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的國恥是哪個國家的

中國的國恥是哪個國家的

發布時間:2022-07-26 07:16:05

Ⅰ 中國最大的國恥有哪些

中國的國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悲痛,但是人們不能忘記國恥,因為這些事件能激勵中國人前進,下面整理了這些。

1.第一次國恥:「銀河號」事件。

1993年7月23日,美國以獲得情報為由,指控中國籍貨輪「銀河號」向伊朗運輸製造化武原料,赤果果威脅要對中國制裁。美國同時向「銀河號」所在的國際公海,派出了兩艘軍艦和五架直升飛機,將「銀河號」強硬扣留長達三周之久。

2.第二次國恥:台海危機。

1995年至1996年間,台灣前省長李 登輝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公開鼓吹要分 裂中國,接著又直選省長,大陸先後兩次進行導彈發射和軍事演習,在高層相繼發聲要管制好忘祖背宗孽障的情況下,拿回灣灣似乎便在朝夕之間。

3.南京條約

1842年8月,滿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4.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日軍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奸等戰爭罪行。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而日本學者則眾說紛紜,但有部分人卻試圖抹殺事實。

5.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駐中國的侵略軍——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藉此突然襲擊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隨即在幾天內侵佔20多座城市及其周圍的廣大地區,東北三省全部淪陷。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我國有一句有名的古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了解國恥,不忘國恥,就會把國恥作為警戒自己的歷史教訓,同時更會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熱情,鞭策我們自強不息,努力奮進,一步一步去達到目的,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功,使國家更加繁榮興旺,人民更加富裕安定。只有大大發展經濟和技術,增強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オ是鞏固和「維護社會主義制度,保衛國家尊嚴的最好辦法。

Ⅱ 中國、朝鮮和韓國有哪些國恥

中、朝韓都有國恥。中國近代飽受侵略從英法聯軍到八國聯軍,島俄羅斯侵佔我東部北部西北部大片領土,再到日本侵華佔領了大半個中國,現在釣魚島又被日本佔領。
朝鮮、航過以前都是朝鮮,曾被日本殖民通知一百多年。

Ⅲ 我們中國有哪些國恥

一、南京條約

1842年8月,滿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Ⅳ 舊中國的國恥

中國的國恥

中華民族在近現代腐朽衰落的國恥不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而是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戰爭的慘敗。因為當時世界格局是西方已充分完成了資本主義的產業革命,並逐步進入蒸汽機時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西方現代兵艦日新月異,已充分具備了跨海遠征的能力。同時,又由於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使西方要進行全球貿易,擴展海外市場,西方的這種全球貿易的經濟擴張政策和東方封建國家的閉鎖國的保守政策是格格不入,根本對立的,這樣,東西方必然以經濟貿易為焦點,導火索進行全面持久的廣泛沖突,於是,西方人便可乘坐現代化大型蒸汽兵艦,運載西方現代化、裝備齊全的現代資本主義軍隊,從海上武力入侵東方封建國家,這是世界近代史的格局,東西方武裝沖突是必然的,是一個早晚的,必然要發生的事,並必然以西方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入侵東方封建國家,使東方封建國家逐步喪失國家主權,逐步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殖民地,這種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東方封建國家,使東方封建國家逐步淪為列強殖民地的世界近代史的格局就決定了東方民族的最佳發展模式:東方民族.東方各國為了避免亡國,避免淪為列強的殖民地,就一定要在中國尊王攘夷儒家信仰指導下,進行資本主義變革,走上資本主義富國強兵之路,從而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取得對等之勢!這種資本主義變革方式就是「師夷之所長以治夷」。「師夷之所長以治夷」就是要在東方各國傳統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上通過尊王攘夷完成東方民族由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的劃時代的民族主義精神心理革命,並以尊王攘夷的方法,將尊王攘夷作為資本主義的戰略分析、科學和戰術組織管理科學全面學習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技術、管理方法,從而在中央集權政治體制上通過尊王攘夷嫁接現代資本主義的富強之花,走上尊王攘夷的資本主義富國強兵之路,實現東方各民族的民族繁榮!在東方各民族的爭取資本主義民族革命成功、爭取走上資本主義富國強兵之路的民族繁榮中,尊王攘夷就是這一龐大資本主義運動的起點、源動力,並且它和中央集權的體制共同構成了民族繁榮的資本主義民族革命的第一社會生產力!日本就是通過尊王攘夷實現民族繁榮的資本主義民族革命的成功的範例。

