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球直徑多少公里
地球直徑12756千米。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的質量約為5.96×10^24千克地球的赤道半徑ra=6378137m≈6378km,極半徑rb=6356752m≈6357k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對稱,平均半徑r=6371km。
在赤道某海平面處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2,在北極某海平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2,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標准值g=9.807m/s^2,地球自轉周期為23小時56分4秒(恆星日),即T=8.616×10^4s。
(1)中國地球直徑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地球表面的氣溫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約15℃左右。而在不見陽光的地下深處,溫度則主要受地熱的影響,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地球中心處的地核溫度更高達6000℃以上,比太陽光球表面溫度(5778K,5500°C)更高。地球表面最熱的地方出現在巴士拉,最高氣溫為58.8℃。地球北半球的「冷極」在東西伯利亞山地的奧伊米亞康,1961年1月的最低溫度是-71℃。
世界的「冷極」在南極大陸,1967年初,俄羅斯人在東方站曾經記錄到-89.2℃的最低溫度。
地球氣候從亘古到現在都有發生巨大變化並且這種變化將繼續演進,很難把地球氣候概括。地球上與天氣和氣候有關的自然災害包括龍卷風、台風、洪水、乾旱等。
兩極地氣候被兩個溫度相差並非很大的區域分隔開來:赤道附近寬廣的熱帶氣候和稍高緯度上的亞熱帶氣候,降水模式在不同地區也差異巨大,降水量從一年幾米到一年少於一毫米的地區都有。
『貳』 地球的直徑是多少千米
地球的直徑約12742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徑為6378.137公里,極半徑為6356.752公里,平均半徑約為6371公里,赤道周長約為40076公里。是一個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兩極略平,赤道略呈圓筒狀。地球表面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是海洋,29%是陸地。
地球內部有地核、地幔和殼層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和磁場結構。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數百萬物種的家園。
地球表面的氣溫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約15℃左右。
(2)中國地球直徑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在沒有太陽照耀的地下深處,溫度主要受到地球熱量的影響,而地球熱量隨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地球的中心,地核的溫度高於6000°C,這比太陽表面的溫度(5778K、5500°C)要高。
地球表面最熱的地方是巴士拉,那裡的最高溫度為58.8°C。地球北半球的寒極位於東西伯利亞山脈的奧伊米亞康,那裡1961年1月的最低溫度為-71°C。
南極洲是世界上的寒極,1967年初,俄羅斯人在東站記錄的最低氣溫為-89.2℃。
像其他類地行星一樣,地球可以根據化學或物理(流變學)特性分為不同的層。然而,地球的外核和外核截然不同,這是其他類地行星所沒有的特徵。
地球的外層是由硅酸鹽礦物外殼組成的,在下面是一層厚厚的固體地幔。地幔和地殼的邊界是莫爾斯不連續面。
根據不同的位置,地殼的厚度從海底的6公里到陸地的30至50公里不等。地殼和地幔較冷、較硬的上層統稱為岩石圈,板塊就是在這里形成的。岩石圈下面是粘性較弱的軟流圈,岩石圈在其上滑動。
地幔晶體結構的主要變化發生在地表以下410~660公里之間,這是一個分離上地幔和下地幔的過渡帶。
『叄』 地球的直徑是多少
地球是太陽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距太陽約1.496億千米。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
『肆』 地球的直徑是多少
地球的直徑約12742千米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4)中國地球直徑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地球的溫度:
地球表面的氣溫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約15℃左右。
而在不見陽光的地下深處,溫度則主要受地熱的影響,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處的地核溫度更高達6000℃以上,比太陽光球表面溫度(5778K,5500°C)更高。
地球表面最熱的地方出現在巴士拉,最高氣溫為58.8℃。地球北半球的「冷極」在東西伯利亞山地的奧伊米亞康,1961年1月的最低溫度是-71℃。
世界的「冷極」在南極大陸,1967年初,俄羅斯人在東方站曾經記錄到-89.2℃的最低溫度。
『伍』 地球的直徑一共有多少公里 地球的直徑一共有多少公里呢
1、地球的直徑有12742公里。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 所以地球的平均直徑是2×6371=12742千米 地球是一個赤道直徑大,南北極直徑小的不規則球體。
2、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陸』 地球直徑多少公里
地球直徑12756km。
地球(Earth)是太陽系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約1.496億千米(1天文單位)。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0075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球體。
板塊構造:
位於地球外層的剛性岩石圈分成若干板塊。這些板塊是剛性的,板塊之間的相對運動發生在以下三種邊緣:其一是聚合板塊邊緣,在此二個板塊互相靠近;其二是分離板塊邊緣,在此二個板塊互相分離;其三是轉形板塊邊緣,在此二個板塊互相橫向錯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球
『柒』 地球的直徑大約多少千米
地球的平均直徑為12742.786公里。
地球的直徑只能算平均值,因為地球不是一個規則的物體,首先,它不是正球體,而是橢球體,准確地說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體。其次,地球的南極、北極也不對稱,就海平面來說,北極稍凸,南極略凹。所以只能算平均值。
(7)中國地球直徑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1、地球極半徑
地球極半徑是從地心到北極或南極的距離,大約3950英里(6356.9088公里),直徑是7900英里(12713.8176公里)(兩極的差極小,可以忽略)。
2、地球赤道半徑
地球赤道半徑是從地心到赤道的距離,大約3963英里(6377.830公里),直徑是7926英里(12755.66公里)。
3、地球全球面積
地球赤道的周長為40066.449公里,子午線的周長為39999.305公里.地球表面的總面積為510067860平方公里。地球軸自轉的周期為23小時56分4.0996秒。
地球的質量為6.5856x1021噸,其密度是水的5.515倍。地球的體積估計為1082513039000立方公里。也可以近似表示為1.08x1021立方米。
『捌』 地球的直徑是多少公里
地球的直徑是12756千米。
地球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總面積約為5.10072億平方千米,其中約29.2%是陸地,其餘70.8%米是水。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內圈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
(8)中國地球直徑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地球的自轉
地球存在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自轉,平均角速度為每小時轉動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轉的線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種天體東升西落的現象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人們最早利用地球自轉作為計量時間的基準。
自20世紀以來由於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地球自轉是不均的。1967年國際上開始建立比地球自轉更為精確和穩定的原子時。由於原子時的建立和採用,地球自轉中的各種變化相繼被發現。天文學家已經知道地球自轉速度存在長期減慢、不規則變化和周期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