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的文房四寶指的是什麼
安徽的文房四寶:宣筆、宣紙、徽墨、歙硯。
1、宣筆
宣筆產於安徽涇縣,為中國四大名筆之一,宣筆製作向來以選料嚴格、精工細作而著稱,紫毫筆作為宣筆中的上品,自秦至唐宋的幾百年間,一直作為貢品存世。
2、宣紙
安徽省涇縣是宣紙之鄉。涇縣是宣紙發祥地,也是宣紙的唯一正宗產地。楊大金著《中國實業志》中雲:「宣紙產於安徽涇縣。涇縣晉時屬宣州郡,唐時屬宣州,皆為貢品,世稱宣紙」。
宣紙製造技術精湛,質量精妙絕倫,不蛀不腐,有「千年壽紙」之美譽。郭沫若曾書贊曰:「宣紙是中國勞動人民所發明的藝術創造,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就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
3、徽墨
墨如其名即徽州墨,因產於古徽州府而得名,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特色。徽墨的製作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古人曾雲:「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也。」
4、歙硯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黃河澄泥硯齊名。產於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婺源等縣。
歙硯的開采始於唐開元年間;柳公權《論硯》就已將其列為四大名硯之一;南唐後主李煜極為推崇歙硯,並留下了「歙硯甲天下」之說。到了宋時,歙硯更是興盛。蘇東坡贊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
(1)中國宣紙之鄉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四大名筆:宣筆、湖筆、水筆、散卓筆。
四大名紙:謝公箋、高麗紙、澄心堂紙和金粟箋紙。
四大名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廣東肇慶市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山西新絳縣和山東泗水的魯柘澄泥硯。
參考資料:文房四寶--網路
② 宣紙出自哪個城市而得名
安徽宣城
對宣紙的記載最早見於《歷代名畫記》、《新唐書》等。起於唐代,歷代相傳。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省的涇縣。此外,涇縣附近的宣城、太平(今黃山市黃山區)等地也生產這種紙。到宋代時期,徽州、池州、宣城等地的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於涇縣。當時這些地區均屬寧國府(府治宣城)管轄,宣城為宣紙集散地,所以這里生產的紙以府治名被稱為「宣紙」,亦有人稱涇縣紙。由於宣紙有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
③ "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請問"宣紙"的盛產地是什麼地方呢
宣紙盛產地為中國安徽省涇縣境內的丘陵山區。涇縣屬於宣州市管轄,古時屬於宣州府,因此稱為「宣紙」。宣紙的特點:品質純白細密,柔軟均勻,棉韌而堅,光而不滑,透而彌光,色澤不變,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損,耐老化,防蟲防蛀,故有「千年壽紙」的美稱。宣紙為中國書畫主要用紙,也是「文房四寶」之一。
④ 中國那裡的宣紙好
當然是安徽宣城產的好了,四川產的也可以。紅星也可以。請問朋友是哪裡的,文體專賣店都有,最好是書畫用品店的又好又全,不過,就是價錢有點貴!
⑤ 涇縣在哪裡啊
涇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宣城市境西部。東與宣州區、寧國市接壤;南與黃山市黃山區、旌德縣毗連;西與池州青陽縣交界;北與蕪湖南陵縣為鄰,處長江南岸平原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枕徽襟池,緣江帶河」。面積2054.5平方公里,東西距66公里,南北53公里。轄9鎮、2鄉、272個行政村。截至2000年,人口34.7萬。縣人民政府設涇川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⑥ 哪裡的宣紙最好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較好的宣紙產於宣州(即安徽宣城),因此,宣城又有宣紙之鄉的美譽。
⑦ 安徽宣城知道嗎
宣城市位於安徽省的東南部,與江蘇、浙江兩省接壤。全市總面積12340平方公里。現轄宣州區、寧國市和郎溪、廣德、涇縣、績溪、旌德5個縣。
該市屬上海經濟區域的南京經濟區和杭州灣城市群的銜接邊緣,市政府所在地宣州區距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黃山、景德鎮均只有二、三百公里,對外經濟、技術、信息交流便利,是東南沿海連接內陸腹地的重要通道,也是皖江開發開放的重要城市之一。
宣城資源豐富。宣紙、宣筆、徽墨「文房三寶」和績溪古建築、飲食文化,代表了「徽文化」的最精彩篇章;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達50餘種,其中螢石、石棉、石墨等,不僅儲量大,而且品位極高。敬亭綠雪、涌溪火青、瑞草魁等高檔名優茶,以及山核桃、蜜棗、板栗、銀杏、青梅、筍乾等都是宣城享譽全國的名貴特產。涇縣是傳統的「中國宣紙之鄉」,郎溪縣被農業部授予「中國綠茶之鄉」稱號,廣德縣被林業部命名為「中國十大竹鄉」之一,寧國市被譽為「中國元竹之鄉」和「中國山核桃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