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大陸漂移中國漂向哪裡

大陸漂移中國漂向哪裡

發布時間:2022-01-27 06:52:37

⑴ 大陸漂移(打一中國地名) 求答案,求解釋~~

不會吧,應該是台灣或香港,要看你是哪種大陸漂移

⑵ 如果經歷幾十萬年的大陸漂移,未來中國國界怎麼辦

人類文明史不超過一萬年,中華文明只有5000年。天知道1萬年以後的人類是什麼模樣,至於幾十萬年以後,人類能不能存在、以什麼形式存在都不好說,哪來的什麼中國國界?

⑶ 大陸漂移學說是如何被證實的

早在1620年的時候,英國哲學家培根就在地圖上觀察到,南美洲東岸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銜接在一起。遺憾的是,他只是將自己關於兩塊大陸的想法說了出來,而沒有試圖去尋找證據,來證實兩岸曾經是相連的。

在培根之後將近300年的時間里,竟然沒有一個科學家認真思考過,為什麼大洋兩岸的陸地竟可以嚴絲合縫地拼在一起。最終,歷史將榮譽授予了一位德國人。

1910年的一天,年輕的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身體欠佳,躺在病床上。百無聊賴中,他的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他意外地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相對應,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凸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凹入大陸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個凸出部分,恰好對應非洲西岸同樣形狀的海灣;相反,巴西海岸每一個海灣,在非洲西岸就有一個凸出部分與之對應。他的腦海里突然掠過這樣一個念頭:從前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沒有大西洋,它們是不是曾經貼合在一起,到後來才破裂、漂移而分開的?

第二年,魏格納開始搜集資料,通過大西洋兩岸的大陸形狀、地質結構、古生物等的相似性來驗證自己的設想。他考察了大西洋兩岸的山系和地層,結果令人振奮:北美洲紐芬蘭一帶的褶皺山系與歐洲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褶皺山系遙相呼應,暗示了北美洲與歐洲以前曾經「親密接觸」;美國阿巴拉契亞山的褶皺帶,其東北端沒入大西洋,延至對岸,在英國西部和中歐一帶復又出現;非洲西部的古老岩石分布區可以與巴西的古老岩石區相銜接,而且二者間的岩石結構、構造也彼此吻合;與非洲南端的開普勒山脈的地層相對應的,是南美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山脈中的岩石。

隨後,魏格納又考察了大量岩石中的化石、古代冰川的遺跡、珊瑚礁等古氣候標志,所有這些都支持他的想法。有了充分的證據,1915年,魏格納審慎地將自己的科學研究成果—《海陸的起源》呈現給世人。在這本書里,他提出了著名的大陸漂移理論。該理論認為,在2億5千萬年前,目前分成各個洲的古代大陸是連在一起的,並且是惟一的,它稱為泛大陸,那時還沒有大洋。以後,完整的泛大陸開始四分五裂,分裂的大陸之間出現了海洋,逐漸形成了現在的7大洲。

⑷ 關於大陸漂移問題,如果結果是中國成為兩洋國家,美國和歐洲連成一片或者距離較近的話歷史會怎樣

講這個問題時,應該先明白原始古陸的概念。首先,中國所在位置,在原始古陸接近正中,大洋洲包括東南亞那一片,都是從中國這一片分離出去的,因此根據離心力原理,中國不可能成為兩洋包圍的狀態。而且太平洋形成的原因很復雜,不僅是大陸漂移。並且,北美洲美國這一片,不是原始古陸的一部分,而是南美大陸從地幔里擠出來的,所以,歷史沒有如果。

⑸ 地質學家調查( )島正在向中國大陸漂移:

菲律賓呂宋島

⑹ 大陸漂移學說誰提出來的

1912年魏格納系統提出大陸漂移說。

認為古生代後期,全球只有一塊大陸(泛大陸),周圍是廣闊的海洋(泛大洋)。受地球自轉離心力和潮汐力的作用,從中生代開始,這個大陸開始分裂、漂移,由硅鋁層組成的、較輕的陸殼在較重的硅鎂層洋殼之上漂移,一直發展到現今的海陸分布格局。

大西洋、印度洋就是泛大陸分裂、漂移過程中形成的。而太平洋則是泛大洋收縮的殘余。大陸在向赤道和向西漂移的過程中,前緣受到擠壓並褶皺形成山脈,後緣由於硅鎂層的粘結、拖曳作用而脫落下來的小陸戰形成島弧、島嶼和淺灘,並使格陵蘭、南美洲等陸塊的尖端向東彎曲。

①大陸輪廓相吻合:魏格納先是從大西洋兩岸的相似性得到啟發,如大西洋兩岸的南美洲和非洲輪廓可以很好地拼合在一起。

②地質構造的連續性:如非洲南部的開普山脈可與南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山脈連接,北美與西北歐的加里東褶皺帶和海西褶皺帶完全可沿走向相接(北美洲紐芬蘭一帶的褶皺山系與西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褶皺山系遙相呼應,同屬古生代加里東期褶皺帶。

