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中國有百分之多少地區脫貧
2020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表示,經過7年多的精準扶貧,特別是經過4年多的脫貧攻堅戰,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從9899萬人減少到去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縣從832個減少到今年的52個。
(1)中國精準扶貧是多少人脫貧擴展閱讀: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在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還有300天的時間節點,習近平總書記召開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座談會。
國務院扶貧辦將按照黨中央的部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對沒有摘帽的52個縣和2707個貧困村中任務比較重的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確保按期脫貧摘帽。已經脫貧的9300多萬貧困人口,有一部分是不穩固的,是比較脆弱的,要防止他返貧。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七年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9300多萬
2. 2020年中國有百分之多少地區已經脫貧
2020年,經過7年多的精準扶貧,特別是經過4年多的脫貧攻堅戰,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從9899萬人減少到去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縣從832個減少到今年的52個。
財政部下達1136億元專項扶貧資金,重點加大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力度,專門安排「三區三州」144億元,並將資金分解到具體區、州。也就是2020年脫貧攻堅重點扶持「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
(2)中國精準扶貧是多少人脫貧擴展閱讀:
三區三州的「三區」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區;「三州」是指甘肅的臨夏州、四川的涼山州和雲南的怒江州,是國家層面的深度貧困地區。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80%以上區域位於青藏高原區。由於當地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但這些地區自然人文景觀和旅遊資源很豐富。所以國家決定通過旅遊開發推進當地產業轉型升級、脫貧攻堅,讓「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應運而生,達到脫貧攻堅的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七年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9300多萬
3. 中國到2030年脫貧人口是多少
中國到2030年脫貧人口基本沒有。國務院扶貧辦:到2020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
國新辦2020年12月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情況。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在發布會上指出,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國剩餘的52個貧困縣陸續宣布摘帽。至此全國832個國家貧困縣已經全部脫貧摘帽,剩餘的貧困人口正在履行退出程序。
中國脫貧人口趨勢
隨著脫貧攻堅任務接近完成,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十分關注2020年後扶貧政策走向,擔心扶貧工作會戛然而止,期盼各方面的幫扶政策能夠延續一段時間。部分已脫貧人口政策性收入佔比較高、自我發展能力還顯不足、發展基礎相對薄弱,一旦扶貧政策斷檔,這些人很可能返貧。
由於多方面原因,一些不符合現行扶貧標準的邊緣人口也存在致貧風險。為切實防止返貧致貧,在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上,亟需建立實施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變事後幫扶為事前預防與事後幫扶相結合,及時發現風險。
及時落實幫扶,實現貧困人口動態清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了《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的各方面要求。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國務院扶貧辦:到2020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將全部退出
4. 什麼是精準扶貧和如何精準扶貧
按照中國扶貧標准,到2013年底中國還有8249萬農村貧困人口,貧困地區發展滯後問題沒有根本改變。在民生問題中,困難群體往往有更多更強烈的訴求,因此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扶。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不懈努力,已經使6億多人脫貧,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半的國家。但是,我國仍有7000多萬人沒有脫貧。距2020年還有不到6年時間,要確保7000多萬人全部如期脫貧,每年要減貧1200萬人,每個月要減貧100萬人,任務非常重。
按照政府規定,年人均純收入收入2800元以下的屬於貧困人口,目前,我國有14個片區,592個貧困縣,12.8萬個貧困村,這些地區大多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較差。
【精準扶貧】就是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總的原則是「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包括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內容。過去,全國曾開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實踐表明,這樣識別扶貧對象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瑣、操作性不是很強。我省宜賓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選」確定扶貧對象的扶貧「首扶制度」,也是一個精確識別的好辦法。其具體作是:根據國家公布的扶貧標准,村民先填申請表,首先由村民小組召開戶主會進行比選,再由村「兩委」召開村、組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比選,並張榜公示;根據公示意見,再次召開村、社兩級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比選,並再次公示;如無異議,根據村內貧困農戶指標數量,把收入低但有勞動能力的確定為貧困農戶。總之,不論採取何種方式識別,都要充分發揚基層民主,發動群眾參與;透明程序,把識別權交給基層群眾,讓同村老百姓按他們自己的「標准」識別誰是窮人,以保證貧困戶認定的透明公開、相對公平。
5. 9989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和5575萬貧困農村人口脫貧對應的是什麼時間之後
2015年12月15日提出2020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今日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這個目標的主要內容是,到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是「兩個確保」。「兩個確保」就是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5)中國精準扶貧是多少人脫貧擴展閱讀: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老鄉能不能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這個目標的主要內容是,到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是「兩個確保」。
