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地級市的數量是多少
全國共計293個地級市。
地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地位與地區、自治州、盟相同,屬地級行政區,是建制與地區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區管轄。自1983年11月5日開始,在國家行政機構區劃統計上作為行政區劃術語固定下來。
1983年,中國實行市管縣體制改革,部分地區將其管轄的縣級市、縣、自治縣劃歸原有的地級市管轄,還有一部分地區直接改設為地級市。
特殊地級市:
有些地級市雖轄縣級市、縣、自治縣等縣級行政區,但只設一個市轄區,它們屬於「單區市」,共60個。還有些地級市既不設市轄區,也不轄縣級市、縣、自治縣等縣級行政區,直接管轄街道、鎮、鄉等鄉級行政區,屬於「不設區的市」,俗稱「直筒子市」,共4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級市
『貳』 全國有多少個市級城市
截至2021年11月29日,中國(不含港澳台地區)共有663個市級城市。
其中,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直轄市共有4個,武漢、廣州、深圳、長春、沈陽、杭州等地級市共有296個,而河北省辛集市、河北省藁城市、河北省晉州市、山西省古交市 、江蘇省崑山市、江蘇省吳江市 、江蘇省太倉市等縣級市一共363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劃由省級行政區、地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組成。具體情況如下:
1、省級行政區: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合計34個省級行政區。
2、地級行政區:293個地級市、7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合計333個地級區劃。
3、縣級行政區:971個市轄區、1312個縣、389個縣級市、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個特區、1個林區,合計2844個。
4、鄉級行政區:8562個街道、20988個鎮、8102個鄉、966個民族鄉、153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1個縣轄區,合計38773個。
『叄』 全國有多少個地級市
截至2021年查詢,全國一共有293個地級市(統計數據於2020年)。
地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地位與地區、自治州、盟相同,屬地級行政區,是建制與地區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區管轄。
地級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的「州」,和明清時期的「府」,下領縣和散州(相當於今縣級市)。它是一種省與縣之間的二級行政單位,由一級行政單位的省(元明清時期稱省,唐宋時期稱道或路)所直領。
『肆』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市(地級市)多少個縣
截止2019年7月,全中國共有(省以下行政區劃單位統計不包括港澳台):
一級行政區(省級行政區):34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二級行政區(地級行政區):333個(293個地級市、7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
三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2844個(963個市轄區、375個縣級市、1335個縣、117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個特區、1個林區)。
(4)全中國多少個地級市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行政區劃管理的規定》:
第四條 下列行政區劃的變更由國務院審批: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省、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
(二)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設立、撤銷、更名和隸屬關系的變更以及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
(三)自治州、自治縣的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縣、市的行政區域界線的重大變更;
(四)凡涉及海岸線、海島、邊疆要地、重要資源地區及特殊情況地區的隸屬關系或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
第五條 縣、市、市轄區的部分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國務院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批准變更時,同時報送民政部備案。鄉、民族鄉、鎮的設立、撤銷、更名和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駐地的遷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伍』 全國多少個地級城市
中國一共有294個地級市,30個自治州,7個地區,3個盟,地級市數量約佔地級行政區總數的88%。全國地級市級加一起共333個。
