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有多少處鋰礦

中國有多少處鋰礦

發布時間:2022-07-25 06:18:16

A. 貴州鋰礦資源主要分布

青海和西藏的鹽湖鹵水中。貴州鋰礦資源主要產於貴州大竹園鋁土主礦中,是沉積型鋰礦,中國的鋰資源得天獨厚、資源豐富,其中鹽湖鹵水型鋰礦(LiCl)資源量2363萬噸,摺合金屬鋰資源量387萬噸,約佔全國資源量的百分之58.67。

B. 鋰礦資源的狀況

截至2008年底,全國已查明的礦石鋰礦區(多數為鋰、鈹、鈮、鉭綜合性的內生礦床)42處,查明資源儲量(摺合,下同)241.21萬噸,其中基礎儲量101.78萬噸(包括儲量81.05萬噸),分布在9個省區,其中,資源儲量()在全國總資源儲量所佔比例排序較前的依次為:四川佔52.8%,江西佔24.1%,湖南佔15.0%,貴州2.9%。新疆原為礦石鋰資源大省,但因主要礦區經40多年來的大規模開采,故保有儲量大量減少,保有資源儲量僅佔全國的2.4%。以上5省區合計佔97.2%。 已查明的鋰輝石礦區有6處,保有資源儲量5.49萬噸,其中基礎儲量2.24萬噸,佔40.8%。分布在3個省區,其中,江西佔53.0%,新疆45.5%。
鹽湖鹵水鋰資源儲量(摺合LiCl,下同)極為豐富,查明的礦區13處,主要分布在青海柴達木盆地鹽湖發育區及湖北潛江凹陷油田,其中,青海省有10處,查明的資源儲量1778.57萬噸,佔全國的 85.2%,其中基礎儲量為743.26萬噸;湖北油田鹵水型鋰礦1處,查明的資源量309.09萬噸,佔全國的 14.8%。
全國鋰礦查明資源儲量摺合為鋰氧化物總量為972.39萬噸(氯化鋰按35%折算,鋰輝石按8.0%折算。見表1),其中基礎儲量362.12萬噸,儲量226.95萬噸。
目前國內規模較大的金屬鋰生產廠僅有4家,年產量約400t左右。現全國每年的金屬鋰用量已超過500t,並且保持著20%的年均遞增速度,可見國內金屬鋰的市場缺口還在不斷增大。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C. 中國三大鋰業龍頭是什麼

中國三大鋰業龍頭是贛鋒鋰業,天齊鋰業,西藏珠峰。贛鋒鋰業,鋰資源2千多萬噸,純度相當高,提鋰成本很低,目前市值2300億。

天齊鋰業,鋰礦儲量1千多萬噸,純度比較高,提鋰成本較低,目前市值1500億。西藏珠峰,鋰礦儲量1200萬噸,純度非常高,提鋰成本很低,目前市值300億。

鋰電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技術路線來看,鋰電池的技術路線當然是繼續提升電池密度和快充技術,目前仍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舉個例子,目前國內新能源補貼政策最高一檔是160Wh/kg。2018年特斯拉宣布與松下聯合研發的21700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300Wh/kg。可以看出,在高密度鋰電池方面,目前技術仍有很大前進空間。

但另一方面,鋰電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充電速度和電池重量,決定了電動車不可能像汽油車那麼方便加油即走。無論是提升電池密度還是提升快充技術,都有局限性,比如快充,按蔚來ES8的電池容量84KW來算,如果要半小時充滿,充電樁的功率要達到160KW/H級別,這在民用項目算是比較大的,不太適合普及。

所以,鋰電這個路線,可能並不能完全的取代汽油車,新能源,也不會僅限於鋰電。目前可以看到比較合適的是氫燃料電池,從補貼政策的變化就可以看到,從今年開始氫燃料電池補貼進入相當於前幾年鋰電池補貼的階段。

D. 地球上鋰礦產資源的儲量有多大還能用多少年

如果單單指鋰資源,那是億噸級別的,因為海水也可以提取鋰。如果是指目前開采成本較低的鋰資源,那估計在1300萬t左右,智利,中國,澳大利亞依次是儲量最大的三個國家。幾乎占據了目前「低成本鋰」儲量的90%。時間的話無法估算的。

自然生成的可以經濟開採的鋰資源。在自然界中已發現鋰礦物和含鋰礦有150多種。作為製取鋰的礦物原料主要是鋰輝石、鋰雲母、磷鋰鋁石(含Li2O7.1%~10.1%)、透鋰長石(含Li2O2.9%~4.8%)及鐵鋰雲母(含Li2O1.1%~5%),其中前3個礦物最為重要。

