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哪裡取消廟會

中國哪裡取消廟會

發布時間:2022-07-20 00:57:00

❶ 平玉楊埠二月初七廟會取消了嗎

我想不會的,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廟會,這是個變群眾物質交流和精神交流的,公共場合,對老百姓的生活有太非常方便的幫助,一般不會,隨意取消的

❷ 沈陽現在有皇寺廟會嗎

今年的廟會取消了

❸ 中國都有哪些廟會之類的活動,什麼時間

廟會
開放分類: 宗教、民俗、節日、習俗、春節習俗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東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也逐漸形成。它們互相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在南北朝時都各自站穩了腳跟。而在唐宋時,則又都達到了自己的全盛時期,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動。如聖誕慶典、壇醮齋戎、水陸道場等等。佛道二教競爭的焦點,一是寺廟、道觀的修建。二是爭取信徒,招徠群眾。為此在其宗教儀式上均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

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群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北魏時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動就是如此。所謂「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遷都洛陽後,大興佛事,每年釋迦牟尼誕日都要舉行佛像出行大會。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陽城各寺都將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時,佛像有千餘尊。出行時的隊伍中以避邪的獅子為前導,寶蓋幡幢等隨後,音樂百戲,諸般雜耍,熱鬧非凡。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都是這一時期行像活動的沿襲和發展。並漸次推廣到四川、湖廣、西夏各地。元、明以後,行像之風才衰落,很少見於記載。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們還在寺、觀中舉辦道場,定期進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動,坐等信徒俗眾前往齋戒聽講,頂禮膜拜。

原來屬於民間信仰的報賽酬神活動,紛紛與佛道神靈相結合。其活動也由鄉間里社逐漸轉移到了佛寺和道觀中進行。在佛、道二教舉行各種節日慶典時,民間的各種社、會組織也主動前往集會助興。這樣,寺廟、道觀場所便逐漸成了以宗教活動為依託的群眾聚會的場所了。

而這些宗教活動逐漸世俗化,也就是說更多的是由民間俗眾出面協商舉辦。這種變化,不僅大大增加了這些活動自身的吸引力和熱鬧程度,也使這些活動中的商貿氣息隨著群眾性、娛樂性的加強而相應增加。在宗教界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協助下,使廟會活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雖然這一時期的廟會不論從其數量還是規模,在全國都已形成蔚為大觀的局面,但就廟會的活動內容來說,仍偏重於祭神賽會,而在民間商業貿易方面相對薄弱。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則是在明清以至於近代。

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娛樂性活動。於是過年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但各地區廟會的具體內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北京廟會
[編輯本段]

春節,俗稱過年。除一般年俗外,廟會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初二至十六)、「東岳廟」(初一至十五)、「白雲觀」(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廟會,最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

「五顯財神廟」的正式活動從正月初二算起。初二一大清早,往財神廟進香者,除巨富顯貴外,絕大多數是騎自行車。他們多身著各種綢緞的棉袍,外罩馬褂或坎肩,頭戴細氈禮帽。香客們從城裡出發出廣安門向南,當然基本順風,(因北京冬季多西北)。但一出廣安門就須逆風而行了。

紙魚,用一根竹劈兒綴上白線拴好,以便手提;還有成串的、泥胎、外糊金銀箔的金銀元寶,也拴在竹劈兒上。另外還有一種卜碌碌帶響的風車。這種風車系用細篾兒和彩紙條兒糊成風輪,安裝在秫秸架子上,每個風輪帶有白線拴好的一對小鼓腿兒,敲打著一個泥塑蒙紙面的小鼓,大風一刮, 卜碌碌直響。

