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庫存口糧可供全國人民吃多久
中國庫存口糧可供全國人民吃一年。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2日在北京開幕。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部長通道」上接受媒體有關糧食危機問題的采訪時,用四句話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糧食連年豐收,庫存比較充裕,口糧絕對安全,飯碗端在手裡。」
韓長賦進一步表示,中國已經連續十幾年糧食豐收,去年產量為13277億斤,且連續五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說明中國已經有了這樣的生產能力。
現在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遠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糧食安全標准線。稻穀、小麥這兩大口糧的自給率達到百分之百,庫存超過一年的產量,可以供全國人民吃一年。
(1)中國2019進口大米多少噸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末,全國納入糧食產業經濟統計的企業達到2.3萬戶,年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產值超千億元省份11個,其中,山東省突破4000億元,江蘇、安徽、廣東、湖北、河南5省均超過2000億元。糧食產業已經成為一些主產區重要支柱產業。
而根據《中國糧食安全報告白皮書》、國家糧食與物資儲備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2019年中國糧食物流總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中國糧食物流總量為5.2億噸,較上年增長8%。
隨著逐步落實《糧食物流「十三五」計劃》,預計中國糧食物流將會逐步上升,2019年預計會提升到5.6億噸。
❷ 中國每年進口糧食多少噸
中國每年進口糧食達到14262萬噸,也就是1.426億噸。其中,用來加工食用油和飼料的大豆10033萬噸,進口單價1.4元/斤,比國內大豆價格低1.1元/斤。玉米進口1130萬噸,進口單價0.8元/斤,比國內低0.5元/斤。小麥進口838萬噸,進口單價1元/斤,比國內低0.25元/元。大麥進口808萬噸。高粱進口481萬噸,大米進口294萬噸。
進口的原因
一方面品種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穀物雖然保持較高自給水平,稻穀連續多年產大於需,口糧在數量上已經得到保障,但是玉米已連續兩年出現產需缺口,大豆自給率不足20%。另一方面城鄉居民糧食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對優質糧食需求持續增加,而國內優質糧食供給不足。如小麥是我國居民的主要口糧,國產小麥以中低筋品種為主,蛋白質含量較低,製作高端麵包所需要的高筋小麥國內供應不足,需要通過進口來解決。
❸ 中國需要進口多少糧食糧食自給率多少
中國每年大約進口1700萬噸糧食,糧食自給率約為95%以上
1、中國的糧食,即穀物麵粉,進口逐年下降。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糧食1785.1萬噸,同比下降12.8%,進口大豆8851.1萬噸,同比增長0.5%,進口食用植物油953.3萬噸,同比增長51.5%。
2、小麥進口量1978年至1997年為2.0013億噸,占同期糧食進口總量的81.06%,而大米,玉米,大豆等其他糧食進口量不足20%。進口小麥從1995年到1996年占進口糧食的比例分別為55.89%和69.75%。
3、1997年以後進口的最大變化是小麥的進口數量和比例急劇下降,而大豆的進口數量和比例急劇上升。1997年,進口小麥占進口糧食的比例下降到27.38%。
4、2019年,中國生產了6.6億噸糧食,用7%的耕地種植了世界24%的糧食,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2019年糧食自給率95%以上,糧食年產量穩步增長,中國有龐大的糧食儲備體系,中國非常重視關系國計民生的最重要的糧食。
中國建立以來糧食生產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為1950—1978年。194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只有1.132億噸,1978年達到3.048億噸,29年間年均遞增3.5%。這一時期,中國通過改革土地所有制關系,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解放了生產力,同時在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物質裝備水平,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糧食生產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2、為1979—1984年。1984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4.073億噸,6年間年均遞增4.9%,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糧食增長最快的時期。這一時期糧食生產的快速增長,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過去在農業基礎設施,科技,投入等方面積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釋放,扭轉了中國糧食長期嚴重短缺的局面。
3、為1985年至今。1995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4.666億噸,11年間年均遞增1.2%。這一時期,中國政府在繼續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主動地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發展多種經營,食物多樣化發展較快。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的糧食問題
❹ 中國進口什麼產品最多
我國雖是全球大米第一產量國,但大米依然是中國進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其2018年進口308萬噸,進口金額163929.9萬(美元);2019年,我國稻穀和大米進口量為255噸,累計下降17.3 %,進口金額為894473萬元,累計下降17.1 %。目前隨著我國大米出口增加和進口大米的減少,我國在國際大米市場的份額已逐步恢復,將有利於國內大米產能利用率的提升。
中國十大進口商品:
一、鐵礦砂 一般鐵礦砂在進口礦中用的比較多。中國進口鐵礦砂的主要國家有澳大利亞、巴西、印度、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加拿大、南非等國。國際鐵礦業通過大規模兼並和收購,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二、原油 我國進口原油4.62億噸,增加10.5%,居中國進口商品排名榜前三。其進口均價為每噸3273.5元,下跌5.1%。原油經煉制加工可以獲得各種燃料油、溶劑油、潤滑油、潤滑脂、石蠟、瀝青以及液化氣、芳烴等產品,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燃料、原料和化工產品。
三、煤 我國煤炭進口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等沿海省市。東南沿海地區與主產地運距遠、運輸成本高,進口煤經濟性、實用性較高,已成為東南沿海地區電廠的重要補充。近幾年來,進口煤在我國煤炭供給中的佔比持續提升。
四、天然氣 天然氣是優質、高效、綠色清潔的低碳能源,為中國十大進口商品之一,2019年累計進口量達8711萬噸。當前我國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還不完備,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較為突出。天然氣供應量的增長不及消費量的增長速度,國內天然氣供需不平衡,導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不斷攀升。 五, 大豆 我國2019年大豆進口總量8551.1萬噸,同比增加0.5%,為歷史第二高峰。2017年曾是大豆進口的頂峰之年,當年共進口大豆9552.6萬噸。如今農業農村部已從2019年起實施大豆振興計劃,盡管如此,大豆進口量仍然是國內產量的5倍多。
六,乾果 2019年累計進口量4227萬噸。乾果又分為裂果和閉果,它們大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脂質等。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乾果有很多,例如板栗、錐栗、霹靂果、榛子、腰果、核桃、瓜子、松仁、杏仁、白果、開心果、花生、夏威夷果等。
七、塑料 2019年初級形狀的塑料累計進口量3344萬噸,其中1-6月的進口數量為1770萬噸,同比增長10.9%,進口金額為2636661.6萬美元,同比下降5.6%。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樹脂。樹脂是指尚未和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樹脂這一名詞最初是由動植物分泌出的脂質而得名,如松香、蟲膠等。
八, 成品油 中國進口前十商品之一的成品油,在2019年累計進口量2725萬噸。成品油是經過原油的生產加工而成,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等。 其中,石油燃料產量最大,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佔5%。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准,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九,鋼材 中國是鋼材進口大國,2004年進口鋼材達2930萬噸。對於這樣一個世界鋼材的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2005年2月28日寶鋼"被迫"接受國際礦業巨頭鐵礦石大幅漲價的要求後,國內業界對恢復鋼材期貨交易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2019年我國進口區域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佔比分別為90.1%、9.1%;產品主要以板材、棒線材和管材為主,分別佔比83.9%、9.6%和2.6%。與2018年相比,2019年進口總量保持穩定的同時,進口金額大幅上漲,對下游鋼鐵製造業利潤影響很大。
十、銅材 我國雖是世界上銅產品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依賴國外進口。2019年未鍛軋銅及銅材累計進口量達397.2萬噸。2019年1-9月我國銅材進口金額為3966551千美元,同期相比下降14.3%。
❺ 1.3億噸缺口引發關注是怎麼回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8月17日發布報告稱,到「十四五」期末,中國有可能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
未來1.3億噸糧食缺口問題,因為沒有報告的具體分項數據,經過不斷發酵的輿論之後,讓不少民眾開始憂心忡忡。其實是自己嚇自己。
第一財經記者研究發現,報告中提到1.3億噸的糧食缺口,相比中國龐大的糧食生產能力,並不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而且根據最近的數據分析可以發現,進口的糧食當中,給人吃的口糧佔比更不大。
因為在中國進口的糧食中,大豆和玉米佔了絕大部分,而大豆、玉米主要是給生豬、禽類、水產這些動物做飼料,並不是給人吃。
(5)中國2019進口大米多少噸擴展閱讀:
大米將連續兩年凈出口
中國人現在消費的口糧,主要是大米和小麥,其中大米這些年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現在不僅南方人愛吃大米,北方人吃大米的也越來越多。
愛吃大米的人多了,而且消費者希望吃到風味獨特的大米,拉動了大米的進口。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這種現象持續多年。
以2015/2016市場年度為例,美國農業部數據,中國進口大米460萬噸,出口約37萬噸。
到了2018/2019市場年度,中國進口大米的狀況發生了改變。當年,中國的進口量降至260萬噸,中國出口的大米達到272萬噸,比進口大米多出12萬噸,是5年來第一次成為大米凈出口國。
美國農業部預計,2019/20市場年度,中國大米出口量進一步增至340萬噸,而大米進口量繼續縮減至230萬噸,中國將連續第二年成為大米凈出口國。
❻ 2019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多少大米小麥
零一九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幾萬噸噸大米和小麥中國自身其實也是足夠的。
❼ 中國對越南大米進口量急劇下滑,真實原因是什麼
2019年上半年中國只從越南進口了超過22萬噸大米,與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74%。中國進口量大幅下滑的原因在於,中國改進了檢驗檢疫技術壁壘。換而言之,中國進口大米的標准提高了,而越南大米達標的並不多。
大跌74%!中國對越南大米進口量急劇下滑,真實原因是什麼?
