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大名鎮的湖北漢口鎮
漢口鎮(湖北),即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漢口得名於地處漢江之口,漢口的發展,始於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以後,其主要是利用長江、漢水的水運之便,作為碼頭和商業市鎮發展起來的。古代有「九省通衢」之稱,後鐵路運輸發展,水陸並運,因處於我國南北中間位置,與其他省市聯系方便。漢口與北京、佛山、蘇州並稱為「天下四聚」。
清朝晚期,依清政府與外國政府締結的不平等條約,漢口被辟為通商口岸。漢口的發展進入了新的時期。外國人在此地大規模投資,有五個國家在此開辟了租界。從上游往下游依次是:漢口英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漢口德租界和漢口日租界。周邊破產農民更是大規模地湧入漢口。至20世紀初,漢口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大城市,被稱為「東方芝加哥」,民國初年年產值僅次於上海。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華中地區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在市區內交匯,將市區一分為三,形成漢口、漢陽和武昌三鎮。全市現轄13個城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萬人。
武漢作為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一萬多年以前),這里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據考證,位於武漢市北的黃陂區盤龍城遺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明清時代,漢口成為全國聞名的商埠,是當時四大名鎮之一。近代武漢,作為民主革命的發祥地,譜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
武漢風景秀麗,名勝眾多。名聞天下的黃鶴樓,位居「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江城明珠」武漢東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佛都古剎」歸元禪寺,內藏惟妙惟肖五百羅漢。此外,還有古琴台、晴川閣、楚天台,木蘭天池,木蘭山,曇華林,漢口英租界、漢口俄租界、古德寺、梁子湖、九峰山、國立武漢大學等古跡名勝,令人流連忘返。賞花游經濟發展迅速,推出了武漢賞花地圖對該市新花城進行宣傳。
綜合經濟實力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市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特別是1992年被確定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後,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1992-1998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達16%,高出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的第六位。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牢牢抓住「開口」和「開放」的歷史性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各項優惠政策條件,適時制定「開放先導」方針,始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開放促發展」的策略,積極利用外資,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
1980年我市批准設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向國際資本市場邁出重要的第一步,特別是1992年國家批准我市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以來,我市利用外資不僅規模不斷擴大,而且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領域不斷拓寬。武漢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可觀的投資回報,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大批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的投資。外商投資武漢的信心不斷增強。
教育與科技
武漢是華中地區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3位,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2. 古代的漢口是現在哪個城市
古代的漢口是現在的武漢。
古代,漢口鎮為漢陽府下漢陽縣漢口鎮屬地,為天下四聚之首,舊時漢口,曾有「天下四聚」之稱,「北則京師,南則佛山,東則蘇州,西則漢口。」(據劉獻廷《廣陽雜記》)
近代,脫離漢陽府管轄,於1923年短暫設立第一個直轄市漢口市,一時間,武漢擺脫了古代武昌府 、漢陽府,雙城望江,近代武昌市 、漢口市兩城相對,是為三鎮鼎立,漢口市在民國高度繁榮,包括漢陽人口曾達到百萬,號稱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其後漢口與武昌、漢陽合並為今之武漢,現與武昌、漢陽並稱武漢三鎮。
