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邁有名的寺廟有哪幾個
有帕辛寺、契迪龍寺、雙龍寺、羅摩利寺等有名的寺廟。
1、帕辛寺
號稱是清邁規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寺廟。建於14世紀,建立最初用於孟萊王父親骨灰供奉,後來不斷擴建形成了現有的規模。帕辛寺內共有4座佛殿,東西南北各一座,周圍古木環繞、蒼松翠柏,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帕辛寺也是清邁香火最旺盛的寺院。
2、契迪龍寺
契迪龍寺位於清邁古城內,據記載於1411年創建,迄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是古城內最大且等級最高的寺廟,寺院內建築恢弘大氣,屬於典型的蘭納風格建築,昔日的古泰族王朝時期的建築也是這樣子的風格。
3、雙龍寺
雙龍寺幾乎是每個來清邁旅遊的人必去的地方,位於900多米高素貼山上,其名字因上寺途中的台階兩側坐卧有兩條長龍雕塑而得名。從清邁古城出發可以選擇騎摩托車或乘坐雙條車。
4、羅摩利寺
羅摩利寺位於清邁古城北護城河的外圍路邊,關於羅摩利寺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367年,當時的曼格萊王朝從緬甸邀請來的高僧就住在這里,以至於後來曼格萊王朝成員的骨灰也都安置在此處,這里也是一處皇家寺院。
Ⅱ 清邁在泰國的哪一個位置
清邁為泰國北部城市,位於泰國曼谷北方海拔305米的山谷中,有「北方玫瑰」之稱,這里山清水秀景色絕美,手工藝品名聞全國,是泰國北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泰國第二大城市。
清邁的發達程度僅次於首都曼谷,市內風景秀麗,遍植花草。清邁的天然環境優美,平均海拔300米,是泰國的高原城市,氣候涼爽,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東部為坤丹山脈,西部為英坦昂山脈,山峰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英坦昂峰是全國最高峰,海拔2,576米。中部為賓河流域。森林面積16,700平方公里,佔全府土地73%。
清邁曾長期作為泰王國首都,仍保留著很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遺跡。城區內代表著泰北燦爛歷史文化的古老寺廟,同時清邁的絲綢、紡織品等也著稱於世,每年都有大批絲綢、紡織品出口,是泰國製造業的重要支柱。
清邁為泰國北部第一大城,清邁府首府。泰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賓河兩岸。人口10.2萬(1980)。市郊土地肥沃,農產富饒。1296年起曾為蘭那王朝(或稱「南掌」)都城。舊城在河西,新城在河東,有兩座橋梁相連。以手工藝著名,有珠寶首飾、銀器、陶器、木雕、絲綢等。工業有柚木初步加工和鋸木等。交通發達,為北線鐵路終點站,距曼谷752公里。
Ⅲ 泰國清邁有哪些旅遊景點
清邁當你穿行在清邁古城花木扶疏的小巷中,輕聲哼唱著「好像花兒開在春風里」,一定會發現,曲調中的寧靜甜美與眼前的一切如此契合。因此也就不難理解,清邁為什麼會成為鄧麗君最鍾愛的城市。