這種風車有單一的,有四個以至十幾個連在一起的。傍晚,太陽平西的時候,你只要仁立街頭,就能見到一輛接一輛的自行車形成了湍急的車流。

香客們求財心虔,哪還管你撲面而來的五、六級大風呢!臨近財神廟一里余,路旁遍設香燭表紙的攤子。入廟首要就是參拜財神。只見殿內香煙絛繞,燈燭通明,也能聽到鍾磐悠揚之聲。這時殿里殿外,熙熙攘攘,擁擠不堪。敬神已畢,除可以在廟內品嘗一些北京的風味小吃外,最重要的則是「請」上一些別具特色新福商品。這里有大小不等的「福」、「壽』』字的紅絨花和剪金紙花;還有長尺半、闊半尺的印有金鱗圖案和「吉慶有餘」、「吉祥如意」等吉利話的大紅香客們在車前的燈叉上插著一隻或大或小的風車,車把掛滿了成串兒的金銀元寶和紅紙金鱗魚;頭戴氈帽緞帶的隙縫中滿插紅絨花、金「福」「壽」字和孔雀翎——他們神采飛揚地「勝利」返航了。一路行來,只聽風車卜碌碌亂響,紙魚撲楞楞隨風招展;又見凱旋的香客滿頭金碧輝煌,滿面春風,真好像從趙公元帥那裡得來了無盡財源似的。各自抵家,絨花金宇分贈家人,元寶、孔雀翎插在神桌的撣瓶里,大風車就高掛在北京住家院中特有的棗樹上。這時滿眼的財喜氣,充耳的風車聲,年意盎然,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出朝陽門約五里之遙的東岳廟,也是春節時重點廟會之一。東岳廟建築雄偉高大,氣勢非凡。尤其山門對面的「琉璃牌坊」堪稱一絕。這牌坊系由黃綠兩色帶有浮雕的琉璃磚瓦所築成,高約六、七米,闊約十數米,兀立在東岳廟前。

東岳廟內所供奉的神祗可分三類:一為東岳大帝,這是人所共知的;二為地獄陰司之神;三曰喜神,即所謂「月下老人」,並建有「喜神祠」。其中尤以執掌地獄陰司之「七十二司」和喜神祠最能吸引香客。「七十二司」,即傳說中陰曹地府里執掌對來自陽世的善惡鬼魂給以獎懲的「執法官」。以前廟內還設有「閻羅寶殿」。殿中塑有牛頭馬面、勾魂使者、小鬼、夜叉之類的陰司「皂隸」。

他們有的勾鎖亡魂,有的押著所謂陽世間的「惡人」在濫施非刑。什麼上刀山,下油鍋,大鋸鋸,上磨研以及敲牙割舌、過奈何橋等,真是陰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當初有個別小鬼行刑場面的塑像前還設有「機括」。只見小鬼們雙手高擎鐵鏈,正欲拘拿亡魂。其青臉紅發,鋸齒猿牙的凶惡相令人望而生畏。但因殿內光線陰暗,香客們好奇心勝,必欲走近以窺端倪,誰料剛一上前,恰好踩中消息,只聽嘩啦啦一響,小鬼猛抖手中鎖鏈,不偏不倚,端端地套在了那倒霉香客的脖子上。事出不防,香客們心中早已是恐懼不安的了,陡然經此一嚇,竟有當場斃命者。以後,事出多起,在輿論的壓力下,也就將這種滅絕人性的玩藝兒拆掉了。而「喜神祠」卻是與它截然相反的一種情況了。男女青年,或單獨,或成雙地到月下老人的塑像前虔心祝禱,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當然也有父母來為子女祈福的。

西便門外的白雲觀是春節期間開放時間最長、香火最盛、最具特色的廟會之一。 且設有各種新奇別致的玩藝兒,其中包括初八的「順星」和十八的「會神仙」,雖屬宗教儀式,但也新鮮有趣。

