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菏澤市在中國的哪一面
菏澤在中國的中東部。
2. 山東菏澤有幾個縣
2019年,菏澤市下轄2個市轄區、7個縣,另設有2個開發區。菏澤市人民政府駐牡丹區中華路1111號。
1、曹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處於魯蘇豫皖四省八縣交界處,是山東省首批20個省管縣之一。
歷史上先後涌現了商朝宰相伊尹、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吳起、思想家莊周、漢朝農學家汜勝之、唐朝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等一批傑出人物,素有「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舉重之鄉」的美稱。總面積1969平方千米,下轄5街道20鎮2鄉。
2、單縣:位於魯蘇豫皖四省八縣交界處,是千年古縣,古稱單父,因舜帝的老師——單卷在此居住而得名,是西漢女政治家、開國皇帝劉邦妻子呂後的故里。
單縣縣城有牌坊城之稱,「百獅坊」、「百壽坊」等重點保護文物聞名。是中國楹聯之鄉、中國武術之鄉、中國戲曲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總面積1702平方千米,下轄4街道16鎮2鄉。
網路-菏澤
3. 山東菏澤屬於哪個市
菏澤(Heze),是山東省地級市,不屬於其他市。
菏澤中國牡丹之都,古稱曹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東與濟寧市相鄰,東南與江蘇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與河南省商丘市相連,西與河南省開封市、新鄉市毗鄰,北接河南省濮陽市。介於北緯34°39′—35°52′,東經114°45′—116°25′之間,南北長157千米,東西寬140千米。
地名由來
「菏澤」原系天然古澤,為濟水所匯,年久湮塞,遺址在菏澤市東南15千米處。以水名稱縣,始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自此,「菏澤」作為一個縣、市、區的專名一直被沿用。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劃境內西北部為菏澤專區,治菏澤縣。從此,「菏澤」又成為專區或地區級地方名稱。
4. 菏澤是哪個省份的
菏澤現為山東省的一個地級市,被評為中國牡丹城。菏澤市位於中國山東省西南部,與江蘇、河南、安徽三省接壤,位於北緯30°39″--35°53″,東經114°48″--116°24″,人口881萬,面積12239平方公里。菏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我國著名的牡丹之鄉、武術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民間藝術之鄉。
5. 菏澤市在哪裡
菏澤市地處中原東北,山東省西南部,東經114°48'-116°24',北緯34°39'-35°52'之間,與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接壤。北到南,從東到西140公里和157公里,總面積?12,238.62平方公里。
現在建城區面積62平方公里,市區面積?視覺120平方公里。菏澤古曹州,地處中國中部,有一個很長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再加上豐富的旅遊資源,美麗富饒,交通便利,已經有幾個商業聚集貨暢其流,在中央平原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熱同季。無霜期平均周期213天,年平均降雨量超過650毫米,年平均氣溫攝氏18度。適用於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菏澤是著名的「武術之鄉」。菏澤市牡丹傳奇。菏澤武術歷史,古代名人輩出,如孫臏,宋江等。改革開放以來,全市有武術,武術協會,社會,越來越多的更好的職業發展。在國家,集體,公共辦公助,集體和個人的聯絡辦公室,以及其他形式的個人的自我管理,形成幾種類型的武術組織和協會23個,其中一百多名學生在武術藝術學校12。菏澤是國外知名的「書畫之鄉」。菏澤書畫源源流長,名人畫比比皆是。乾隆屏幕畫家趙曙見乾旱年復一年,挨餓載道,決定繪制「飢餓的地圖」,用詩歌和繪畫到北京的人進行辯護,因此創造了轟動。查看石碑在內存中還是有很多著名的筆跡:清代鄧蜀平編寫的「書法經驗的歌曲」有很大的影響。現代著名畫家,張德天波平,栗沒舡等有超現代楣,河坊街華蒂華納,魯大風。在菏澤市牡丹區工業園西區,在昆明,中間的道路上,1066號,它的許多品牌,歡迎部有一組!菏澤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最初被稱為「世界」(「史記」)。據傳說,堯,舜,禹等著名氏族各部門負責在該地區的活動,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吳起農學家泛勝經濟學家劉岩,作家淳子升級了大量的聖徒,在這里出生的,殷商時期的三朝元老伊尹,春秋,「三賢」養殖冉,冉用,冉求,「商業鼻祖」范蠡業務登極的皇帝,劉邦,曹操成就霸業,黃巢起義宋姜據伊都發生在菏澤。領地仍保留著永豐塔,堯王,智丘,陳宏泰,范蠡湖,孫臏故里,秦洞,宋江故里,離開爪傷心合葬墓伯桃,紅槍會,思維以外的100紀念碑墓碑。牡丹是中國著名的城市書畫之鄉,戲曲和武術之鄉的鄉鎮。稱為「三農一個城市。」
區域特色:曹州耿餅,牡丹,曹烤牛肉,羊肉湯,單縣,東明粉肚,鄄城山羊,狡猾的孩子皮膚,金堤大型的蟬,沙種子。
6. 山東菏澤下屬幾個縣
7個縣。截至2016年,菏澤市下轄2個區:牡丹區、定陶區,7個縣:曹縣、成武縣、單縣、巨野縣、鄆城縣、鄄城縣、東明縣。
1、巨野縣
是山東省菏澤市下轄縣。地處魯西南大平原腹地,位於菏澤東部,因古有大野澤而得名。總面積13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4.9萬畝。境內主要河流有萬福河、洙水河、洙趙新河和鄆巨河。
