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南北分界要多久

中國南北分界要多久

發布時間:2022-07-27 16:37:04

A. 中國的南北分界線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從氣候來說,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每當冬季來臨,北風呼嘯,大部分的樹會落葉,不落葉的樹葉多呈針狀,叫做針葉樹。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變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樹木不落葉,一年四季常綠。河流的水量較大,水位變化不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小。

從農業來說,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北麥南稻,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這條南北方分界線,具有多重意義。它是一月份0度等溫線, 800mm等降水量線,水田與旱地分布分界線,水稻與小麥種植分界線,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濕潤與半濕潤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南北方分界線

B. 南北怎麼分界線

1、中國南北方劃分就是以秦嶺--淮河為界,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2、從氣候特點看: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一年四季常綠。河流的水量較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小。

3、農業及風俗:從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習俗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明顯。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茶葉等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北麥南稻,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2)中國南北分界要多久擴展閱讀:
1、我國南北自然分界線,實際上首先是氣候分界線。就熱量帶說是北方暖溫帶和南方亞熱帶的分界;在水分區劃中則是北方乾旱、半濕潤氣候和南方濕潤氣候的分界;在雨旱季節類型區劃中則是北方春旱、夏雨氣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氣候的分界。

2、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豫、皖、蘇等省,是中國中

C. 中國南北是如何劃分的

從中國西部的秦嶺山脈到東邊的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連接成一條橫貫東西的分界線,天然形成了中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帶)。

這條線真的很精確,雖然只有一線之隔,但是兩地自然環境大不相同,比如:秦嶺以北是黃土高坡,秦嶺以南卻是森林和盆地,這是自然條件的最生動真實的寫照。

這條南北自然分界線實際上是氣候分界線。就熱量帶說是北方暖溫帶和南方亞熱帶的分界;在水分區劃中則是北方乾旱、半濕潤氣候和南方濕潤氣候的分界。

在雨旱季節類型區劃中則是北方春旱、夏雨氣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氣候的分界。

(3)中國南北分界要多久擴展閱讀:

環境造就現實,因此兩地的農作物風格差異明顯: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人們平常所說的「北麥南稻,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當然我們最熟悉莫過於這句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同樣的農作物,僅隔區區一條河,就會結出不一樣的果實,就是如此神奇。這里的淮南和淮北就是以淮河為分界線。

D. 南北分界

中國的南北分界一般是秦嶺~淮河一線,這是中國南北的地理分界線。秦淮一線南、北方在生活差異、地質風光、農業生產等都有著明顯的差異,秦淮以北的地方降水較少,糧食農作物以小麥為主,秦淮以南的地方降水較多,糧食農作物以水稻為主。

南北分界
地球的南北半球劃分,是以赤道作為分界線的,赤道的維度是0度,它的南邊是南半球,北邊是北半球。

一些整體位於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國家也會分為南北方,例如英國是以羅馬帝國時期的哈德良長城為南北界線。

E. 南方北方分界是什麼時候劃分的

秦嶺-淮河一線,作為中國地理中的一個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論述是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提出的。

《新撰地文學》(1908)中的記載
在由張相文發表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中的185頁記載:「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動物多馴驢良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這就是張先生對我國北方的描繪。所謂「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線[1]
。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關於「秦嶺-淮河一線」的論述。

在張相文的文集《南園叢稿》之中,收錄了張相文在1924年發表的《佛學
地理志》一文,已明確提到了秦嶺—淮河分中國為南北。文章對中國進行了如下描述:他首先把中國分成六大部。對這六部他是這樣寫的:「曰本部、曰蒙古、曰滿
洲、曰新疆、曰西藏、曰青海。本部之地,或稱禹域,亦曰漢土。……就自然形勢,分南北中三帶述之。北帶,即黃河流域。南憑北嶺、淮水……」說到淮河,他
說:「唯淮水發源於北嶺之支麓。實繼北嶺之正干,而為南北之界線。」這里已經明確說出淮河為南北之界線。說明張先生早在1924年就用秦嶺淮河來給中國分
南北了。根據後面的描述而知張相文文中的北嶺就是今日之秦嶺(看來那時人們還沒有把那片山地通稱為秦嶺),為什麼稱之為北嶺,可能是為了與南方的南嶺相
對。