上午八時左右,這里早巳人頭攢動了。門口遍布賣小吃的攤販,所賣小吃也與其它廟會大同小異。但是終究太早,生意還比較清淡。而最熱鬧的一幕卻是進山門時的「摸石猴兒」。觀門呈拱形(共三門,中間大,兩翼小),門的內圈系以一弧形石雕為飾。石雕的左下方有一石猴浮雕,傳說人們摸了它可以清心明目不患眼病,』即使患病亦可痊癒。當然這純系無稽之談,但遊人則必欲摸之而後慰。久而久之,「摸石猴兒」也就成為新正逛白雲觀的傳統節目了。長期經人們的撫摸,山門上彎窿般的石雕,別處依然呈青砂石的深灰色,唯獨這個小猴兒被摸得鋥光瓦亮,特別逗人喜愛。

進得門來,第一進院落中有三座石橋,但橋下無水。三座橋只開中間一個橋洞,洞中朝東西方向平分開,兩側各設一方桌,桌上有兩位道士分東西盤腿打坐——從早開山門起,一直坐到傍晚遊客散盡他們才能如釋重負地回堂休息。「溜溜」一天,也真夠辛苦的了。他們是白雲觀的主要節目,也是過年廟會的主要財源之一「打金錢眼」的一對「活道具」。他們所坐的橋洞上端,東西各高懸一直徑約為兩尺、厚為三寸余的紙胎,上麵糊以金紙的大金錢。金錢是用紅絨繩從南北兩端綳緊的,中孔內系一小銅鈴。在東西兩側橋畔,設有許多以現鈔兌換已不流通的制錢攤子(多為本觀道士經營),以一角錢兌換十個制錢。遊客們即於兩側橋面上瞄準相距五米開外的金錢孔上的小銅鈴投擲。誰能打得准,把銅鈴打中打響,這一年他就會順順當當兒,事事如意。這就是著名的「打金錢眼」。因距離較遠,銅鈴又小,能打中者,純系偶然。不過人總是要試試「運氣」,即使花多少錢去兌換制錢也在所不惜。

繞橋後,再進一院落,即為「順星殿」。這里是廟會中求簽的地方,每年正月初八日,香客來自雲觀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星祝告,祈求一年平安,並買一張讖圖,以查今年究竟主吉主凶,以便做好趨吉避凶的准備。

北京的廟會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個月內就有數天,會期除固定的,還有不定天數的。比如清末民初的會期: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廟,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護國寺。再加上正月初一開廟的東岳廟和大鍾寺(一般開廟10天到半月),初二的財神廟,十七、十八的白雲觀,三月初三的蟠桃宮等等。各類廟會幾乎天天有,有時一天還不只一處,所以說北京又是廟會的天下.想把所有的廟會詳盡地統計起來實在是不太容易。

北京的廟會之所以得以流傳,是因為它的存在適應了社會的需求。廟會的形成發展最初與寺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廟會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附設一些商業活動。久而久之,廟會主要成了老百姓的購貨市場,以滿足一般市民的生活需要,宗教活動倒是次要的了。

老北京"過日子"的家庭主婦們大都不願光顧大街上林立著的大商場和百貨公司,就像現在買菜到農貿市場一樣,她們到廟市上去買東西,挑選方便,價錢又便宜,廟會的商販們盡量地滿足她們的需求。首先貨物種類齊全,鍋盆碗箸,日用百貨,衣帽鞋襪等應有盡有。貨物質量不要求多麼精緻,只要結實、便宜。主婦們選購了必需品之後,一般能滿足幾天的需求,所以,同一個地區不必天天有廟會。廟會的商販們,也在一個廟會結束前,又把全部家當搬到另一個廟會。因此北京的廟會雖然地方不同,內容卻又大同小異,經常逛廟會者都知道,走到哪裡全都是這些人。