這就充分論述了中華民族近現代腐朽衰落的國恥不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而是在1894年~1895年中的甲午戰爭的慘敗,因為當時的世界近代史格局,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東方各封建國家是必然的,是總體大趨勢,因此,1840年,英國入侵中國不是中華民族近現代恥辱,反而是中華民族為了避免亡國,避免淪為列強殖民地的資本主義民族革命的源動力,民族革命的歷史契機,因為,中華民族雖然在鴉片戰爭中失敗,但是賠款並不多,中國完全可以承受,不傷毫毛,中國尚有廣闊的迴旋餘地,豐富的資源,眾多的廉價勞動力,而且中國人在鴉片戰爭的失敗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正是中華民族在鴉片戰爭中失敗了才使中國人具備了從鴉片戰爭的失敗為民族革命的歷史契機進行劃時代的資本主義民族革命的真正的「師夷之所長以治夷」的民族主義精神心理條件了。

日本就是在這種條件下,以「師夷之所長以治夷」的方法進行資本主義民族革命,走上資本主義的富國強兵之路的。日本受西方列強入侵始於1853年的佩里叩關,佩里以武力威脅為後盾叩關日本長期閉關鎖國的大門,至1858年,日本先後與美、荷、俄、英、法等五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列強在日本取得自由貿易權、關稅稅率協議權、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殖民特權,而日本則在通商、關稅、司法等方面喪失了獨立自主權,處於歐美列強壓迫之下和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之下,瀕臨淪為半殖民地的危險邊緣和面臨亡國的危險,日本從此進入危機四伏、前途未卜的動盪時代,日本只有兩條路,要麼不進行資本主義民族革命,被西方列強滅亡同,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甚至亡國,淪為列強的殖民地;要麼奮勇進行資本主義民族革命,走一條具有日本特色的資本主義富國強兵之路,和列強取得平起平坐的位置,實現「師夷之所長以治夷」,毫無疑問,在從中國傳入的尊王攘夷儒家思想指導下的日本人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後者:進行資本主義的民族革命,經過艱難的探索,他們首先打倒了封建反動幕府,結束了長達260年的日本幕潘領主割據渙散體制,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一穩定國體,然後才在中央集權的統一穩定國體上以尊王攘夷為源動力和為資本主義戰略分析方法,戰術組織管理 方法全面學習西方,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系統深入的資本主義改革,終於通過學習西方生產方式的表象學到了西方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技術,經營運作,日本人用尊王攘夷的方法完成了由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的民族革命,各行各業均順利進入資本主義,通過尊王攘夷在日本中央集權的國體上嫁接了資本主義的富強之花,走上了尊王攘夷的資本主義史!實現了「師夷之所長以治夷」,日本國在近現代都是強國。

因此,從1853年開始的西方列強對日本的入侵不是日本的國恥,而是日本民族以尊王攘夷為民族主義源動力進行劃時代的資本主義民族革命的歷史契機, 同理,1840年,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全敗也不是中國近現代的國恥,因為當時中國和英國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當時英國已是近代工業資本主義強國,且首屈一指,而當時中國是在滿清壓迫下的落後封建農業國,國力很弱,當時英軍是擁有近代槍炮的裝備齊全的資本主義軍隊,當時的中國軍隊是封建腐朽、鎮壓漢人反抗、思想頹廢、一觸即潰,手持大刀長矛的反革命綠營軍隊,這樣,盡管英軍遠渡重洋入侵中國,但是,兩個國家的整體形勢、綜合國力、軍隊裝備訓練、作戰方式決定了英軍必然勝利,中國必然戰敗,1840年的鴉片戰爭必然是這樣的結果,由於中英雙方不平等的特點,因此,它不僅不是中國近現代的國恥,反而是中國人不甘淪為亡國奴,以尊王攘夷為源動力,在中央集權的政體上進行劃時代的資本主義民族革命,嫁接資本主義的富強之花,走上資本主義富國強兵之路的歷史契機,1840年的鴉片戰爭和1853年佩里叩開日本閉關鎖國的大門入侵日本的性質是完全一樣的!中國和日本近現代的問題焦點不是受到西方列強入侵,而在於受到入侵後驚醒,以尊王攘夷為源動力在中央集權國體上進行劃時代的資本主義民族革命,擺脫封建思想,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走上資本主義的富國強兵之路,這是中、日兩國近代史的全部內容,因此,1840年的鴉片戰爭不是中國的國恥,1853年的佩里叩關不是日本的國恥,而是兩國人民以尊王攘夷為源動力奮勇進行資本主義民族革命的歷史契機!