3. 四大古鎮的漢口鎮
美麗的漢口江灘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四大名鎮之首,處於長江中游,古代以水運為主,有「九省通衢」之稱,後鐵路運輸發展,水陸並運,因處於我國南北中間位置,與其他省市聯系方便。
今之漢口,原與漢陽相連,是漢陽縣屬地。即使在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兩地以河為界後,漢口也一直屬漢陽管轄,至1899年 (清光緒二十五年)設立夏口廳,漢口始與漢陽分治。因此,漢口一直沒有如漢陽、武昌那樣環繞四周的古城垣。
漢口作為地名在史籍上出現。今天的漢口其實只有500餘年歷史,始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漢水原來從龜山南邊注入長江,成化年間其主流則從龜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長江。漢水改道後的低窪荒洲地帶,至清嘉慶年間發展成為與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廣東佛山並稱四大名鎮之盛譽的漢口。
4. 漢口在中國的什麼地方
湖北省武漢市
漢口(Hankou,舊時譯作Hankow),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是武漢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武漢地區的金融、商貿、對外交往中心和主要交通樞紐,自古被譽為「楚中第一繁盛處」,以「東方芝加哥」之名馳聲於海內外。
漢口自古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地處武漢市長江西北、漢江以北的地域,東南隔長江與武昌相望,西南隔漢江與漢陽相望。
古代的漢口鎮為漢陽府下漢陽縣漢口鎮屬地,舊時漢口,曾為「天下四聚」之首(「北則京師,南則佛山,東則蘇州,西則漢口。」據劉獻廷《廣陽雜記》)[1]。近代,漢口脫離漢陽府管轄,於1923年短暫設立為中國第一個直轄市───漢口市,一時間,武漢擺脫了古代武昌府、漢陽府,雙城望江,近代武昌市、漢口市兩城相對,是為三鎮鼎立。
中華民國時期的漢口市高度繁榮,包括漢陽人口曾達到百萬,號稱東方芝加哥,使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其後漢口與武昌、漢陽合並為今之武漢市,與武昌、漢陽並稱武漢三鎮。
5. 你知道我國古代的四大商業名鎮嗎
我國古代四大名鎮 1、漢口鎮~今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四大名鎮之首,處於長江中游,古代以水運為主,有「九省通衢」之稱,後鐵路運輸發展,水陸並運,因處於我國南北中間位置,與其他省市聯系方便。 2、佛山鎮~今廣東省的佛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北部,我國南方著名的手工業城鎮。今為我國四大絲織業中心之一。 3、景德鎮~今江西省景德鎮市,以產瓷器聞名於世,生產瓷器已有1400多年歷史。它是四大名鎮中唯一不靠水運起家的城鎮。 4、朱仙鎮~位於河南省開封縣西南,賈魯河穿鎮而過,唐宋以來成為水陸交通要沖和繁華的商業集鎮。後因河道淤塞,水陸中斷;平漢鐵路(今京廣線北段)通車,陸運轉移而衰落。目前仍為一鎮,是開封市西南的重要農貿市場 祝好運
6. 漢口位於哪裡
漢口屬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漢是湖北省省會城市,由長江和漢水分為三個重鎮,分別是:漢口,漢陽和武昌,漢口位於漢水與長江的北方,為武漢的經濟中心。
漢口自古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地處武漢市長江西北、漢江以北的地域,東南隔長江與武昌相望,西南隔漢江與漢陽相望,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有:江漢關、古德寺、漢口江灘等。
古代漢口鎮為漢陽府下漢陽縣漢口鎮屬地,舊時漢口,曾為「天下四聚」之首。近代,漢口脫離漢陽府管轄,於1923年短暫設立為中國第一個直轄市漢口市,一時間,武漢擺脫了古代武昌府 、漢陽府,雙城望江,近代武昌市 、漢口市兩城相對,是為三鎮鼎立。
漢口市在民國高度繁榮,包括漢陽人口曾達到百萬,號稱東方芝加哥,使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其後漢口與武昌、漢陽合並為今之武漢,與武昌、漢陽並稱武漢三鎮。
7. 我國古代四大名鎮是什麼
我國古代四大名鎮
1、漢口鎮~今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四大名鎮之首,處於長江中游,古代以水運為主,有「九省通衢」之稱,後鐵路運輸發展,水陸並運,因處於我國南北中間位置,與其他省市聯系方便。
2、佛山鎮~今廣東省的佛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北部,我國南方著名的手工業城鎮。今為我國四大絲織業中心之一。
3、景德鎮~今江西省景德鎮市,以產瓷器聞名於世,生產瓷器已有1400多年歷史。它是四大名鎮中唯一不靠水運起家的城鎮。
4、朱仙鎮~位於河南省開封縣西南,賈魯河穿鎮而過,唐宋以來成為水陸交通要沖和繁華的商業集鎮。後因河道淤塞,水陸中斷;平漢鐵路(今京廣線北段)通車,陸運轉移而衰落。目前仍為一鎮,是開封市西南的重要農貿市場
8. 我國的四大名鎮是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漢口鎮嗎..
我國古代四大名鎮:
漢口鎮也叫夏口鎮、景德鎮是瓷都、朱仙鎮、佛山鎮是我國四大絲織業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