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舌尖上的中國蘇州哪個面

舌尖上的中國蘇州哪個面

發布時間:2022-07-28 04:27:12

『壹』 蘇州的面館哪裡的最好最有名

蘇州的面館比較好的有同得興(嘉余坊店)、裕興記(西北街老店)、御面齋、瓊林閣、壹得面館、美味齋等。

面條,起源於我國,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即可作為主食又可作為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

面條,是一種用穀物或豆類的麵粉加水磨成面團,之後壓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再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製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最後經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花樣繁多,品種多樣。好吃的面條幾乎都是溫和而筋道的,將麵食的風味發展到極致。

生產製作

製作方法

面條做法簡單,容易煮熟,即可以做正餐,也能當點心吃。大江南北對於麵食的煮制各有不同,各具特色,有油潑面、冷麵、酸辣粉、鹵面、燜面、熱乾麵、蘭州拉麵、擔擔面等等,做法多到你想不到,一個月都不帶重樣的。

打鹵面

材料:面條、肉餡、黃花、木耳、香菇、大蔥、雞蛋、醬油、料酒、糖、鹽、雞精、蒜。

做法:

1、香菇、木耳、黃花泡發。

2、鍋中倒入油,放入肉餡炒熟後加入蔥花、香菇、木耳、黃花翻炒片刻,然後加入醬油、料酒、糖、鹽、雞精,再加入適量水煮開。

3、淋入打散的蛋液,勾芡撒上蔥花、蒜末。

4、水燒開後放入面條煮熟後撈出,放入碗中,然後將鹵澆在面條上即可食用。

鍋蓋面

鍋蓋面俗稱鎮江三怪之一的「大鍋小鍋蓋」(面鍋大,鍋蓋小)。當面條下入沸水鍋後,用一個小鍋蓋蓋在面湯上。其特點:一是生面條逐份投入,熟後不粘結,不散亂,分量准確;二是面湯滾沸時,易於清除浮沫,保持面湯不混濁;三是面條易熟透,不生不爛。

原料配方(制100碗):面條10千克、醬油2.5千克、綿白糖65克、味精50克、蝦籽5克,青頭1千克熟豬油(或芝麻油)1.5千克。

製作方法:

1.將鍋放在中火上,加入清水250克,蝦籽下鍋煮沸,3分鍾後,放入綿白糖,溶解完後倒入醬油,燒沸離火,讓其冷卻後裝入容器待用。

2.鍋內放進清水燒沸,按顧客需要數量放入面條(但每鍋最多不超過15碗,每碗生面條重約130克),蓋上小鍋蓋。將空碗放在鍋台上,逐碗倒入醬油25克,熟豬油或芝麻油10克,加上適量青頭和味精0.5克。面鍋滾沸後,加適量清水,使面條熟透,大沸時揭去蓋,清除浮沫,將面條逐份撈入碗內,澆入適量面湯即成。

3.青頭製法:青頭是用各種蔬菜製成的面鹵,分為生、熟兩種。生的有蒜泥、蒜花、漂兒菜(春季腌制的青菜);熟的有小青菜、川芎、青椒,將這些蔬菜擇洗後,用沸水焯熟,切成絲或段即成。