地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是中國的第二級地方行政區,屬地級行政區,因其行政建制級別與地區相同,故稱「地級市」。自1983年11月5日開始,在國家行政機構區劃統計上作為行政區劃術語固定下來,取代之前的「專級市」之稱。
地級市設立標准:
1、市區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25萬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駐地具有非農業戶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20萬人以上;
2、工農業總產值30億元以上,其中工業產值佔80%以上;
3、地區生產總值在25億元以上;
4、第三產業發達,產值超過第一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達35%以上;
5、地方本級預算內財政收入2億元以上,已成為若干市縣范圍內中心城市的縣級市,方可升格為地級市。
『陸』 全國一共有多少地級市
截止到2021年6月中國共計293個地級市。1949年,地級市的數目為54個,專區的數目則高達170個,1982年,地級市的數目為112個,地區的數目為170個,在此期間,地區的數目均多於地級市,是地級行政區的主體。
1983年,中國實行市管縣體制改革,部分地區將其管轄的縣級市、縣、自治縣劃歸原有的地級市管轄,還有一部分地區直接改設為地級市。當前,在總計333個地級行政區中,僅剩7個地區,而地級市的數量則達到了293個,數量約佔地級行政區總數的88%,地級市已取代地區成為地級行政區的主體。
地級市設立標准
1、市區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25萬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駐地具有非農業戶口的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20萬人以上;
2、工農業總產值30億元以上,其中工業產值佔80%以上;
3、地區生產總值在25億元以上;
4、第三產業發達,產值超過第一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例達35%以上;
5、地方本級預算內財政收入2億元以上,已成為若干市縣范圍內中心城市的縣級市,方可升格為地級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級市
『柒』 中國地級市數量是多少
中國共計293個地級市。
地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地位與地區、自治州、盟相同,屬地級行政區,是建制與地區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區管轄。自1983年11月5日開始,在國家行政機構區劃統計上作為行政區劃術語固定下來。
1949年,地級市的數目為54個,專區的數目則高達170個,1982年,地級市的數目為112個,地區的數目為170個,在此期間,地區的數目均多於地級市,是地級行政區的主體。
1983年,中國實行市管縣體制改革,部分地區將其管轄的縣級市、縣、自治縣劃歸原有的地級市管轄,還有一部分地區直接改設為地級市。
當前,在總計333個地級行政區中,僅剩7個地區,而地級市的數量則達到了293個,數量約佔地級行政區總數的88%,地級市已取代地區成為地級行政區的主體。
設立類型
就其產生的途徑來說,1983年以後的地級市大致可以分為幾種類型,即:
1、直接繼承自原來的省轄市,或者在原基礎上劃入幾個新的縣。
2、「地市合並」。即地區行政公署和地級市政府同駐一個中心城市的情況,遂將該地級市和地區合並為一個地級市。
如石家莊市、承德市、唐山市、保定市、張家口市、溫州市、寧波市、九江市、桂林市均是將地區並入同名的地級市,大同市、哈爾濱市、十堰市分別是由大同市和雁北地區、哈爾濱市和松花江地區、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並而成,則是原地級市和地區並不同名。
這種情況,一般的操作是將地區行署撤消,其所屬各縣全部劃歸相應的地級市。但也有例外,如1994年荊州地區和沙市市合並為荊沙市(後改名荊州)時,則以荊州地區為主體,因沙市市沒有下屬縣,且荊州地區並不駐在沙市,而是駐在當時屬於江陵縣境內的荊州城。
3、「撤地(盟)設市」,即將原來的地區(盟)直接改設為地級市。如郴州市、懷化市、畢節市、日喀則市、吐魯番市等均由同名地區行署改制而來,永州市由零陵地區、泉州市由晉江地區、漳州市由龍溪地區、崇左市由南寧地區、來賓市由柳州地區、黃山市由徽州地區、鄂爾多斯市由伊克昭盟分別改制而來。
4、由縣級市或縣升格為地級市。如三門峽市、漯河市、張家界市、隨州市、中山市、東莞市、三亞市等,設地級市前均為縣級市。深圳市、珠海市、揭陽市、清遠市、河源市、防城港市、濮陽市、中衛市,設地級市前為縣建制。這些縣級市或縣,並不是地區行署所在地。
5、其他特殊情況。2012年6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市人民政府駐西沙永興島。這是全國第一個在辦事處的基礎上升格為地級市的案例。
特別說明:汕尾市,這種名字採用原來所屬的下級行政單位的名字(可能是縣級、也可能是鄉科級),作為新地級市名字的方式,不屬於由鄉鎮直接升格為地級市。汕尾市是由原惠陽地區海豐縣析出、分離而設置,不是由一個鎮直接升級而來的,地級汕尾市設立後,則反過來管轄海豐縣等。
『捌』 中國最新地級市一共有多少個
至2011年9月,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332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82個地級市、17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
『玖』 中國多少個地級市
中國共有333個地級市(包含自治州、地區及省會城市)。
地級市,是中國行政區劃之一,行政地位與地區、自治州、盟相同,屬地級行政區,是建制與地區相同的市,由省、自治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