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慶師范大學在哪
安慶師范大學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安徽省安慶市
菱湖校區:安徽安慶菱湖南路128號 郵編:246011
龍山校區:安徽安慶集賢北路1318號 郵編:246133
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72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經濟學、歷史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以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學、工學為主要學科門類。學校學科實力較強。擁有5個省級重點學科,11個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統計學、教育學、中國史、生態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教育、化學工程、法律、體育、翻譯、新聞與傳播、藝術)。建有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實驗室、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省協同創新中心、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3個省級科研平台。
學校開放辦學活躍。與美國索爾茲伯里大學、德國希爾德斯海姆大學、韓國韓瑞大學等23所國外高校結成友好合作學校,在教師交流、學生互派、教學科研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學校還與國內一批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國有企業開展合作研究。學校與安慶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3個產業學院(研究院),推進「一室兩基地三中心」建設,校市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深度融合的新格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貳』 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哪個校區
在南校區,也就是新校區。
『叄』 漢語言文學在安徽師范大學哪個校區 謝謝
屬文學院 在新校區 即花津校區
『肆』 一般大一的新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在皖江學院會分到哪個校區
你好啊,大一、二在北校區,就是皖江本部。大三、四在安師大花津校區即新校區。呵呵~
『伍』 安徽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哪個校區
在南校區哦,就是花津小區,火車站做10路車到的
『陸』 安慶師范大學有幾個校區及校區地址 哪個校區最好
安慶師范大學現在有3個校區,分別為安慶師范大學菱湖校區、龍山校區、北校區。菱湖校區最好。
1、安慶師范大學菱湖校區
地址:安慶市菱湖南路128號。
2、安慶師范大學龍山校區
地址: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集賢北路13號。
3、安慶師范大學北校區
地址:安慶市宜秀區。
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人文教育、表演、化學、環境科學、英語。
省級特色專業(8個):物流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環境科學、英語、生物技術、學前教育、旅遊管理、市場營銷。
以上內容參考:安慶師范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柒』 安慶師范大學怎麼樣
不錯。
安慶師范大學,簡稱安慶師大,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安慶市,是直屬於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安慶師范大學在安徽省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5位,全國排名441位。
學校有專任教師1200餘人,其中正、副教授近500人,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0%。有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貼專家、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省級教學名師、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各類優秀人才110餘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
(7)安慶師大中國語言文學在哪個校區擴展閱讀:
安慶師范大學王牌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人文教育、表演、化學、環境科學、英語;
省級特色專業(8個):物流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環境科學、英語、生物技術、學前教育、旅遊管理、市場營銷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省級精品課程(19門):中國古代文學、物理化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無機化學、數學分析、英語文學、中國思想史、文學概論、高等代數、經典力學、環境學、教育學、古代漢語、民法、英語語言學、黃梅戲藝術欣賞與演唱、心理學、英語教學理論及方法、中國文學批評史
『捌』 安慶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怎麼樣就業率怎麼樣有哪些工作在哪個校區校風怎樣
因為我不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所以不大知道它的就業率,畢竟現在失業率都蠻高的,O(∩_∩)O~在龍山校區,校風就是圖書館很難找到座位,上自習的人特多,呵呵。所有專業學出來都可以不當老師的吧。恭喜考上大學。。。呵呵,俺再修改一下,我有同學學的就是這個專業的,還有專升本的同學考的也是這個專業,不錯的專業。
『玖』 安徽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
安徽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非常不錯,口碑較好。
安徽師范大學,簡稱安師大,學校坐落在安徽省蕪湖市,與民國時期的國立安徽大學相承一脈,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大學。
學校現有教職工238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590餘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級職稱970餘人。擁有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
辦學理念:
在教學教研上強調「兩轉變、一構建」的目標,即在教學上要求教師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打造高效課堂。同時在全校范圍內全面深化課程改革,構建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模式。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安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