智利、中國和阿根廷是碳酸鋰產能最大的3個國家,2007年,該3國滿足了全球94%的碳酸鋰需求。智利、中國、阿根廷都有較多的鋰礦儲量,但它們都在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Salar de Uyuni)面前黯然失色。


特點

鋰為稀鹼元素之一,在自然界分布比較廣泛,在地殼中平均含量為20×10-6(泰勒,1964),在主要類型岩漿岩和主要類型沉積岩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在花崗岩中含量較高,平均含量達40×10-6(維諾格拉多夫,1962)。

在自然界中已發現鋰礦物和含鋰礦有150多種,其中鋰的獨立礦物有30多種,大部分是硅酸鹽(佔67%)及磷酸鹽(佔21.2%),其他則很少。

作為製取鋰的礦物原料主要是鋰輝石(含Li2O5.8%~8.1%)、鋰雲母(含Li2O3.2%~6.45%)、磷鋰鋁石(含Li2O7.1%~10.1%)、透鋰長石(含Li2O2.9%~4.8%)及鐵鋰雲母(含Li2O1.1%~5%),其中前3個礦物最為重要。



E. 我國主要礦產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省

1、我國已探明儲量的金屬礦產有54種,即:鐵礦、錳礦、鉻礦、鈦礦、釩礦、銅礦、鉛礦、鋅礦、鋁土礦、鎂礦、鎳礦、鈷礦、鎢礦、錫礦、鉍礦、鉬礦、汞礦、銻礦、鉑族金屬(鉑礦、鈀礦、銥礦、銠礦、鋨礦、釕礦)、金礦、銀礦。

鈮礦、鉭礦、鈹礦、鋰礦、鋯礦、鍶礦、銣礦、銫礦、稀土元素(釔礦、釓礦、鋱礦、鏑礦、鈰礦、鑭礦、鐠礦、釹礦、釤礦、銪礦)、鍺礦、鎵礦、銦礦、鉈礦、鉿礦、錸礦、鎘礦、鈧礦、硒礦、蹄礦。

2、中國礦產主要分布:

石油:大慶、克拉瑪依、勝利、塔北、塔中、華北、中原。

煤炭:大同、陽泉、神府、六盤水、平頂山、鶴崗、雞西、兗州。

鐵礦:鞍山、本溪、馬鞍山、攀枝花、石碌、遷安。

(5)中國有多少處鋰礦擴展閱讀:

礦產資源的分類,主要有:

1、根據礦產的成因和形成條件,分為內生礦產、外生礦產和變質礦產;

2、根據礦產的物質組成和結構特點,分為無機礦產和有機礦產;

3、根據礦產的產出狀態,分為固體礦產、液體礦產和氣體礦產;

4、根據礦產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水氣礦產。

F. 中國鋰礦儲量排名

第一名:贛鋒鋰業,鋰資源1千多萬噸,股價185.66元,市值2699億,動態市盈率94.19。
第二名:天齊鋰業,鋰礦儲量1千多萬噸,股價120.03,動態市盈率1033.2。
第三名:江特電機,鋰礦儲量500萬噸,股價23.59元,市值402.5億元,動態市盈率111.01。
第四名:西藏珠峰,鋰礦資源約200萬噸,股價44.8元,市值409.6億,動態市盈率49.05。
第五名:西藏城投鋰礦儲量約160萬噸,股價32元,262.3億,動態市盈率234.58。
第六名:西藏礦業90多萬噸,股價81.41元,市值424億,動態市盈率498.66。
拓展資料:一.鋰都在哪裡
1.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20年發布數據,全球已探明的鋰資源量大約有8000萬噸,儲量大概是1700萬噸。儲量大致可以理解為經過可行性研究正在開采或者計劃開採的部分,或者說目前開采出來能賺到錢的鋰大概有1700萬噸。資源量的概念更大,包括未經可行性研究甚至包括預測能開採的部分。
2.鋰礦資源分布特別集中,超過九成的儲量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亞、阿根廷、中國、美國、加拿大、辛巴威、巴西和葡萄牙這9個國家。從資源量的角度看,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這個大名鼎鼎的拉美「鋰三角」占整個資源量的近六成,玻利維亞雖然資源豐富,但是政策條件不好、政局不穩定、技術條件也比較落後,所以產量並不大。
由於鋰的需求增加,鋰的價格也水漲船高,不少中國企業也在海外布局鋰礦的生產,未來鋰的競爭肯定也會愈發激烈。
二.地球上的鋰可以生產多少輛電動車
要討論地球上的鋰能夠用多久,可以通過能夠支持多少電動車的生產來簡單量化。當然,這種量化非常粗糙,不過可以提供一個評判的依據。
據統計,採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每生產1GWh電池需要使用86噸的金屬鋰。採用三元正極材料,每生產1GWh電池需要使用100-125噸的金屬鋰。看來三元鋰電池貴是有貴的道理。
參照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總裝機量為137GWh,出貨量213GWh。錳酸鋰和鈷酸鋰佔比比較低,就都按照磷酸鐵鋰和三元鋰來算,依據裝機量大概消耗了1.18-1.71萬噸鋰。