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大、最根本的國恥,因為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同時受到西方列強近代兵艦運輸、近代資本主義陸軍的海上入侵後,同時在中央集權君主體制上進行資本主義改革後的一次絕對平等、對等的,舉全國之力,爭當亞洲王的大規模較量,是兩國資本主義改革成敗與否的資本主義年終大考,是兩國人民以新生的資本主義生命為賭注的國運大賭博,戰爭的成敗將直接有關繫到兩個民族兩國人民的近現代命運,將直接決定兩國近、現代史,決定亞洲近現代史,影響世界近現代史,影響世界格局,因此不同凡響,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在這場兩國同時經歷資本主義改革的爭當亞洲王的平等較量中,在滿清壓迫下的中華民族五戰五敗,無一勝績,日本五戰五勝,取得全勝之勢,戰爭的結果是日本當上了亞洲王,在東方堀起,讓世人刮目相看,它標志著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各項資本主義改革是成功的,日本民族從此以後才真正有了資本主義史,走上了資本主義的富國強兵之路!日本在近現代都是強、富國!

甲午戰爭對中國而言,具備了比日本更為重要的承上啟下的歷史意義:承上是甲午戰爭的慘敗標志著在滿清控制下的中國在甲午戰爭之前進行的資本主義「洋務運動」,各行各業的資本主義改革都是失敗的,中國喪失了一次絕好的資本主義圖強發展的歷史機會,沒有走上資本主義的富國強兵之路,啟下是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必然註定中國進一步腐朽、動盪、混亂、國貧民弱,中國人必然沒有民族主義精神心理能力,沒有資本主義改革的穩定政治條件,沒有資本主義建設的資本金來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這就註定了甲午戰爭失敗後的中國根本不可能走上資本主義的富國強兵之路,註定了中華民族在近現代必然沒有資本主義史!且處於腐朽、動盪、社會組織瓦解之中,中國在近現代都是窮國弱國,因此,中華民族在近現代的民族衰落,災難深重,苦難深重,一連串的社會動盪、腐朽罪惡都始於甲午戰爭,中國人在甲午戰爭戰敗後才真正一舉奠定了中國人「東亞病夫」渾號和「亡國的劣種人」的政治地位,開始了中華民族在近現代的腐朽史、衰落史、頹廢史!

由於中日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在同時受到西方列強入侵後,同時進行資本主義改革後,一次絕對平等、公平的爭當亞洲王和爭取資本主義民族革命成功,在中央集權政體上進行資本主義改革的成敗與否的資本主義年終大考核的戰爭性質,特點;由於它具備的承上啟下的劃時代的意義:承上在於它的戰敗標志著中國在中央集權的體制上進行資本主義改革失敗了,中國未能在適合中國的中央集權體制上完成資本主義變革,未能走上資本主義富國強兵之路,喪失了一次絕佳的資本主義變革的歷史契機,從而在戰爭中慘敗。啟下是,中國人經此深重打擊後,已失去了資本主義變革的條件,必然陷入動盪、戰亂、割據之中,必然沒有資本主義史,一舉奠定了中國在近現代都是窮國、弱國和中國人在近現代「東亞病夫」的恥辱地位,中華民族從此後才一蹶不振,真正開始了民族衰落的苦難頹廢史,而日本卻在和中國同樣、完全相同的條件上,卻取得了和中國截然相反的結果,日本資本主義改革是成功的,在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上通過尊王攘夷嫁接了資本主義富強之花,走上了資本主義富國強兵之路,日本民族有了自己圖強發展、繁榮昌盛、自強不息、蒸蒸日上的資本主義史,日本在近現代都是富國強國。

