾罕聯合旗 152634,四子王旗 152723,准格爾旗 152724,鄂托克前旗 152726,杭錦旗 152727,烏審旗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山西省 35
140123,婁煩縣 140221,陽高縣 140222,天鎮縣 140223,廣靈縣 140224,靈丘縣 140425,平順縣 140429,武鄉縣 140430,沁縣 140431,沁源縣 140623,右玉縣 142223,五台縣 142226,繁峙縣 142228,靜樂縣 142229,神池縣 142230,五寨縣 142231,岢嵐縣 142232,河曲縣 142233,保德縣 142234,偏關縣 142325,興 縣 142326,臨 縣 142327,柳林縣 142328,石樓縣 142329,嵐 縣 142330,方山縣 142331,離石縣 142332,中陽縣 142421,榆社縣 142633,大寧縣 142634,永和縣 142725,萬榮縣 142729,聞喜縣 142730,夏 縣 142732,平陸縣 142733,垣曲縣 ,伊金霍洛旗
《國家八七扶貧計劃》貧困縣名單:河北省 39
130126,靈壽縣 130129,贊皇縣 130131,平山縣 130321,青龍自治縣 130425,大名縣 130426,涉 縣 130432,廣平縣 130434,魏縣 130522,臨城縣 130529,巨鹿縣 130531,廣宗縣 130624,阜平縣 130630,淶源縣 130633,易縣 130636,順平縣 130722,張北縣 130723,康保縣 130724,沽源縣 130725,尚義縣 130726,蔚縣 130727,陽原縣 130728,懷安縣 130729,萬全縣 130732,赤城縣 130733,崇禮縣 130823,平泉縣 130824,灤平縣 130825,隆化縣 130826,豐寧自治縣 130827,寬城自治縣 130828,圍場自治縣 130923,東光縣 130924,海興縣 130925,鹽山縣 130927,南皮縣 130929,獻縣 130930,孟村自治縣 133024,武邑縣 133026,武強縣
㈥ 北京最窮的八個區
最貧窮的區要數延慶,密雲,大興,豐台,通州由於是北京的遠郊所以發展比較慢。
豐台區是城8區近兩年發展比較快的,過去豐台比較落後,俗語南窮北富,不過近兩年北京大力發展豐台,豐台已經迅速的發展,特別北京南站的建成成為亞洲最大最現代的交通樞紐,將來豐台會發展的更好。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又封堯之後人(一說黃帝後人)於薊,在今北京西南。後燕國滅薊國,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
漢高祖五年,本市被劃入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親分封於此,故更為廣陽國首府。
928年北伐戰爭後,中國的首都遷到南京,撤銷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為北平特別市。1930年6月,北平降格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這一時期,北京盡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教育方面仍有關鍵的優勢,被國際人士稱為「中國的波士頓」。
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佔領。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此成立,且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8月21日,日本宣布投降,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接收北京,並重新更名為北平。
㈦ 中國省會窮富排名
中國大陸(含港澳)目前有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兩個城市),283個地級市和374個縣級市,一共有661個城市。那麼,你知道中國十大城市是哪些嗎?下面隨著小編來了解一下中國十大城市排名吧。
2017中國十大城市排名
1、上海:中國現代最大最繁華的綜合性工商業城市與經濟交通中心,居長江三角洲亞洲最大河流萬里長江入海口處的世界現吞吐量最大的海港----地理位置屬中國得天獨厚的極其優越!! 城區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約1200萬!!