G. 中國鋰礦資源分布

鋰礦資源是金屬礦產資源之一。指鋰礦儲量、儲量基礎、資源量。全球已查明的鋰資源量達1200多萬噸。中國鋰資源非常豐富。鹽湖鹵水鋰礦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湖北等省。礦物鋰礦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H. 我國金屬礦產資源

中國金屬礦產資源品種齊全,儲量豐富,分布廣泛。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54種。即;鐵礦、錳礦、鉻礦、鈦礦、釩礦、銅礦、鉛礦、鋅礦、鋁土礦、鎂礦、鎳礦、鈷礦、鎢礦、錫礦、鉍礦、鉬礦、汞礦、銻礦、鉑族金屬(鉑礦、鈀礦、銥礦、銠礦、鋨礦、釕礦)、金礦、銀礦、鈮礦、鉭礦、鈹礦、鋰礦、鋯礦、鍶礦、銣礦、銫礦、稀土元素(釔礦、釓礦、鋱礦、鏑礦、鈰礦、鑭礦、鐠礦、釹礦、釤礦、銪礦)、鍺礦、鎵礦、銦礦、鉈礦、鉿礦、錸礦、鎘礦、鈧礦、硒礦、碲礦。各種礦產的地質工作程度不一,其資源豐度也不盡相同。有的資源比較豐富,如鎢、鉬、錫、銻、汞、釩、鐵、稀土、鉛、鋅、銅、鐵等;有的則明顯不足,如鉻礦。

鐵礦

中國是鐵礦資源總量豐富、礦石含鐵品位較低的一個國家。目前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834處,總保有儲量礦石463億噸,居世界第5位。除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外,鐵礦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以東北、華北地區資源為最豐富,西南、中南地區次之。就省(區)而言,探明儲量遼寧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雲南、內蒙古次之。中國鐵礦以貧礦為主,富鐵礦較少,富礦石保有儲量在總儲量中佔2.53%,僅見於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從鐵礦成因類型來看,根據程裕淇和趙一鳴等的意見,主要有與鐵質基性、超基性岩漿侵入活動有關的岩漿型鐵礦床,如四川攀枝花鐵礦床,與中酸性(包括偏基性與偏鹼性)岩漿侵入活動有關的接觸交代-熱液鐵礦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馬坑、內蒙古黃崗等;與中性鈉質或偏鈉質火山-侵入活動有關的鐵礦,如江蘇、安徽兩省的寧蕪鐵礦、雲南大紅山鐵礦等;沉積型赤鐵礦和菱鐵礦床如鄂西、贛西、湘東地區的赤鐵礦;變質沉積鐵礦,如鞍山鐵礦、冀東鐵礦等;風化淋濾殘積型鐵礦,如廣東大寶山、貴州觀音山等。鐵礦成因類型以分布於東北、華北地區的變質-沉積磁鐵礦為最重要。該類型鐵礦含鐵量雖低(35%左右),但儲量大,約佔全國總儲量的一半,且可選性能良好,經選礦後可以獲得含鐵65%以上的精礦。從成礦時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鐵礦形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

錳礦

中國錳礦資源較多,分布廣泛,在全國21個省(區)均有產出;有探明儲量的礦區213處,總保有儲量礦石5.66億噸,居世界第3位。中國富錳礦較少,在保有儲量中僅佔6.4%。從地區分布看,以廣西、湖南為最豐富,佔全國總儲量的55%;貴州、雲南、遼寧、四川等地次之。從礦床成因類型來看,以沉積型錳礦為主,如廣西下雷錳礦、貴州遵義錳礦、湖南湘潭錳礦、遼寧瓦房子錳礦、江西樂平錳礦等;其次為火山-沉積礦床,如新疆莫托沙拉鐵錳礦床;受變質礦床,如四川虎牙錳礦等;熱液改造錳礦床,如湖南瑪璃山錳礦;表生錳礦床,如廣西欽州錳礦。從成礦時代來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紀均有錳礦形成,以震旦紀和泥盆組為最重要。