因此,中華民族在近現代腐朽衰落始於甲午戰爭 ,而不是鴉片戰爭,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就是中華民族在近現代最根本最大的國恥!是近現代中國貧窮、腐朽、落後、動盪、蕭條和近現代中國人痛苦、消沉、頹廢、人心渙散、一般散沙的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甲午戰爭的慘敗是對中華民族民族自信心的根本打擊,中國人經此沉重打擊後,一蹶不振,更加封建、昏庸、腐朽、消沉、渙散、落後了,更沒有堅定的民族自信心,火熱的民族主義人生激情正視中國歷史和中國社會的發展規律了,於是中國人更庸庸碌碌、渾渾噩噩、居心叵測、唯利是圖、醉生夢死、花天酒地、不學無術、溜須拍馬、阿諛鏟媚、抽大煙了,中國人也就必然失去了進行資本主義民族革命的民族主義精神心理能力,不能正視當時方興未艾、蓬勃發展的資本主義時代,沒有民族主義精神心理能力去統一組織起來,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中國近現代沒有資本主義史!這是中國人在甲午戰爭中慘敗對中國近現代最大的精神心理失敗,註定了中國近現代必然的資本主義改革失敗,必然的沒有資本主義史!必然導致了辛亥革命失敗——在中國人摧毀滿清政權後,必然失去了中央集權的統一政體,中國必然陷入軍閥割據的戰亂中,中國人民的血汗錢也必然都被反動軍閥、政客貪污或用於彼此爭權奪利、爭風吃醋的反革命軍閥混戰中,在戰火中付之一矩。於是,中國在辛亥革命後仍沒有進行資本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的資本金,沒有資本主義工業經濟,也沒有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戰略認識和組織管理方法的精神心理能力,必然註定辛亥革命失敗後的中國沒有資本主義史!中國在辛亥革命失敗後必然陷入軍閥割據的戰亂之中!中國人在近現代逃荒要飯、背井離鄉、顛沛流離,流離的所,造成中國近現代一連串的磨難、恥辱,從根本上註定中華民族是災難深重、苦難深重的民族,中國人民是災難深重、苦難深重的人民,這是甲午戰爭失敗對中近現代的巨大影響力。

Ⅳ 近代中國的恥辱

近代中國的恥辱有:

1、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軍在園內到處縱火,大火三晝夜不息,煙雲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

事後據清室官員查奏,這座清王朝經營了150餘年、總面積5200畝(比現在的頤和園還大850畝)舉世聞名的壯麗宮殿和園林,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值房等建築倖存,但門窗多有不齊,室內陳設、幾案均盡遭劫掠。

2、《辛丑條約》的簽訂。

《辛丑條約》是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簽定的一個不平等條約。清政府賠款各國(共11國)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計約9.82億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擔保。

3、德國對青島殖民統治。

德國人為長期經營,不惜投巨資在青島大規模建設,修建了海港,築造了膠濟鐵路,開設了一些工廠此外還致力開發膠濟鐵路沿線的礦山,掠奪中國的資源。

4、葡萄牙對澳門的殖民統治。

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後,葡萄牙派代表與清朝欽差大臣愛新覺羅·耆英談判,要求豁免地租銀,並由葡萄牙軍隊駐防澳門半島。

5、英國對香港殖民地時期。

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直至19世紀後期清朝戰敗後,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使其成為英國殖民地。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Ⅵ 為什麼9月18日是中國的國恥日

因為1931年9月18日這天發生了「九·一八」事變,這對中國來說是一種恥辱。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駐中國的侵略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藉此突然襲擊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隨即在幾天內侵佔20多座城市及其周圍的廣大地區,東北三省全部淪陷。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吞並中國、稱霸亞洲及太平洋地區而採取的一個蓄謀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驟。

(6)中國的國恥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九一八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

一戰後,日本在華擴張受到了英美列強的遏制,中國的北伐戰爭使日本在華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調整對華政策,加快吞並中國東北地區的步伐;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發生,日本經濟遭受沉重打擊,陷入極端困境,並導致政治危機。

在內外交困情況下,日本法西斯勢力決意沖破華盛頓體系對日本的束縛,趁英美忙於應付危機,蔣介石大規模「剿共」之際,奪取東北,以擺脫困境,並圖謀爭霸世界。

「九·一八」事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紛紛要求抗日,反對國民黨政府不抵抗的作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影響下,東北人民奮起抵抗,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先後涌現出東北義勇軍等各種抗日武裝。

Ⅶ 中國國恥事件有哪些

1、被日本侵犯,日本進行了慘無人道的侵華戰爭

1931年,日軍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起開始侵華戰爭,霸佔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則是掀開了日軍全國侵華的序幕。