2、北京::中國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的古都,地處華北大平原頂部的全國鐵路交通中心! 城區和近郊的城市居民近1000萬!現為中國第二大城市、
3、廣州:中國水量第二大河的珠江入海口處的水陸交通中心與華南最大海港! 輕製造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大城市,城區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約650萬!現上升為中國第三大城市。
4、天津:華北大平原渤海灣口的中國北方最大海港與水陸交通樞紐!輕重製造工業齊全的綜合性大城市, 城區和近郊的城市居民近600萬!現從中國第三退居中國第四大城市。
5、武漢:中國與長江中部的最大水陸交通中心! 重輕製造工業齊全的綜合性大城市, 城區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約500萬!現為中國第五大城市。
6、南京:中國東部長江下游三角洲西側的水陸交通樞紐與萬里長江最深入的中國最大內河海港! 自古為中國南方的故都和政治文化中心,重輕製造工業齊全的綜合性大城市, 城區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約430萬!現上升為中國實際上的第六大城市、。
7、重慶:中國西部長江上游的水陸交通中心! 重輕製造工業齊全的綜合性大城市, 城區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約410!現為中國實際上的第七大城市。
8、沈陽:中國東北的鐵路交通中心! 重製造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大城市, 城區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約400萬!現從中國第四退居中國第八大城市。
9、西安:中國西北歷史最悠久的文化古都與鐵路交通樞紐! 重輕製造工業齊全的綜合性大城市, 城區和近郊的城市居民約300萬!現為中國第九大城市。
10、成都:中國西南的文化中心和鐵路交通樞紐! 重輕製造工業齊全的綜合性大城市, 城區和近郊的城市居民近300萬!現為中國第十大城市。
2017中國十大最富省會城市排名
第十名:陝西西安
西安歷史悠久,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絲綢之路的起點。
西安歷史悠長。西安也是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陝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之一。
第九名:廣東廣州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廣東省省會,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江、西江、北江交匯處,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中國南海。廣州對外貿易發達,得益於良好的地理位置,廣州自秦漢至明清,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
第六名:遼寧沈陽
沈陽,遼寧省省會,別稱盛京,奉天,沈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的綜合樞紐城市。
沈陽全市總面積逾1.3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2013年全市常住戶籍人口825.7萬人,市區戶籍人口728萬。位於經濟中心的中心。沈陽先後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稱號,連續兩年進入全國百強城市前十名,並躋身國內十大最具競爭力城市行列。
第五名:四川成都
成都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非常適合農業生產,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並由此催生了繁榮商貿業。
北宋年間在成都出現了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這些都表明成都當時商業的繁榮程度。
成都是個大都市,時至今日,成都依然是中國西南地區經濟、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之一。
第四名:廣西南寧