在民國元年(1912年)出版的《新體中國地理學》一書,書中這條秦嶺—
淮河這條線已經出現了。如書中說:「本國境內。因山川之形勢,政治之區劃,可定為本部、東北部、西北部、北部、西部、五大部。」對於本部。書中是這樣說
的:「南北二嶺,橫絕域中,劃為三帶。黃河、揚子江、珠江三巨川流貫其間。北嶺淮河以北為北帶,為黃河流域……」這本教科書有一說明,說是這本書主要是參
考張相文的地理教科書而作。

在1935年竺可楨的一篇論文《中國氣候概論》中,竺先生就明確說到秦嶺—淮河線的問題。但是他說的是有一個外國人克雷西(George Cressey)1934年寫了一本書《中國之地理基礎》。書中寫道:「中國本部山脈之中,最大者為昆侖東
支,中國總名之曰秦嶺山脈,自西藏而東,幾及太平洋岸。此山脈分中國為兩大地理區域,氣候、農業與人類活動,均有顯著之差異。」當然,現在看來這種秦嶺—
淮河線由外國人提出的說法是明顯錯誤的。竺可楨先生接著說:「凡曾經秦嶺山脈者,未有不注意此山脈南北二區域間之差異。推究其因,蓋以氣候顯然不同,遂使
華北、華南植物之種類,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別。」

在翁文灝1936
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國土壤與其相關之人生問題》,其中已明確提出秦嶺—淮河為中國之天然分界線。不過他是從土壤的角度說的。翁先生說,中國土壤天然可分
為兩大類。秦嶺山脈及淮河以北大部分為鈣層土,其南幾乎全為淋餘土……古稱秦嶺為中國之大限,此觀於土壤分布而亦然也。

F. 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

南北分界線,傳統意義上南北方分界線,一月份0度等溫線, 800mm等降水量線,水田與旱地分布分界線,水稻與小麥種植分界線,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濕潤與半濕潤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不同。
我國南北自然分界線,實際上首先是氣候分界線。就熱量帶說是北方暖溫帶和南方亞熱帶的分界;在水分區劃中則是北方乾旱、半濕潤氣候和南方濕潤氣候的分界;在雨旱季節類型區劃中則是北方春旱、夏雨氣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氣候的分界。
然而,這個過渡和變化是通過相當寬的一個帶來完成的。在淮河兩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寬,並看不出氣候、農業、自然景觀等方面有什麼變化。實際上,由於淮河地區主要是平原地區,南北冷暖氣流暢通無阻,確實也不可能產生一條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線來。以「橘逾淮而北為枳」為例,由於我國東部地區冬季中南下冷空氣強,常常帶來柑橘致命低溫,因此現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長江兩岸,除了局部有利區域外,一般也沒有種植柑橘的經濟價值。
我國南北分界帶的西段秦嶺,冬季阻擋了北方冷空氣,因而在嶺北為典型暖溫帶情況下使嶺南成為典型亞熱帶(能生長同緯度淮河兩岸不能生長的柑橘等亞熱帶指標植物)。但是,秦嶺分界也並非一條線。因為秦嶺南坡約千米海拔以下才是亞熱帶,而秦嶺山脈兩坡千米等高線間的寬度,也就是分界帶的寬度也大約有90-110公里。而且,在歷史上南北分界帶是隨氣候變化而南北移動的。如果全球持續變暖,亞熱帶北界將來甚至有可能要北推到黃河的中、下游地區。

G. 中國版圖東西南北各多少公里

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

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衡量條件:

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7)中國南北分界要多久擴展閱讀

國土面積

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渤海位於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到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的渤海海峽,與黃海水域相通,有廟島群島綿亘峽口,面積7.7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深處70米。

黃海北起鴨綠江口,南以長江口北岸向濟州島方向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平均水深44米,最深處140米,面積38萬平方千米,海床為半封閉型淺海大陸架。