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訂投降協議,自此日本侵華戰爭結束,前後共計十四年。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侵佔大片國土,實施「以華治華」的毒計,扶植漢奸傀儡賣國政權,殘酷奴役、殺害中國人民。

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和財產,嚴重的侵犯、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嚴重的分裂了中國,使中國國家的統一程度在抗日戰爭時期受到了嚴重的削弱。

2、天京變亂

天京事變是1856年,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之間發生的一次公開的分裂。但定都天京以後,太平天國主要領導人之間嫌隙日生,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各自結成自己的勢力集團。

進行爭權奪利的斗爭。東王楊秀清掌握大部分軍政實權,其驕傲專橫的作風擴大了他和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的矛盾。1856年,八九月間江南大營被打垮之後。

楊秀清更逼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封其萬歲。洪秀全密令韋昌輝和石達開回部對付楊秀清。韋昌輝接令後立即率兵回天京,包圍東王府,誅殺楊秀清及其眷屬。

在天京城內製造大屠殺,實行恐怖統治,並殺死楊秀清全家老小,石達開逃往安慶。韋昌輝的屠殺和暴虐統治激起了天京將士的憤怒,石達開也要求洪秀全懲辦韋昌輝。

洪秀全遂於11月初處死韋昌輝及其心腹200多人。 11月底,石達開回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務,但是對其心存疑忌,加封自己兄弟為王,處處牽制石達開。

1857年6月石達開率部出走,1863年5月陷入清軍包圍,全部被剿滅。天京變亂使太平軍元氣大傷,並喪失了乘勝殲滅敵人的有利時機,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3、日本對中國進行六細菌試驗

侵華戰爭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組建了大批生化武器的研究、生產和作戰部隊,在慘無人道的獸行實驗中,那些踏上「死亡之旅」的中國戰俘們被抹去了姓名,一律被稱為「原木」。

從1937年至1945年,石井四郎和他的部下在這里進行了幾乎所有令人談之色變的細菌研究,包括鼠疫、霍亂、傷寒、炭疽、結核菌等烈性傳染病。戰俘們被抹去姓名,一律稱為「原木」。

他們一個個被注射了各種細菌後痛苦地死去,有的甚至被拖上手術台,活活被解剖。戰後據日本戰犯供稱,從1940年到1945年,僅「731」部隊就殺害了至少3000人。

4、靖康之難

公元1120年,宋金兩國結盟,商量好金攻遼中京,宋攻遼燕京,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宋,其餘國土歸金。後來金兵攻破遼中京,而宋則大敗。

隨後,燕京被金人所攻佔,遼國滅亡。在金滅遼之役中,金人發現宋軍腐敗羸弱,於是金國統治者決定趁勢追擊,南下攻宋。

公元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在金軍的強大攻勢面前,北宋軍隊兵敗如山倒,一路潰敗。1127年3月,金軍攻破開封,北宋宣告滅亡。

金兵開始大肆搶劫財物,屠殺平民。金太宗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將其貶為庶人,強行脫去二帝龍袍,如此大辱,中國史上罕見。

5、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 ,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學術界認為開始於12月5日)淪陷後。

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准則。

是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無數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殺期間,《紐約時報》、《中央日報》、《新華日報》等中外媒體。

均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大量的揭露。 戰後,中國國民政府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其中,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經調查判定。

日軍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19萬餘人;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15萬餘人。總計死亡人數達30多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特大慘案。

Ⅷ 中國的國恥有哪些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築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後於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籲在古老版圖上回盪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於古人,後無愧於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就有拚命硬乾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樑,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樑,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樑,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Ⅸ 中國的國恥有哪些

中國的國恥:

第一,《南京條約》的簽訂。

十九世紀上半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搶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了中國。1840年,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的鴉片戰爭,1842年在南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

在鴉片戰爭以後,我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二,火燒圓明園和第二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之後,英、法不滿足既得利益,他們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1856年至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凶,美俄兩國為幫凶,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9月,英法聯軍向北京進軍,10月,佔領北京,清朝皇帝咸豐帝逃往承德。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大肆搶掠後,為了掩蓋其強盜罪行,迫使清政府屈服,放火燒毀了這座雄偉華美的皇家園林。

