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松茸是什麼舌尖上的中國總是提到,松茸到底哪裡好了
松茸,珍稀名貴的天然葯用菌,被譽為「菌中之王」。相傳1945年8月廣島原子彈襲擊後,唯一存活的多細胞微生物只有松茸。
松茸對產地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它只能生長在沒有任何污染和人為干預的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中,孢子必須和松樹的根系形成共生關系。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來自西藏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東麓區域的松茸,肉眼可見更加細膩,口感上也更加鮮甜滋潤,更已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喜馬拉雅山脈,地球上僅剩的幾片凈土之一,這個充滿野性和純凈的地球之巔,孕育著無數神奇物種。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喜馬拉雅東麓,松茸就生長在這里。
這里生態良好,沒有任何工業污染,環境潔凈,因而這里產出的松茸,形體佳顏值高、細膩鮮甜,無蟲眼損傷(我買川西北、雲南產區的松茸都遇到過有蟲眼的情況),刺身生吃的口感非常好,因此,我個人也是更喜歡吃這一地區的松茸。
每年的8-9月份,是西藏喜馬拉雅山脈東麓區域新鮮松茸上市的季節,僅僅只有幾十天的鮮吃季節喲,建議喜歡吃松茸的朋友都嘗嘗這個區域的松茸,錯過就又要等第二年啦。
整理不易,望題主採納,給我點贊哦~~比心。
2. 哪裡產的松茸最好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
「中國松茸之鄉」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由於以盛產優質松茸聞名於世界,2013年8月3日,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雅江縣「中國松茸之鄉」稱號。
雅江松茸因產量高、個頭大、肉質細、色澤好、味道香深受國內外的青睞,雅江每年松茸採集量年均高達1000噸以上,每年日本、韓國等國家商人不遠千山萬里來到雅江收購松茸。雅江菌類有松茸、鹿菌、猴頭菇、雞油菌、木耳等多種野生菌類。
(2)舌尖中國松茸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松茸生產國和出口國,主要產地是四川、雲南和吉林。四川松茸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康定、稻城、九龍、丹巴等12個縣;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小金、馬爾康、壤塘等6個縣;涼山藏族自治州的鹽源、德昌等4個縣。
即主要分布於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中上游,海拔3000-4500m,北緯26-34度。據調查,四川省松茸的儲量為4000-7000噸。
3. 松茸產地分布在哪些地方
松茸是亞洲地區的特有種,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鮮半島和我國香格里拉、楚雄、延邊、台灣等地區,據悉美國和歐洲有松茸變種,但產量少,品質差。在全球松茸產區中,我國香格里拉產茸區是松茸產量最高的地區,年產量約佔中國松茸總產量的70%,以及全球總產量的33%。
1、松茸國內產地:松茸的主產地是吉林省延邊地區,黑龍江牡丹江地區,雲南和西藏等地。
2、松茸國際產地:松茸的國際產地主要有日本、朝鮮、韓國、緬甸、美國、墨西哥等國,每個國家的松茸的形狀都不完全一樣。
松茸好生於養份不多而且比較乾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於赤松、偃松、鐵杉、日本鐵杉的根部。四川、西藏、雲南等青藏高原一帶是我國松茸的主要產地,產量四川為首、品質西藏為佳、名氣香格里拉最大。
(3)舌尖中國松茸在哪裡擴展閱讀:
松茸對產地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它只能生長在沒有任何污染和人為干預的原始森林中,孢子必須和松樹的根系形成共生關系,而且共生樹種的年齡必須在50年以上,才能形成菌絲和菌塘,同時需要依賴柏樹、櫟樹等闊葉林提供營養支持,才能形成健康的子實體。
松茸在出土前,必須得到充足的雨水,出生後必須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另外溫度、蟲傷、人為暴力採集對菌絲的傷害等因素對松茸的生長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可以說每一支松茸的誕生都是造物的奇跡。
我國鮮松茸的平均年產量目前僅為2000噸,除去老茸、幼茸、殘茸和產地不好的單葉林松茸,優質松茸不足1000噸,全部加工成干品約為60噸,比冬蟲夏草的產量少了很多。其中,長度超過16cm的松茸不足1噸。有專家呼籲,如不迅速加強對松茸資源的保護,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永遠失去松茸這一珍稀物種。
4. 松茸生長在什麼地方 松茸為什麼那麼貴
松茸在國內知道的人並不是很多,因為松茸大部分都是出口日本,不過在《舌尖上的中國》之後,松茸的身價就完全不一樣了,在國外,松茸的價格可以賣到500-700左右,對於國內的餐廳來說,只要一份烤松茸,價格就可以賣到1600的樣子。
松茸貴為什麼
