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用電煤佔比多少

中國用電煤佔比多少

發布時間:2022-07-18 10:28:28

⑴ 中國用了多少煤炭

英國石油公司BP的統計數據:
2013年中國消費了27.5億噸標准煤的煤炭,而同期世界一共消費了54.7億噸標准煤的煤炭,也就是說中國一個國家就消費了世界一半的煤炭,相當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在中國中長期煤炭供需形勢分析時預計,未來一個時期煤炭消費增速將保持在3%左右,到2020年,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仍佔60%左右,全國煤炭需求總量將在48億噸左右。

⑵ 我國煤炭利用最多的方式

動力煤、煉焦煤、煤化工用煤,主要包括氣化用煤,低溫干餾用煤,加氫液化用煤等。

動力煤

1、發電用煤:中國約1/3以上的煤用來發電,平均發電耗煤為標准煤370g/(kW·h)左右。電廠利用煤的熱值,把熱能轉變為電能。

2、蒸汽機車用煤:占動力用煤3%左右,蒸汽機車鍋爐平均耗煤指標為100kg/(萬噸·km)左右。

3、建材用煤:約占動力用煤的13%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為玻璃、磚、瓦等。

4、一般工業鍋爐用煤:除熱電廠及大型供熱鍋爐外,一般企業及取暖用的工業鍋爐型號繁多,數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約占動力煤的26%。

5、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數量也較大,約占燃料用煤的23%。

6、冶金用動力煤:冶金用動力煤主要為燒結和高爐噴吹用無煙煤,其用量不到動力用煤量的1%。

(2)中國用電煤佔比多少擴展閱讀

開展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優點:

一、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資源利用效率。對煤層氣、礦井水、煤矸石、粉煤灰等多種資源及廢棄物,統籌規劃、綜合利用、變廢為寶,提高了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拉長煤炭產業鏈,拓寬煤炭產業面。以煤炭為基礎,發展煤的衍生產品,延伸煤炭資源產業鏈,構建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建立不同產業間的共生和耦合關系,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三、是減少污染和改善環境。傳統的煤炭開采和利用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忽視的破壞,開展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就是按照循環經濟理念,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

⑶ 中國每年消耗煤炭多少億噸

2000年1.5億。到2010年將達到兩億噸。
http://www.fajc.com.cn/News_List_Part.asp?ID=390

⑷ 我國粉煤灰利用情況

我國是全球第一煤炭消費大國,2004 年全國煤炭消耗量為 18. 45 ×108t ( 不包括出口0. 87 × 108t) ,其中電煤消耗量超過 9. 86 × 108t,比 2003 年增加 1. 36 × 108t 左右,或增長16% 左右,電煤的需求量已經佔到了煤炭總耗量的 53% ,由此產生的粉煤灰排放量高達2 × 108t。目前粉煤灰的利用領域主要是交通、建材、礦山、水利、冶金等行業,粉煤灰的平均利用率在 45% ~50%,所以每年尚有未利用的粉煤灰大量堆積。截至 2000 年底,我國粉煤灰的累計堆存量高達 12. 5 × 108t,根據統計數據,每萬噸粉煤灰需堆灰場 4 ~ 5畝,共需堆灰場 50 萬 ~ 62. 5 萬畝,以灰場儲灰每噸灰渣需綜合處理費 20 ~ 40 元計,則每年的綜合處理費就需 30 億 ~60 億元 ( 林介東等,2002) 。此外,粉煤灰的排放與堆積還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和生態污染,如何快速、高效地利用或處置粉煤灰,特別是高附加值利用粉煤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我國粉煤灰的綜合利用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粉煤灰已在建築工程中用作混凝土、砂漿的摻和料,在建材工業中用來生產磚,在道路工程中用作道路基礎材料等。從 60 年代開始,粉煤灰利用重點轉向牆體材料,研製生產了粉煤灰密實砌塊、牆板,粉煤灰燒結陶粒和粉煤灰黏土燒結磚等。70 年代,國家為建材工業中粉煤灰的利用投資了 5. 7 億元,總設計用灰量為 1064. 89 ×104t,設計生產線 261 條。80 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把資源綜合利用列為經濟建設中的一項重大決策。對粉煤灰的處置和利用在指導思想上不斷深化,從 「以儲為主」改為 「儲用結合,積極利用」,再進一步明確為 「以用為主」,使粉煤灰綜合利用得到蓬勃發展。我國在1987 年創辦了 《粉煤灰綜合利用》 專業雜志,其後又有 《粉煤灰》、《粉煤灰人》 等雜志陸續創辦,並建立了粉煤灰綜合利用網站www. flyingash. com,類似於美國的粉煤灰網站www. flyash. com 和煤灰協會網站www. acaa-usa. org,刊載粉煤灰理論研究與應用方面的大量信息,為粉煤灰的研究和資源化利用提供了信息平台。