鉻礦

中國鉻礦資源比較貧乏,按可滿足需求的程度看,屬短缺資源。總保有儲量礦石1078萬噸,其中富礦佔53.6%。鉻礦產地有56處,分布於西藏、新疆、內蒙古、甘肅等13個省(區),以西藏為最主要,保有儲量約佔全國的一半。中國鉻礦床是典型的與超基性岩有關的岩漿型礦床,絕大多數屬蛇綠岩型,礦床賦存於蛇綠岩帶中。西藏羅布莎鉻礦和新疆薩爾托海鉻礦等皆屬此類。從成礦時代來看,中國鉻礦形成時代以中、新生代為主。

鈦礦

中國鈦礦分布於10多個省區。鈦礦主要為釩鈦磁鐵礦中的鈦礦、金紅石礦和鈦鐵礦砂礦等。釩鈦磁鐵礦中的鈦主要產於四川攀枝花地區。金紅石礦主要產於湖北、河南、山西等省。鈦鐵礦砂礦主要產於海南、雲南、廣東、廣西等省(區)。鈦鐵礦的TiO2保有儲量為3.57億噸,居世界首位。鈦礦礦床類型主要為岩漿型釩鈦磁鐵礦,其次為砂礦。從成礦時代來看,原生鈦礦主要形成於古生代,砂鈦礦則於新生代形成。

釩礦

中國釩礦資源較多,總保有儲量V2O5 2596萬噸,居世界第3位。釩礦主要產於岩漿岩型釩鈦磁鐵礦床之中,作為伴生礦產出。釩礦作為獨立礦床主要為寒武紀的黑色頁岩型釩礦。釩礦分布較廣,在19個省(區)有探明儲量,四川釩儲量居全國之首,占總儲量的49%;湖南、安徽、廣西、湖北、甘肅等省(區)次之。釩鈦磁鐵礦主要分布於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區,黑色頁岩型釩礦主要分布於湘、鄂、皖、贛一帶。釩礦成礦時代主要為古生代,其他地質時代也有少量釩礦產出。

銅礦

中國是世界上銅礦較多的國家之一。總保有儲量銅6243萬噸,居世界第7位。探明儲量中富銅礦佔35%。銅礦分布廣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慶、台灣在內的全國各省(市、區)皆有產出。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910處。江西銅儲量位居全國榜首,佔20.8%,西藏次之,佔15%;再次為雲南、甘肅、安徽、內蒙古、山西、湖北等省,各省銅儲量均在300萬噸以上。從礦床類型看,以斑岩型銅礦為最重要,如江西德興特大型斑岩銅礦和西藏玉龍大型斑岩銅礦;其次為銅鎳硫化物礦床(如甘肅自家嘴子銅鎳礦),夕卡岩型銅礦(如湖北銅綠山銅礦、安徽銅官山銅礦),火山岩型銅礦(如甘肅白銀廠銅礦等);沉積岩中層狀銅礦(如山西中條山銅礦、雲南東川式銅礦),陸相砂岩型銅礦(雲南六直銅礦)以及少量熱液脈狀銅礦等。從銅礦形成時代來看,從太古宙至第三紀皆有銅礦形成。但從儲量規模和礦床數量來看,則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和元古宙。中生代銅礦多與侵位淺的中酸性岩漿活動有關,如德興銅礦;元古宙銅礦多與海相火山岩漿活動有關,如甘肅白銀廠銅礦;兩者相比,又以中生代斑岩型銅礦力量重要。

