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亭大集時間和地點是什麼
時間:每逢農歷一、六為集。
地點:東流亭社區嶧陽路。
介紹:大集時臨時以城市道路為主,在東流亭社區、西流亭社區和夏家莊村附近,集市各類攤位多達3000餘個,主要有針織服裝、鞋帽、蔬菜、海產品、糧食、肉類市場等。
乘車方法:103、105、117、305、306、374、906、910、915、932等多路公交車在「民航路站」下車即可。
特色:
延續四百餘載年俗不變。
流亭大集早在明萬曆七年(1579年)就已經有所記載,是當時即墨縣所轄地區十二個大型市集之首,距今已有440年的歷史。而清乾隆年間當地又有了為期三天的千佛山廟會,其中一天的廟會還與流亭大集重合,並一直延續至今。
在流亭大集上可以購買到流亭大饅頭、流亭豬蹄,還可以逛東流亭的茶葉市場,古玩市場等。進入臘月,流亭大集集集爆滿,各類攤位多達3000餘個。煙酒糖茶,紅彤彤的福字、春聯、中國結,鮮花等,處處充滿著喜慶祥和。
2. 義烏鄉鎮趕集時間表
按農歷,從初一開始,三個地方輪流,分別是初一夏演,初二上溪,初三東河,三天一個輪回,初十、二十、三十空閑。
義烏市,浙江省轄縣級市,由金華市代管,古稱「烏傷」,金華-義烏(浙中)和杭州(浙北)、寧波(浙東)、溫州(浙南)並列浙江四大區域中心城市;位於浙江省中部,地處金衢盆地東部,市境東、南、北三面群山環抱,南北長58.15公里,東西寬44.41公里,面積1105.46平方公里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義烏常住人口為1859390人。
義烏先後出了「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宋代名將宗澤、金元四大名醫之一朱丹溪及現代教育家陳望道、文藝理論家馮雪峰、歷史學家吳晗等歷史名人;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在縣級市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先後被授予中國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範市等榮譽稱號。
義烏國際商貿城被中國國家旅遊局授予中國首個AAAA級購物旅遊區。義烏是中國大陸六大強縣(市)之一,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權威機構確定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義烏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第六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義烏市為2019年國家衛生城市;同年11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2020年,義烏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85.6億元,比上年增長4.0%。
3. 牟平大集時間和地點
牟平大集的時間是每個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日,地點一般在鄉鎮周邊,每逢大集的日子,人們都會在集市上出售自己種的農產品,或者賣些吃的食物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或玩具等等,集市上商品琳琅滿目,人來人往地非常熱鬧。
中國最早的集市出現在什麼時候
中國集市起源很早,古代最早的集市是出現在兩晉南北朝的草市,東晉時建康(今南京)城外就有草市。
中國古代的集市大多位於水陸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驛站所在地,因市場房舍用草蓋成,所以叫做“草市”。
六朝時開始設立“草市尉”對草市進行管理,到唐代,個別草市上升為縣、鎮,緊臨城郭的草市則發展為商業市區。
4.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集市出現在
中國古代最早集市出現在兩晉南北朝草市。
東晉時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六朝時開始設立「草市尉」對草市進行管理。在州縣城以外的水陸交通要道,或關津驛站所在之地形成的集市,稱草市。
交易的商品主要是水產品、鹽、酒以及日用百貨等生活必需品。草市東晉已有,唐朝中期以後,農村商業發展,草市更盛。到唐末五代,戰亂頻繁,江淮富戶和城市居民,到草市建草屋居住避難的不少,使有些草市更漸繁盛,有的竟發展成為新興城鎮。