我國粉煤灰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情況如表 1. 3 所示 ( 奚新國和許鍾梓,2003) 。盡管表中的應用分類不甚嚴密,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出,我國粉煤灰的利用領域也主要集中於水泥、混凝土和填築材料等方面,高附加值利用水平依然很低。

表 1. 2 美國粉煤灰應用領域及其所佔比例

( 據奚新國和許鍾梓,2003)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以及公路建設中應用的主要技術論著,可以參見美國 ACAA協會 2003 年出版的 《Fly Ash Facts for Highway Engineers》技術報告,該報告自 1986 年出版以來經過多次修改,並以 10 個章節的內容系統地描述了粉煤灰在公路建設中應用的技術信息。

我國在這一領域比較著名的技術論著有 1989 年沈旦申編寫的 《粉煤灰混凝土》和2002 年錢覺時所著的 《粉煤灰特性與粉煤灰混凝土》,後者參閱了大量國內、外粉煤灰研究文獻和技術成果,特別是美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面系統地論述了粉煤灰的形成與分類,粉煤灰的物理、化學性質、礦物組成、環境特性,以及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應用等方面的內容。從國內、外粉煤灰利用研究情況看,有 3 個方面值得關注。

( 1) 大灰量直接利用

粉煤灰作為填築材料 ( 如修路、築壩、回填等) 在工程中的使用,是粉煤灰大用量、直接利用的一種重要途徑。粉煤灰填築工程的特點,首先是投資少、上馬快,不像粉煤灰在建材產品中的利用那樣,要花費較多的投資興建工廠。填築路堤或工程回填,只要提供運灰工具和攤鋪、碾壓機械,就可以進行施工。其次是用灰量大,如上海滬嘉高速公路,按路堤高 27 m,路幅 26 m 計,每千米可用濕灰約 10 ×104t。這個用量相當於一個年產加氣混凝土 10 ×104t 工廠的用灰量,或相當於年產 15 億塊粉煤灰黏土燒結磚的用灰量。再次,對灰的質量不像使用在水泥、混凝土中那樣嚴格,干灰、濕灰都可使用。

( 2) 中級別利用

主要指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及其建築製品方面的應用。此類應用通常需要對粉煤灰進行加工處理,如需要分選和細磨等。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技術開發始於 20 世紀 50年代初期,至今一直都是很活躍的研究課題。通過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應用基礎研究、性能研究、工程研究等,進一步認識到對粉煤灰的 「形態效應」、 「活性效應」、 「微集效應」等必須在應用技術中充分注意才能控制和保證粉煤灰混凝土的質量,同時也證實了粉煤灰在混凝土的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 「負因素」和 「變易性」。只有開發粉煤灰產品和選用符合質量要求的粉煤灰,並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才能符合各種類別和不同等級的混凝土的質量要求。

粉煤灰建築製品可分為非燒制型和燒制型兩種,非燒制型粉煤灰建築製品的諸多產品中,最先得到開發的是蒸養製品,如硅酸鹽砌塊、蒸養粉煤灰磚、大型硅酸鹽牆板等。20世紀 80 年代後期,隨著各種外加劑技術的發展,自然養護的產品得以發展。粉煤灰燒制型建築製品,主要是利用粉煤灰代替部分黏土製作燒結磚、空心磚、牆地磚以及粉煤灰燒結陶粒等,摻加粉煤灰生產陶質製品,是很有發展前途的新型建築材料。

近年來,粉煤灰在農業方面的利用快速增加。根據卡慶斯基土壤質地分類制標准,按照顆粒組成,粉煤灰相當於紫砂土、砂壤土和輕壤土,持水特性與類似質地土壤相一致。保持水分除靠顆粒之間的毛細管孔隙外,還在顆粒破碎球體的洞穴和蜂窩狀孔隙內蓄水。粉煤灰的顆粒結構決定了與土壤水分相比,粉煤灰水分更易被植物利用。這一特性在農業中得到了充分肯定。此外,粉煤灰在改良土壤、育秧、覆蓋越冬作物,用粉煤灰製作硅鈣肥、磁化粉煤灰、與腐殖酸混合的堆積肥,灰場覆土造田,用粉煤灰回填坑窪地和礦區塌陷區復墾造地等方面收效顯著。