松茸最主要的是鮮,松茸中含有一些鮮味物質和芳香物質,比如有鮮味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松茸的產量少,並且生長的速度很慢,要在5到6年才可以長出來,物以稀少為貴,松茸都是以人工採摘的,並且是無法人工種植的,產地的范圍小,因此時沒辦法大量培育的,所以,松茸貴,跟這個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松茸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對於這份來自於大自然的饋贈,我們都應該嘗嘗。
5.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的文字總結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建築,風土人情
家庭和群落為故事主角,以及由於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如乾旱,潮濕,酷熱,嚴寒)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
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中國人食物,我們又是如何與自然和諧
相處,從而了解在世代相傳的傳統生活方式中,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獲取食物的故事。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
,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
。穿越四季,本集將展現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樹和櫟樹自然雜交林中,卓瑪尋找著一種精靈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鮮期只有短短的兩
天,商人們以最快的速度對松茸的進行精緻的加工,這樣一隻松茸24小時之後就會出現在東京的市場中。
松茸產地的凌晨3點,單珍卓瑪和媽媽坐著爸爸開的摩托車出發。穿過村莊,母女倆要步行走進30公里
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讓各種野生菌瘋長,但每一個藏民都有識別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後,卓瑪立刻用地上
的松針把菌坑掩蓋好,只有這樣,菌絲才可以不被破壞,為了延續自然的饋贈,藏民們小心翼翼地遵守著山
林的規矩。
為期兩個月的松茸季節,卓瑪和媽媽掙到了5000元,這個收入是對她們辛苦付出的回報。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長出過遂昌最大的一個冬筍。冬筍藏在土層的下面,從竹林的表面上看
,什麼也沒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葉子顏色,就能知道筍的准確位置,這完全有賴於他豐富的經驗。
筍的保鮮從來都是個很大的麻煩,筍只是一個芽,是整個植物機體活動最旺盛的部分。聰明的老包保護
冬筍的方法很簡單,扒開鬆鬆的泥土,把筍重新埋起來,保濕,這樣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鮮兩
周以上。
在中國的四大菜系裡,都能見到冬筍。廚師偏愛它,也是因為筍的材質單純,極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
。老包正用冬筍製作一道家常筍湯,腌篤鮮主角本來應該是春筍,但是老包卻使用價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筍
。因為在老包眼裡,這些不過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個小菜而已。
在雲南大理北部山區,醒目的紅色砂岩中間,散布著不少天然的鹽井,這些鹽成就了雲南山裡人特殊的
美味。老黃和他的兒子樹江小溪邊搭建一個爐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鹽。
雲龍縣的冬季市場,老黃和兒子趕到集市上挑選製作火腿的豬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開始。諾
鄧火腿的腌制過程很簡單,老黃把多餘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個圓潤的火腿,灑上白酒除菌,再把自製的諾
鹽均勻的抹上,不施錐針,只用揉、壓,以免破壞纖維。
即使用現代的標准來判斷,諾鄧井鹽仍然是食鹽中的極品,雖然在這個古老的產鹽地,鹽業生產已經停
止,但我們仍然相信諾鄧鹽是自然賜給山裡人的一個珍貴禮物。
聖武和茂榮是兄弟倆,每年9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來採挖一種自然的美味。這種植物生長
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榮挖到的植物的根莖叫做蓮藕,是一種湖泊中高產的蔬菜--藕。
作為職業挖藕人,每年茂榮和聖武要隻身出門7個月,采藕的季節,他們就從老家安徽趕到有藕的地方
。較高的人工報酬使得聖武和茂榮願意從事這個艱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歡天氣寒冷,這不是因為天冷好挖
藕,而是天氣冷買藕吃藕湯的人就多一些,藕的價格就會漲。
整整一湖的蓮藕還要採摘5個月的時間,在嘉魚縣的珍湖上,300個職業挖藕人,每天從日出延續到日
落,在中國遍布淡水湖的大省,這樣場面年年上演。
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