南寧,簡稱邕,古稱邕州,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華南地區特大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是廣西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金融和貿易中心。南寧處於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
同時南寧也是經濟中心。位於廣西中部偏南,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經濟中心,中國面向東盟國家的區域性國際城市。
第三名:江蘇南京
南京,簡稱寧,是江蘇省會。南京地處長江下游沿岸,江蘇省西南部,鄰靠安徽省。南京,歷史上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相范蠡築城於古長干里,後人稱為越城,為南京建城之始。
南京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創建明朝,改稱南京,是為南京市名之始。
作為長江沿岸港口,南京的城市發展也定位於江濱港口城市,是中國東部地區以電子、汽車、化工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漢武帝時期,即有中國船隊從廣州出發,遠航至東南亞和南亞諸國通商貿易。到明清時期,廣州更是特殊開放的口岸,較長時間內曾是全國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口城市。
第八名:山東濟南
濟南,簡稱「濟」,別稱「泉城」,山東省省會、副省級城市、新一線城市,是山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會展和科教中心,濟南軍區領導機構駐地,美國福布斯雜志評選的中國20個最適宜建廠的城市。
濟南已成功舉辦亞洲杯、全運會、園林花卉博覽會、中國藝術節等多項國際和國家級盛會。發展更讓人眼前一亮。
2015年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也將在濟南舉辦,標志著這項世界盛會創辦一個多世紀後首次走進亞洲。
第七名:湖南長沙
長沙,別稱星城,古稱潭州,是湖南省省會,華中地區重要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中南地區重要的交通、航運和科教中心,是著名的山水洲城,全國文明城市,兩型社會試驗區。
中南地區重要工商業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人很多發展很快。
第二名:福建福州
福州,別稱榕城、三山、左海、冶城、閩都,簡稱「榕」,福建省省會。
位於福建東部、閩江下游沿岸,是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海峽西岸經濟區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
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國綜合實力五十強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國2013、2014連續兩年被《第一財經周刊》評為新一線城市。
第一名:浙江杭州
杭州,簡稱杭,是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
杭州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以風景秀麗著稱。
2017年中國最窮十大城市排名
中國最窮城市排名第一名:貴陽
貴陽的自然風光不錯,礦產資源豐富。但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實在是招商引資的大忌;外加上貴州還是頻出的高危區。生活水平還比較落後,在省會中經濟GDP總是墊底的省會城市。
中國最窮城市排名第二名:銀川
這里被譽為"塞上江南",水草豐美,是沙漠中的明珠。但是資源頻貧乏,經濟優勢不明顯,多以簡單粗放的產業為主。經濟水平位居省會城市倒數第二。
中國最窮城市排名第三名:拉薩
多少人心中的聖地,一個無污染的靈魂之地。這里沒有轟鳴的現代工業,質朴得讓人感動。山川遍布,景色優美,但交通也不方便。世界屋脊可真不是好征服的。雖然經濟不發達,但是一直再大力,相信未來經濟水平會有提高。
中國最窮城市排名第四名:西寧
這里有氂牛、青海湖、寺廟,但是經濟發展缺乏推動力。擁擠的西寧,缺乏一點規范。但是濃郁的少數民族氣息,會讓人驚艷。如果旅遊市場再規范一下,可大搞旅遊業的。經濟水平暫時還處於落後狀態。
中國最窮城市排名第五名:蘭州
母親河穿城而過,哺育了兩岸兒女。但是地處內地,而且交通很是擁堵,現在蘭州在轟轟烈烈的開山造城,規劃地鐵。都說西部之行,從蘭州出發,其實蘭州並沒有聞名遐邇的景點。雖然石油產業還行,但經濟發展受局限。
中國最窮城市排名第六名:太原