( 3) 高級別利用

粉煤灰是空心玻璃體等組分的混合物,其中玻璃微珠系硅鋁質玻璃體,碳以多孔狀炭粒和碎屑狀炭粒出現在富鐵玻璃珠中。顆粒的形態、密度和成分均有差異,利用途徑和經濟價值也不盡相同。因此,通過一定的化學或物理方法將它們從粉煤灰中分選或提取出來,做到物盡其用,如分選出的空心微珠可以作為塑料、橡膠、金屬的填充劑等。這一方面,雖然粉煤灰消耗量不大,但粉煤灰的利用價值較高,故稱為高級別利用,或稱之為精細利用。

粉煤灰是包含多種元素的重要資源。因此,粉煤灰高級別利用項目甚多,國外研製的項目也不少,但真正能夠形成生產力,又能堅持下來的不多。我國已研究開發的項目有:粉煤灰漂珠、沉珠的分選和利用,粉煤灰中炭粒的分選和利用,粉煤灰中富鐵玻璃微珠的分選和利用,以及粉煤灰中鋁、鐵、鎵的提取等等。

⑸ 中國有多少火力發電站!一年用煤礦多少

五大發電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

2011年全國原煤產量為35.2億噸,其中發電行業消耗電煤約為16億噸左右

⑹ 我國當前的能源需求有什麼特點

近年來,我國能源需求持續快速增長,特別是石油資源的大量消耗,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而且隨著石油對外依存度的不斷增加,給國家能源安全帶來潛在風險。基於節能減排和國家能源安全的雙重考慮,我國能源發展方式亟待轉型。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劉振亞在專著《中國電力與能源》中提出,解決中國能源問題的關鍵在電力。以電力為中心,是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的一個重要支點,有利於加快構建安全、集約、清潔、高效、多元的能源供應保障體系。
我國能源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
我國能源事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一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和消費將保持較快增長,資源總量、環境容量等制約了能源供應能力的提升,能源結構亟待優化。二是能源資源優化配置的問題。我國能源資源與能源需求逆向分布,東部地區能源需求量較大,但能源資源相對貧乏;中西部地區能源需求量較小,但能源資源豐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逆向分布將更加明顯,大范圍優化配置能源資源的能力亟待加強。
我國能源資源的總量雖然較為豐富,但人均佔有量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相對較少。我國能源資源的稟賦和現狀,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這對能源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第一,能源資源瓶頸制約日益突出。伴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進程,能源需求將呈現增長快速、需求剛性的特點。目前我國能源進口依賴度持續增加,2011年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7%,今後大致每年會提升1到2個百分點,而且這一趨勢在較長時期內難以扭轉。2011年我國煤炭進口量已經躍居世界首位,保證能源安全可靠、持續供應面臨巨大壓力。
第二,節能減排的壓力越來越大。降低能源強度和碳排放強度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根據「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到2015年,全國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要下降8%、10%;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達到11.4%。我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化石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而非化石能源開發受到生態、技術、成本的約束,大幅提升產能需要克服許多困難。
第三,能源增長方式迫切需要轉變。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問題,必須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比重,改變粗放式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
隨著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的發展,可再生能源將得到更大規模利用,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大幅上升,其在發展清潔能源、促進低碳經濟中的作用將更加顯著。因此,提高全社會電氣化水平和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的重要問題。
我國能源改革的關鍵是煤與電的矛盾
我國能源消費結構長期以煤炭為主導,油氣等優質清潔能源比重低,電氣化水平不高。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約70%,而煤炭消費中電煤超過50%。從現階段看,我國能源改革的關鍵還是煤與電的矛盾。
《中國電力與能源》一書在學界引起了關注,作者用系統的、可持續的方法,以全局的、整體的、歷史的、開發的、普遍聯系的視角,對國家整體能源走向、能源戰略調整作了相當完整的闡述和把握,提出解決中國能源問題的關鍵在電力。電力作為能源的組成部分,是現代化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能源安全與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形勢下,發展低碳經濟、實現低碳生活,都離不開電力行業的參與。可以說,以電力為中心,是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的一個重要支點,有利於加快構建安全、集約、清潔、高效、多元的能源供應保障體系。
當前,我國能源發展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著眼更大范圍的能源平衡和區域布局,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應渠道,通過輸煤、輸氣、輸電等多種方式,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轉化水平,減少一次能源大規模長途輸送壓力。二是要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通過發展核電、風電和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多樣化,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促進能源生產和消費優質化、低碳化。三是要通過節能來緩解能源稀缺和排放壓力。在資源和環境的雙重約束下,新的宏觀能源消費平衡公式是:能源需求=能源供給+節能。
電力是消費側節能的主要方面,對於促進節能的作用較為明顯。據測算,發電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降低能源強度約2.4%。因此,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是緩解能源供應壓力、促進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
堅持輸煤輸電並舉 構建綜合立體能源輸送體系
由於我國能源資源與能源需求逆向分布,大規模、遠距離運輸和大范圍優化配置是不可避免的。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也反映了我國能源資源的基本流向。近年來,我國反復出現能源供應緊張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能源布局與能源輸送方式方面存在矛盾,沒有構建起科學合理的能源綜合運輸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能源配置過度依賴輸煤,鐵路運煤占鐵路貨運量的一半,公路運煤既耗費石油資源又造成嚴重擁堵,產生了巨大的「擁擠成本」。煤電就地平衡的能源輸送方式,難以適應大規模、大范圍能源資源配置的要求,應當堅持輸煤輸電並舉,構建綜合立體的能源輸送體系。
電網作為重要的能源輸送通道,具有電能傳輸、市場交易和優化配置的功能,其在能源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中國電力與能源》提出「一特四大」戰略,展示了我國能源發展的一個新視角,其重要意義在於將電力行業的自身發展,從傳統的被動保障電力供應,轉為主動參與我國能源資源和環境資源的優化配置。其基本點對於現階段推動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完善能源輸送格局、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強能源輸送通道建設,包括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先進輸電技術,適應大規模跨區輸電的要求,這不僅有利於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轉化水平,降低一次能源大規模長距離輸送壓力,而且可以有效解決西部「窩電」問題,是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和布局的戰略選擇。