鉛鋅礦

中國鉛鋅礦資源比較豐富,全國除上海、天津、香港外,均有鉛鋅礦產出。產地有700多處,保有鉛總儲量3572萬噸,居世界第4位;鋅儲量9384萬噸,居世界第4位。從省際比較來看,雲南鉛儲量佔全國總儲量17%,位居全國榜首;廣東、內蒙古、甘肅、江西、湖南、四川次之,探明儲量均在200萬噸以上。全國鋅儲量以雲南為最,佔全國21.8%;內蒙古次之,佔13.5%;其他如甘肅、廣東、廣西、湖南等省(區)的鋅礦資源也較豐富,均在600萬噸以上。鉛鋅礦主要分布在滇西蘭坪地區、滇川地區、南嶺地區、秦嶺-祁連山地區以及內蒙古狼山-渣爾泰地區。從礦床類型來看,有與花崗岩有關的花崗岩型(廣東連平)、夕卡岩型(湖南水口山)、斑岩型(雲南姚安)礦床,有與海相火山有關的礦床(青海錫鐵山),有產於陸相火山岩中的礦床(江西冷水坑和浙江五部鉛鋅礦),有產於海相碳酸鹽(廣東凡口)、泥岩-碎屑岩系中的鉛鋅礦(甘肅西成鉛鋅礦),有產於海相或陸相砂岩和礫岩中的鉛鋅礦(雲南金頂)等。鉛鋅礦成礦時代從太古宙到新生代皆有,以古生代鉛鋅礦資源力量豐富。

鋁土礦

中國鋁土礦資源豐度屬中等水平,產地310處,分布於19個省(區)。總保有儲量礦石22.7億噸,居世界第7位。山西鋁資源最多,保有儲量佔全國儲量41%;貴州、廣西、河南次之,各佔17%左右。鋁土礦的礦床類型主要為古風化殼型礦床和紅土型鋁土礦床,以前者為最重要。古風化殼型鋁土礦又可分貴州修文式、遵義式、廣西平果式和河南新安式4個亞類。從成礦時代來看,古風化殼鋁土礦主要產於石炭紀和二疊紀地層之中,為一水型鋁土礦。福建漳浦式紅土型鋁土礦為由第三繫到第四系玄武岩受近代風化作用形成的殘積紅土型鋁礦床,為三水型鋁土礦。

鎳礦

中國鎳礦資源不能滿足需要。總保有儲量鎳784萬噸,居世界第9位。鎳礦產地有近100處,分布於18個省(區)。其中以甘肅省為最,保有儲量佔全國的61.9%,新疆、吉林、四川等省(區)次之。甘肅金川鎳礦規模僅次於加拿大的薩德伯里鎳礦,為世界第二大鎳礦。鎳礦礦床類型主要為岩漿熔離礦床和風化殼硅酸鹽鎳礦床兩個大類。後者以雲南墨江鎳礦為代表;前者又分岩漿就地熔離礦床與岩漿深部熔離貫入礦床兩個亞類。甘肅白家嘴子鎳礦即屬深部熔離復式貫入礦床一類。從成礦時代分析,從前寒武紀到新生代皆有鎳礦產出。岩漿型鎳礦主要產於前寒武紀和晚古生代,早古生代、中生代也有鎳礦產出。風化殼型鎳礦則形成於新生代。

鈷礦

中國鈷礦資源不多,獨立鈷礦床尤少,主要作為伴生礦產與鐵、鎳、銅等其他礦產一道產出。已知鈷礦產地150處,分布於24個省(區),以甘肅省儲量最多,約佔全國總儲量的30%。全國總保有儲量鈷47萬噸。礦床類型有岩漿型、熱液型、沉積型、風化殼型4類。以岩漿型硫化銅鎳鈷礦和夕卡岩鐵銅鈷礦為主,占總量65%以上;其次為火山沉積與火山碎屑沉積型鈷礦,約占總儲量17%。鈷礦成礦時代以元古宙和中生代為主,古生代和新生代次之。

鎢礦

中國是世界上鎢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礦產地有252處,分布於23個省(區)。總保有儲量WO2,529萬噸,居世界第1位。產量也居世界首位,是我國傳統出口的礦產品。就省(區)來看,以湖南(白鎢礦為主)、江西(黑鎢礦為主)為多,儲量分別佔全國總儲量的33.8%和20.7%;河南、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區)次之。主要鎢礦區有湖南柿竹園鎢礦、江西西華山、大吉山、盤古山、歸美山、漂塘等幾天鎢礦、廣東蓮花山鎢礦、福建行洛坑鎢礦、甘肅塔兒溝鎢礦、河南三道庄鋁鎢礦等。在鎢礦床類型方面以層控疊加礦床和殼源改造花崗岩型礦床為最重要;殼幔源同熔花崗(閃長)岩型礦床、層控再造型礦床和表生型鎢礦床次之。從成礦時代來看,最早為早古生代,晚古生代較少,中生代形成鎢礦最多,新生代鎢礦則屬罕見。