這是號稱2千多年歷史的龍城,卻是一座被煤炭工業包圍的城市,靠煤炭換來的帶血GDP不會長久。目前太原正在考慮轉型,城市大修大建,據說是10條路7條堵。未來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不過太原的環境確實改善了不少。
中國最窮城市排名第七名:合肥
很多人眼中,合肥似乎沒有什麼特色,在中部城市中經濟靠後,雖然靠著江浙,卻也沒有沾到半點光。這種尷尬的地位,讓合肥的經濟沒能迅速騰飛,未來拭目以待吧。
中國最窮城市排名第八名:長沙
有個大名鼎鼎的湖南衛視,但是的表現很一般。娛樂產業還是拉動不了整個長沙經濟的發展勢頭。目前城市還是很古樸,要加強招商引資,需加強城市建設。
中國最窮城市排名第九名:西安
這個古都也上榜了,很好奇。但是西安的經濟很有潛力,是西部的窗口城市,交通位置和歷史文化都很不錯,未來發展不可。
中國最窮城市排名第十名:長春
一座老工業城市,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鼻祖,紅旗轎車就是在這里製造的,都說長春一汽工人待遇不錯。但是除了這個之外,長春經濟真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了。
㈧ 中國最貧窮的城市是哪一個
中國各省區根據綜合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GDP評出最貧窮的三城市:(有的省地級市少,只評最窮的一個)
河北省:張家口市、邢台市、承德市
遼寧省:朝陽市、鐵嶺市、阜新市
吉林省:四平市、白城市、遼源市
黑龍江省:綏化市、七台河市、雙鴨山市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通遼市
山西省:呂梁市、忻州市、臨汾市
河南省:駐馬店市、信陽市、三門峽市
山東省:菏澤市、臨沂市、聊城市
安徽省:宿州市、六安市、池州市
江蘇省:宿遷市、淮安市、連雲港市
浙江省:麗水市、衢州市、湖州市
福建省:寧德市、三明市、龍岩市
江西省:吉安市、撫州市、贛州市
湖北省:黃岡市、隨州市、孝感市
湖南省:永州市、懷化市、張家界市
廣東省:河源市、雲浮市、梅州市
海南僅有二市不統計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河池市、賀州市
貴州省:六盤水市
四川省:巴中市、雅安市、達州市
雲南省:臨滄市、思茅市、昭通市
西藏自治區僅有一市不統計
陝西省:安康市、商洛市、漢中市
甘肅省:定西市、隴南市、平涼市
青海省僅有一市不統計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僅有二市不統計
(附四大直轄市最窮的三個縣或市轄區)
北京市:平谷區、門頭溝區、延慶縣
天津市:寧河縣、薊縣、靜海縣
上海市:崇明縣、金山區、奉賢區
重慶市:酉陽縣、石柱縣、巫溪縣
㈨ 中國最貧窮的地方
下面都是 國家級貧困縣
河 北 39 石家莊市(3):平山縣、靈壽縣、贊皇縣
張家口市(1 O):康保縣、張北縣、陽原縣、赤城縣、沽源縣、懷安縣、崇禮縣、
尚義縣、蔚縣、萬全縣、(涿鹿縣趙家蓬區)
承德市(6):平泉縣、灤平縣、隆化縣、豐寧縣、圍場縣、寬城縣
秦皇島市(1):青龍縣
保定市(4):阜平縣、淶源縣、順平縣、唐縣
滄州市(6):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南皮縣、獻縣、孟村縣
衡水市(2):武強縣、武邑縣
邢台市(3):臨城縣、廣宗縣、巨鹿縣
邯鄲市(4):魏縣、大名縣、涉縣、廣平縣
山 西 35 太原市(1):婁煩縣
大同市(5):天鎮縣、靈丘縣、陽高縣、廣靈縣、渾源縣
朔州市(1):右玉縣
長治市(3):平順縣、武鄉縣、壺關縣
忻州市(11):神池縣、五寨縣、五台縣、偏關縣、靜樂縣、繁峙縣、河曲縣、保德縣、
岢嵐縣、代縣、寧武縣
晉中市(2):和順縣、左權縣、
臨汾市(5):大寧縣、永和縣、隰縣、汾西縣、吉縣
運城市(1):平陸縣
呂梁地區(5):中陽縣、興縣、臨縣、方山縣、嵐縣、石樓縣
內蒙古 31 呼和浩特市(3):托克托縣、和林縣、清水河縣、
包頭市(1):固陽縣
赤峰市(8):寧城縣、林西縣、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漢旗、翁牛特旗、
克什克騰旗、巴林右旗
通遼市(2):庫倫旗、奈曼旗
鄂爾多斯市(5):准格爾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前旗、杭錦旗
興安盟(2):科右中旗、扎賚特旗
錫林郭勒盟(2):多倫縣、太僕寺旗
鳥蘭察布盟(8):武川縣、商都縣、化德縣、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後旗、
四子王旗、達茂旗
吉 林 8 白城市(3):大安市、鎮賚縣、通榆縣
白山市(1):靖宇縣
延邊州(4):汪清縣、安圖縣、龍井市、和龍市
黑龍江 14 哈爾濱市(1):延壽縣
齊齊哈爾市(3):拜泉縣、甘南縣、泰來縣
大慶市(2):林甸縣、杜蒙縣
鶴崗市(1):綏濱縣