美國阿巴拉契亞山海西褶皺帶,其東北端沒入大西洋,而後在英國西南部和中歐一帶又重復出現)。南美洲東部和非洲西部的錫一鎢、鐵一錳、銅一鉛一鋅等礦帶也是互相銜接的。

③古生物群的分布:如南美、非洲、南極、澳洲、中國、印度等地在古生代的生物群都很相似,但中生代後則明顯不同。在目前遠隔重洋的大陸之間,古生物都有親緣關系。

爬行類的水龍獸類和迷齒類動物群既見於巴西石炭—二疊系的淡水湖相地層中,也出現於南非、南極洲和印度的石炭—二疊系的同類地層中。又如舌羊齒植物化石廣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南美、非洲等南方諸大陸的晚古生代地層中。

⑺ 讀大陸漂移圖回答下列問題大陸漂移方向北美洲向什麼漂移澳大利亞大陸向什麼漂

大約2億年以前,泛大陸開始分裂、漂移,北美洲和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大陸向東漂移,大西洋逐漸加寬。澳大利亞這一塊陸地與南極洲大陸和印度陸塊分裂,向東北方向漂移。

經過漫長的時間,印度陸塊向北長途漂移,與亞洲大陸相撞,形成了今天的海陸分布。

⑻ 大陸漂移方向,南美洲向哪裡漂移

由於地球自轉和大陸板塊運動可以看出南美向西偏赤道漂移

⑼ 大陸漂移在什麼上

50年代伊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開發的新技術被廣泛用於海洋觀測,比如採用聲納裝置觀測海底地形,利用海洋磁場儀探測海底磁場異常情況等。通過這些探測,科學家終於搞清全球海底被稱為「海嶺」的巨大海底山脈是彼此相連的。

在海底山脈中位於大西洋中部的大西洋中央海嶺,魏格納在世時人們就不陌生。但是,類似的海嶺存在於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地球所有的海洋,像網路一樣分布在海底。在大西洋中部南北走向綿延1萬公里以上的中央海嶺的中段,還存在一個「大規模的谷地」,科學家還發現,這個「中央谷地」與中央海嶺並排相連。於是有科學家提出,大西洋正是地球的裂縫,海底也許就是在這里擴張的。隨後科學家又測定出從地球內部涌流出的地殼熱流量,也了解到從海嶺之下的深處似乎正在噴湧出熱物質。

根據以上探測結果,科學家得出結論:中央海嶺下的地幔對流升騰形成海洋地殼,海底由此擴大,這種結論支持了「海洋擴大說」,而「海洋擴大說」也解釋了大陸的分裂和移動。構成大陸地殼的物質密度小,地幔就會上浮。根據「海洋擴大說」,大陸下的地幔對流升騰造成大陸分裂,進而地幔向水平方向的運動將大陸推開。

此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觀測了能夠解釋美國西海岸附近太平洋海底地殼形成原因的地磁異常情況,弄清了在20公里到30公里的寬度上存在百分之一的磁場異常,在南北幾百公里范圍內呈條紋狀分布。此外,隨著同時期岩石年代測定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弄清了以往數百萬年間曾經多次反復的地磁場逆轉歷史。

1963年,弗萊德·瓦因和德拉蒙多·馬修茲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加利福尼亞的地磁異常帶是地球磁場逆轉的反映。在中央海嶺,由於高溫岩漿的冷卻生成了海底地殼,也就形成了具有當時地球磁場方向的磁場的岩石。瓦因等人認為,地球磁極曾多次逆轉,具有各個地質時期磁場方向特徵的海底地殼,在海底並列呈條紋狀,這個事實為觀測所確定。由於海底向海嶺兩側擴張,如果瓦因等人的見解符合實際,那麼觀測得到的反映磁場異常的條紋,相對海嶺兩側應當是對稱的。這種對稱性也被實際觀測所確認。匯集來的有關觀測數據都在支持「海洋擴大說」,而且根據海底磁場異常的數據,使迄今科學家掌握的只有幾百萬年的地球磁場的逆轉史,一下子擴大至2億年。板塊構造學說

由於「極移動曲線」和海底擴大等提供的證據,大陸漂移的確是正在發生的事實。1965年,科學家運用計算機使地球各個大陸以現有的形狀恰好拼合在一起。再者,海地地形、地震位置、火山等活躍部位都連接成為帶狀,於是「板塊構造學說」這一革命性的見解應運而生。

1970年後,板塊構造學說確立,根據這一新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不變形且堅固的板塊(地殼),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動。由於地球表面積是有限的,地球板塊分類為三種狀態:其一為彼此接近的匯聚型板塊邊界;其二為彼此遠離的分離型板塊邊界;其三為彼此交錯的轉換型板塊邊界。板塊本身是不會變形的,地球表面活動便都在這三種狀態下集中發生,比如海嶺就是在分離型板塊邊界下形成的,海溝則是在海洋板塊彼此碰撞,一個板塊俯沖至另一板塊的下方的匯聚型板塊邊界下形成的。沿北美大陸西海岸分布的聖安德烈斯斷層,則是在太平洋板塊和北美大陸板塊間形成的很具代表性的轉換型板塊邊界下形成的。

