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最早的時期是什麼年代
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
❷ 中國最早的王朝是什麼
是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2)中國最早的朝代是哪個時候擴展閱讀:
夏朝歷史大事:
1、太康失國
啟晚年生活奢侈,終日沉迷於歌舞聲色之中,朝中政事不修。後啟死了之後,王室內亂。既然是「家天下」了,權位當然應該由他的兒子來繼承了。但啟的兒子有五個,結果誰也不肯讓步,於是五個兒子為了爭奪權位,展開了激烈的斗爭。
後來權位被其中之一的太康所得。然而不幸的是,太康即位後,不但沒有改善朝政,反而變本加厲,終日田獵無度,流連於美色酒肉之中。
有人向他進諫,勸他以天下百姓為重,要他勤於政事,可太康卻對此置之不理。加上之前奪權斗爭造成的內亂,朝中眾臣對夏後氏很是失望。這樣,太康逐漸失去了民心,給一些覬覦權位已久的諸侯有了可趁之機。
有一日,東夷的有窮氏部落首領——後羿就趁太康出去田獵之時,領兵攔截了太康的歸路。太康見此狀況,驚慌不已,嚇得有家不敢回,拔腿就跑。
但他哪裡逃得掉,後羿乃是當時聞名的神箭手,他拔出利箭,張開大弓,於十里之外將太康射殺。 太康一死,後羿便輕而易舉地取得了朝中的權位,得以號令諸侯。
太康失國,皆因為他不顧百姓,只圖自己享樂,使得王道不正。而可悲的是,後羿得位以後,居然也重蹈了太康的覆轍。後羿自持善射,以為天下無人不服,便對自己的言行不加絲毫約束。他像太康一樣終日沉湎於酒色,不問政事。
後來,在他的親信中有一個叫寒浞的,此人詭計多端,早想除掉後羿取而代之。他知後羿目中無人,於是伺機暗殺了後羿,自己當上了國君。這「家天下」的夏朝,才傳了兩位君王,權位就落到了外姓人手中。
2、少康中興
少康中興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出現以「中興」二字命名的時代。少康(前1972年~前1912年)是中國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姒相被敵對的寒浞派人殺死。
少康長大作了有仍氏的牧正(牧官之長),不久,在澆的追殺下,逃奔有虞氏作了庖正(掌管飲食之官)。
有虞之君虞思將兩個女兒嫁給少康,安置在今虞城縣東南的綸邑,從此獲得了「有田一成、有眾一旅」的根據地。
有了方十里之地和五百人之眾,少康開始謀劃復國。他首先和逃亡有鬲氏的夏臣伯靡建立聯系,收撫斟灌氏、斟尋氏被伐滅時逃散的族人,組建、發展武裝辦量。然後「使女艾諜澆,使季抒誘豷,遂滅過、戈,復禹之績」。
傳說女艾是少康之臣,被派打入澆處為間諜,季抒則是少康之子,誘殺豷等,都反映了處心積慮、以弱勝強的謀略。澆是傳說「多力,能陸盪舟」的勇猛之士。
寒浞代夏,所擁有的土地、人民遠多於後相,所以少康復國的軍事斗爭,更多使用了詭詐手段,經歷很多曲折,不是輕易得勝的。
少康曾用行刺或襲擊的方法除掉了澆,很可能就是女艾夜間行刺,錯殺為澆縫裳上了堅甲,自以為萬無一失,卻還是被少康尋找到機會,利用田獵放犬逐獸,襲殺澆而斷其首。進而攻滅豷、寒浞。
寒浞自殺未遂,被綁住拖到伯靡面前。伯靡歷數寒浞各項罪狀,將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凌遲至死。少康命人將豷剁成肉醬。少康重建了夏後氏的統治,建都綸邑。在位期間,少康勤政愛民,專心農業水利,史稱為少康中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太康失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少康中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夏朝
❸ 中國最早有歷史記載的是什麼朝代
是商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 ,在亳(今商丘) 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朝時期,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考古學家從安陽的小屯村發現了大量的甲骨文,說明殷商時代文字已經得到充分廣泛的應用,發展得也比較成熟;漢字的結構在甲骨文中已經基本形成。通過對甲骨文的研究,使後人對商朝的了解更為詳細可靠。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會意、形聲、假借、指事等多種造字方法,已經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總共發現有4672字,學者認識的已有1072字。甲骨文因刻寫材料堅硬,故字體為方形。而同時的金文,因系鑄造,故字體為圓形。
❹ 中國最早的朝代是哪個
中國公認的最早朝代是夏朝,國際公認中國最早的朝代是商朝,夏朝國際上不承認。
❺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早是哪個朝代
夏朝
(約前20世紀—約前16世紀),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王朝。一般認為夏朝是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而中國大陸馬克思主義史學將夏朝定性為一個奴隸制國家[1]。依據史書記載,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2]。相當於夏朝時期的文物(前1600年以前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3][4], 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於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於迄今為止在考古學上還沒有找到公認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據 [5](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出於商朝),因此其真實存在性沒有得到正式確認。但許多中國歷史學家認為,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便是夏朝遺存。[6][1]
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度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度[7]。夏朝共傳13代,16王(一說14代、17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還是部落聯盟首領有爭議的問題),約471年,後為商朝所滅。