北京的廟宇中,有幾處的宗教活動是極富特色的。 如正月初八的弘仁寺、十五日的黃寺、二十三的黑寺、三十日的雍和宮等,這是喇嘛廟宗教儀式:由喇嘛們扮演鬼怪;長教喇嘛手執法器,游轉之後,將"鬼"除之。再如城隍廟的"城隍出巡"也是單純的宗教活動,每年五月初一,東城的大興縣城隍廟和四月二十二城西的宛平縣城隍廟都有"城隍出巡"。屆時,將廟內城隍的塑像抬出,不但前呼後擁的儀仗執事,還有若干"馬童"和裝扮成各式模樣的善男信女們,一直走到都城隍廟,出巡之時,大街上觀看者如潮似海。每年十月二十五的白塔燃燈、七月十五中元日的燒法船、正月初八的星燈等,宗教氣氛極為濃烈,有些活動只屬宗教範疇,而且沒有廟會市場伴隨。其他的廟會期間,雖然也都是該廟舉行宗教活動的時間,但由於特色不濃,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

神話色彩濃郁的古盤廟會
[編輯本段]

在豫南巍峨的桐柏山系中,有一座老年山,名曰盤古山,或叫九龍山。以山頂為界,北屬 泌陽縣,南歸桐柏縣。傳說,早在天地混沌未開的時候,是盤古神砍開了一個飄來飄去的大氣包,氣包變成大山,盤古就在這山上休息。三仙女下凡和盤古結為兄妹,開始了人間的生活,兄妹倆穿樹葉,采野果,捕魚打獵,構木為巢,生活得十分快樂。後來,天地間忽然洪水泛濫,天塌地陷,人類毀滅,盤古兄妹被石獅子搭救,得以生存。事後,兄妹倆補好了天上的漏洞,又滾石磨驗婚結為夫妻,天底下才有了人煙。盤古兄妹成了人類始祖,他們居住的山也叫盤古山了。 每年春天,盤古山一帶的人們都要祭祀盤古,祭祀盤古的時間是農歷的三月三日,俗稱盤古會,一般持續5天。大會期間,各路善男信女以響器為前導,抬著貢獻給盤古爺的整豬整羊等供品,一路焚香燃表,吹吹打打爬到山頂盤古寺。 祭祖的時候,先要燃放鞭炮,意思是告訴盤古,他的後代子孫沒有忘記他的功德,今年又來祭拜他了。緊接著,人們手執香炷,躬身向盤古塑像祈禱,把自己內心深處的夙願傾訴給盤古。而後,他們又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虔誠地叩頭祝福。有的人不惜重金捐贈香火錢,以表示自己對盤古的崇敬之情。 廟會期間,盤古大殿前人們用磚砌了一座大約有一間房大小的「香爐」,專供善男信女焚燒香表。香爐根部,留有數十個方孔。方孔有兩個作用,一是為了通風,使香火更旺;二是可以從孔中扒出香灰,供人們燒雞蛋和烤饃用。當地風俗:吃了盤古爺殿前香灰燒熟的雞蛋,可以治百病,辟邪惡,去災禍。上山祭祖的人,除帶香表、鞭炮、供品外,還要用布兜或提籃帶上一些雞蛋。雞蛋燒熟後,有的當時剝皮食之,有的小心翼翼地拾入籃子,帶回家去。據說盤古爺把靈氣附在雞蛋上,有病可以治病,無病可以健身,在人們看來,既然盤古爺能夠開天闢地、繁衍人類,那麼驅除疾病、保佑福祿等區區小事更不在話下。 盤古廟會祭祖活動一般是有組織進行的。盤古山周圍分為四大域,各有域長。每年三月的朝祖會由四域長輪流主持,擔任會首。會首負責會期的治安秩序,香火收入的使用、戲班安排等重大事情。 盤古山周圍群眾之所以將盤古奉為至高無上的神靈,除了盤古有開天闢地、創造人類的偉大功業以外,還因為盤古是庇護他們安居樂業的保護神。他們祭奉盤古的主要目的不外乎是祈雨、求子、保平安。傳說中盤古爺有行三場私雨的權利。所以,百姓需要雨水的時候,只要向盤古乞求,盤古就能滿足人們的心願。當地山民中還有一種說法,盤古爺愛干凈,三月三廟會以後下一場洗山雨,沖沖人們留在山上的污穢。廟會期間人們之所以向盤古求子,也是因為盤古爺盤古奶捏泥人繁衍了人類。 河南桐柏縣的盤古廟會,自始至終都籠罩著濃郁的神話色彩。廟會上的每一種祭祀活動,都有相關的神話傳說在當地流傳。