佳木斯市(5):同江市、樺南縣、樺川縣、撫遠縣、湯原縣
雙鴨山市(1):饒河縣
綏化市(1):蘭西縣
安 徽 19 合肥市(1):長豐縣
阜陽市(4):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利辛縣
安慶市(5):太湖縣、宿松縣、樅陽縣、岳西縣、潛山縣
六安市(6):壽縣、霍山縣、霍邱縣、裕安區、舒城縣、金寨縣
巢湖市(1):無為縣
池州市(1):石台縣
宣城市(1):涇縣
江 西 21 九江市(1):修水縣
萍鄉市(1):蓮花縣
贛州市(8):安遠縣、贛縣、寧都縣、尋烏縣、興國縣、於都縣、會昌縣、上猶縣
上饒市(4):上饒縣、波陽縣、余干縣、橫峰縣
撫州市(2):廣昌縣、樂安縣
吉安市(5):永新縣、遂川縣、井岡山市、吉安縣、萬安縣
河 南 31 三門峽市(1):盧氏縣
洛陽市(5):汝陽縣、洛寧縣、嵩 縣、宜陽縣、欒川縣
新鄉市(1):封丘縣
安陽市(1):滑縣
濮陽市(2):台前縣、范縣
開封市(1):蘭考縣
商丘市(4):虞城縣、睢縣、民權縣、寧陵縣
平頂山市(1):魯山縣
南陽市(4):桐柏縣、淅川縣、南召縣、社旗縣
信陽市(5):淮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光山縣
周口市(2):沈丘縣、淮陽縣
駐馬店市(4):確山縣、平輿縣、上蔡縣、新蔡縣
湖 北 25 十堰市(6):丹江口市、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
孝感市(2):大悟縣、孝昌縣
黃岡市(5):麻城市、紅安縣、蘄春縣、英山縣、羅田縣
黃石市(1):陽新縣
宜昌市(2):秭歸縣、長陽縣
恩施州(8):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恩施市、宣恩縣、來鳳縣、成豐縣、鶴峰縣
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1):神農架林區
湖 南 20 張家界市(1):桑植縣
益陽市(1):安化縣
岳陽市(1):平江縣
郴州市(2):桂東縣、汝城縣
永州市(2):新田縣、江華縣
邵陽市(3):隆回縣、城步縣、邵陽縣
懷化市(2):沅陵縣、通道縣
婁底市(1):新化縣
湘西州(7):古文縣、瀘溪縣、保靖縣、永順縣、鳳凰縣、花垣縣、龍山縣
廣 西 28 南寧市(4):馬山縣、天等縣、隆安縣、龍州縣
桂林市(1):龍勝縣
柳州市(4):忻城縣、融水縣、三江縣、金秀縣
百色市(10):凌雲縣、樂業縣、平果縣、德保縣、田林縣、西林縣、田東縣、靖西縣、
那坡縣、隆林縣
河池市(9):天峨縣、鳳山縣、南丹縣、東蘭縣、環江縣、羅城縣、巴馬縣、
都安縣、大化縣
海 南 5 保亭縣、瓊中縣、五指山市、陵水縣、白沙縣
重 慶 14 城口縣、巫溪縣、巫山縣、奉節縣、雲陽縣、開縣、萬州區、秀山縣、黔江縣、
酉陽縣、彭水縣、石柱縣、武隆縣、豐都縣
四 川 36 廣元市(3):蒼溪縣、朝天區、旺蒼縣
南充市(4):閬中市、儀隴縣、嘉陵區、南部縣
廣安市(1):廣安區
樂山市(1):馬邊縣
瀘州市(2):古藺縣、敘永縣
宜賓市(1):屏山縣
巴中市(3):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
達州市(2):宣漢縣、萬源市
阿壩州(3):壤塘縣、黑水縣、小金縣
甘孜州(5):石渠縣、理塘縣、雅江縣、新龍縣、色達縣
涼山州(11):美姑縣、金陽縣、昭覺縣、布拖縣、雷波縣、普格縣、喜德縣、鹽源縣、
木里縣、越西縣、甘洛縣
貴 州 50 六盤水市(3):盤縣、六枝特區、水城縣
遵義市(5):正安縣、習水縣、道真縣、務川縣
安順市(4):普定縣、紫雲縣、關嶺縣、鎮寧縣
畢節地區(5):大方縣、織金縣、赫章縣、納雍縣、威寧縣
銅仁地區(7):石阡縣、德江縣、印江縣、沿河縣、松桃縣、江口縣、思南縣
黔東南州(1 4):從江縣、施秉縣、麻江縣、台江縣、天柱縣、黃平縣、榕江縣、
劍河縣、三穗縣、雷山縣、黎平縣、岑鞏縣、丹寨縣、錦屏縣
黔南州(6):荔波縣、三都縣、長順縣、獨山縣、羅甸縣、平塘縣
黔西南州(7):望謨縣、睛隆縣、興仁縣、普安縣、冊亨縣、貞豐縣、安龍縣
雲 南 73 昆明市(3):東川區、祿勸縣、尋甸縣
曲靖市(2):富源縣、會澤縣 』
保山市(3):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
昭通市(10):昭陽區、魯甸縣、巧家縣、鹽津縣、大關縣、永善縣、威信縣、綏江縣、
彝良縣、鎮雄縣
麗江市(2):寧蒗縣、永勝縣
思茅地區(8):墨江縣、景東縣、鎮沅縣、江城縣、孟連縣、西盟縣、瀾滄縣、普洱縣
臨滄地區(7):永德縣、鳳慶縣、滄源縣、鎮康縣、雲縣、臨滄縣、雙江縣
德宏州(1):梁河縣
怒江州(4):瀘水縣、蘭坪縣、貢山縣、福貢縣
迪慶州(3):維西縣、香格里拉縣、德欽縣
大理州(9):漾濞縣、鶴慶縣、彌渡縣、南澗縣、巍山縣、永平縣、雲龍縣、
洱源縣、劍川縣
楚雄州(6):雙柏縣、南華縣、大姚縣、姚安縣、武定縣、永仁縣
紅河州(6):屏邊縣、金平縣、瀘西縣、元陽縣、紅河縣、綠春縣.