東海北起長江北岸至濟州島方向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線,東至沖繩海槽(以沖繩海槽與日本領海分界),正東至台灣島東岸外12海里一線,面積77萬平方千米。

南海的海底是一個巨大的海盆,海盆的山嶺露出海面就是我國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這些海底山嶺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南海總面積350萬平方千米。

H. 中國南北地區是如何劃分的

傳統的分法是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屬於南方,以北屬於北方。但是這種劃分具有局限性,比較科學的分法是基於秦嶺-淮河界進行定量和定位。

1908年,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從自然地理分區的角度出發,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學》中首次提出「北嶺淮水」為我國的「南北分界線」。當時,與南嶺相對應的北嶺,即是現在的秦嶺。但張相文以「秦嶺—淮河」劃線分南北的想法,在實際中卻很難實現。

為此,2010年,蘭州大學陳全功教授等人基於地理信息系統的數字評估完成的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首次為中國南北分界給出了定量、定位結果。

中國南北分界具有自然和人文的綜合屬性,呈現帶狀,涉及7個省的130個縣(市),總面積約145500.74平方公里。在中國南北分界帶上,順經度各段中點的連線,稱為南北分界線。

(8)中國南北分界要多久擴展閱讀:

南北分界線的詳細線路

此線的走向為,秦嶺段為西起與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嶺余脈(E104°15′、N32°18′),經四川省的平武縣、青川縣,甘肅省的文縣、康縣,陝西省的寧強縣、略陽縣、勉縣、留壩縣、城固縣、洋縣、佛坪縣、寧陝縣、鎮安縣、旬陽縣、商南縣,湖北省的鄖西縣,河南省的西峽縣、內鄉縣、鄧州市、新野縣、唐河縣、泌陽縣、確山縣、駐馬店市、汝南縣、平輿縣、新蔡縣。

淮河段為安徽省的臨泉縣、阜陽市、利辛縣、鳳台縣、淮南市、懷遠縣、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區約4.67公里)、五河縣,江蘇省的泗洪縣、洪澤縣、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區約5.68公里)、漣水縣、阜寧縣、濱海縣、射陽縣等44個縣(市)蜿蜒而下,止於東海海濱(E120°21′,N34°05′),總長度約1666.28公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

I. 中國南北分界線劃定是哪年劃定

秦嶺淮河劃分南北是1908年,由張相文發表於《新撰地文學》上給出的。

J. 古代南北對立時期的分界線,為何是秦嶺淮河,而不是長江

說起我們國家的地理,我們學習的時候學了好多知識。比如長江,是最著名的天譴。當然最重要的一條線就是秦嶺淮河線了。這條線是中國好多地理上的分界線,南北方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季候的分界線,等等。但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時候還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在我國古代,一旦南北分裂,南北的界限都是秦嶺淮河,而不是長江。為什麼長江有這么好的自然條件和天險而沒有成為分界線呢?



我們看最早的三國時期的魏國和吳國的分界線,還有之後的東晉十六國,之後的南北朝,還有南宋。分治的時候選擇都是淮河就是這個原因。一旦要是淮河守不住了,之後這個政權都要不了多久就會滅亡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南北分界要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落後中國多少錢啊 瀏覽:660
越南號碼抖音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62
中國護照義大利簽證怎麼辦 瀏覽:720
中國原子彈用了多久成功 瀏覽:450
俄羅斯到越南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759
二戰日本佔地過的中國哪些地區 瀏覽:187
印度社會主義國家有多少人口 瀏覽:381
伊朗核問題和中國有什麼關系 瀏覽:687
越南遊哪些景點 瀏覽:807
印尼有什麼直播軟體 瀏覽:459
印尼沐浴露什麼牌子 瀏覽:821
印度為什麼撤僑 瀏覽:166
江津義大利留學怎麼選 瀏覽:13
從中國坐船去英國最快要多久 瀏覽:935
印尼軍導彈多少枚2019 瀏覽:838
安卓怎麼看越南抖音 瀏覽:87
琅勃拉邦在越南哪個省 瀏覽:667
越南10000元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582
印度的邊界有多少兵 瀏覽:704
印度洗衣液加工廠投資多少錢 瀏覽: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