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百家姓一共有多少個
百家姓,一共只收錄單姓444個,復姓60個,一共只有504個,實際上,中國人的姓氏至少有1800個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諸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卡齊康 伍余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粱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鍾徐邱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 咎管盧莫 經房裘繆 干解應宗 丁宣賁鄧 郁單杭洪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 甄魏家封 芮羿儲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 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 甘鈄厲戎 祖武符劉 景詹束龍 葉幸司韶 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 蒲台從鄂 索咸籍賴 卓藺屠蒙 池喬陰郁 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 譚貢勞逄 姬申扶堵 冉宰酈雍 卻璩桑桂 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 郟浦尚農 溫別庄晏 柴翟閻充 慕連茹習 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終 暨居衡步 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 廣祿闕東 毆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師鞏厙聶 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 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 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 查後荊紅 游竺權逯 蓋後桓公 萬俟司馬 上官歐陽 夏侯諸葛 聞人東方 赫連皇甫 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 宗政濮陽 淳於單於 太叔申屠 公孫仲孫 軒轅令狐 鍾離宇文 長孫慕容 鮮於閭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車 顓孫端木 巫馬公西 漆雕樂正 壤駟公良 拓拔夾谷 宰父谷粱 晉楚閆法 汝鄢塗欽 段干百里 東郭南門 呼延歸海 羊舌微生 岳帥緱亢 況後有琴 梁丘左丘 東門西門 商牟佘佴 伯賞南宮 墨哈譙笪 年愛陽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終
② 中國的姓氏共有多少個
23813。
姓氏分為單姓和復姓,單姓指一個字的姓,據統計,中國有單姓6931個。復姓,指由兩個及以上的漢字組成的姓氏。
如:歐陽、司馬、上官、西門。復姓的來源較多,如官名、封邑、職業等,有些則源於少數民族改姓。
《中國姓氏大辭典》顯示,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
(2)中國一共多少姓氏擴展閱讀:
由中國科學院姓氏研究專家袁義達研究員和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邱家儒共同編纂的《中國姓氏大辭典》,全部姓氏均來自於歷代姓氏專著、古今文獻資料、考古發現和近代人口普查資料。
作者歷時四十年,一共收錄了23813個姓氏。其中,單字姓6931個,復姓和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
筆畫最少的姓為1筆,筆畫最多的姓為30筆。除漢族以外,我國當今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均存在使用漢字姓的情況。目前仍在使用的中國人姓氏超過7000種,漢族和少數民族姓氏大約各佔一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姓氏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新「百家姓」出爐引關注 揭秘中華姓氏文化[圖]
③ 中國共有多少個姓氏
23813。姓氏分為單姓和復姓。單姓是指有一個字的姓氏。據統計,中國有6931個單身姓氏。復姓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漢字組成的姓氏。比如歐陽,司馬,上官,西門。復姓的來源很多,如官名、采邑、職業等。,而有些則源於少數民族的改姓。《中華姓氏詞典》顯示,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載的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跨字姓1個。(3)中國一共多少姓氏擴展閱讀:中國姓氏詞典,由中國科學院姓氏研究專家袁一達研究員和中華文化促進會副理事長邱共同編纂,所有姓氏均來源於歷代姓氏專著、古今文獻、考古發現和現代人口普查資料。作者在40年間收集了23813個姓氏。其中單字姓6931個,復姓和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跨姓1個。筆畫最少的姓1筆,筆畫最多的姓30筆。除了漢族,現在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都使用中國姓氏。目前使用的中國姓氏有7000多個,漢族和少數民族姓氏各佔一半左右。參考來源:網路-姓氏參考來源:人民網-新版《百家姓》發布,引人關注,揭秘中國姓氏文化[圖]
中國姓氏眾多,歷史悠久。中國歷史上總有上百個姓氏。俗話說「千孫趙麗,吳州鄭王,陳峰楚魏,申江楊涵」,中國文獻中有5662個姓氏,其中單姓3484個,復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這還不包括元朝和清朝移居中原的蒙古人和滿族人的漢文姓氏翻譯。邊疆少數民族翻譯成漢字的姓氏不算。宋朝的百家姓賺了628個姓氏,明朝的千家姓賺了1594個姓氏。解放以來,北京的戶籍檔案中有2200多個姓氏,上海有1400個姓氏。「百家姓」的名稱始於宋代《百家姓》問世之後。根據中國的歷史記載和甲骨文的出現,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但中國古代的姓氏和姓氏有嚴格的區別。夏商周時期,男性稱姓氏多於女性,姓氏是貴族宗法制度,即古代部落組織的代表和稱謂。(3)中國一共多少姓氏擴展閱讀:分類列表姓氏(dān xìng):只有一個字的姓氏。與復姓相對。如:「王、李、張、劉、陳、智、楊、黃、趙、周、吳、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據統計,中國有6931個單身姓氏。復姓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漢字組成的姓氏。比如歐陽,司馬,上官,西門。復姓的來源很多,如官名、采邑、職業等。,而有些則源於少數民族的改姓。《中華姓氏詞典》顯示,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載的雙字姓有9012個,三字姓有4850個,四字姓有2276個,五字姓有541個,六字姓有142個,七字姓有39個,八字姓有14個,九字姓有7個(分別是:西木干到特都里到特,西木撒到特都里到特,分別引用:網路-姓氏