由於與被稱為「環太平洋帶」的太平洋板塊周圍的狀態相關,這個地區內的大地震、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動等都十分活躍。由於印度次大陸與歐亞大陸間的碰撞,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和西藏高原。在大陸板塊彼此碰撞的匯聚型板塊邊界下,形成了大陸與大陸間的沖突帶,也造成了大褶皺山脈。

由於板塊構造學說的進展,迄今被視為不解之謎的地球活動大多得到了解釋。70年代以來,以證實板塊構造學說為目的的世界規模的地球觀測蓬勃開展。通過這些觀測,海底的年代分布被詳盡確定,弄清了以往地質時期板塊運動的過程,更由於空間觀測技術的發展,就連每年一厘米的板塊運動,也能夠連續數年進行觀測。解讀整個地球的歷史

板塊構造學說證實了魏格納當年提出的「大陸漂移說」,由於「大陸漂移說」憑借板塊運動,於是很長時間里被視為待揭之謎的「大陸漂移說」的原動力問題迎刃而解。然而板塊構造學說並沒有搞清所有的地球活動,板塊構造學說證實的只是歷經46億年的地球歷史中最近2億年的事實,此前的地球活動仍然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留至今天,而且導致板塊運動的地幔深處的活動,還需要進一步的觀測和研究。

對於地球的下部地幔和地核的活動,80年代以來,科學家採用被稱為「地震學X射線斷層攝影法」的技術,利用地震波研究了地球內部的不均勻構造,這種科學手段使研究得到進展。研究結果表明,曾被認為是板塊運動原動力的地幔對流的實際狀態似乎可以觸摸了。對於地球板塊構造是從地球演化史的哪一時刻開始形成的,科學家將對部分比2億年前更古老的海底地殼進一步研究。

20世紀初期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說」就是在上述曲折的過程中探索並發展的,直到70年代被科學界首肯的板塊構造學說問世。最新的地球觀測獲得的成果,為解開板塊構造學說也頗感躊躇的地球深部地幔和地核的活動等待揭之謎,以及弄清長達46億年的地球演化史提供了新的線索。

回顧20世紀的地球科學發展史,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為研究地球活動創造了契機,同時,對我們綜合理解已細劃為地質學、古生物學、觀測學、地震學等的地球科學領域,提供了良機。從以上意義說,「大陸漂移說」起到了開創性的作用。(2000.6.19——科技日報)

⑽ 根據大陸漂移說,非洲板塊將漂向哪裡

解釋地殼運動、海陸分布及演變的一種學說。1912年由德國地球物理學家、氣象學家魏格納正式提出。起初,魏格納看到地球儀和世界地圖上,南、北美洲和非洲、歐洲的邊緣相吻合的現象設疑,從而進行系統研究。該學說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是一個統一的巨大陸塊,稱為泛大陸或聯合古陸,其餘部分稱為泛大洋。由於地球自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導致大陸發生從兩極向赤道的離極運動。由於日月對地球的引力產生的潮汐作用,導致大陸向西的運動。在2億年前的中生代初,使泛大際漂浮分開。美洲大陸漂得最快,亞洲、澳大利亞大陸漂得最慢。在美洲大陸與歐洲、非洲大陸之間首先形成大西洋,接著澳大利亞大陸與南極洲大陸間形成印度洋。直到新生代第四紀初期,才形成現代世界上海陸分布的輪廓。世界上的山脈也是大陸漂移被擠壓褶皺而形成。亞洲東緣的島弧群,是陸地向西漂移時留下的殘塊。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等東西向大山脈,是大陸從兩極向赤道的擠壓結果。現代科學的發展、精確的大地測量數據證實,目前大陸仍在緩慢地保持水平運動。古地磁的資料也表明,許多大陸塊現在所處的位置並不代表它初始的位置,而是經過了位移。但最初的大陸漂移說不能解釋泛大陸分裂的古生代褶皺帶,不能解釋升降運動;因此這一學說在當時並沒有被人們接受。20世紀60年代以來,板塊構造學說的興起給這一學說以新的解釋。

閱讀全文

與大陸漂移中國漂向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1到100越南語怎麼講 瀏覽:980
在義大利怎麼去醫院 瀏覽:534
義大利有哪些習俗禁忌 瀏覽:844
伊朗出口中國石油多少公里 瀏覽:144
越南和甘比亞哪個厲害 瀏覽:868
印度苗正科技公司有哪些 瀏覽:154
印尼戰車紅龍是哪裡的 瀏覽:826
印尼巴厘島特產是什麼 瀏覽:550
印度如何防止外資 瀏覽:503
如何1年獲得英國的大學本科學位 瀏覽:70
越南與中國哪個面積大 瀏覽:39
中國哪個省援助哪個國家 瀏覽:43
英國多少家庭有車 瀏覽:965
英國哪裡養羊 瀏覽:410
伊朗什麼東西最厲害 瀏覽:219
為什麼伊朗的pc便宜那麼多 瀏覽:400
印尼小女孩戴什麼項鏈 瀏覽:853
伊朗的護照怎麼上傳 瀏覽:503
為什麼義大利足球隊是藍色 瀏覽:33
為什麼會有中國人移民到印尼 瀏覽: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