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下糧倉指的是我國的什麼地方
「天下糧倉」是清江浦的別稱之一。清江浦區是「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主城區之一。清江浦於1415年開埠,在明清時期是京杭大運河沿線享有盛譽的、繁榮的交通樞紐、漕糧儲地和商業城市,至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等美譽。
清江浦從明初到清末,是國家漕糧儲備中心,一直是國家巨型糧倉的所在地,這個糧倉在一定意義上講屬於漕運總督直管。清江浦因為其明清時期是運河漕糧重要的儲存、中轉之地,因而有「天下糧倉」之稱。
(1)世界第一糧倉是中國哪個省市擴展閱讀:
每到運糧季節,「十二萬漕軍護送一萬二千艘漕船」,由清江浦(現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北運京城,運河之上,漕船首尾相連,浩浩盪盪,綿延百里,整個氣勢蔚為壯觀。在曾經熱播的電視劇《天下糧倉》里,即使是用動畫特效製作的場景,依然令人觀後大為感慨。
而如此氣勢的起點,就是清江浦——擁有當時大清帝國最大的儲糧庫,是國家漕糧儲備中心。隋代開挖的大運河,在促進了國內商業的流通後,成為封建帝國的經濟命脈,沿運河崛起了「淮、揚、蘇、杭」四大都市。隋唐以後,封建王朝的財政收入特別是糧食,主要來自江南。
② 中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是哪裡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是中國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和商品糧輸出基地,龍江黑土地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提供中國方案。
黑龍江省耕地面積佔中國耕地總量的九分之一,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最大的商品粳稻產區。全省農村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程度超過80%,農機應用水平居全國前列。
(2)世界第一糧倉是中國哪個省市擴展閱讀:
黑龍江省統計局常務副局長劉樹勝說,2020年黑龍江省農作物播種面積2.14億畝,比上年增長2.7%,糧食播種面積、高產糧食作物面積均創歷史最高水平。今年糧食總產量連續7年獲得豐收,突破千億斤台階,再創歷史最好水平。據了解,黑龍江省在農業生產中,黑龍江省堅持把糧食高產創建貫穿糧食生產全過程,依託先進的農業科技和大機械的生產優勢,不斷提高科技對糧食產量的貢獻率。
③ 中國天下糧倉是哪個地方
中國天下糧倉是河南省。
河南糧食總產量佔到中國的近十分之一,小麥總產量更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多,花生、芝麻產量均居全國第1,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居全國第3。作為中國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河南牛、豬、禽飼養量以及禽、蛋、肉、奶產量均居中國前4位。
(3)世界第一糧倉是中國哪個省市擴展閱讀
河南是中國經濟大省,GDP總量列全國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以河南為主體的中原經濟區為中國第四大經濟區。2019年全省生產總值54259.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0%,
實現了7%-7.5%的年度預期目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635.40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3605.79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26018.01億元,增長7.4%。
④ 中國多魚米之鄉,四川、湖南、江蘇、黑龍江究竟誰才是第一糧倉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卧夕陽。"——宋·孔平仲《禾熟》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自新石器時代開始就開始了農業生產。我國農業生產結構雖然包括了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等,但佔主導地位的幾千年來一直都是種植業。我們用全球7%的土地,養活了全球22%的人口。
如今我國的糧食種植不再是單單的以小麥或者水稻為主,各種經濟作物以及外來糧食作物也開始陸續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像是一些不太適合種植糧食的地區,如今也可以依靠著種植土豆、玉米這些來提高土地產量,如今我國可是土豆大國,位列全球土豆產量第一,玉米則成為了我國第三大糧食作物。我們的糧食越來越多,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⑤ 為什麼把河南省稱作中國的大糧倉
河南地處平原,農業發達,糧食作物豐富,儲備糧多,亦被稱為中國的大糧倉。
河南省耕地面積為687.1萬公頃,名列中國第2。總播種面積達1207萬公頃,其中主要是種植糧食作物,是全國糧食產量超過3000萬噸大關的3個省區之一。河南省小麥種植面積大,占糧播面積的54%,產量一直佔全國的20%以上,高居全國第一。
玉米是僅次於小麥的河南省第2大糧食作物,薯類作物是河南第2大類糧食作物。水稻是河南省的第4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佔全省糧播面積的4%,其產量占總產量的8%。河南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之一,是我國第2產豆大省。
(5)世界第一糧倉是中國哪個省市擴展閱讀
河南國家糧食儲備庫是當時全國18個機械化糧庫之一,主要擔負中央、省級儲備糧以及國家臨時儲備糧的收儲管理任務,是河南省最大的中央儲備糧代儲庫,鐵路專用線與鄭州東站接軌,專用線站台建有11000m2大型輕鋼罩棚,可全天候進行火車專列作業。
除火車接發糧外,糧食出入庫100%實現「四散」化作業,吞吐能力可達350噸/小時。
其次河南還是我國主要產棉區之一,棉花總產量居全國第2位,煙葉總產量一直居全國第1,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煙葉生產基地。河南油料作物的生產主要包括花生、油菜籽和芝麻,其播料播種面積和產量列全國各省區第3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大糧倉。
⑥ 中國產糧大省排名
