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哪裡從中國傳統文化吸收出的精華

哪裡從中國傳統文化吸收出的精華

發布時間:2022-07-18 13:53:36

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或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哪些思想精華

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前提是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對那些具有民主性精華、與當代文化相適應和現代社會相協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應繼承弘揚,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范疇.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仁者愛人」、「民胞物與」的大愛情懷;「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的做人准則;「和而不同」、「執兩用中」的思維方式等等.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不可避免具有某些歷史局限性,不盡適應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只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需要,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繼承的目的在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

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一是注重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富含思想道德營養,只要結合時代要求加以延伸闡發,不難發現其現代價值.如儒家強調「仁者愛人」、「博施濟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愛本意是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如果深入挖掘,則可以發現其中包含了以人為本、平等博愛、和諧友善等現代價值.將它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大力培育人們的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精神,形成相互友善的人際關系,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二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現代改造.

「天人合一」體現古代先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古代先民認為:天人關系猶如父子關系,人由天派生,天與人共存.天人和諧,則萬物興盛;天人相逆,則人要受到天的懲罰.如果拋棄「天」的人格神含義,完全可以將「天人合一」改造為現代生態文明思想,即人們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三是直接賦予中華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體現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揭示了一個真理:老百姓是社稷的基礎、國家的根本,只有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穩定,社會才能繁榮,統治者地位才能鞏固.如果直接將民本思想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就是我們黨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普及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加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宣傳,讓優秀傳統文化走出象牙塔.先進的文化只有走向民間,普及大眾,為群眾喜聞樂見,才能發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一是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通俗解讀.對一些較難懂的古文,組織有關專家編寫文字淺顯易懂、圖文並茂的通俗讀物,使群眾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二是在國民教育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發揮國民教育在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基礎作用,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書本、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幫助廣大學生普遍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熏陶,樹立文化自信與價值自覺,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人才輩出.

㈡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哪些精華,值得當今中國乃至世界繼承和發揚光大

1、天人合一。

杜威曾經講過:「西方文化是要去征服世界、征服自然的,東方文化是與自然融合的。」 李大釗也說過:「東洋文化是『自然支配人間的』,西洋文化是『人間征服自然的』。」

古代各派對「天人合一」理解不同、解釋各異,但基本是指天與人、天道與人道、天性與人性的統一。中國人往往用天道解釋人道。

2、自強不息,剛健有為。

《易·彖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是頑強不屈、不斷進取、自力更生、團結奮斗的精神。「大禹治水」「精衛填海」「女媧補天」「愚公移山」都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3、貴和尚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和諧,主張「和而不同」。朱熹把「中庸」視為世界的根本法則,人類的最高道德。《國語·鄭語》說:「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不同的事物在一起才能發展,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會互相排斥,不會發展。就像我們的合唱團,有高音、低音、中音才會形成美妙的和聲。世界萬物都是如此。中國人顧全大局,重和諧、求穩定,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也促進了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

4、矢志愛國。

愛國,是中國人最重視、最高尚的道德品質。中國人視家、國為一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中國的格言,也是中國的美德。

《大學》中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讀書就是要服務國家。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抒發的就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思想。

5、敬老愛幼。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婦從」是中國人維護家庭和睦的倫理道德。「孝」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核心思想,由孝父母擴展到愛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國人的重要美德。兄友弟恭、夫敬婦從是中國人維護家庭和睦有序的責任。這些都是中國人的重要美德。

6、誠信待人。

「言必信,行必果」是中華美德。古人說:「人所以立,信、知、勇也」。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我們每天都要想一想,我們做的事情是不是誠信,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信。

這里講一個很著名的故事,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公子季子佩劍路過徐國,徐國國君羨慕他的寶劍,但又不好明說。季子決心回國的時候送給他,但等到他回來的時候,徐君已經去世。季子就把劍掛在他墓上贈與他。這就是古人的一種誠信精神。

㈢ 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精華是什麼

「三個代表」就是「帝王文化」,國家領導人和地方領導人的指示等數不勝數。「帝王文化」即具有權威性,又具有愚人性,這就是特徵。

2、假如這個地區來了一個:「作家團或美術團體」可能很少被重視。要是來了一個重要領導人,就不然了,就要城市道路和場所戒嚴,警車開道,前擁後隨,隆重至極,這就是現實。