陝 西 5 O 延安市(6):子長縣、安塞縣、延長縣、延川縣、吳旗縣、宜川縣
銅川市(3):耀縣、宜君縣、印台區
渭南市(3):畲陽縣、蒲城縣、白水
咸陽市(5):永壽縣、彬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
寶雞市(3):麟游縣、太白縣、隴縣 、
漢中市(5):洋縣、西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
榆林市(1 0):清澗縣、子洲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橫山縣、
靖邊縣、定邊縣、府谷縣
安康市(8):漢濱區、漢陰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鎮坪縣、甸陽縣、白河縣
商洛市(7):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甘 肅 4 3 蘭州市(1):榆中縣
白銀市(1):會寧縣
天水市(6):武山縣、清水縣、甘谷縣、張家川縣、秦安縣、北道區
武威市(3):天祝縣、古浪縣
慶陽市(5):華池縣最新國家級貧困縣名單出爐!
省 區 市 數 量 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名單
河 北 39 石家莊市(3):平山縣、靈壽縣、贊皇縣
張家口市(1 O):康保縣、張北縣、陽原縣、赤城縣、沽源縣、懷安縣、崇禮縣、
尚義縣、蔚縣、萬全縣、(涿鹿縣趙家蓬區)
承德市(6):平泉縣、灤平縣、隆化縣、豐寧縣、圍場縣、寬城縣
秦皇島市(1):青龍縣
保定市(4):阜平縣、淶源縣、順平縣、唐縣
滄州市(6):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南皮縣、獻縣、孟村縣
衡水市(2):武強縣、武邑縣
邢台市(3):臨城縣、廣宗縣、巨鹿縣
邯鄲市(4):魏縣、大名縣、涉縣、廣平縣
山 西 35 太原市(1):婁煩縣
大同市(5):天鎮縣、靈丘縣、陽高縣、廣靈縣、渾源縣
朔州市(1):右玉縣
長治市(3):平順縣、武鄉縣、壺關縣
忻州市(11):神池縣、五寨縣、五台縣、偏關縣、靜樂縣、繁峙縣、河曲縣、保德縣、
岢嵐縣、代縣、寧武縣
晉中市(2):和順縣、左權縣、
臨汾市(5):大寧縣、永和縣、隰縣、汾西縣、吉縣
運城市(1):平陸縣
呂梁地區(5):中陽縣、興縣、臨縣、方山縣、嵐縣、石樓縣
內蒙古 31 呼和浩特市(3):托克托縣、和林縣、清水河縣、
包頭市(1):固陽縣
赤峰市(8):寧城縣、林西縣、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漢旗、翁牛特旗、
克什克騰旗、巴林右旗
通遼市(2):庫倫旗、奈曼旗
鄂爾多斯市(5):准格爾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前旗、杭錦旗
興安盟(2):科右中旗、扎賚特旗
錫林郭勒盟(2):多倫縣、太僕寺旗
鳥蘭察布盟(8):武川縣、商都縣、化德縣、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後旗、
四子王旗、達茂旗
吉 林 8 白城市(3):大安市、鎮賚縣、通榆縣
白山市(1):靖宇縣
延邊州(4):汪清縣、安圖縣、龍井市、和龍市
黑龍江 14 哈爾濱市(1):延壽縣
齊齊哈爾市(3):拜泉縣、甘南縣、泰來縣
大慶市(2):林甸縣、杜蒙縣
鶴崗市(1):綏濱縣