老北京幾個典型廟會
[編輯本段]

(一)都城隍廟

都城隍廟中供奉著守護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爺。在今西城區成方街一帶。清末一場大火,將廟燒毀。然而這座古廟於老北京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北京廟會的誕生地。

在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模相當可觀。明代的《燕都游覽志》說:"廟市者,以市於城西之都城隍廟而名也,西至廟,東至刑部街,約三里許,大略與燈市同。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開市,較多燈市一日耳。"明代一年一度的燈市,可轟動九城,能與燈市相比的都城隍廟廟會,其盛況可想而知了。

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廟會外,每年農歷五月十一日還由太常寺官員在此舉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動。屆時,香客遊人絡繹不絕,小商小販雲集此地,高聲叫賣,熱鬧非凡。"鬧市口"即是記載當時廟會盛況的地名。由於廟會上"游上填塞,故多草竊剪綹之事",少不了打架斗毆事件的發生,因而留下"鬧市口常鬧事,太平橋不太平"的諺語。

隨著社會的發達,都城隍廟的廟會逐漸衰落,被廣安門里的報國寺廟會取代。不久琉璃廠市場又取代了報國寺廟會。

(二)土地廟

土地廟也叫"都土地廟",在宣武門外下斜街路西,廟的規模不大,但廟會的規模不小。每月逢三有廟會,以商業活動為主。《光緒順天府志》說:"每旬之三有廟市,遊人雜沓,與護國、隆福兩寺並稱勝。"能與號稱"東西二廟"的廟會"並稱勝",可見盛況不一般。商販貨攤和文藝演出場地多在廟的四周,春秋旺季攤位可以一直擺到廣安門大街上。

土地廟周圍多是普通城市勞動階層和菜農、花農,因此土地廟的廟會上,多是一般市民所需要的日用器皿,鍋碗瓢盆,中小農具,種籽秧苗,而很少看到珍寶翠鑽、古玩字畫等有錢人喜歡的東西。廟會上的鮮花買賣,是土地廟廟會的一項主要特色,因其於花鄉--豐台十八村毗鄰,所以這里的鮮花遠勝其他廟會。鮮花的品種又多又鮮,而且還不乏奇花異草。土地廟的廟會上還有一種商品特別多,這就是雞毛撣子。舊北京老百姓用它們打掃衛生,還是室內不可缺少的擺設。尤其是春節前,雞毛撣子是各家各戶不可缺少的工具。

建國初期北京的土地廟會還興旺過一個時期,現在廟會已不存在,但是廟的建築還在,只是早已作為民居,面目全非了。

(三)白塔寺

白塔寺在北京阜成門內大街路北。正名妙應寺,是北京名剎,因寺內有座"以鎮都邑"的藏式佛塔,通體皆白,故俗稱白塔寺,而正名妙應卻不大提及了。 白塔寺的廟會在農歷每月五、六兩日舉行,也是北京主要廟會之一。《舊京瑣記》里有記載:「…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廟,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護國寺,九、十之隆福寺,謂之四大廟市,皆以期集。」 白塔寺的廟會與護國寺廟會基本相同,因白塔寺與護國寺不但位置相鄰,而且廟會的日期也相近。 廟會期間,除與其他廟會類似的山貨、百貨、食品、玩具和農副產品等貨攤外,木碗貨攤是其特色。《舊都文物略》中說:「白塔寺的木碗花草、土地廟木器竹器,皆屬特有。」賣蛐蛐罐、蟈蟈葫蘆、鳥籠子市場也是白塔寺廟會的特有市場。這些東西不但有它的實用性,而且由於製作講究,工藝復雜,很多都已成為精美的藝術品。白塔寺廟會止於公私合營之後。