清邁城內遍布古色古香的寺廟殿堂,白色的牆壁、紅色的屋頂、金色的飛檐在陽光下交相輝映,造型獨特的泰北式佛塔雄偉而又別致。
重要景點:南邦府 帕辛寺 契迪龍寺 培山苗族村 清邁國家博物館 寶山手工制傘村 花繳瀑布 馬沙大象營 蒲屏皇宮 清邁夜間動物園 清曼寺 松德寺 古道寺 清邁植物園 桑甘烹村
帕辛寺,位置是在清邁古城西邊,是清邁規模最大、最有趣的佛寺,這里經過了很多次擴建才有現有規模,她與契迪龍寺同為清邁古城最崇高的寺廟。帕辛寺內古木參天,松蒼柏翠。走過這里的停車場,可以看到祈禱殿,殿前雕刻美輪美奐。祈禱殿右邊是一座聖壇,聖壇是按泰式標准風格建造的。左邊是藏經閣,藏經閣的幾基座上雕刻著非常精緻的圖案,祈禱殿正後方是聖職授任大殿,用於對年輕小和尚的授任和其他一些寺內大型活動。聖職授任大殿旁邊是一寶塔,與祈禱殿平行,寶塔邊是一精巧的小祈禱殿,殿內的雕刻細微精妙,很是值得細細的觀賞。泰國每年4月13日至15日都舉辦潑水節慶祝活動,這里是人們慶祝潑水節的主要地點之一。
騎象叢林游,這是很多的遊客來到這里一定要去遊玩項目,騎著大象走進叢林,翻山、過河,這里還有大象表演和竹筏漂流。和大象親密接觸,和大自然近距離接觸。
在清邁,親身的經歷這些景點,似乎感受的更為真實和透徹。前往清邁旅遊的遊客來自五湖四海且越來越多,在這里感受旅遊熱潮中的快樂。
清邁旅遊線路推薦:
http://www.17u.cn/jiatag/shanghai/chujingyou/qingmai/564.html#refid=6928722
24小時服務熱線:40077-40075轉6
Ⅳ 清邁哪裡拜佛最靈驗
我們知道泰國很多民眾都是信仰佛教的,且這里也有著許多建造宏偉的寺廟,其中清邁這里就有許多寺廟很是受大家的喜歡,小編馬上就來給大家推薦一下清邁比較不錯的寺廟有哪些吧!
契迪龍寺
位於清邁舊市街的南段,是清邁室內六大寺廟中最為著名的一座,寺廟的主體是清邁最大的舍利塔,屬於典型的蘭納風格。身為曾經泰北最高的建築,經歷過大地震、泰緬戰爭的炮火及雷電的襲擊,如今看到的只有斷壁殘垣,雖然它身上早已遍布傷痕,但它的氣質變得更加厚重與雄偉,使人肅然起敬。
和大部分寺廟一樣,契迪龍寺內主要的廟宇都少不了清一色的金碧輝煌、精美絕倫的各式佛像和一座座有著濃郁泰式風情的建築,且契迪龍寺是清邁古城內香火最旺盛的寺院。
布帕蘭寺
距今已經500多歲的該寺廟位於清邁古城塔佩門附近,因《泰囧》曾在此拍攝,一時間成為網紅。
布帕蘭寺最早建造於公元1497年,是座混合緬甸和蘭納兩種風格的寺廟。寺廟的佛塔和主殿之間有一口儲存皇家聖水的井,全泰國只有布帕蘭有此聖水,每當國王生病或身體不適,皇家便會派人取聖水,經過聖水的洗滌,國王身體就會轉好,這種傳統流傳至今。
清曼寺
建於1300年,曾經是清邁建城者孟萊王的居所,寺廟內的釋迦牟尼佛像和水晶雕像非常著名,佛像嵌滿寶石,十分珍貴。
佛塔中間一部分有15隻大象石雕承載,記得契迪龍寺中的佛塔周身也是有幾座大象石雕,這個其實是泰國寺廟的特色,整體看起來給人以古樸滄桑的感覺,當然也可以圍繞佛塔繞行一圈,祈福平平安安。
素貼寺
雙龍寺整體金碧輝煌,所用黃金更是高達兩百四十多公斤。寺廟中央的佛塔通體貼滿金箔,塔頂上放置一朵水晶蓮花,由四周各國捐贈的寶石鑲嵌而成,塔中供奉著釋迦摩尼舍利子,塔的四角各有一把金傘,在陽光下十分耀眼。又由於山路兩旁有兩只金龍守護,所以便叫做「雙龍寺
而夜間的雙龍寺更是亮眼,少了些喧鬧的人群,在夜光下,伴隨著徐徐微風,顯得更神聖,閉上眼睛,誠心的許個願。
這些寺廟綜合來說還是不錯的,不管是其建築特色,還是其文化內涵,都值得大家來這里一下!