錫礦

中國是世界上錫礦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探明礦產地293處,總保有儲量錫407萬噸,居世界第2位。礦產地分布於15個省(區),以廣西、雲南兩省(區)儲量最多,分別佔全國的32.9%和31.4%,湖南、廣東、內蒙古、江西次之,以上6省(區)共佔全國的93%。錫礦礦床類型主要有與花崗岩類有關的礦床、與中、酸性火山-潛火山岩有關的礦床、與沉積再造變質作用有關的礦床和沉積-熱液再造型礦床,以第一類礦床為最重要,雲南個舊和廣西大廠等世界級超大型錫礦皆屬此類。這兩個錫礦儲量佔全國錫總儲量的33%。從成礦時代來看,錫礦成礦時代比較廣泛,以中生代錫礦為最重要,前寒武紀次之。

鉬礦

中國鉬礦資源豐富,總保有儲量鉬840萬噸,居世界第2位。探明儲量的礦區有222處,分布於28個省(區、市)。以河南省鉬礦資源為最豐富,鉬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30.1%,陝西、吉林次之,以上3省鉬儲量佔全國56.5%以上。鉬礦大型礦床多,是一個重要特點,如陝西金堆城、河南欒川、遼寧楊家仗子、吉林大黑山鉬礦均屬世界級規模的大礦。礦床類型以斑岩型鉬礦和斑岩-夕卡岩型鉬礦為最重要,前者如陝西金堆城、江西德興,後者如河南南泥湖鉬礦;夕卡岩型、碳酸鹽脈、石英脈型次之;沉積型鉬-鈾-釩-鎳礦床有較大的潛在價值,偉晶岩脈型鉬礦無獨立工業意義。從鉬礦形成時代來看,除少數鉬礦形成於晚古生代和新生代之外,絕大多數鉬礦床均形成於中生代,為燕山期構造岩漿活動的產物。

汞礦

中國是世界上汞礦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之一。總保有儲量汞8.14萬噸,居世界第3位。現已探明儲量的礦區103處,分布於13個省(區),以貴州省為最多,其儲量為全國汞儲量的40%,其次為陝西和四川,以上3省汞儲量佔全國的74%。著名汞礦有貴州萬山汞礦、務川汞礦、丹寨汞礦、銅仁汞礦以及湖南的新晃汞礦等。汞礦礦床類型分為碳酸鹽岩型、碎屑岩型和岩漿型3種。碳酸鹽岩型佔主要地位,擁有汞儲量90%以上,貴州萬山等特大型汞礦皆屬此類型。其次為碎屑岩型。我國已知大多數汞礦床產於中、下寒武紀地層之中(占儲量80%以上)。在前寒武紀、中生代、新生代也有汞礦形成,但不佔重要地位。

銻礦

中國是世界上銻礦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總保有儲量銻278萬噸,居世界第1位。.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11處,分布於全國18個省(區),以廣西銻儲量為最多,約佔全國的41.3%;其次為湖南、雲南、貴州、甘肅、廣東等省。銻礦礦床類型有碳酸鹽岩型、碎屑岩型、淺變質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陸相火山岩型、岩漿期後型和外生堆積型7類,以碳酸鹽岩型銻礦為最重要。世界著名的湖南錫礦山銻礦和廣西大廠錫、銻多金屬礦皆屬此類型。從成礦時代來看,除侏羅紀和白堊紀地層中尚未發現有工業礦床外,目前震旦紀到第四紀都有銻礦分布;但其改造成礦的時代主要集中在中生代的燕山期。

鉑族元素

中國鉑族金屬礦產資源比較貧乏,總保有儲量鉑族金屬310噸。我國已探明鉑族金屬的礦區有35處,分布於全國10個省(區),其中以甘肅為最多,佔全國總儲量57%;其次為雲南、四川、黑龍江等省。鉑族金屬礦產礦床類型主要為岩漿熔離銅鎳鉑鈀礦床、熱液再造鉑礦床和砂鉑礦床,以前者為最重要,如甘肅白家嘴子礦床即屬此類。鉑族金屬成礦時代主要為古元古代和古生代。

金礦

中國金礦資源比較豐富。總保有儲量金4265噸,居世界第7位。我國金礦分布廣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外,在全國各個省(區、市)都有金礦產出。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265處。就省區論,以山東獨立金礦床最多,金礦儲量占總儲量14.37%;江西伴生金礦最多,占總儲量12.6%;黑龍江、河南、湖北、陝西、四川等省金礦資源也較豐富。金礦礦床分內生、外生兩大類。內主礦床中以岩漿-熱液破碎帶蝕變岩型和石英脈型為最重要,前者如山東焦家金礦,後者如小秦嶺地區;沉積改造微細粒型金礦具有較大找礦潛力(如貴州黔西南金礦);砂金礦亦佔有重要地位。金礦成礦時代的跨度很大,從距今約28億a左右的太古宙開始,一直到第四紀都有金礦形成。但56%的金礦儲量集中在前寒武紀,其次為中生代和新生代金礦儲量,占總儲量的36%,古生代的金礦相對較少,只佔5.7%。