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對於進口商品的進口標准正在不斷提高。之前澳大利亞鐵礦石質量不符合中國標准,澳大利亞最後只能尋求其他低標准買家來接手。如果越南想要保住在中國大米的市場份額,那麼提高越南大米的質量或許只會是越南的唯一選擇,不然越南創匯只會變得越來越艱難。
❽ 1.3億噸糧食缺口有多少是「動物口糧」
1.3億噸糧食缺口有八成是動物口糧。1.3億噸的糧食缺口,相比中國龐大的糧食生產能力,並不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而且根據最近的數據分析可以發現,進口的糧食當中,給人吃的口糧佔比更不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糧食產量6.58億噸。同期,中國糧食進口量約1.15億噸,其中:大豆進口8804萬噸,小麥進口310萬噸,稻穀和大米進口308萬噸,穀物及穀物粉進口2047.00萬噸。在進口糧食中,大豆位居第一,居第二位的穀物及穀物進口粉包括玉米、高粱、大麥等粗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進口的糧食中,大豆和玉米佔了絕大部分,大豆、玉米主要是給生豬、禽類、水產這些動物做飼料,並不是給人吃。根據上述國家統計局2018年數據,僅僅大豆進口一項就佔比總進口量的近八成。
(8)中國2019進口大米多少噸擴展閱讀
中國大米將連續兩年凈出口
中國人現在消費的口糧,主要是大米和小麥,其中大米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現在不僅南方人愛吃大米,北方人吃大米的也越來越多。愛吃大米的人多了,而且消費者希望吃到風味獨特的大米,拉動了大米的進口。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這種現象持續多年。以2015/2016市場年度為例,美國農業部數據,中國進口大米460萬噸,出口約37萬噸。到了2018/2019市場年度,中國進口大米的狀況發生了改變。當年,中國的進口量降至260萬噸,中國出口的大米達到272萬噸,比進口大米多出12萬噸,是5年來第一次成為大米凈出口國。
美國農業部預計,2019/20市場年度,中國大米出口量進一步增至340萬噸,而大米進口量繼續縮減至230萬噸,中國將連續第二年成為大米凈出口國。
中國能成為大米的凈出口國,是因為中國擁有大量的大米庫存。2019/2020市場年度,中國大米期末庫存約為1.18億噸,數量約佔到全世界庫存量的一半。大米不能久藏,否則品質會出現退化,從加快流動的角度來看,國際市場上就有了用武之地。
中國會繼續從泰國、越南等進口口味好、價格低的大米,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同時也會將擁有相對優勢的大米出口到國外市場,實現資源的雙向流動。
❾ 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給印度7000萬噸大米是真的嗎
假的,假的不能再假
中國2019年糧食產量大約是7億噸
請注意,這是糧食總產量。包括豆類和薯類
大米產量大約是2.5億噸,按照你的數據,一次要出口將近1/3的穀物,明顯就是假的
❿ 中國糧食進口佔百分之多少
5%。
中國每年大約進口1700萬噸糧食,糧食自給率約為95%以上。
1、中國的糧食,即穀物麵粉,進口逐年下降,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糧食1785.1萬噸,同比下降12.8%,進口大豆8851.1萬噸,同比增長0.5%,進口食用植物油953.3萬噸,同比增長51.5%。
2、小麥進口量1978年至1997年為2.0013億噸,占同期糧食進口總量的81.06%,而大米,玉米,大豆等其他糧食進口量不足20%。進口小麥從1995年到1996年占進口糧食的比例分別為55.89%和69.75%。
3、1997年以後進口的最大變化是小麥的進口數量和比例急劇下降,而大豆的進口數量和比例急劇上升。1997年,進口小麥占進口糧食的比例下降到27.38%。
4、2019年,中國生產了6.6億噸糧食,用7%的耕地種植了世界24%的糧食,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2019年糧食自給率95%以上,糧食年產量穩步增長,中國有龐大的糧食儲備體系,中國非常重視關系國計民生的最重要的糧食。
中國一年進口1億多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看起來數量很大,但其實,2019年中國大米、小麥兩大主糧進口分別只有348萬噸和254萬噸,只佔消費總量的2%左右。相反,中國還出口了31.3萬噸小麥、274萬噸大米,之所以進口,主要是起到品種調劑作用。
舉個簡單例子,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講究了,做饅頭、餃子、面條、麵包的麵粉就不一樣,我們有些小麥品種產量少,就進口點,中國糧食自給率是非常高的,中國人不過米一鍋的日子。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全世界上一市場年度庫存的水稻是1.75億噸,中國就佔了近1.2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