⑺ 2020年我國發電總量構成是怎麼樣的

我國發電主力是火電和水電,占總發電量的90%,其中火電佔72%,水電佔18%,其餘10%是核電4%、風電4.5%、太陽能1.5%。

水力資源雖然豐富,但受經濟、技術等因素所限,水電只佔總發電的20%左右。

就全世界范圍而言,在1980~1986年間,火電所佔比重由70.2%逐年下降至63.7%,水電所佔比重由21.3%降至20.3%,而核電所佔比重則逐年上升,由8.2%升至15.6%。


(7)中國用電煤佔比多少擴展閱讀:

報告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將繼續趨穩回升,帶動用電需求增速回升。預計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2.3億千瓦左右,全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4700-4800小時,其中火電5050-5150小時,較上年有所增加。

全國電煤供應總體平穩,局部地區電煤運輸偏緊。其中東北地區供應富餘能力增加;西北地區供應能力有一定富餘;南方區域電力供需平衡有餘。

華中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受跨區通道能力制約、部分機組停機進行脫硝改造以及天然氣供應緊張等因素影響,考慮高溫、來水等不確定性,華東和華北地區的部分省份在部分高峰時段可能有少量電力缺口。

⑻ 我國每年發電用煤大約多少

摘要 中國每年官方開採煤炭30億噸!也就是全國每年的產能在35億左右、中國現有能源格局屬傳統型、百分之70依靠煤炭、其中電力在新能源替代方面技術還不是太成熟!全國用於煤炭發電佔全國份額的百分之60。一般多以16億噸位標准!即16億噸左右。

閱讀全文

與中國用電煤佔比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想做什麼工作 瀏覽:267
c羅在印度怎麼樣 瀏覽:582
怎麼看印度祛痘膏化妝品日期 瀏覽:485
自帶印尼印章用什麼印油 瀏覽:350
印尼養什麼寵物好 瀏覽:174
中國戰疫彰顯了什麼 瀏覽:759
赴英國簽證怎麼辦 瀏覽:486
中國疫情是怎麼被發現的 瀏覽:536
英國貴族是什麼狗 瀏覽:425
買義大利冠軍怎麼買 瀏覽:944
義大利哪裡買妙巴黎 瀏覽:628
越南現在哪個城市好 瀏覽:163
越南戰斗英雄有哪些人 瀏覽:588
哪個才是真實中國 瀏覽:871
伊朗急救電話多少 瀏覽:355
伊朗為什麼總打伊拉克 瀏覽:789
義大利知名通訊社是什麼 瀏覽:100
美國為什麼要制裁伊朗小說 瀏覽:570
京族在越南叫什麼民族 瀏覽:795
坦克世界義大利重坦用的什麼成員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