「兩不愁」就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兩個確保」就是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二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到2014年底,全國仍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到2020年全部脫貧的目標,每年要減少1000多萬人。經過多年的努力,容易脫貧的地區和人口已經基本脫貧了。
剩下的貧困人口一般說來,貧困程度較深,自身發展能力比較弱,越往後脫貧攻堅成本越高、難度越大。以前出台一項政策、採取一項措施就可以解決成百萬甚至上千萬人的脫貧,現在減貧政策效應遞減。
而且到2020年只有5年,時間緊迫,沒有退路,如果不能完成這個任務,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果採用常規思路和辦法,按部就班推進,也難以完成任務。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三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必須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改革現行扶貧思路和方式,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變「輸血」為「造血」,變重GDP為重脫貧成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的一系列問題。
四是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保障。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沖鋒就能解決的,必須立足國情,發揮優勢,堅持黨的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主體。
黨的領導是脫貧攻堅最大的政治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要落實黨政一把手的政治責任。中央決定,脫貧攻堅任務重的省區市的黨政一把手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向中央作出承諾。
中央要求,層層落實責任,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扶貧。向貧困村派出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建設好村「兩委」,把脫貧攻堅任務落實到「最後一公里」。因為我們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都在村裡,村是脫貧攻堅的第一線,縣是指揮部。
政府主導是脫貧攻堅的中國特徵。經濟增長不能自動實現減貧,政府在脫貧攻堅中責無旁貸,必須發揮主導作用。要制定有利於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脫貧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脫貧規劃,要組織動員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的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做到扶貧項目優先安排,扶貧資金優先保障,扶貧工作優先對接,扶貧措施優先落實。
社會參與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素有扶貧濟困、人心向善的傳統美德。東西部扶貧協作,東部率先發展的省市結對幫助西部省區市脫貧,黨政軍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定點扶貧,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積極參與。
是中國特色的社會扶貧體系,要不斷完善,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無論何種形式的社會扶貧,都要突出精準扶貧這個核心,實現精準脫貧這個目標。
五是當前脫貧攻堅的有關工作安排。目標已經明確,措施已經出台,號角已經吹響,關鍵是要抓好落實。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將盡職盡責,加強對各地區各部門的工作指導和監督檢查,落實好中央的決策部署。
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後半個月的時間里,扶貧領導小組連續召開會議,對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東部地區率先脫貧和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扶貧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下一步,將認真編制並組織實施「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分解細化年度目標任務。
在落實中,將搭建五個工作平台,開展六項扶貧行動,實施十項精準扶貧工程。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扶貧辦:2020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扶貧辦:2020年貧困人口若不能全部脫貧 低保兜底
6. 。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我國將有。多少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十年實現聯
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並發表《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
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我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幫助這么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6)中國精準扶貧是多少人脫貧擴展閱讀:
中國減貧方案和減貧成就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國際社會對中國減貧方案是高度贊揚的。精準扶貧方略是幫助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設定的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在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許多發展中國家希望分享中國減貧經驗。許多國家領導人或國際組織主要負責人見面時,他們都肯定中國減貧成就。
7. 現行標准下,8年來我國有多少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 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這一重大勝利,讓貧困地區發生了「當驚世界殊」的滄桑巨變,給貧困群眾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貧困地區舊貌換新顏。「蘭渝鐵路修通後,物流成本降了一大半,電商生意一年比一年火。」甘肅隴南宕昌縣召藏村村民李伍彥說,家鄉的中葯材賣得越來越俏。如今,100多個貧困縣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農網供電可靠率達99%,貧困村通光纖比例達98%??貧困地區發展條件不斷改善,經濟活力和發展後勁明顯增強。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旅遊扶貧等快速發展,每個貧困縣都有了特色鮮明的扶貧主導產業。
——貧困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村村都有衛生室和村醫,10.8萬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易地扶貧搬遷讓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安居,貧困群眾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義務教育三保障全面實現,出行難、通信難等「老大難」問題普遍得到解決。
——貧困治理能力明顯提升。通過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貧困地區基層組織得到加強。通過精準扶貧,基層幹部、扶貧幹部本領明顯提高。脫貧質量不斷提升,自主脫貧能力穩步提高。各地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脫貧穩定性大幅提升。
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中國為什麼能創造人類反貧困史上的奇跡?