④ 中國共有多少個姓氏哪個最多那個最少、現在比較常見的有哪些
分析如下:
1、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復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這還不包括元代、清代移居中原的蒙族、滿族人譯改的漢字姓。邊疆少數名族譯成漢字的姓也沒有計算在內。宋代《百家姓》收入628個姓氏,明代《千家姓》收入1594個姓氏。解放以來,在北京市的戶口檔案中就有二千二百多個姓氏,上海市有一千四百個姓氏。
2、最多的姓:李,分布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3、最少的姓:難(讀去聲)。
4、分布於河南省,是由南北朝時期鮮卑族的姓發展而來,原本是一種鳥類的名字,由於當時人崇尚鳥類,把姓起成了「難」,後北遷,大部分遷徙到了朝鮮半島,中國已極少存在。
5、現在較為常見的100個姓氏:
01李 02王 03張 04劉 05陳 06楊 07趙 08黃 09周 10吳
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梁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於 29董 30蕭
31程 32曹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丁 47魏 48薛 49葉 50閻
51餘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鍾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譚 66廖 67鄒 68熊 69金 70陸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顧 82侯 83邵 84孟 85龍 86萬 87段 88漕 89錢 90湯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喬 97賀 98賴 99龔 100文
⑤ 中國的百家姓一共有多少個姓
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曹嚴華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柏水竇章雲蘇潘葛奚范彭郎魯韋昌馬苗鳳花方俞任袁柳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雷賀倪湯滕殷羅畢郝鄔安常樂於時傅皮卞齊康伍余元卜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姚邵湛汪祁毛禹狄米貝明臧計伏成戴談宋茅龐熊紀舒屈項祝董梁
杜阮藍閔席季麻強賈路婁危江童顏郭梅盛林刁鍾徐邱駱高夏蔡田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咎管盧莫經房裘繆干解應宗宣丁賁鄧郁單杭洪包諸左石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裴陸榮翁荀羊於惠甄魏加封芮羿儲靳汲邴糜松井段富巫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車侯宓蓬全郗班仰秋仲伊宮寧仇欒暴甘鈄厲戎祖武符劉姜詹束龍
葉幸司韶郜黎薊薄印宿白懷蒲台從鄂索咸籍賴卓藺屠蒙池喬陰郁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譚貢勞逄姬申扶堵冉宰酈雍卻璩桑桂濮牛壽通邊扈燕冀郟浦尚農
溫別庄晏柴瞿閻充慕連茹習宦艾魚容向古易慎戈廖庚終暨居衡步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廣祿闕東毆殳沃利蔚越夔隆師鞏厙聶晁勾敖融冷訾辛闞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養鞠須豐巢關蒯相查後江紅游竺權逯蓋益桓公萬俟司馬上官歐陽
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於仲孫太叔申屠
公孫樂正軒轅令狐鍾離閭丘長孫慕容鮮於宇文司徒司空亓官司寇仉督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拔夾谷宰父谷粱晉楚閻法汝鄢塗欽
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歸海羊舌微生岳帥緱亢況後有琴梁丘左丘東門西門
商牟佘佴伯賞南宮墨哈譙笪年愛陽佟第五言福百家姓續
拓展資料
《百家姓》最早是宋人編纂的兒童識字課本,通篇四五百個姓,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開頭。「趙」姓為何多列榜首呢,因為宋朝皇帝姓趙。「錢」姓又為何能居次席呢,並不是錢姓人多勢眾,而是因為編纂者生活在吳越國,吳越國國王姓錢。五代時"十國"之一吳越國的建國者,吳越國王錢具美,852年生,壬申。
朱元璋當上皇帝,開創大明江山,他下令重編《百家姓》。編者如法炮製出《皇明千家姓》,通篇以「朱」姓當頭:「朱姓天運,富有萬方」,總計有2168個姓。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是滿族人,他也下旨再編《御制百家姓》(只收漢姓)。這一回榜首換成了「孔」姓:「孔師闕黨,孟席齊梁,高山詹仰,鄒魯榮昌」。通篇是濃濃的崇儒尊孔的氣息
⑥ 中國有多少種姓氏
中國一共有多少姓氏?不同時期的統計數字不一樣:
漢代應劭《風俗通》收錄近500個。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收錄1232個。
宋代鄭樵《通志·氏族略》收錄1745個。
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收錄3736個。
明代王圻《續文獻通考》收錄4657個。
今人陳歷甫最近編寫出的《中華姓氏書法大辭典》收錄10129個,其中漢族姓氏8000多個,少數民族姓氏2000多個。據《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1月15日的最新報道,如今陳歷甫掌握的古今中華姓氏數目已達到15142個,創下了姓氏收集數量之最。
最常用的姓氏有多少?