Ⅳ 清邁具有代表意義寺廟有哪些
有一個在城郊的寺廟叫雙龍寺,很有名
還有一個在舊城裡,叫Wat CheDiLuang,發音是「wad zai di luang」算是比較特色
Ⅵ 清邁 逛哪些寺廟
素貼山上有素貼寺,一定要去普拉辛寺,別名雙龍寺或舍利子佛寺,是泰國著名的旅遊景點,清邁規模最大的佛寺,與契迪龍寺(WatChediLuang)同為清邁地位最崇高的寺廟。其他的寺就看你的路線了,一天逛寺得選順路的才能有效率。可以看一下豆瓣上的攻略,搜索清邁或泰國,好好查就有了。
Ⅶ 泰國第二大城市清邁的雙龍寺,有怎樣的傳奇色彩
泰國的寺廟舉世聞名,位於泰國北部的第二大城市清邁也不例外,在清邁的寺廟代表之一就是雙龍寺。雙龍寺不但是著名的佛教避暑勝地,還由白象選址、皇室建造,充滿傳奇色彩的廟宇廟。
我們登上雙龍寺的最高處,這里可以看到 清邁 全貌的地方,可惜我們來的時候,雨下得很大,只看到一片片雲遮擋了這座城市的樣子。
Ⅷ 清邁各個寺廟之間遠嗎
泰國硬幣都是這樣鑄造的。下面是一些泰銖硬幣的介紹:(1)10銖雙金屬鑲嵌幣該幣正面圖像為泰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拉瑪九世)側面頭像。反面圖像為善拉薩塔樓即黎明寺又叫鄭王廟。鄭王廟是泰國王家寺廟之一。通稱鄭王廟又名黎明寺。位於湄南河右岸的吞武里,始建於1842年大城王朝,是泰國最大的大乘舍利塔,當時名皇冠寺,後改稱昌寺。鄭王廟是紀念泰國第41代君王——民族英雄鄭昭的寺廟,鄭昭是華裔,於1766年領導泰國各族人民奮驅外敵、重整江山。主塔廟堂現供有鄭昭王像及遺物,殿內懸掛中國式燈籠。鄭王廟與曼谷隔湄南河相望、規模龐大,僅次於大皇宮和玉佛寺,寺院入口處有巨型守護神石像,寺內有五座一模一樣的佛塔,一大四小。大塔為79米高的婆羅門式尖塔——巴壤塔,有泰國「埃菲爾鐵塔」之稱,建於1809年。其底座和塔身均呈方型,層數很多,面積逐層遞減,顯得古樸莊重。周圍是四座與之呼應的陪塔,形成一組龐大而美麗的塔群。這些實心寶塔四面凹位都有一層一層的佛像,從地面到塔尖,都以各色碎瓷片鑲成種種花圖飾。寶塔地基部分繪有巨幅圖畫,該造型生動、雕工精細。鄭王廟又名黎明寺,有兩個原因,一是鄭王率軍隊到吞武里時,正好是雞嗚時刻,鄭王下令上岸到瑪喀寺拜佛;二是由於塔高直插雲宵,每天總是鄭王廟最早見到黎明迎接太陽的到來,故稱黎明寺。(2)5銖,銅鎳材質,外圓內周九邊形。該幣正面圖案為泰國王普密逢·阿杜德(曼谷王朝拉瑪九世)面頭像。背面圖像為曼谷雲石寺。雲石寺,位於曼谷市北的阿育它亞路,又名「大理石寺」,拉瑪五世所建。寺內有佛殿、藏經閣、長廊、樓閣、佛學院等建築。其主院建築全部用義大利運來的大理石建成,氣派豪華,美麗光潔,是泰國佛寺建築中最富有西方風格的寺廟。主殿大門兩側有石獅子守衛,殿內供有一尊高約3米的釋加牟尼金佛。佛殿窗戶仿西歐教堂建築風格,用彩色玻璃拼裝組成泰國式花格圖案。主佛殿中的清拉佛像是泰國著名彭世洛佛像的復製品。主殿後面,是一個以雲石鋪地的大庭院,廣闊清幽,三面圍著走廊,迴廊上陳列著51尊泰國歷代各時期的各種類型的佛像,形象逼真,姿態各異,栩栩如生。融合了中印等佛教造型藝術風格,是19世紀泰國佛教的典範。佛殿後的報廈佛龕中,立有他瓦嚦瓦蒂藝術時期的佛像。此外,還有中國或日本的佛像,寺內還建有不少華麗的亭台,對岸有雲石鍾樓,並植有菩提樹。