截止2010年,巨野縣共轄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1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巨野經濟技術開發區、大義鎮、章縫鎮、龍堌鎮、柳林鎮、大謝集鎮、麒麟鎮、獨山鎮、核桃園鎮、田莊鎮、田橋鎮、太平鎮、萬豐鎮、董官屯鎮、營里鎮、陶廟鎮、永豐辦事處、鳳凰辦事處。
2、曹縣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豫兩省八縣(區)交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34°33′~35°03′、東經115°08′~115°53′,屬黃河沖積平原。
北接牡丹區、定陶縣,東鄰成武縣、單縣,南隔黃河故道與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民權縣相望,西與河南省蘭考縣、東明縣接壤。古稱曹州,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辦事處,22鄉鎮;2017年總人口1694064人。
3、成武縣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萬福河南岸,菏澤市東南部,魯、蘇、豫、皖四省交界處,東鄰金鄉縣、單縣與江蘇的豐縣、沛縣,安徽的碭山縣相望,南鄰曹縣與河南的商丘相望,西鄰定陶區與河南的蘭考相望。
截至2013年成武縣2街道、11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文亭街道、永昌街道、大田集鎮、天宮廟鎮、汶上集鎮、南魯集鎮、伯樂集鎮、苟村集鎮、白浮圖鎮、孫寺鎮、九女集鎮、黨集鎮、張樓鎮。
4、單縣
地處山東省西南隅、魯豫皖蘇四省結合部,位於東經115°48′~116°24′和北緯34°34′~34°56′,總面積1702平方公里。東鄰江蘇省豐縣,西和西北與曹縣、成武縣毗連,南隔黃河故道與安徽省碭山縣、河南省商丘縣、虞城縣相望,北依金鄉縣。
截至2016年單縣共轄4個街道、16個鎮、2個鄉:南城街道、北城街道、園藝街道、東城街道、時樓鎮、萊河鎮、郭村鎮、高韋庄鎮、浮崗鎮、黃崗鎮、楊樓鎮、蔡堂鎮、朱集鎮、終興鎮、徐寨鎮、李新莊鎮、謝集鎮、龍王廟鎮、張集鎮、李田樓鎮、高老家鄉、曹庄鄉。
5、鄆城縣
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於中國山東省菏澤市。地處北緯35°19′~35°52′,東經115°40′~116°08′。東鄰梁山縣、嘉祥縣,西接鄄城,南連巨野縣、牡丹區,北隔黃河與河南省台前縣、范縣相望。總面積1643平方公里。
鄆城縣轄22個鄉鎮(街道):鄆州街道、唐塔街道、黃安鎮、楊庄集鎮、侯咽集鎮、武安鎮、郭屯鎮、丁里長鎮、玉皇廟鎮、程屯鎮、隨官屯鎮、張營鎮、潘渡鎮、雙橋鎮、唐廟鎮、南趙樓鎮、黃泥岡鎮、黃集鄉、李集鄉、張魯集鄉、水堡鄉、陳坡鄉。
6、鄄城
位於東經115°19′至115°43′,北緯35°22′至35°43′,北距首都北京510公里,東北至省會濟南184公里,南到行署駐地菏澤38公里,鄄城縣總面積1042平方公里,南北37公里、東西32公里,佔全省面積的0.67%。縣委、縣政府駐地是古泉街道。
截至2013年,鄄城縣轄2個街道、12個鎮、3個鄉:古泉街道、陳王街道、紅船鎮、閆什鎮、什集鎮、舊城鎮、箕山鎮、董口鎮、臨濮鎮、彭樓鎮、李進士堂鎮、鄭營鎮、鳳凰鎮、大埝鎮、引馬鄉、富春鄉、左營鄉。
7、東明縣
位於山東省魯西南平原、黃河南岸,是黃河進入山東的第一縣。位於北緯34°58′~35°25′、東經114°48′~115°16′之間。縣境南北最長55公里,東西最寬35公里。東臨菏澤市牡丹區、曹縣,南與河南省蘭考縣接壤,西北與河南省長垣縣、濮陽縣隔河相望,總面積1370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東明縣轄2個街道、10個鎮、2個鄉:城關街道、漁沃街道、東明集鎮、劉樓鎮、陸圈鎮、馬頭鎮、三春集鎮、大屯鎮、武勝橋鎮、菜園集鎮、沙窩鎮、小井鎮、長興集鄉、焦園鄉。共有395個行政村、921個自然村。
7. 菏澤屬於中國那個區域
菏澤,山東省轄地級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東與濟寧市相鄰,東南與江蘇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與河南省商丘市相連,西與河南省開封市、新鄉市毗鄰,北接河南省濮陽市。
8. 菏澤市屬於哪個省
山東省。
菏澤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古稱曹州。以水名稱縣,始於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為府。曹州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縣。這是水滸傳中梁山泊所在地,也是曹州教案所在地。
截至2018年,菏澤市下轄2個市轄區、7個縣,另設有2個開發區 。
(8)山東菏澤在中國哪裡擴展閱讀
菏澤文化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境內各縣(區)或都有發現。古史中稱譽的唐堯、虞舜、大禹在這里留下了較多的遺跡。歷史上建置的演變,可遠溯到前17世紀。商代(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境內曾置有三國(今境中部):莘國(今定陶與曹縣之間)、顧國、黎國(今境鄄城與鄆城之間)。
西漢至隋近600年間又數度變遷。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始稱曹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平原省建制,菏澤、湖西兩專區劃歸山東省。次年7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山東省撤銷湖西專區,其所轄縣分別劃歸菏澤、濟寧兩專區。1958年11月1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專區,所屬各縣劃歸濟寧專區。
次年6月,恢復菏澤專區,轄區如舊。1967年3月,改菏澤專區為菏澤地區。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地區,設立地級菏澤市,原縣級菏澤市改為菏澤市牡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