佳木斯市(5):同江市、樺南縣、樺川縣、撫遠縣、湯原縣
雙鴨山市(1):饒河縣
綏化市(1):蘭西縣
安 徽 19 合肥市(1):長豐縣
阜陽市(4):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利辛縣
安慶市(5):太湖縣、宿松縣、樅陽縣、岳西縣、潛山縣
六安市(6):壽縣、霍山縣、霍邱縣、裕安區、舒城縣、金寨縣
巢湖市(1):無為縣
池州市(1):石台縣
宣城市(1):涇縣
江 西 21 九江市(1):修水縣
萍鄉市(1):蓮花縣
贛州市(8):安遠縣、贛縣、寧都縣、尋烏縣、興國縣、於都縣、會昌縣、上猶縣
上饒市(4):上饒縣、波陽縣、余干縣、橫峰縣
撫州市(2):廣昌縣、樂安縣
吉安市(5):永新縣、遂川縣、井岡山市、吉安縣、萬安縣
河 南 31 三門峽市(1):盧氏縣
洛陽市(5):汝陽縣、洛寧縣、嵩 縣、宜陽縣、欒川縣
新鄉市(1):封丘縣
安陽市(1):滑縣
濮陽市(2):台前縣、范縣
開封市(1):蘭考縣
商丘市(4):虞城縣、睢縣、民權縣、寧陵縣
平頂山市(1):魯山縣
南陽市(4):桐柏縣、淅川縣、南召縣、社旗縣
信陽市(5):淮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光山縣
周口市(2):沈丘縣、淮陽縣
駐馬店市(4):確山縣、平輿縣、上蔡縣、新蔡縣
湖 北 25 十堰市(6):丹江口市、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
孝感市(2):大悟縣、孝昌縣
黃岡市(5):麻城市、紅安縣、蘄春縣、英山縣、羅田縣
黃石市(1):陽新縣
宜昌市(2):秭歸縣、長陽縣
恩施州(8):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恩施市、宣恩縣、來鳳縣、成豐縣、鶴峰縣
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1):神農架林區
湖 南 20 張家界市(1):桑植縣
益陽市(1):安化縣
岳陽市(1):平江縣
郴州市(2):桂東縣、汝城縣
永州市(2):新田縣、江華縣
邵陽市(3):隆回縣、城步縣、邵陽縣
懷化市(2):沅陵縣、通道縣
婁底市(1):新化縣
湘西州(7):古文縣、瀘溪縣、保靖縣、永順縣、鳳凰縣、花垣縣、龍山縣
廣 西 28 南寧市(4):馬山縣、天等縣、隆安縣、龍州縣
桂林市(1):龍勝縣
柳州市(4):忻城縣、融水縣、三江縣、金秀縣
百色市(10):凌雲縣、樂業縣、平果縣、德保縣、田林縣、西林縣、田東縣、靖西縣、
那坡縣、隆林縣
河池市(9):天峨縣、鳳山縣、南丹縣、東蘭縣、環江縣、羅城縣、巴馬縣、
都安縣、大化縣
海 南 5 保亭縣、瓊中縣、五指山市、陵水縣、白沙縣
重 慶 14 城口縣、巫溪縣、巫山縣、奉節縣、雲陽縣、開縣、萬州區、秀山縣、黔江縣、
酉陽縣、彭水縣、石柱縣、武隆縣、豐都縣
四 川 36 廣元市(3):蒼溪縣、朝天區、旺蒼縣
南充市(4):閬中市、儀隴縣、嘉陵區、南部縣
廣安市(1):廣安區
樂山市(1):馬邊縣
瀘州市(2):古藺縣、敘永縣
宜賓市(1):屏山縣
巴中市(3):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
達州市(2):宣漢縣、萬源市
阿壩州(3):壤塘縣、黑水縣、小金縣
甘孜州(5):石渠縣、理塘縣、雅江縣、新龍縣、色達縣
涼山州(11):美姑縣、金陽縣、昭覺縣、布拖縣、雷波縣、普格縣、喜德縣、鹽源縣、
木里縣、越西縣、甘洛縣