銀礦

中國是銀礦資源中等豐度的國家。總保有儲量銀11.65萬噸,居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秘魯等國家之後,約處世界第6位。我國銀礦分布較廣,在全國絕大多數省區均有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569處,以江西銀儲量為最多,佔全國的15.5%;其次為雲南、內蒙古、廣西、湖北、甘肅等省(區)銀資源亦較豐富。銀礦成礦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80%的銀是與其他金屬,特別是與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礦產共生或伴生在一起。我國重要的銀礦區有江西貴溪冷水坑、廣東凡口、湖北竹山、遼寧鳳城、吉林四平、陝西柞水、甘肅白銀、河南桐柏銀礦等。礦床類型有火山-沉積型、沉積型、變質型、侵入岩型、沉積改造型等幾種,以火山-沉積型和變質型為最重要。從成礦時代分析,除太古宙和新生代沒有發現具工業意義的銀礦床外,自元古宙到中生代都有大中型銀礦床產出,其中以中生代形成的銀礦最多。

鈮、鉭、鋰、鈹礦

中國是世界上鈮、鉭、鋰、鈹等稀有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的一個國家。總保有儲量Nb2O5 388萬噸,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2位。我國鈮礦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99處,分布於內蒙古、湖北等16個省(區),以內蒙古最多,佔全國鈮儲量的72%;湖北次之,佔24%。鉭礦分布於13個省(區)的92個礦區,總保有儲量Ta2O5 8.4萬噸,居世界首位。從地區分布看,江西鉭礦最豐富,內蒙古、廣東次之,三省合計佔全國鉭儲量72.5%。鋰礦在九個省(區)有分布。已探明儲量的礦區43處,保有氯化鋰儲量1667萬噸,氧化鋰237萬噸,儲量居世界第3位。從省(區)看,以青海資源為最豐富,湖北、四川等省次之。鈹礦在15個省(區) 有產出,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77處,總保有儲量BeO 23萬噸,以新疆、內蒙古鈹儲量最多,分別佔全國的29.4%和27.8%;四川、雲南次之,各佔16%左右。以江西宜春鈮鉭礦、內蒙古白雲鄂博鈮鉭礦、新疆阿勒泰鈹、鋰-稀有礦、青海鋰礦為最重要。鈮、鉭、鋰、鈹礦床類型有內主礦床、外生礦床、變質礦床和疊生礦床4類。內主礦床中主要與酸性岩類和鹼性岩-碳酸岩有關,外生礦床中以第四紀鹽湖沉積型為主。鈮、鉭、鋰、鈹礦床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形成,但以中生代和晚古生代為主。

鍶礦

中國鍶礦資源豐富。總保有儲量SrSO4 3290萬噸,居世界第2位。但鍶礦分布不廣,僅六個省(區)有緦礦產出。已探明儲量的礦區13處,以青海為多,佔全國緦儲量48.3%;陝西、湖北、重慶次之。緦礦礦床類型主要有沉積型、沉積改造型和火山熱液型。成礦時代以新生代為主,中生代次之。

稀土元素礦產

稀土是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鑭系(鑭、鈰、鐠、釹、鉕、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鑥)15個元素和39號元素釔的總稱。中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素有"稀土王國"之稱,總保有儲量TR2O3約9000萬噸,居世界第1位。全國稀土礦探明儲量的礦區有60多處,分布於16個省(區),以內蒙古為最,佔全國的95%,湖北、貴州、江西、廣東等省次之。我國稀土礦產不僅儲量大,而且品種多、質量好,礦床類型獨特,如內蒙古白雲鄂博沉積變質-熱液交代型鈮-稀土礦床和南嶺地區的風化殼型礦床,在世界上均居獨特地位。我國稀土礦產多與其他礦產共生,南方以重稀土為主,北方以輕稀土為主。稀土礦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礦床形成,尤以中生代的燕山期為盛。

I. 我國鋰礦的分布特徵

【國外鋰礦資源】世界鋰資源極為豐富,據美國地調局1999年統計報道,按Li20計,全球已查明的鋰資源儲量730萬噸,儲量基礎2020萬噸(不包括中國、俄羅斯、阿根廷、納米比亞、葡萄牙等國)。