(4)中國哪個地方有集市擴展閱讀:
歐洲中世紀時,集市常於宗教節慶日在教堂院內舉行。某種集市往往主要進行某種商品的交易,比如乳酪集市。現在在一些經濟不很發達而交通運輸又較困難的地區和國家,商品交換仍保留定期的、或在傳統節日舉行的集市形式。中國古代除少數大中城市以外,廣大地區盛行名為「草市」、「亥市」等定期集市。
至今在全國不少省區,特別是在北部和西南部,這種傳統的貿易組織形式仍然存在。但各地使用的名稱不一,如在北方地區一般通稱為「集」,而在南方和西南地區則分別稱為「場」、「街」、「墟(圩)」等。它們每隔一定日期(如逢單、雙日或逢五、逢十)。
在固定地點或鄰近的幾個地點輪流舉行。其中也有個別地方利用「廟會」、「騾馬大會」等形式,進行一連多日的集市性質的貨物交易活動。在經濟發展較落後的阿拉伯半島農牧區,也保存有定期、定點舉行集市形式的商業活動。
5. 石家莊市區哪裡有集市都哪天有
石家莊市區在西三庄,趙陵鋪,振頭,於底,留營,塔冢,白佛村和二十里鋪有集市。
集市的時間是:
西三庄是每月陰歷逢四、九有集會,趙陵鋪是每月陰歷逢五、十有集會,振頭是每月陰歷逢二、七有集會,於底是每月陰歷逢三、八有集會,留營是每月陰歷逢十五有集會,塔冢是每月陰歷逢八有集會,白佛村是每月陰歷逢四、九有集會,二十里鋪是每月陰歷逢五有集會。
(5)中國哪個地方有集市擴展閱讀:
中國市集的歷史演變:
集市大約起源於殷、周時期。《易·系辭》曰:「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但在唐以前,除了少數出產單一產品的地區或鄉村外(如唐玄宗時在北部邊界設馬市),一般是沒有銷售單一商品的專門集市的。
到了唐代,集市設有市令官,主要管理市場交易,並規定午時擊鼓三百下,商人始能入市。日落前三刻擊鉦三百而散市。
集市的形式很多,名稱也不一樣。據《五雜俎》記載:「嶺南之市謂之虛,言滿時少,虛時多也。西蜀謂之亥。亥者,痎也。痎者,瘧也,言間一作也。山東人謂之集。」所以舊時有「趁虛」、「趕市」等種種說法。
還有各地流行的廟市(也叫廟會)、香市等。廟市一般是一年一度,為期約三五天。香市一般在春季汛期進行,也是一種大規模的集市貿易。宋代還出現了夜市和早市。夜市一般至晚三更而止。早市一般始於五更。
商品生產有了更大發展,集市形式也日漸多樣,專門集市的出現,便是這種多樣之一。
6. 鄉鎮趕集時間表
以宣威為例:趕街時間表:
1:倘塘:初一、初五。
2:文興:初一、初六。
3:熱水: 初一、初六。
4:關營: 初一、初六。
5:普立: 初一、初六。
6:格宜: 初一、初六。
7:阿都: 初一、初六。
8:田壩: 初一、初六 。
9:馬場: 初一、初六。
10:龍潭: 初一、初七。
集市周期:
集市是一種周期市場,對集市的研究集中在它的周期、結構以及與中心地學說的關系方面。一些學者認為,集市的周期主要受人口密度的影響,較大的人口密度導致周期短的集市。此外,周期還受到周和月循環的影響,如中國的集市大多按太陰歷周期循環。
集市屬於低級的中心地,交易的商品一般為日常用品和易耗品等低級貨物,為集市附近的鄉村居民服務。集市地點通常選擇位於交通適中的集鎮或鄉村,以及寺廟所在地、城鎮邊緣地帶等。集市的間隔往往取決於買者和賣者所願意離開居住地前往的最大距離。
集市大多位於位置適中、交通方便的中心村鎮、寺廟勝地和城鎮邊緣地區;也可引伸為進行交易的場所或聚落,稱為集鎮。
農村集鎮是經濟空間網路的基本構成單元,在中心地系統的概念中處於較低的一級中心地。它以其特殊的職能和規模,與一般意義上的城鎮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集鎮以經濟活動為主,是基於其經濟功能發生、發展起來的。
是農村商品購集的起點,又是商品銷售的終點,擔負著農村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農產品收購和交易的職能。集鎮中一般劃有專門的交易地點,為便於管理和進行交易,各類物資分別集中在一定范圍,既互不相擾又聯成一體。
農村集鎮還具有教育、醫療、娛樂等職能,是農村居民娛樂和相互交往的主要場所。歷代地方官府都力圖通過集鎮來控制縣級以下農村區域。2000年農村集市通過以商促農,繁榮農村經濟,溝通城鄉聯系,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而發揮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趕集
7. 中國那些城市有集市,具體是什麼時候,
城市都有啊……就是鄉村也有集市 啊……沒有的話大家去哪裡買鹽啊。。。
具體的~唐朝時候揚州和成都比較發達吧~商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