雲石寺白色雲石柱和金黃色的屋頂,在陽光下互相輝映,顯得高貴美麗,加上恬靜清潔的園林,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1銖,銅鎳材質。該幣正面圖案為泰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曼谷王朝拉瑪九世)側面頭像,背面圖像為曼谷玉佛寺。玉佛寺位於首都曼谷大王宮東北角。是大王宮的組成部分,面積占整個大王宮的1/4,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全稱「嘉願納瑟沙拉南佛院」又稱護國寺,是泰國唯一沒有和尚居住的佛寺,曼谷400多座寺廟中,以玉佛寺最聞名。該寺供奉的68厘米高之玉佛,價值連城,與曼谷的卧佛、金佛一並被列為泰國三大國寶。玉佛寺整個建築宏偉堂皇,屋宇亭榭,高塔長廊,或玲瓏剔透,金玉璀璨,或高聳挺拔、宏偉狀觀。幾乎集中了泰國各佛寺的特點,是全國最大的寺廟。玉佛寺體現了泰國古代建築和藝術的特點,被譽為泰國佛教建築雕刻、繪畫的藝術瑰寶。佛寺佔地2.1萬平方米,始建於1782年,共有大小寺廟22座,主要建築有玉佛殿、新天閣、鍾樓、藏經殿、佛骨殿、叻達納大金塔等以及迴廊壁畫。這些建築座落在白色大理石製成的台基上,牆壁上有精緻的花紋。四周有高大的八角柱雕、有形象逼真的禽獸,並鑲有五彩繽紛的貝殼和金色飾片。藏經殿內一座用珍珠鑲嵌的雕漆櫥櫃珍藏著早期的佛經。寺內裝飾極其富麗堂皇,雕梁畫棟、壁畫滿牆、殿內氣氛莊重肅穆。玉佛寺內至今還可見到鄭和下西洋帶去的彩瓷片鑲成的松、柏、菊、牡丹和飛鳥圖案的花牆。玉佛寺的屋頂有尖頂裝飾。這是第一大特點,所謂「尖頂排空、千峰競秀」這在錢幣上反映突出、可謂淋漓盡致。玉佛是由一塊整體的碧玉雕成的,高68厘米、寬48.5厘米、晶瑩通透、造型優美,是泰國最受尊崇的國寶。關於玉佛的來歷,有多種充滿神奇色彩的歷史故事。1434年一個夜晚,泰國北部清萊府的一個佛寺中的佛塔在霹靂的雷聲中倒塌,人們在瓦礫中發現了一尊佛像。有一天,一位方丈發現該佛像面部鼻端露出內層碧綠的光澤,出於好奇、方丈把佛像表層灰質全部剝去,展現在眼前的竟是一尊完美無暇的碧玉佛像。1782年曼谷王朝遷都曼谷建造了玉佛寺。(4)50薩當,黃銅材質。該幣正面為泰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曼谷王朝拉瑪九世)側面頭像。背面為泰國清邁雙龍寺,又叫黎·素貼佛塔。提起清邁,一定會有不少人想到潑水節的歡樂氣氛。其實清邁是泰國歷史上第一個獨立國家——蘭納泰王朝的首都,是政治、宗教、文化及貿易中心,因此保留了許多的文化遺產,素有「北方玫瑰」之稱。清邁市內古跡寺廟隨處可見。每一座古跡都具有其歷史故事及文化特色。其中雙龍寺為素貼山上著名的佛教避暑勝地,此廟坐落在海拔1053公尺的高山上,是一座由白象選址、皇室建造、充滿傳奇色彩的廟宇。傳說有位錫蘭高僧帶了幾顆佛舍利到泰國,高僧怕人搶走佛舍利,便決定將舍利放在白象身上,任由白象選擇可以建寺供奉舍利的福地。有一天白象隨處游盪,走上素貼山,走著走著白象就趴下了。於是人們就在白象趴下的地方建了寺,供奉佛舍利。由於山路兩側有兩金龍守護,所以便叫雙龍寺。(5)25薩當該幣正面圖像為泰國王普密逢·阿杜得側面頭像。