所謂「常用姓氏」也是一個在一定歷史時段和區域范圍內的相對性概念。如通行的《百家姓》版本共收438個姓氏,只能看作是北宋初年漢民族范圍內的常用姓氏。明代初年翰林編修吳沈奉旨編纂《皇明千家姓》,共收1968個姓氏,則是當時的常用姓氏。現在搞姓氏學研究的人,多以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杜若甫和袁義達先生的研究成果為權威性的說法。杜、袁兩人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1987年大陸人口的隨機抽樣資料以及台灣的姓氏統計資料,經過計算機處理,確定中國人的姓氏為11969個,其中單姓5327個,復姓6642個(絕大多數為少數民族姓氏);目前仍在通用的漢姓約3050個。
⑦ 目前,中國共有多少姓氏,分別是什麼
5662個。
中國人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復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
這還不包括元代、清代移居中原的蒙古族、滿族人譯改的漢字姓。邊疆少數民族譯成漢字的姓也沒有計算在內。
姓氏有: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曹、嚴、華、金、魏、陶、姜、戚、謝、鄒、喻、柏、水、竇;
章、雲、蘇、潘、葛、奚、范、彭、郎、魯、韋、昌、馬、苗、鳳、花、方、俞、任、袁、柳、酆、鮑、史、唐、費、廉、岑、薛、雷、賀、倪、湯、滕、殷、羅、畢、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皮、卞、齊、康、伍、余、元、卜、顧、孟、平、黃、和、穆、蕭、尹、姚、邵、湛、汪、祁、毛、禹、狄、米、貝、明、臧、計、伏、成、戴、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項、祝、董、梁、杜、阮、藍、閔、席、季、麻、強、賈、路、婁、危等。
姓氏的命名:
1、以姓為氏
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志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系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國名為氏
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黃、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常見姓。
3、以邑名為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春秋晉國荀首采邑於智(今山西永濟市),其後別為智氏。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如尹、魏、韓等。
4、以鄉亭之名為氏
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
傳說上古時代虞舜出於姚墟,便以姚為姓。春秋時代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東郭、南郭等為姓。
鄭大夫住在西門,便以西門為姓。魯庄公子遂住魯東門,稱東門遂,是以東門為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姓氏
⑧ 中國有多少姓氏
中國舊時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復姓30個,共438個。發展到後來,據說有4000到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近年出版的《中國姓氏紀編》共搜集姓氏5730個。台灣省出版的《中華姓符》裡面共收姓氏6363個。
《中華姓氏大辭典》收入的姓氏多達11969個,其中單字姓5313個,雙字姓4311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71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1個。由於姓氏本身還在不斷發展變化,據專家估計,我國姓氏大約有18000個。
(8)中國一共多少姓氏擴展閱讀:
《百家姓》,是一篇關於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獻記載,成文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的吳越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淑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參考資料:網路-百家姓
⑨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姓
中國有單姓6931個。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
相關介紹:
中華古姓的最初來源,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所謂「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規則。原始圖騰崇拜是中華古姓的根源。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
(9)中國一共多少姓氏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姓」在東周文獻中有時是指姓族之名號,如《國語·周語下》言「賜姓曰姜」之「姓」[15],即應理解為所賜姓族之名號即姜。又如《左傳·哀公》「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於吳,故不書姓」。
很明顯「姓」在這里是指吳女所屬姓族之名號,即「姬」。所謂姓族之「姓」與作姓族名號講的「姓」是一實一名,屬於兩種概念范疇,所以會發生此種混同,當如楊希枚先生所言是由於名代表實,積久而以實為名,於是產生姬、姜之類姓之名號就是姓的概念。
司馬遷在《史記》中常言姓某氏,沒能區別古代姓與氏之不同,但他所說的「姓」意思即是指姓族之名號。
⑩ 中國有多少個姓
20年前對中國姓氏的調查找到了3000多個姓氏。但當時調查的抽樣率很低,只統計了57萬人,因此結果並不可信。」
最近由袁義達主持的研究課題調查人群數量將近3億,覆蓋幾十個縣市,基本上涵蓋全國。課題小組總共花了兩年時間,找到了4100個姓,並對人數進行了統計。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現在中國至少有4100個姓。
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是李、王、張,分別占總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
袁義達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樣資料,依據各地人口的比例等距離抽樣,嚴格按照統計學原理獲得這一全國性姓氏數據的。
根據袁義達的研究成果,當代中國100個常見姓氏中,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其中,佔全國人口1%以上的姓氏有19個,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和馬。歷史上,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一直集中在這19個同姓人群中。
此外,中國的同姓人群在地區分布上也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區,以王姓為第一大姓,約占人口的9.9%,其次為李、張、劉;在南方地區,則以陳姓為第一大姓,大約占人口的10.6%,其次為李、黃、林、張;在南北過渡型的長江流域地區,第一大姓為李,大約占人口的7%,其次為王、張、陳、劉。
袁義達說:「中國人的姓氏和分布是中國一項特有的國情,它將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祖宗們遺留下來的基因資源的分布、當今海內外的尋根和國家的統一、今後人口發展趨勢等許多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