(四)護國寺

護國寺位於北京西城西四牌樓之北,護國寺街西口內路北。廟會定在農歷每月七、八兩日。

護國寺廟會上貨攤多,貨物齊,在這里不僅買貨,還可以聽聽相聲,看看雜耍,是吃、穿、用、玩應有盡有。《京都竹枝詞》中雲:「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消百萬錢,多少貴人間至此,衣香猶帶御爐煙。」

護國寺廟會上玉器攤很盛。北京是數代帝都,很多高超的工匠集中北京,使北京成為玉器產地,廟會期間,達官顯貴多愛逛玉器攤。餑餑鋪和扇子鋪在廟會上也是個大行業。扇子有便宜的蒲扇,中檔的羽毛扇,高檔的摺扇和團扇。有的摺扇和團扇上不僅雕花刻紋,還鑲嵌珠寶玉石,扇面上有畫師作畫,大家題字,往往一把扇子就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五)隆福寺

隆福寺位於北京東城東四牌樓之西,是北京名剎之一,當初廟里的香火十分興旺,是"東西兩廟"之東廟。每旬九、十有廟會。因此地繁華,遊人眾多,有的攤販為多賺錢,九、十兩天之後不走,繼續營業一兩天,這樣隆福寺的廟會就由每旬兩天變為逢九、十、一、二這4天了。

隆福寺廟會的規模居京城廟會之首位。《日下舊聞考》中�說「……�每月之九、十有廟市,百貨駢闐,為廟市之冠。」《燕京歲時記》雲:「九、十開東廟,開廟之日,百貨雲集,凡珠玉、綾羅、衣服、飲食、古玩、字畫、花鳥、魚蟲以及尋常日用之物,星卜、雜技之流,無所不有。乃都城內一大市會也。」該廟會上珠寶玉器、文玩古董很多。雕漆買賣在這里也很興旺。最具特色的是隆福寺小吃,多種多樣,隨季變換,至今這里的小吃店還頗有名氣,保留著一些傳統品種,受到老北京人的歡迎。廟會上洋煙畫攤前也常常是擠滿了人,過去有搜集洋畫片的,和現在集郵相似,因此產生了交換洋煙畫的"自由市場"。

解放後政府將各種攤販集中在廟前的大棚內,固定攤位,獨自經營。名曰"東四人民市場",後改為國營百貨商場。80年代又把前面只有一層的營業大棚拆掉,換了一座高八層的商業大廈,改名為"隆福大廈",原隆福寺廟的建築已盪然無存。

(六)廠甸

廠甸位於北京和平門外琉璃廠一帶。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廟會,是老北京春節期間遊人最多,最熱鬧的地方,當時很少有人不去逛趟廠甸的。

明嘉靖間為了皇宮和皇族的安全,把原在東華門、燈市口一帶的燈市部分移到琉璃廠附近。上元節時這時搭棚懸燈,熱鬧非凡。宣武門外是各省會館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於此,暇時多願到琉璃廠逛逛,對促進琉璃廠書肆和文物、南紙店鋪的發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清代中晚期,社會上一些暴發戶附庸風雅,不讀書也大量購買書籍,放在家裡擺樣子。不懂文物的人,也買名人字畫,名瓷和青銅器,也促進了琉璃廠的古籍、文物行業的興盛。

廠甸廟會是由看燈逐漸形成廟會的,從乾隆年間就規模相當可觀了。廟會上幾乎無所不有、無所不包,各色貨物五花八門,逛廟會的人是工農兵學商,各行各業的人都有。無論男女老少到廠甸都能各有所獲。 今天的廠甸廟會是北京城內唯一的開放式廟會,琉璃廠也被恢復成為名符其實的文化街。

