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能源局:國內已累計建成加氫站超過250座/位居世界第一
易車訊近日,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劉亞芳近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高峰論壇」上透露,我國在氫能加註方面獲得新突破,已累計建成加氫站超過250座,約佔全球數量的40%,加氫站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她表示,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國與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一樣,高度重視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國20多個省份已發布氫能規劃和指導意見共計200餘份。在國家和各地政府鼓勵下,國企、民企、外企對發展氫能產業都展現了極大的熱情,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環渤海三大區域的氫能產業呈現集群化發展態勢。
在氫能制備方面,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在華北和西北等地積極推進,電解水制氫成本穩中有降;在氫能儲運方面,以20兆帕氣態高壓儲氫和高壓管束拖車輸運為主,積極拓展液態輸氫和天然氣管網摻氫運輸。
在多元化應用方面,除傳統化工、鋼鐵等工業領域,氫能在交通、能源、建築等其他領域正穩步推進試點應用。在交通領域,我國現階段以客車和重卡為主,正在運營的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車輛數量超過6000輛,約佔全球運營總量的12%。
劉亞芳說,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近年來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宏觀引導,推動關鍵技術裝備攻關,探索多場景高效利用,建立健全標准化體系,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認為,近年來國家、地方和企業在氫能領域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大,應充分借鑒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業態發展的經驗,既發揮好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也要加強優質創新資源整合,鼓勵協同創新,加速突破氫能全產業鏈關鍵材料及核心技術設備瓶頸。(圖片來源:網路)
2. 中國石化未來擬規劃布局1000座加氫站 為氫燃料電池車服務
廣西石油
廣西石油主動融入廣西壯族自治區規劃建設氫能樞紐布局,在柳州建成投營首座加氫加氣站——柳州博園加油站。
柳州博園加油站,該站靠近柳州氫能源電池汽車試點示範基地,日加氫能力達500公斤,為示範基地內的汽車製造業新生產下線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物流園的加氫運輸車輛提供綜合能源定點保供服務。
3. 中國哪些城市有氫燃料公交車
國內沒有 還都是新能源 電動
氫燃料電池公交車,2009年7月1日巴西礦業和能源部與城市運輸公司在最大城市聖保羅推出。
2009年7月1日巴西礦業和能源部與城市運輸公司在最大城市聖保羅推出了拉美第一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這款汽車長12米,載客能力為63人。 巴西礦業和能源部的公報說,聖保羅是巴西最大城市,人口近2000萬,目前大部分公交車都是柴油發動機,該市90%的污染物排放都來自公交車,發展「零排放」公交車有利於減少城市環境污染。 此外,巴西石油公司將在聖保羅市開設第一家汽車加氫站,每天可生產氫燃料120公斤,可以為3輛公交車加氫,每輛車加氫後可行駛300公里。
4. 中石化啟動標准制定,加油加氫如何合建
為了進一步推進「氫燃料」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基礎設施如加氫站的建設和普及勢在必行。近日,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官方表示,集團公司工程部已主持召開了國家標准GB50156《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修訂工作會議,來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單位的3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的議題,則是推進「加油加氫合建站」的建設標准制定。
據悉,此次會議主要修訂了三方面內容:一是增加加氫合建站的技術要求,以適應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二是提高CNG儲氣壓力限值,以增加CNG汽車運行效率,促進產業升級;三是提高加油站環保要求,減少油氣排放,防止油品滲漏污染。
5. 氫能源汽車去哪裡加氫
加氫站內設施與普通加油站內的設施沒有太大區別,加氫過程與一般汽油車加油類似。加氫站面積比一般加油站大,由氫氣分離廠和加氣台兩部分組成。
氫氣分離廠內設有氫氣分離罐,工程人員向罐內輸入水,在電力的作用下,水便分離成氫氣和氧氣。分離出的氧氣通過管道向空中釋放,同時將氫氣收集在密封壓力罐內加壓、儲存,再通過高壓管道為氫汽車加氫。
氫能源汽車如何加氫
氫燃料汽車實際上和普通汽車加油的過程並無明顯差異。車後輪旁邊有個小門,把黑色加氫槍插進加氫口,不到10分鍾,這輛客車就「滿血復活」了。
客車頂部載著5個70公斤重的儲氫瓶,每個能裝3公斤多的氫氣,讓客車可以一口氣跑200至300公里。如果是長途行駛,車上可以裝8個儲氫瓶,實現500公里的最大續航里程。
加氫站
作為給燃料電池汽車提供氫氣的基礎設施,加氫站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各種示範活動在全世界各地火熱展開,這些加氫站的建設及示範運行活動為今後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
6. 全國首座高速「加氫站」在山東投用,「加氫站」是什麼
全國首座加氫站在山東的高速正式投入使用,這個所謂的加氫站到底是干什麼的?就是汽車本身在行駛的過程中需要動力源,傳統的是以汽油柴油為動力集成驅動的,然後有了一些新能源的汽車,這里的新能源汽車是廣泛意義上的,不是單純指新能源的電動汽車,還包括以氫能源作為發動的氫能源汽車。
只不過現在氫能源的技術還不足夠成熟製取氫氣的過程中容易產生危險,而且保存的過程中也是個很困難的事情,現在車子理論上是可以應用了也確實有限的技術,但成本控制還不夠好。畢竟有個新的技術,想要大規模的夫妻,還是必須要顧及到成本的問題,成本有效控制了,為大多數人所能接受了,才能真正的做到普及。
7. 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在哪
「這是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日加氫能力350公斤,可滿足各類氫燃料電池車的加氫需求。」瑞暉加氫站站長李參成介紹,與純電動車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不僅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加註也更快,平均僅需3至5分鍾,續航里程上限也更高。