第三,《馬關條約》。

1895年4月,代表清政府的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第四,《辛丑條約》的簽訂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列強為實現它們瓜分中國的侵略計劃,聯合發動的一場空前野蠻殘酷的暴行。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為了滿足壟斷資產階級的需要,對外尋找原料產地、產品銷售市場、殖民地和資產階級投資場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為了進一步瓜分中國,聯合反動侵華戰爭。義和團運動的發展使帝國主義列強不斷向清政府施加壓力,責令清政府鎮壓義和團,但成效不大。於是直接出兵進行武裝干涉,這也是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之一。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兩千多人,由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率領,從大沽到天津乘火車進犯北京。八國聯軍從天津到北京,沿途燒殺搶掠,許多村鎮變成廢墟。侵佔北京後,他們挨家挨戶搶掠財物,殺人放火,侮辱婦女,無惡不作。

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空前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五,九一八事件。

近代以來,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1874年侵略台灣;1894至1895年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十九世紀末加入瓜分中國的行列,將福建作為其勢力范圍;1900年,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4至1905年日俄戰爭後,將東北南部作為其勢力范圍;一戰期間,形成了獨霸中國的局面。

中國自古就與日本又不密不可分的淵源,可是中國被一個比自己領土少很多很多的國家——日本侵略,實在是有辱國體,是一個國恥!侵華是日本的既定政策,早在明治維新後就制定了「征韓侵華」的大陸政策。

1929至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涉及日本,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加緊了侵略中國的步伐。1910年日本以吞並朝鮮,並在東北三省取得特權。1931年9月18日,駐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路軌,凡無視中國軍隊破壞。蔣介石不採取抵抗政策,東北三省淪亡。

第六,偽滿洲國傀儡政權。

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長春建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日本侵略者在東北建立的一個傀儡政權,實際上東北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日本企圖把東北三省從中國分裂出去。東北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東北人民過著恥辱的亡國奴生活。

第七,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是日軍攻進南京城後進行的屠殺;屠殺的是無辜的平民、已放下武器的軍人和軍警。

1937你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在其後的六周之內,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總共有30多萬人喪生。在南京成交,侵略軍大肆洗劫機關、倉庫、商店、民宅和村舍,古玩文物、雞鴨豬牛、糧食蔬菜,無所不搶。全市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築物被日軍燒毀。

(9)中國的國恥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遭受諸多國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社會制度方面:還處於封建社會,劣於西方列強資本主義社會。

生產力方面:還沒有進入工業化,還是處於農耕社會,生產力遠低於西方列強。

文化方面:還接受這封建思想的桎梏,而此時西方啟蒙思想已經廣為傳播。

內政方面:貪腐橫行,民不聊生,外強入侵的同時,內亂時有發生,加劇了國力的衰弱。

近代中國每戰必敗的原因:

首先,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清朝封建統治的落後,西方列強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而中國仍然在封建道路上徘徊。

其次,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妥協退讓,不積極備戰也是中國戰敗的重要原因,就像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就充分證明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再次,中國經政治、科技、軍事等的落後,中外軍事實力懸殊太大,這也是中國戰敗的一個客觀原因。近代中國屈辱的歷史證明,落後就要挨打,只有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因而我們今天應該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讓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

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制度的落後。

重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妥協退讓,不積極備戰,中國的經濟、政治、科技、軍事等的落後,中外軍事實力懸殊太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國恥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國恥是哪個國家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落後中國多少錢啊 瀏覽:660
越南號碼抖音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62
中國護照義大利簽證怎麼辦 瀏覽:720
中國原子彈用了多久成功 瀏覽:450
俄羅斯到越南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759
二戰日本佔地過的中國哪些地區 瀏覽:187
印度社會主義國家有多少人口 瀏覽:381
伊朗核問題和中國有什麼關系 瀏覽:687
越南遊哪些景點 瀏覽:807
印尼有什麼直播軟體 瀏覽:459
印尼沐浴露什麼牌子 瀏覽:821
印度為什麼撤僑 瀏覽:166
江津義大利留學怎麼選 瀏覽:13
從中國坐船去英國最快要多久 瀏覽:935
印尼軍導彈多少枚2019 瀏覽:838
安卓怎麼看越南抖音 瀏覽:87
琅勃拉邦在越南哪個省 瀏覽:667
越南10000元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582
印度的邊界有多少兵 瀏覽:704
印度洗衣液加工廠投資多少錢 瀏覽: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