(七)白雲觀

白雲觀位於北京西便門外,復興門外白雲路之東。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九日有廟會。以宗教活動為主。
白雲觀是北京最大的道觀,號稱"全真第一叢林"。白雲觀正月開廟的主要活動有山門"摸石猴",窩風橋上"打金錢眼",元辰殿十二生肖二十四孝圖前「尋找命星」等等。
其中"摸石猴",除山門上這只石猴外,還有兩只石猴隱藏在其他石刻的花紋中,名曰「三猴不見面」,後二猴知道的人不多,所以白雲觀還有「鐵打白雲觀,三猴不見面,」的說法。窩風橋據傳是佛道相爭的產物,原橋在「文革」期間被拆毀改為防空洞。現在的橋是一九八八年又依舊樣重建的。道教文化中,天乾地支配合,每六十年重復一次,叫一個花甲子,每年都有一位對應星宿當值。元辰殿中塑有以六十年花甲子為順序的六十位星宿像,順星就是遊客到元辰殿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宿,在塑像前跪拜,燒香、布施之後,即可保佑自己一年順遂。
上述廟會現在僅存廠甸和白雲觀兩處,這里給個提示,白雲觀的另兩只石猴,一直在山門外,一隻躲在窩風橋旁,明年春節,如果有時間你不妨按照我說的,到白雲觀走走,爭取把這三隻石猴都摸全了。
廟會又稱莊稼會,其形成的物質條件是集市,其次是宗教文化背景

廟宇與廟會

焦守正

「廟」字本身有三種含義:第一,奉祀神佛、祖先或聖人先賢的處所;第二,指朝堂,也叫廟堂,是朝廷的代稱;第三,廟號,即已死皇帝的代稱。廟宇是奉祀的場所,隨宗教及其奉祀的偶像不同,廟宇的布局和風格也就不同。
北京地區是各種宗教薈萃之地,除了儒、道、佛三大宗教之外,還有喇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薩滿教等等。「儒術」雖然是封建社會統治中國的重要依據,但它畢竟不能算是宗教,所以,主要宗教就是佛、道兩家,兩家之中又派生出不少流派。
各種宗教傳入北京後,都在京城修建了自己的廟宇,盡管形式、格局五花八門,但從信仰和奉祀內容來看,其名稱不外乎庵、觀、寺、院、宮、廟、堂、祠等幾類。據1936年編的《北平廟宇通檢》中所收集的廟宇,內城303座、外城258座,東南郊區33座,西北郊區348座,共計有942座。據說這僅是當年北京廟宇總數的一半。
北京地區諸多廟宇名稱有一特點,除皇家賜名外,還有俗名,往往俗名有口皆碑,名傳遐邇,朝廷所賜之名反而鮮為人知,如岫雲寺、慧聚寺、十方普覺寺、覺生寺等。這些寺名多覺生疏,如果說其俗名潭柘寺、戒台寺、卧佛寺、大鍾寺,則老幼皆知了。
舊時北京許多寺廟內藏有著名珍品,如智化寺藻井,雍和宮照佛樓內佛冠、金傘、毫光珠等,不過只是有些規模較大的藝術品,能保存至今,如碧雲寺內五百羅漢,法海寺內明代壁畫等,其中的明代壁畫尤為珍貴,堪稱稀世珍寶。
法海寺坐落在京西翠薇山南麓,是明英宗的近侍太監捐資建造的,寺里大雄寶殿內的壁畫,聞名於世。殿內三世佛兩側畫的是「諸天三十六眾禮佛圖」,畫中人物豐滿,皓齒明眸,金剛力士赤膊剛勁,甲胄鮮明,形形色色,活靈活現。東西牆上畫的重要人物,是紅蓮托體的如來和衣帶飄拂的飛天,周圍襯以牡丹、月季等名貴花卉,窮工極態,妙筆生輝,令人嘆絕。三世佛的背面的是三大士像,其中尤以水月觀音最為傳神,無論是面龐、神態、衣紋等都不同於一般。全部畫面中,除了神怪、花草等之外,共出現了七十七個人物,個個形態逼真、生態盎然。