貴 州 50 六盤水市(3):盤縣、六枝特區、水城縣
遵義市(5):正安縣、習水縣、道真縣、務川縣
安順市(4):普定縣、紫雲縣、關嶺縣、鎮寧縣
畢節地區(5):大方縣、織金縣、赫章縣、納雍縣、威寧縣
銅仁地區(7):石阡縣、德江縣、印江縣、沿河縣、松桃縣、江口縣、思南縣
黔東南州(1 4):從江縣、施秉縣、麻江縣、台江縣、天柱縣、黃平縣、榕江縣、
劍河縣、三穗縣、雷山縣、黎平縣、岑鞏縣、丹寨縣、錦屏縣
黔南州(6):荔波縣、三都縣、長順縣、獨山縣、羅甸縣、平塘縣
黔西南州(7):望謨縣、睛隆縣、興仁縣、普安縣、冊亨縣、貞豐縣、安龍縣
雲 南 73 昆明市(3):東川區、祿勸縣、尋甸縣
曲靖市(2):富源縣、會澤縣 』
保山市(3):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
昭通市(10):昭陽區、魯甸縣、巧家縣、鹽津縣、大關縣、永善縣、威信縣、綏江縣、
彝良縣、鎮雄縣
麗江市(2):寧蒗縣、永勝縣
思茅地區(8):墨江縣、景東縣、鎮沅縣、江城縣、孟連縣、西盟縣、瀾滄縣、普洱縣
臨滄地區(7):永德縣、鳳慶縣、滄源縣、鎮康縣、雲縣、臨滄縣、雙江縣
德宏州(1):梁河縣
怒江州(4):瀘水縣、蘭坪縣、貢山縣、福貢縣
迪慶州(3):維西縣、香格里拉縣、德欽縣
大理州(9):漾濞縣、鶴慶縣、彌渡縣、南澗縣、巍山縣、永平縣、雲龍縣、
洱源縣、劍川縣
楚雄州(6):雙柏縣、南華縣、大姚縣、姚安縣、武定縣、永仁縣
紅河州(6):屏邊縣、金平縣、瀘西縣、元陽縣、紅河縣、綠春縣.
陝 西 5 O 延安市(6):子長縣、安塞縣、延長縣、延川縣、吳旗縣、宜川縣
銅川市(3):耀縣、宜君縣、印台區
渭南市(3):畲陽縣、蒲城縣、白水
咸陽市(5):永壽縣、彬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
寶雞市(3):麟游縣、太白縣、隴縣 、
漢中市(5):洋縣、西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
榆林市(1 0):清澗縣、子洲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橫山縣、
靖邊縣、定邊縣、府谷縣
安康市(8):漢濱區、漢陰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鎮坪縣、甸陽縣、白河縣
商洛市(7):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甘 肅 4 3 蘭州市(1):榆中縣
白銀市(1):會寧縣
天水市(6):武山縣、清水縣、甘谷縣、張家川縣、秦安縣、北道區
武威市(3):天祝縣、古浪縣
慶陽市(5):華池縣、環縣、合水縣、寧縣、鎮原縣
平涼市(2):庄浪縣、靜寧縣
定西地區(7):定西縣、通渭縣、臨洮縣、隴西縣、渭源縣、漳縣、岷縣
隴南地區(6):武都縣、宕昌縣、禮縣、西和縣、文縣、康縣、兩當縣
臨夏州(7):臨夏縣、和政縣、積石山縣、東鄉縣、廣河縣、康樂縣、永靖縣
甘南州(5):臨潭縣、舟曲縣、卓尼母、夏河縣、合作市
、環縣、合水縣、寧縣、鎮原縣
平涼市(2):庄浪縣、靜寧縣
定西地區(7):定西縣、通渭縣、臨洮縣、隴西縣、渭源縣、漳縣、岷縣
隴南地區(6):武都縣、宕昌縣、禮縣、西和縣、文縣、康縣、兩當縣
臨夏州(7):臨夏縣、和政縣、積石山縣、東鄉縣、廣河縣、康樂縣、永靖縣
甘南州(5):臨潭縣、舟曲縣、卓尼母、夏河縣、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