第2集 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從遠古時代賴以充飢的自然穀物到如今人們餐
桌上豐盛的、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現在你面前。本集著重描繪不同
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貌的有關主食的故事,展現人們對主食的樣貌、口感的追求,處理和加工主食的智
慧,以及中國人對主食的深厚情感。
主食通常提供了人類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 中國人的烹調手藝與眾不同,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
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餚
,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後的主角。
老黃的全名叫黃國盛,認識他的人都叫他老黃,從每年農歷十一月初開始,老黃每隔三天,會拉著自己
家裡做的七百個饃饃,騎一個半小時的三輪車,到縣城裡去賣。
老黃賣的黃饃饃,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饅頭。是陝北人冬天最愛吃的一種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國
北方乾旱地區最主要的農作物。8000多年前,中國黃河流域開始栽培黍。
在中國,五穀始終是一個變化中的概念。大約兩千年前,五穀的排序為稻、黍、稷、麥、菽。而今天,
中國糧食產量的前三名已經變成稻穀、小麥和玉米。中國,從南到北,廣袤的國土,自然地理的多樣
6. 松茸是什麼
松茸又名鬆口蘑,是菌類中的一種,是松櫟等樹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獨特的濃郁香味。菌蓋初為半球形,後展開成傘狀,表面乾燥、灰褐色或淡黑褐色,菌褶白色。
松茸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主要生於松林或針闊混交林地上。
新鮮松茸形若傘狀,色澤鮮明,菌蓋呈褐色,菌柄為白色,均有纖維狀茸毛鱗片,菌肉白嫩肥厚,質地細密,有濃郁的特殊香氣,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松茸因其產量少、價值高而顯得極其珍貴,被譽為「萬菌之王」。
(6)舌尖中國松茸在哪裡擴展閱讀
松茸對生長環境要求極為苛刻,它們只生長在沒有任何污染的原始森林中,生長松茸的地方需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即美人松、大理香花、沙壤土。
孢子必須和松樹的根系形成共生關系,而且共生樹種的年齡必須在50年以上,才能形成菌絲和菌塘,同時需要依賴柏樹、櫟樹等闊葉林提供營養支持,才能形成健康的子實體。
松茸在出土前,必須得到充足的雨水,出生後必須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另外溫度、蟲傷、人為暴力採集對菌絲的傷害等因素對松茸的生長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7. 松茸的產地主要有哪些地方
我國的吉林延邊有松茸,主要集中在延吉天佛指山。這里是松茸的著名產地,這里所產出來的松茸的體白肉厚,含有較多的氨基酸和蛋白質,是非常優質的松茸。不過,遺憾的是,延邊的松茸產量比較少。
香格里拉位於雲南的迪慶州,這里的人口比較少,環境比較優美,因此這里也可以出產松茸。在最近這幾年,這里更是大力保護環境,這導致這些年來,香格里拉的松茸產量越來越多了。香格里拉的松茸聞名中外。
小金這個地名,大家或許會陌生,小金位於四川的阿唄州。小金的松茸的色澤比較鮮明,體形也比較大,看起來就好像是一把小傘一樣。松茸的肉也比較鮮嫩,吃起來非常可口。生在與小金的松茸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產於小金的松茸。
8. 松茸產地是哪裡
中國松茸一共有四大產區雲南香格里拉、四川甘孜州雅江、四川甘孜州丹巴縣斯達納、四川阿壩州小金,四大產茸區產茸佔全國松茸產量的大部分。
松茸是亞洲地區的特有物種,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鮮半島和我國四川甘孜、阿壩自治州、西藏林芝市、香格里拉、楚雄、延邊、台灣等地區,據悉美國和歐洲有松茸變種,但產量少,品質差。
子實體散生或群生。菌蓋直徑5-25厘米。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黃褐色至栗褐色平狀的纖毛狀的鱗片,表面乾燥,菌肉白色.細嫩有特殊的清香氣,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帶乳黃色。較密,彎生,不等長。菌柄較粗壯。
長6-l3.5厘米。粗26厘米。菌環以下具栗褐色纖毛狀鱗片.內實.基部稍膨大。菌環生於菌柄上部,絲膜狀,上面白色,下面與菌柄同色。擔子棒狀,四枚孢子,孢子無色無囊狀體。無鎖狀聯合。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光滑,寬橢圓形至近球形。6.5-7.5微米×4.5-6.2微米。
生長於海拔l600-2600米的溫帶和寒溫帶松樹與櫟樹混交林帶的林地上.與松屬、櫟屬的須根發生共生關系,菌根所在地形成直徑2-10米的蘑菇圈。
鬆口蘑蘑菇圈大小主要取決於土壤中的營養條件鬆口蘑產區的土壤主要為瘠薄、酸性的棕色林土或山地黑壤、黃壤土。同時,要求林地枯枝落葉較稀疏。生產鬆口蘑的林齡一般不低於20年.在30-40年生的林地為產鬆口蘑的旺盛時期,60年以上的林地產量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