還有:「海洋文化」,草原文化」、「農耕文化」。重要的是: 漢族的:「農耕文化」。

㈣ 日本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為何又發展出了與我國文化相悖的「物哀文化」

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時,反而能找到安心感。—— 村上春樹

日本是個擅長取人之長且樂於創新的民族,日本學習我國文化與其本土產生的物哀文化並沒有直接關聯,就好比個體與個體之間沒有必然的「連坐」。

一種文化的產生,形而上意識的產生,必然有其形而下可見的對應。好比農耕文明是由於天文地理,日本物哀文化有其產生的自然基礎。

物哀不是天生的悲觀,而是對須臾的情之所鍾,有種入世出世的悲憫。

㈤ 為何說「西遞」像一塊海綿,吸納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

西遞始建於北宋皇佑年間,發展於明朝。其時,朱熹等人提出理學,禮教興起並逐漸發展,中國的文化大氛圍便是尊儒重教、三綱五常,文化人也更注重對於內心的探索和發現,他們去感受自身的慾望和思想,並嘗試控制它。

㈥ 如何汲取傳統文化精華

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荀子的思想可謂獨樹一幟。它主要繼承發揚了儒學「內聖外王」思想中「外王」的一面,主張推行王道於天下,成就富國裕民的功業。這一點與企業經營與發展的目的不謀而合,因此,日本企業界許多高層領導人都是荀子思想的忠實擁護者。

堤康次郎感悟到了這些思想的精華,逐漸把它變為做生意的經驗與藝術,形成了一整套企業帝王的學說。他常常教導兒子堤義明:「你要人家服你,就得比人家努力3倍。」

堤義明的表現平凡、沉默寡言,正是以靜觀的態度,一方面修養自己,一方面謹慎自己的言語行為,免得暴露缺點招致對手的打擊。

堤義明接管產業之後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家庭內部的問題。堤義明雖然名義上成了西武集團的繼承人,但實際上地位很不穩固,很難介入西武許多產業的管理,特別是同父異母的哥哥堤清二負責的西武百貨公司的流通事業。堤康次郎去世以後,堤清二以不惜借取大量貸款等手段,採取快速膨脹的政策,不斷地擴張發展,不到6年時間,營業額實際增長了3倍半,一時間聲名鵲起;而同時期堤義明的守業與忍耐,反而遭到許多人的非議。

經過長時間的反復思考,直到1970年4月底父親去世忌日的前幾天,堤義明才約哥哥堤清二到一個飯店來,宣布了一個出人意料的重大決定。這就是將西武百貨公司和西武化學公司交給堤清二負責。

堤清二對於弟弟的慷慨和信任深受感動。雖然並非同母所生,但兄弟手足之情仍在,二人之間的分歧和敵意開始消除了。

其實,堤義明之所以想要流通集團獨立,不單是對清二的手足之情,而更大的因素恐怕是因為他對清二的經營方式感到不可靠,所以想與流通集團完全脫離關系。西武百貨公司近幾年營業額急速增長,已經脫離了正常軌道。事實上清二也知道靠借貸來擴大規模是很危險的,但他之所以這么做,就是因為他逞強、冒險、不服輸。義明則深深擔心清二會將父親開創的基業毀於一旦,更唯恐如此借貸下去,最後還得搭上西武鐵道去還債。因此,為了安全起見,他委曲求全,把西武化學交給清二,讓西武流通與鐵道部分完全斷絕關系,從而保證西武企業集團的整體利益。當然,這個決定對清二而言也是再好不過的。

後來果不出堤義明所料,清二的百貨公司在1973年遇到石油能源危機和國際經濟衰退的影響,遭受了慘重的打擊。在關繫到西武百貨產業生死的危急關頭,又是由堤義明出面從鐵道集團中撥出一筆巨額款項資助他的哥哥,才使得清二從破產的絕境中起死回生。

