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四大名鎮
中華民族5000年悠久歷史,在漫漫長河中,有很多逐漸消失。但依舊有很多,經過時間的打磨和沉澱,最後得以保留,讓現在的我們有幸一睹當年的風采。正好說說今天的主題,中國四大古鎮,也可以說是四大名鎮。
四、 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之鄉
朱仙鎮,在春秋時期只是一個普通的居民點,到五代時期,因為挖通了蔡河和汴河,逐漸成為汴梁城附近的一個重鎮。明朝嘉靖年間,達到鼎盛時期,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成為華北最大的水陸交通點。朱仙鎮的岳飛廟是三大岳王廟之一,舉辦了紀念岳飛誕辰900周年活動。而且木板年畫藝術精湛,並因此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多次開展木板年畫展覽。
2. 中國四大名 鎮是哪幾個
佛山鎮、景德鎮、漢口鎮、朱仙鎮。
1、佛山鎮
佛山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鎮,佛山鎮原屬南海縣,1951年改設佛山市後佛山鎮就早已經消失,現在談論的佛山鎮只限於1950前的。
鎮域大致位於現時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內。我國南方著名的手工業城鎮。如今為我國四大絲織業中心之一。
2、景德鎮
景德鎮,別名 「瓷都」,江西省下轄市(地級),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省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
介於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之間,總面積5256平方千米。
景德鎮市處於屬於黃山、懷玉山余脈、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處於皖(安徽)、浙(浙江)、贛(江西)三省交界處,是浙贛皖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之一。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
3、漢口鎮
漢口是中國四大名鎮之首、武漢三鎮之一。漢口地處武漢長江、漢水以北的地域,隔長江與武昌相望,隔漢江與漢陽相望。漢口自明清以來就是中國南方重要的商業中心,是近代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
漢口是當今武漢市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漢口地區包括江岸、江漢、硚口和黃陂四個市轄區,除黃陂外其他三個區均是早期漢口的建成區域,位於漢口的江岸區是近代中國重要的國際交往中心和內陸第一大港,擁有列強在華規模第三的漢口租界。
4、朱仙鎮
朱仙鎮隸屬於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位於開封市西南部,距離開封市區22.5公里,鎮域總面積92.15平方公里。明清時期與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同為全國「四大名鎮」。
(2)中國四大鎮哪個最強擴展閱讀:
風景名勝:
一、景德鎮
景德鎮是中國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家35個王牌旅遊景點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之一。
截止到2012年,景德鎮市擁有國家4A級景區6個,分別是古窯·民俗博覽區、高嶺·瑤里風景區、浮梁古縣衙、洪岩仙境風景區、德雨生態園、中國瓷園;國家3A級景區3個,分別是金竹山寨、雕塑瓷廠明清園、江西怪石林。
二、朱仙鎮
1、啟封故城遺址
啟封故城遺址位於開封縣朱仙鎮東南三公里的古城村,始建於春秋鄭庄公時期,取「啟拓封疆」之意名啟封。漢初,因避景帝劉啟之諱,改「啟封」為「開封」。
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治所移入汴州(今開封),古城廢,淪為一般村莊,前後歷經1400餘年。城垣雖因年代的久遠而侵蝕毀損,然而夯築城牆時留下的夯層、夯窩和柱洞至今仍清晰可見。
啟封故城作為古都開封的前身,對研究開封早期歷史和中國滎陽鄭姓歷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和實物資料,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2、新石器時代早期灰坑遺址
2011年,文物工作者在朱仙鎮一帶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灰坑遺址,並出土了的石廉、蚌器等遺物。
3、大石橋
大石橋,俗稱紅石橋,因橋下有五孔又稱五孔橋,位於朱仙鎮政府大街中段運糧河西支河(原賈魯河)上。
朱仙鎮大石橋系明代早期建築,其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做工精緻,是朱仙鎮歷史的見證,對研究古代建築和古代交通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佛山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四大古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仙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口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景德鎮
3. 中國四大名鎮現在哪個最
中國四大名鎮:
1 廣東佛山鎮
2 湖北漢口鎮
3 江西景德鎮
4 河南朱仙鎮
4. 中國四大名鎮都是哪幾個
漢口鎮(武漢市),廣東佛山(佛山市),江西景德鎮(景德鎮市),河南朱仙鎮(開封市),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鎮
5. 中國四大名鎮都有哪四大名鎮
1、廣東佛山鎮