背面圖像為落坤佛塔、面額、年號。這枚硬幣的背面圖像佛寺塔群是位於泰國南部的洛坤(那空是貪瑪叻)古城,建城有1000多年,自古就是佛教中心。洛坤古城曾是馬來半島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城市。山清水秀,名勝古跡最多。瑪哈達寺是泰語「偉大的遺跡神龕之寺」之意。是泰國南部重要佛寺,位於洛坤市區,規模相當大,建築物眾多,寺中最有名的是一座大金塔,華人稱之為洛坤金塔。相傳757年所建,1157年柏昭是貪瑪速功王執政時,佛教處於全盛時期,下令按錫蘭式寺廟仿造改建。那聳入雲霄的塔尖離地76米,在塔尖鑲嵌著重達500公斤黃金,遠遠望去金光閃閃,耀人眼目。在寺中左邊的一個小丘上有一個涼亭,據說這里供奉著佛祖的足跡,關於佛祖足跡有一個美好的傳說。過了佛廊有一群白塔,走過白塔群,有一古老銅鍾上邊刻有「佛歷2230年(公元1687年)7月27日星期五字樣」。據說到此擊鍾禮佛必獲吉利。過了銅鍾便是神馬殿,有眾神守護。(6)10薩當該幣正面圖案是泰國王普密逢·阿杜德(曼谷王朝拉瑪九世)側面頭像;背面圖像左邊泰文為泰國名,右邊泰文為佛歷記年(年號)。背面圖案佛塔是柏讀清壽佛塔,面額為泰國文字體。柏讀清壽佛塔位於泰國東北部高原上的色軍(沙功那空)府內的佛塔,色軍府位於農漢湖西岸,盛產稻穀、玉米、棉花,是東北部的貿易中心,公路通往那空拍農,烏隆等地。(7)5薩當該幣正面圖案為泰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拉瑪九世)側面頭像。背面圖像左邊泰文為泰國名,右邊泰文為佛歷記年。背面圖像佛塔為曼谷大金塔。曼谷大金塔位於曼谷以西80公里處的佛統府,是泰國的一處佛教聖地。小城中遍布著佛寺塔群,世界著名的大金塔顯得最為特別。「佛統」一詞來源於巴利文,意為「第一座城市」。大金塔泰語稱「帕巴統者里」,意思為第一佛塔。傳說統治佛統的君王生了一個兒子,很受父王寵愛,但算命先生說,兒子長大會殺父親,君王想要餓兒子,一個好心的婦女收養了這個孩子。孩子長大後率眾起義殺了君王。當孩子得知被殺的君王是自己的父親後,慪了一肚子氣,於是處了收養了他的婦女。之後,他追悔莫及,他向僧人表示要贖罪,僧人告訴他:要贖罪可以建一座鴿子飛不到頂的大塔,以後泰國就出現了最古老最高大的大金塔,建於佛統中心,塔呈褐黃色,塔高130米,光是螺旋狀的塔尖部分就高40米。塔的底坐是二層巨大平台,在大佛塔的下面還罩有三座小佛塔,小佛塔建於公元6世紀,高84米,後廢棄。1860年泰王拉瑪四世下令加以重建,並在其上修建大塔,後被雷擊倒,又建新塔,所以大塔之內包容三個佛塔,一個套一個,這在建築史上是少有的。在大塔的基座平台上,有4座佛殿背著大塔,在4座佛殿之間24座鍾亭環繞大塔而立。(8)1薩當該幣正面圖像為泰國普密蓬·阿杜得(曼谷王朝拉瑪九世)側面頭像。其背面圖案左側泰文為泰國名,右邊泰文為佛歷記年。背面圖像佛塔為位於泰國北部山林中的合理紋猜佛塔,該佛塔座落在南奔府內。這里的南奔魯安寺其殿堂建於年代不詳,氣派豪華,正門貼滿金箔,盡奢華,主殿堂有兩尊青銅佛像。齊里騷佛寺,是以20座佛塔並立而著名的寺廟,據說遊人能數得出20座佛塔必獲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