南海區在全國第一個啟動了「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運行。據介紹,該項目採用政府主導、政府和企業共同投入的「1+1+N」模式,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運行工作。項目首期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廣東泰羅斯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等4家單位參與,計劃投入17至2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20至30輛氫燃料電池中型客車、70至80輛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參與示範運行。其中,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入南海區公交線路運行,開通「丹灶—桂城」和「丹灶—獅山」兩條示範運行線路。
超百億元產業項目——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也落戶南海區。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首期投資120億元建設該項目,打造長江汽車全球唯一的氫動力汽車研發中心,並建設年產16萬輛,涵蓋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客車、專用車、物流車、乘用車等車型的整車項目,達產後總產值約400億元。
8. 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只看豐田Mirai別忘這幾家中國企業
[汽車之家行業]?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似乎形成了這樣一種默契:囿於政策、技術、成本和商業模式等多個因素,我國優先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則被看作「儲備性」路線,多年來不溫不火。
即便早在12年前,我國就有氫燃料電池乘用車亮相,但是它們始終沒有被投向市場,甚至連「試錯」的機會都沒有。難道,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在中國市場沒有前景嗎?未必如此。
盡管如此,這一切也不會來的那麼快。按照章桐的預測,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要達到一定的規模,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至少要5年左右時間,消費者才有可能小規模購買。(文/汽車之家李爭光)
9. 中國對氫能的研究有哪些
我國的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也把氫能列為重點研究對象之一,相關科研機構和企業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目前,我國已在氫能研究領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為氫能研發應用領域領先的國家之一,也被國際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實現氫燃料電池和氫能汽車產業化的國家。
我國對氫能的研究與開發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科學家為發展我國的航天事業,對作為火箭燃料的液氫的生產、H2/O2燃料電池的研製與開發進行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將氫作為能源載體和新的能源系統進行開發。為進一步開發氫能,推動氫能利用的發展,氫能技術已被列入《科技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規劃(能源領域)》。
國內已有數十家院校和科研單位在氫能領域研發新技術,數百家企業參與配套或生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2007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二大汽車市場。與此同時,汽車燃油消耗也達到8000萬噸,約佔中國石油總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應日益緊張的今天,很顯然,發展新能源汽車已迫在眉睫。用氫能作為汽車的燃料無疑是我們最佳的選擇。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已在氫能領域取得諸多成果,特別是通過實施「863」計劃,我國自主開發了大功率氫燃料電池,開始用於車用發動機和移動發電站。2006年10月,由江蘇鎮江江奎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大學以及奇瑞汽車三方自主研發的「示範性氫燃料轎車研製項目」通過國家級專家組評審,標志著我國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以氫燃料為動力的汽車研製成功,我國氫動力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氫燃料電池技術,一直被認為是利用氫能、解決未來人類能源危機的終極方案。上海一直是中國氫燃料電池研發和應用的重要基地,上汽、上海神力和同濟大學等企業、高校也一直從事研發氫燃料電池和氫能車輛。上海作為我國氫能產業最領先的地區,2007年11月建成中國第一個汽車氫氣充裝站,計劃到2012年達到萬輛級氫能汽車的生產能力,並加快氫能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建成加氫站網路。同時,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家標准編制也在上海啟動。
當然,目前我國要大規模推廣氫能利用仍需要解決氫源問題。我國南部和西南地區勢能差較大,水資源豐富,水電發達,在豐水期可用大量剩餘電力通過電解水製取氫。氫還可以從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中製取,以及從甲醇、烴類等通用燃料中轉化而得。此外生物質能也可成為氫的重要來源,如細菌制氫、發酵制氫及沼氣回收制氫等。傳統的工業礦物,如硼氫化鈉及工業副產氫,也是獲取氫的有效途徑。
目前,許多專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我國資源特點與實際情況提出了氫的製取方案,即中短期內應利用現有的石油和化工制氫能力,發展天然氣與氫氣混合的富氫技術,研究潔凈煤和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中長期內應使潔凈煤制氫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實現產業化,同時應加快基礎設施和示範項目建設。此外,提前發展基礎設施,包括建設氫能管道網、儲存設施、加氫站等,以迎接「氫經濟時代」的到來。
基於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焦炭生產國且焦爐氣浪費嚴重的事實,有專家提出,用焦爐氣制氫有可能成為我國開發氫能源的新途徑。焦爐氣原始含氫量就高達55%,可單憑變壓吸附法就能將其高效分離出來,制氫成本低,只相當於電解水制氫成本的1/4~1/3;焦爐氣所含的大量碳氫化合物也可應用重整技術轉化為氫氣。目前,利用焦爐氣制氫已引起了業界的極大興趣。不難預見,在即將到來的清潔能源時代,焦爐氣有望成為我國未來重要的氫氣供應源。
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氫能市場將會發出奪目的光彩。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