舊時,廟會是極典型的宗教活動和貿易市場,北京曾是廟會的天下。北京的廟會不僅是春節正月廟會,其他廟會也很多。每座廟宇的宗教活動,除平時的拈香膜拜外,只有廟會期間才是最典型的。廟會期間,在廟宇所在地,大部都伴有貿易市場,其商品豐富多樣,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久而久之,廟會成為北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廟會是一年一度,有的一個月就有數天,廟會期除固定的,還有不定天數的等等。
清末民初時會期間,廟會是每月逢三(初三、十三、廿三)是土地廟;逢五、六(初五、六,十五、六,廿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初七、八,十七、八、廿七、八)是護國寺;每月逢九、十、一、二(初九、十九、廿九,初十、廿,初一、十一、廿一,初二、十二、廿二)。再加上正月初一開廟的東岳廟和大鍾寺(一般開廟10天到半月),初二的財神廟,十七、十八的白雲觀,三月初三的蟠桃宮(崇文門外東便門一帶)等等,幾乎天天有廟會,甚至於一天還不只一處,可以說,老北京是廟會的天下。

❹ 2021遼寧大連廟會取消么

2021年遼寧大連廟會取消了嗎?根據國家的防疫規定和大連市政府的防疫要求,2021年大連廟會和所有的聚會展銷會通通取消。

❺ 整個中國的古城都有廟會嗎!!

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廟會的,只有北京市門頭溝區、朝陽區,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上海市徐匯區,浙江省磐安縣,山東省泰安市,湖北省十堰市,湖南省長沙市,廣東省佛山市,陝西省銅川市申報的廟會(妙峰山廟會、東岳廟廟會、晉祠廟會、上海龍華廟會、趕茶場、泰山東岳廟會、武當山廟會、火宮殿廟會、佛山祖廟廟會、葯王山廟會)

❻ 廟會現在中國還有么

當然還有,只不過經過時間推移慢慢變得淡了,沒有原來的味兒,像有的地方一年才有一次,有的地方慢慢地變成大的集市。只能在一些古鎮或偏老的地方能看到了

❼ 2022年鳳台縣二月十九春季廟會還辦嗎

二月十九春季廟會取消了。
近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呈大流行態勢,本土疫情仍呈多點散發和點狀爆發並存的態勢。按照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規定要求,取消2022年農歷二月十九(2022年3月21日)傳統廟會。
春節廟會是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春節俗稱過年。除一般年俗外,廟會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各地每逢春節都會有一系列的廟會活動,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初二至十六)、「東岳廟」(初一至十五)、「白雲觀」(初一至十九)、「萬歲山春節大廟會」(農歷初一至十六)都是國內有名的廟會,最富有過年的特色。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裡取消廟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在海外打工工資怎麼樣 瀏覽:829
印度寺廟老鼠多少錢 瀏覽:532
義大利面條為什麼互相纏繞在一起 瀏覽:346
伊朗南部有什麼港口 瀏覽:592
英國留學生如何做筆記 瀏覽:289
印度最大的塔塔在哪個國家 瀏覽:398
印度窮人下雨怎麼辦 瀏覽:321
尖頭義大利面怎麼做簡單 瀏覽:679
中國大學生如何改寫向心力定律 瀏覽:243
印尼黑色閉殼龜是什麼品種 瀏覽:12
越南投資大概需要多少錢 瀏覽:924
印尼居民是什麼民族 瀏覽:64
金絲絨和義大利絨哪個好 瀏覽:416
伊朗官方貨幣怎麼改 瀏覽:158
這邊是哪裡用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748
為什麼越南產的汽車沒有瀝青 瀏覽:858
中國建安七子有多少 瀏覽:205
印尼年有多少個小時 瀏覽:652
伊朗為什麼斷網 瀏覽:722
伊朗伊斯蘭教是什麼教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