我國產糧大省包括遼寧、河北、山東、吉林、內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蘇、安徽、黑龍江等十三個省份。中國十三個糧食主產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為75.4%,約95%的全國增產糧食來自13個糧食主產區。
根據2011年糧食總產量(億斤)排名如下:
1、黑龍江
在2007年糧食總產量達到692.6億斤的基礎上,連續越過800、900、1000、1100億斤四個台階,到2011年的1114.1億斤,比2007年增長60.9%,年均增長12.6%。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11年我省糧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到9.8%,這個比重繼2010年提高1.0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次上升了0.6個百分點,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
2、河南
人口大省、糧食生產大省,2011年河南糧食總產量1108.5億斤,比上年增產21.1億斤,連續8年實現增產,連續6年超過1000億斤。糧食生產的長足發展和巨大進步,不僅有效解決了河南省1億人的吃飯問題,還每年調出400億斤以上的食用原糧和製成品,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3、四川
四川是糧食生產大省和消費大省,常年糧食消費及轉化量約780多億斤,確保糧食自求平衡既是中央對四川的基本要求,也是四川對全國糧食安全肩負的重大責任。2011年四川省糧食總產達到734億斤,連續5年增產,時隔12年再創歷史新高。
4、江蘇
江蘇2011年糧食總產657億斤,比上年增產10億斤,實現建國以來首次「八連增」,八年累計增產163億斤,糧食總產由全國第五位上升為第四位,糧食單產由全國第五位上升為第二位。
5、河北
河北是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1年河北省糧食播種面積9429.17萬畝,比2010年增加5.87萬畝;平均畝產672.94斤,比上年增加41.34斤,增長6.54%,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年糧食總產634.52億斤,比上年增加39.34億斤,首次突破600億斤大關。
6、吉林
吉林省是國家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基地,2011年吉林省糧食總產首次突破600億斤大關,達到634.2億斤,比2010年增加65.7億斤。
7、安徽
安徽是全國糧食主產省,糧食總產量居全國前列。多年來,安徽省牢固樹立國家糧食主產區的責任意識,狠抓糧食生產不放鬆。2011年安徽糧食產量620億斤以上,連續4年超過600億斤,連續6年創歷史新高。安徽省每年有150多億斤糧食外調,5年累計銷往省外糧食超過843億斤。
8、湖南
湖南自古就是魚米之鄉,有責任、有能力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為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2011年,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保持在600億斤以上,為全國糧食總產「八連增」作出了新的貢獻。
9、湖北
「湖廣熟,天下足」,從明朝開始,湖北就一直是糧食主產區之一,在中國糧食生產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2011年湖北糧食總產達到477.7億斤,實現建國以來首次「八年豐」,畝產突破386.3公斤,再創歷史新高,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
10、內蒙古
2011年,內蒙古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實現了內蒙古糧食生產歷史性的8連豐。2011年糧食總產達到477.5億斤,較上年增產45.9億斤,增長10.6%,單產增長貢獻率達到95.3%。糧食總產較2003年增產205.3億斤,短短8年時間,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再增200億斤。
11、山東
山東省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2011年,山東省糧食生產戰勝了歷史罕見的秋冬春三季連旱,克服了病蟲害多發重發和台風、洪澇災害等多種不利因素影響,全省糧食生產繼續穩步增長,總產達到885.26億斤,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連續九年增產。
12、江西
江西是全國產糧大省和糧源凈調出省,近年來年均外調商品糧100億斤左右。2011年江西省糧食生產獲得全面豐收。江西省糧食播種面積5475.1萬畝,比2010年增加16.4萬畝,增長0.3%;單產374.9公斤/畝;糧食總產410.6億斤,增產19.6億斤,增長5.0%。
13、遼寧
2011年,遼寧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4754.7萬畝,較上年增加20萬畝。玉米、水稻是遼寧省兩大主栽高產糧食作物,2011年遼寧省種植面積總計增加61.9萬畝,為遼寧省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省糧食總產突破400億斤,達到407.1億斤,實現連續八年豐收,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
(6)世界第一糧倉是中國哪個省市擴展閱讀
在糧食產量方面,北方地區的省份貢獻較多。
北方地區氣候雨熱同期,適宜農作物生長,一些省份是產糧大省,如黑龍江(總產最高)、吉林(單產最高)、河南、山東、遼寧等省。
東北地區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麥等農作物,華北地區主要種植冬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東北地區主食為大米,出產優質的東北大米。華北地區主食為麵食。
⑦ 「豐圖義倉」是什麼地方為何被譽為「天下第一倉」
豐圖義倉是清代末年修築的一座儲備糧食的糧倉,它坐落在陝西省大荔縣的朝邑鎮,是當時的“救時宰相”閻敬銘提議修建的。清光緒三年關中大旱,農民種植的莊稼幾乎被乾死因此民間爆發了飢荒,路上隨處可見被餓死的人,並且朝邑地區的糧食短缺的問題更加嚴重,於是當時身為朝廷的戶部尚書同時也是朝邑人的閻敬銘上書提議修建糧倉並開倉賑災。這座糧倉修建歷時四年,建成後慈禧太後稱它為“天下第一倉”。站在倉頂眺望遠方的風景,曾經發生在這一抹土地上的事情彷彿如幻燈片一樣在眼前放映起來,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