鋰礦資源可分為礦石鋰和鹵水鋰兩種類型。主要賦存於鹽湖鹵水和花崗偉晶岩礦床中,其中鹽湖鹵水鋰佔世界鋰儲量的66%和儲量基礎的80%以上,目前已成為世界鋰的主要來源。

【我國鋰礦資源】我國鋰資源豐富,礦床類型分為內生礦床、外生礦床及少數的粘土型礦床、古岩鹽礦床和油氣田鹵水礦床。內生礦床有花崗岩型、偉晶岩型、氣成——熱液型和熱液型;外生礦床以第四紀鹽湖鹵水礦和地下鹵水礦為主。當前具工業意義和潛在工業意義的礦床是偉晶岩型、花崗岩型和鹽湖鹵水型。

我國偉晶岩型鋰礦多見於地槽褶皺帶和地台區隆起與坳陷的過渡帶,與礦床有關的岩體主要為海西期、燕山期花崗岩。礦床由成群成帶的偉晶岩脈組成,脈體往往具有對稱性和同心狀礦物共生組合的結構分帶特徵。礦床以鋰鈹為主,伴生鈮鉭銣銫等。鋰礦物為鋰輝石,也有鋰雲母及鐵鋰雲母。礦石品位以0.8%~1.4%(Li2O)居多,礦床規模以大中型為主,一直作為我國鋰礦的主要開采對象。這類礦床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河南、湖南,福建也有產出。值得指出的是,在新疆阿勒泰、川滇西部、西昆侖和東秦嶺廣大地區都有較大的尋找鋰礦潛力。

花崗岩型鋰礦,也是國內正在開發利用的類型,礦石類型為鋰雲母。江西宜春414礦是該類型礦床的典型代表。該礦位於華南褶皺系武功山隆起區,礦體賦存於燕山期花崗岩株的頂部,由全風化、半風化和原生礦三種類型組成,以原生礦為主。礦石礦物有鉭鈮錳礦、細晶石、含鉭錫石和鋰雲母,鉭為主要礦產,鋰為伴生礦,Li2O品位較低(平均0.392%),但礦床規模大,易采選。這類礦床目前僅見於江西,但在南嶺廣大地區仍有一定的找礦遠景。

鹽湖鹵水礦床,主要產於我國青藏高原。鋰礦為現代鹽湖型液體礦,賦存於鹽湖的晶間鹵水、孔隙鹵水和湖表鹵水中,以鋰為主的礦床含鋰品位較高,LiCl含量2.2~3.1g/L,並共生鉀、鎂、硼、鹽礦等,如青海台吉乃爾鹽湖,是我國最大的以鋰為主的鹽湖鹵水礦床。與鉀、鎂鹽及硼礦伴生的鋰礦,含鋰品位較低,但儲量巨大。藏北高原是我國另一大鹽湖區,已初步查明有大量含鋰鹽湖,是我國鹵水鋰資源重要的成礦遠景區,特別值得提出的是藏北扎 布耶鹽湖,其儲量巨大,品位亦高(金屬鋰1g/L),而且Mg/Li比值較低,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優質鋰礦資源,可以說扎布耶鹽湖的開發利用將對我國21世紀鋰工業發展有直接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多少處鋰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留學家長怎麼教育 瀏覽:367
印尼有多少個鎳礦冶煉廠 瀏覽:24
印度什麼季風降水 瀏覽:944
義大利維骨力哪裡有賣 瀏覽:197
印度衛生巾怎麼改造 瀏覽:814
中國哪些學院收幼師考生 瀏覽:354
越南福字怎麼寫好看 瀏覽:2
義大利延期居留條過期怎麼辦 瀏覽:846
蘇門答臘虎魚跟印尼虎魚怎麼區分 瀏覽:491
以色列最怕伊朗什麼武器 瀏覽:281
伊朗和美國怎麼發生了沖突 瀏覽:654
三星越南工廠生產的是什麼版本 瀏覽:351
有哪些中國風音樂 瀏覽:863
英國小學怎麼選校 瀏覽:674
辦英國留學簽證加急費多少錢 瀏覽:707
中國航空和信威有什麼關系 瀏覽:683
伊朗石油運往中國怎麼運 瀏覽:431
印度想要中國什麼地方 瀏覽:881
中國怎麼換 瀏覽:967
印尼有什麼app軟體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