佛山鎮域大致位於現時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內。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佛山已生息著一個人口相當密集的聚落,當時,佛山的先民已經擁有較好制陶、紡織技術。東漢時期,出現了先進的耕作技術,成為魚米之鄉。唐宋時期,佛山成為工商業城鎮,至明清時期更成為中國四大名鎮和中國「四大聚」。
佛山鎮歷史上經濟繁榮,要民生活富庶,但地幅狹小,地勢平坦,天然防禦條件差,且地處廣州西南部交通要道,為兵家必爭之地,必經之路。居民為求自保,很早就形成習武強身、自衛的傳統。
6. 全國四大名鎮
在清朝初年,湖北漢口鎮(今屬武漢市),廣東佛山(今佛山市),江西景德鎮(今景德鎮市),河南朱仙鎮(今屬開封市),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鎮.。
湖北漢口鎮
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四大名鎮之首,處於長江中游,古代以水運為主,有「九省通衢」之稱,後鐵路運輸發展,水陸並運,因處於我國南北中間位置,與其他省市聯系方便。
江西景德鎮
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歷史上與漢口鎮、佛山鎮、朱仙鎮並列為全國四大名鎮,下轄樂平市、浮梁縣、昌江區和珠山區,全市土地面積5256平方公里,總人口150.8萬,其中非農業人口59.6萬人,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
河南開封朱仙鎮
河南開封縣的朱仙鎮,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南20公里處,與廣東的佛山、江西的景德、湖北的漢口同為我國的四大商埠重鎮。相傳戰國為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鎮。朱亥本是一位屠夫,因勇武過人,被信陵君聘為食客,以後曾在退秦、救趙、存魏的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信陵君的蓋世英名也是與他發現和任用朱亥分不開的。
廣東佛山鎮
佛山鎮今廣東省的佛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北部,我國南方著名的手工業城鎮。今為我國四大絲織業中心之一。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廣州上游而處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達省城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鄰港澳,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古籍記載:「諸寶貨南北互輸,以佛山為樞紐,商務益盛。」繁榮的商貿帶動了以手工業為主的製造業迅速發展。到明清時期,佛山與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合為「中國四大名鎮」。逐步發展成為嶺南地區商品集散地和冶鑄、陶瓷、紡織、中成葯等製造業的中心。以至與京城、漢口、蘇州合稱為「天下四聚」。繁華的商貿活動和興旺的手工製造業孕育了中醫中葯行業的迅速發展。
7. 我國四大名鎮分別是什麼
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朱仙鎮號稱我國的四大名鎮。
景德鎮得名於北宋景德年間。據說,當時有一種釉色介於青白瓷之間的「影青瓷」,在同類產品中首屈一指,並出現了一大批世代相傳的能工巧匠;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瓷用原料、燃料」;加上水運十分方便,形成「陶金重重倚岸開,舟帆日日蔽江來」的繁榮局面。皇帝動心了,下詔改「昌南鎮」為「景德鎮」。
佛山鎮地處珠江三角洲,相傳這里有一名叫「塔波崗」的土丘,每到深夜便發出異彩,活像寶石壘成的山。人們詫異之餘,掘地三尺,挖出三尊銅佛像,從此,佛山之名就傳開了。
漢口鎮則因地處漢水入口處而得名,古名漢皋,一稱「夏口」,亦稱「沔口」,是武漢三鎮中商業最發達的一個鎮,曾出現過「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宵明」的繁榮景象。
朱仙鎮,以朱亥舊里故名,「為水陸舟車會集之所。」它作為我國四大名鎮之一而聞名全國,乃是在元代開通賈魯河之後。當時貨運到此轉陸運到開封。
8. 四大名鎮是指哪些
四大名鎮指的是湖北漢口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以及河南朱仙鎮。
四大名鎮是我國古代名鎮,是根據每個地方的特色劃分的,並不是根據行政區域來劃分的。那麼四大名鎮指的是哪些鎮呢?下面來給大傢具體的介紹一下。
01
四大名鎮指的是河南朱仙鎮(版畫、年畫)、湖北漢口鎮(商業中心)、廣東佛山鎮(手工業)、江西景德鎮(瓷器)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明清稱為天下四大鎮。
02
漢口鎮(湖北):湖北省武漢市的漢口,漢口得名於地處漢江之口,漢口的發展,始於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以後,其主要是利用長江、漢水的水運之便,作為碼頭和商業市鎮發展起來的。古代有「九省通衢」之稱,後鐵路運輸發展,水陸並運,因處於我國南北中間位置,與其他省市聯系方便。漢口與北京、佛山、蘇州並稱為「天下四聚」。
03
佛山鎮:今廣東省的佛山市,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 ,位於珠江三角洲北部,我國南方著名的手工業城鎮。今為我國四大絲織業中心之一。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廣州上游而處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達省城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鄰港澳,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古籍記載:「諸寶貨南北互輸,以佛山為樞紐,商務益盛。」繁榮的商貿帶動了以手工業為主的製造業迅速發展。到明清時期,佛山與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合為「中國四大名鎮」。逐。