——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我國強化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凝聚起磅礴的攻堅力量。福建廈門市赴臨夏幫扶工作隊領隊邱武偉介紹,廈門通過援建扶貧車間、動員企業投資興業、點對點組織外出務工,幫助2萬多名臨夏貧困群眾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2020年前10月,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安排90.5萬余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政府、企業、社會力量齊發力,消費扶貧規模超過3300億元??
——精準扶貧提高脫貧實效。「每年都有幾百萬人來我們這里玩。」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民告訴記者,扶貧工作隊精準扶貧,分類施策,引導年輕人搞鄉村旅遊、中老年人養牛羊、留守婦女做傳統苗綉,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3年的1668元增長到2019年的14668元,千年苗寨面貌一新。
「中國的減貧密碼,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加強領導是根本、把握精準是要義、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參與是合力、群眾動力是基礎。這些都是我們在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實踐中形成的有益經驗。」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說,這些經驗是一整套經過實踐檢驗的減貧治理體系,也是為全球更有效地進行減貧治理提供的「中國方案」
8. 精準扶貧是哪一年提出的
「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提出的。中國扶貧攻堅工作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增加扶貧投入,出台優惠政策措施,堅持中國制度優勢,注重六個精準,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
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
「精準扶貧」的施策
一是進一步被納入國家扶貧開發大局,並重點推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大貧困殘疾人康復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訓、托養服務實施力度。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下的貧困殘疾人脫貧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
二是貧困殘疾人數量逐年減少。在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貧困殘疾人家庭「兩不愁、三保障」得到較好落實。5年來,有超過500萬的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家庭生產生活狀況得到明顯改善,300多萬有勞動能力和意願的貧困殘疾人通過實用技術培訓掌握了1門以上的勞動技能。
三是助推了保障貧困殘疾人脫貧制度的建立。國務院制定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下稱「兩項補貼」)制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其中「兩項補貼」制度已在全國所有行政區劃內建立,2100萬人次殘疾人從中受益,「兩項補貼」已成為當前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的重大制度支撐。
9. 精準扶貧,解決了多少人口的脫貧工作
一年五千萬
10. 中國脫貧標准2020
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准為2800元。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准。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測算,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脫貧原則標准:《扶貧剛要》規定: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縣脫貧的主要標准為:貧困縣貧困發生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等達到國家規定標准。實現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10)中國精準扶貧是多少人脫貧擴展閱讀:
農村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原則標准:《扶貧剛要》規定: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戶 「八有」: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飲水;三是有基本農田;四是有增收產業;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資質證書;六是有基本社會保障;七是實現家裡有餘糧;八是實現手頭有餘錢。
打攻堅戰,實打才有勝算;啃硬骨頭,實干方能破局。這既是源於實踐的經驗,也是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地方,精準識貧、扶貧異化成了繁瑣表格,各種展板報表滿牆掛,各種評比檢查不停息,不僅基層幹部苦不堪言,許多群眾也被弄得雲里霧里。這種只顧「面子」、不要里子的形式主義之風,有百害而無一利,必須加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