堤義明接管西武以後的第二步計劃是分封有功大臣。

堤家的產業,從鐵道、運輸、百貨公司、地產、娛樂設施到飲食業,不下百餘種。到他接管全盤生意的時候,所面對的上層主管不單年紀比他大得多,經驗也相當豐富,而且很多是父親執業時代的忠心之臣。堤義明當然擔心,如果得不到這些人的支持,就無法管好堤家的事業。這些了解堤家的人,如果有1/3的人存異心,堤義明縱有通天的本領,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為。為此,他經過仔細地調查和反復斟酌,對他們善加體恤並作出適當的安排,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歸順於他,跟他共同努力。特別是對堤家事業曾作出過重大貢獻的8個大功臣,堤義明實行了他的引人注目的分封計劃。

1966年西武集團退出地產界,也是堤義明在守與忍過程中的一項大舉措。

由於適時退出地產的投機生意,不僅挽救了西武集團,而且無形中幫助政府及早考慮修訂土地管製法。為此,當時的著名政治家、日本首相池田勇人曾經贊揚過堤義明,說他是個有遠見又有責任感的企業家。

忍與守不是一般年輕生意人辦得到的事。堤義明卻能在別人忙於投資開發之際,全心全意地採取守勢,明了自己手上所有產業的經營狀況,就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將軍要重新了解自己的部隊實戰的能力一樣。他重新編組西武集團企業,深入到企業內部,先取得集團內上下員工的信賴,這種加強自我修養的作風,是父親堤康次郎教他的真功夫,是真正的企業王者風范。事實上,堤義明在1964年到1974年的10年守業忍讓,並沒有失去事業發展的好機會,相反是那些急於追求成功的其他生意人在那段時間里紛紛落馬。

㈦ 大家覺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有哪些

天下為公的愛國精神。“大學”提倡“學事、學、誠、義、修、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邏輯;北宋張載主張“立志於天下,立命於民,繼往聖人獨學,以承萬世太平之使命;”孟子·惠王梁”提倡“老少少少”的世界情懷;《禮記·李雲》提倡“大道”征途也,世界是一個公”、“人不只親親親,不只親子親子,使老能死,強能有用,年輕能長,寡、孤、病皆養。"

當代中國文化的源泉是活水,是深厚的底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上述精髓若能得到創造性的轉化和發展,其觀念、思想、氣度、神韻和方法,不僅有利於當今中國人的道德修養和品格的提高,而且有利於加強做中國人和自信的中堅力量,必將豐富當代中國人的智慧。

㈧ 法國啟蒙思想家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收了哪些思想體現了什麼特點

法國啟蒙思想家從中國傳統文化中
1.吸收了儒學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悟出了一個道理:當政者的目標是人民的幸福。若背離此目標,人民就會起來造反和革命,甚至推翻政府。
2.從孔子的「為政以德」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思想中總結出用人之道。
3.法國啟蒙思想家從儒家典籍中找到強有力的攻擊重商主義的思想武器,儒家的道德意識啟發了法國重農學派的產生。
4.17、18世紀,歐洲的啟蒙思想家取用儒學的天道自然觀和仁德政治論來抨擊神學,反對封建統治;

法國啟蒙思想家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收的這些思想內容,體現了儒家文化精華的普適性和永恆性特點,同時也體現了中國文化在西方文化現代化進程中所起的獨特作用。

閱讀全文

與哪裡從中國傳統文化吸收出的精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的拼音怎麼寫的 瀏覽:451
中國戲曲有哪些種類 瀏覽:546
印度的大米是哪裡的 瀏覽:792
印尼3月穿什麼衣服 瀏覽:940
英國為什麼扶植日本 瀏覽:875
伊朗打下的是什麼無人機 瀏覽:887
伊朗世錦賽門票多少錢 瀏覽:693
中國建行產假多少天 瀏覽:626
古印度的文明開始時間是什麼時候 瀏覽:134
去印尼旅遊要多少錢可以過海關 瀏覽:73
中國高鐵多少錢一架 瀏覽:600
義大利十年後回國有什麼發展 瀏覽:944
義大利情侶哪個視頻是真的嗎 瀏覽:814
旅遊完中國各大景點需多久 瀏覽:281
義大利位於什麼山脈以南地中海 瀏覽:224
印尼手機怎麼交費 瀏覽:617
印度的萬國是怎麼造的 瀏覽:866
印尼屬於什麼半島 瀏覽:224
伊朗紙幣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102
伊朗粉紅清真寺現在長什麼樣子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