❻ 中國最早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中國最早的朝代是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
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
夏朝的建立,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間採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天下的共主。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舜老的時候,把「王」位禪讓給了禹,但禹老時卻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從此,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
夏朝的鞏固夏朝建立不久,太康失國,為羿所奪。羿信寒浞,為其所殺。四十餘年,政局動盪。相子少康幾經艱辛,在有虞等部幫助下,攻殺寒浞,使夏王朝重新復甦。此後,經幾代努力,夏王朝日漸強大,以中原為中心,疆域東到大海,西到西河,北及燕山,南至長淮。
夏朝的滅亡,孔甲亂政,夏王朝江河日下。至桀時,統治階級腐朽不堪,造傾宮、瑤台,寵妹嬉,不理政事,不聽忠言,賦斂無度,民怨四起。商湯興兵討伐,桀逃往南巢而死。夏自禹至桀,歷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將近五百多年時間。
❼ 中國第一個朝代是哪個朝代
中國第一個朝代是夏朝。
夏朝(約為前2000年—約前1600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最早見於尚書史書記載夏朝有萬國,
所以一般認為夏朝是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同時中國大陸馬克思主義史學將夏朝定性為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文物(公元前1600年以前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
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於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於迄今為止,在考古學上還沒有找到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據(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出於商朝),因此,其真實存在性沒有得到正式確認。但是也不能否認夏朝的存在,因為如果當時的文字書寫在一些不易保存的物品上,流傳不下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商朝的存在也是因為甲骨和青銅器是容易保存的物品才得以證實。史書記載「禹時五星累累如貫珠,炳炳若連璧。」經過全面計算,公元前1953年2月26日有一次很好的五星聚會,這可以作為估定夏代年代的參考。
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一說14代、17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還是部落聯盟首領有爭議的問題),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❽ 中國最早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中國按年代來,最早的是夏朝,按順序為:
夏商(殷)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楚漢【西漢】新漢【玄漢、東漢、蜀漢】三國【魏、蜀漢、東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北朝】隋(陳)唐武周唐五代十國【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宋 (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中國歷史上從夏朝開始的朝代,一說18個,有24個,也有說67個,其實廣義來說,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包括地方政權)。
像西周,東周;西漢,東漢;西晉、東晉;北宋、南宋等都是後世的稱呼,他們自己都認為是同個朝代的,不分東西南北的。而像「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不是朝代,是歷史時期。
❾ 中國最早是哪個朝代的
中國最早是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 ,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
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
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 。
❿ 中國最早的王朝是哪一個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同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夏朝共傳14代,共17帝王(夏朝最高統治者的稱謂),延續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由於都成書較晚,已知的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如夏朝同時期的文字作為自證物,因此近現代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由於一直未能出土類似殷墟甲骨卜辭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夏朝的存在性始終無法被證實。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不過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來釐清。另外,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遺址也被認為是夏朝遺存,新砦期文化被稱為最早的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