04
景德鎮(江西):今江西省景德鎮市,明清時期為天下四大鎮之首,以產瓷器聞名於世,東晉末年開始生產瓷器,已有1600多年歷史。它是四大名鎮中唯一不靠水運起家的城鎮。英國的劍橋大學教授李約瑟博士稱景德鎮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業城市」。
05
朱仙鎮(河南):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的朱仙鎮,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南20公里處。相傳戰國為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鎮。朱亥本是一位屠夫,因勇武過人,被信陵君聘為食客,以後曾在退秦、救趙、存魏的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信陵君的蓋世英名也是與他發現和任用朱亥分不開的。朱仙鎮的全盛時期是明末清初。當時全鎮面積為25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萬,民商四萬多戶。鎮內街道縱橫、百貨雲集。
9. 我國古代四大名鎮是
古代四大名鎮:廣東的佛山鎮,江西的景德鎮,湖北的漢口鎮,河南的朱仙鎮。
1、佛山鎮,今廣東省的佛山市,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 ,佛山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鎮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 ,鎮域大致位於現時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內。
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佛山已生息著一個人口相當密集的聚落,當時,佛山的先民已經擁有較好制陶、紡織技術。東漢時期,出現了先進的耕作技術,成為魚米之鄉。唐宋時期,佛山成為工商業城鎮,至明清時期更成為中國四大名鎮和中國「四大聚」。
2、湖北漢口鎮,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以「東方芝加哥」之名馳聲於海內外。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是中國中部地區最大城市武漢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大武漢的商業中心,自古被譽為「楚中第一繁盛處」。
地處長江西北、漢江以北的地域,隔長江與其東南側的武昌相望,並漢江與其南側的漢陽相望,歷史上曾作為一個獨立的漢口市存在,現與武昌、漢陽並稱武漢三鎮。
武漢三鎮不僅各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軌跡,而且分別各自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即漢口為商業中心、武昌為科教中心、漢陽為工業中心。雖然三鎮在行政上已經合並接近60年之久,這種情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
3、江西的景德,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東鄰安徽省休寧縣和本省婺源縣、德興縣,南連本省萬年縣、弋陽縣,西靠本省鄱陽縣,北與東北同安徽省東至縣和祁門縣毗連。著名旅遊勝地廬山、龍虎山、三清山、黃山、九華山環繞其間。鄱陽湖、千島湖互映左右。名山勝水,擁出瓷城。
宋景德年間,宋真宗趙恆命昌南進御瓷,底書「景德年制」四字,因瓷器精美,天下咸稱景德鎮瓷器,於是昌南之名淹沒,景德鎮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時,景德鎮瓷業發達,貿易昌盛,與湖北漢口、河南朱仙、廣東佛山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鎮。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東北部,座落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介於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之間,總面積5256平方千米。
景德鎮屬丘陵地帶,坐落於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是典型的江南紅壤丘陵區。市區內平均海拔32米,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東北和西北部多山,最高峰位於與安徽休寧接壤的省界地帶,海拔1618米。
4、河南的朱仙鎮,朱仙鎮在春秋時為啟封城西北附近的居民點。五代時期,由於開挖蔡河與汴河相通,該居民點逐漸成為汴梁附近的重要集鎮。
明朝嘉靖年間,朱仙鎮進入興盛時期,與漢口鎮、景德鎮、佛山鎮齊名,同稱中國四大名鎮。清康熙年間,朱仙鎮盛極一時,成為華北最大的水陸交通聯運碼頭。
1987年,朱仙鎮被省政府命名為中州歷史文化名鎮。2000年5月,該鎮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00家小城鎮綜合開發示範試點鎮」。
朱仙鎮的歷史,源遠而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孕育了早期人類文明。春秋時鎮東南築有啟封城,這時的朱仙鎮已經形成了小型居民聚居點。
北宋末期,首次出現了見諸史料記載的「朱仙鎮」稱號。明清時期,朱仙鎮因賈魯河的開通而走向鼎盛,成為「南船北車」的轉運處和貨物集散地,經濟發到,商業繁榮,並躋身「中國四大名鎮」之列。
朱仙鎮位於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城鎮西南部,距離開封市區22.5公里,南接尉氏縣,東臨祥符區范村鄉、萬隆鄉,北接鼓樓區仙人庄社區,西臨西姜寨鄉。整個鎮域介於北緯34°31′—34°41′、東經114°12′—114°20′之間,南北寬約14公里,東西長約11公里,鎮域總面積92.1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