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除了中國,原來日本韓國也有中秋節,三國中秋節有什麼不同呢
他們兩個國家確實有中秋節這一說,其實毫不客氣的說,中國文化上下統共五千多年,許多風俗習慣也延續了幾千年,日本和韓國的歷史也有兩千多年,但他們地域狹小,人口數目較少,在許多朝代是依附於中國的,可以說他們的中秋節,多多少少也受到了我國的影響,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國情的變化,也出現了一些改變。
總之,這三個國家都作為亞洲國家,且在歷史上其實屬於往來較為頻繁的三個國家,除了中秋節以外,還有許多的節日的風俗習慣是類似的,只是隨著國家情況的變化,出現了一些變化而已。
Ⅱ 中國中秋節和韓國中秋節有什麼區別
中秋,在韓國叫做「秋夕」,是韓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韓國人「秋夕」去掃墓,去除祖墳周圍的雜草,再精心地把有些破損的墳頭修補好。
Ⅲ 月餅包裝在國內與國外的區別是什麼
不重包裝重口味,極簡漸成主流
作為中秋節的應時食品,月餅一度「變味」成為人情腐敗的載體,包裝豪華動輒數千元的「天價」月餅屢見不鮮。近年來,隨著黨風廉政建設深入人心,月餅逐漸回歸正常的食品屬性和市場規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重視口味,極簡包裝回歸並漸成主流。
從8月下旬開始,貴州省人民醫院職工食堂的門前就排起了長隊,搶購聞名當地的「省醫月餅」。這一熱銷月餅分兩種包裝:散裝的每斤45元,塑料盒裝的每斤50元。
在上海南京路的幾家老字型大小店鋪,近來常常有購買鮮肉月餅的市民排長隊,有的甚至要排一個小時。雖然商家也提供禮盒裝的月餅,但多數消費者會選擇散裝月餅,用紙袋或者塑料袋直接帶走。好幾位排隊的消費者都說,「我只在乎味道,包裝越簡單越好。」
北京老字型大小「義利」門店銷售人員表示,「自來紅」等暢銷口味的月餅都以散裝形式出售,今年的年輕消費者特別多。
北京稻香村負責人介紹,今年中秋節計劃產量近4900噸。散售袋裝月餅為7元至15元不等,月餅禮盒大多在100元至200元區間。
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2019年全國月餅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今年月餅行業在包裝上以盒裝為主,簡裝和散裝產品預計占據20%到30%的市場份額。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光偉認為,極簡包裝是大勢所趨。在經歷了前些年浮誇的過度包裝之後,月餅包裝已趨於理性,「既因主管部門的嚴查嚴管,也因為消費者更加理性。」
Ⅳ 韓國人過中秋吃的月餅跟中國的中秋月餅有什麼不同
韓國在被日本兼並之前 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包括中秋 春節等習俗和中國是一樣的,韓國人到現在也是過中秋節的,但是普通百姓中秋節是吃「松餅」的,一種像年糕一樣帶餡兒的糕餅,只有韓國的皇族貴族才能吃到和中國類似的月餅,當然這個風俗 隨著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韓國皇族的滅亡而消失
當然 韓國人現在比較講究「身土不二」 就是老覺得他們自己的東西好,所以松餅也就因他們自己為豪的成了中秋的美食
Ⅳ 除了中國,韓國也有中秋,他們的中秋與我國有何異同
節日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明的產物,同時也是象徵,每個民族在歷史的演變之中都有著自己的特殊節日,這些節日與歷史文化甚至於國家所在的地理環境都有著很大的關聯,中國的中秋節正是這樣一個帶有中國傳統文化特殊性的重要節日。
除了吃的,韓國人對於喝的也十分的講究,在中秋當天,他們會喝一種叫做新稻酒的飲料,這種飲料是用當年的稻子釀造而成的,也因此叫做新稻。這種酒包含著的正是韓國人對於來年豐收的希冀。
三、文化對比
中秋節在中國雖然地位很高,是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但是地位卻不是最高,遠遠比不上春秋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但是在韓國,中秋節的地位卻十分的高,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比春節要重要得多。
中國的中秋節的重點在於團圓,月亮在八月十五的圓在中國人的心中正是人團圓的象徵,但是遠沒有一年伊始重要,因為一年伊始代表的就是新的開始和新的人生。但是韓國人不一樣,韓國人對於祖先有一種虔誠的崇拜,而中秋節的祭拜活動是一年之中最為重要的祭祖活動,對於韓國人來說自然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中國人的中秋更多的是隨性,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團圓感,是有著幸福感覺得節日,但是在韓國,這種幸福感則變成了對祖先的敬意,它是十分嚴肅的,這在節日內涵之中就有著本質性的不同。
Ⅵ 韓國也有中秋節,他們的中秋節和我國的中秋節都有哪些異同點
韓國他們的中秋節更像是我們國家的清明節,因為他們這一天並不是主張全家人團聚的節日,而更多的是祭拜自己的祖先這樣的風俗習慣。所以這和我們國家的中秋節意義並不一樣。所以哪一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文化差異,只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那就也可以得到別的國家的尊重和理解。
所以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雖然名字上可能會有一些相同,但是它的性質並不是多麼相同,只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其實就可以了。千萬不要隨意質疑別人的風俗習慣,因為那樣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