高安湖田掛面

產品特點:湯清面軟,不粘不亂,青頭鮮嫩,經濟實惠。

擔擔面

材料:面條、豬肉餡、豆芽菜、大蔥、薑末、蒜茸、辣椒、芝麻醬、白菜心、香菜、老抽、生抽、料酒、米醋、高湯、花椒面、豬油。

做法:1.鍋中倒入油,放入豬肉餡炒散待用;白菜心焯熟待用。

2.用豬油將蔥、姜、蒜爆香,放入辣椒、豆芽菜、肉餡煸炒,然後加入料酒、老抽、生抽、米醋、高湯,出鍋時放入芝麻醬、花椒面炒勻。

3.水燒開後放入面條煮熟後撈出,放入碗中,然後將鹵澆在面條上,放入焯熟的菜心、香菜即可食用。

腸旺面

材料:雞蛋面90克,豬大腸50克,五花肉250克,血旺25克,綠豆芽15克,白鐵豆腐250克。

三合油、糍粑辣椒、腐乳、味精、甜酒釀、胡椒粉、蒜泥、薑末、蔥花、高湯等適量。

做法:1.煮。豬腸洗凈去異味,煮至半熟撈出切成塊加香料煮。

2.五花肉煮熟切成小丁,入鍋加鹽炒出油後,潷去油放入甜酒釀,烹點醋,炸成脆哨。

3.豆腐切成小丁用鹽水泡一下撈出濾干,用油炸成泡哨撈出。

4.油鍋中再加入脆哨油、腸子油、糍粑辣椒,炒出香味,加入薑末、蒜泥、豆腐乳加水煮開,潷出紅油待用。

5.雞蛋面與豆芽放入開水鍋中約煮1分鍾,撈入面碗中放上腸子、脆哨、豆腐泡哨,用漏勺裝入血旺片在鍋中氽一下,放在面條上,舀入高湯、紅油、味精、蔥花即可。

『貳』 舌尖上的中國蘇州美食在哪一季

舌尖上的中國蘇州美食在第二季。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蘇州美食是蘇州市楓鎮大肉面,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播出後,楓鎮大肉面更是火遍了全國,許多遊客夏季來蘇旅遊時,都要尋一家老面館,點上一碗楓鎮大肉面來嘗嘗鮮。

蘇州美食楓鎮大肉面

楓鎮大肉面,味道來自於湯,清而不膩,細面是蘇式面的精髓,這是舌尖上的中國2里對楓鎮大肉面的描述,楓鎮大肉面講究吃頭湯面,所謂頭湯面是清晨麵店剛開始營業,用清水煮出來的第一波面條,這時候的下面水清澈而不混沌,下出來的面有韌性有嚼頭,不黏糊,根根分明。

楓鎮大肉面,除了這碗特製的拼湯,還有面上加的那塊大肉也是一大特色,這是用精選的三精三肥的肋骨肉製作的,用這個部位的肉製作白燜肉,肥瘦比例適中,口感最好。

『叄』 來自蘇州的哪幾種麵食,沒吃過就等於沒去過那裡

郁達夫曾在《杭州》中寫道,「杭州的出名,一大半是為了西湖。」想來,蘇州的出名,一大半是因為園林與古鎮。蘇州自古繁華,有著悠久而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它是一座秀美的城,從撩人心動的崑曲小調,到精心別致的各式園林,再到神秘幽靜的小小古鎮,無一不再向世人展現著它的古典禪意。蘇州似乎在用流觴曲水、草木蔥蘢作一首令人難忘的絕美詩篇。

可是蘇州卻不僅僅只是精緻細膩的一面,久居蘇州的人都深知蘇州的韻味還在於食。蘇州人喜愛吃,卻不僅局限於填飽肚子。單單只是簡單的面,都被蘇州人做得別有風味。



不了解蘇州的人以為蘇州僅古典精緻的一面,熟悉蘇州的人才知道其實蘇州千千萬萬面,從名勝古跡,到自然風光,每一面都值得世人好好欣賞與品味。而這蘇州湯面亦是數不勝數,每一面都代表了這宛若天仙的蘇州。

『肆』 為什麼連北方人都喜歡吃蘇州的面

北方人本身是比較喜歡麵食的,而蘇州的面別有特色,所以說北方人也會喜歡吃蘇州的面。
在蘇州,面條屬東吳面館和朱鴻興最具有特色,前者是髙湯醬色,後者是高湯本色。
蘇州面現炒澆頭多:鱔絲面,爆魚面,腰花面,素交面,麵筋面和肉絲面等等。跟蘇錫幫菜餚一樣,澆頭也有些偏甜。另外,蘇州面不放香蔥和辣椒,只放一些大蒜青末。

『伍』 楓鎮大肉面的做法

楓鎮大肉面
楓鎮大肉面是一道美食,以五花肉、面條為主材製作而成。

中文名
楓鎮大肉面
主要原料
五花肉300克面條(生)300克
是否含防腐劑

儲藏方法
冷藏
用料

食鹽2茶匙

八角2顆

花椒1/2茶匙

細香蔥2根

白芷3片

芝麻油1茶匙

白鬍椒粉1/2茶匙

楓鎮大肉面的做法
1.食材集合圖,豬肉洗凈,放入煮鍋里,加入少許八角、花椒和白芷,放稍多的食鹽,以煮好的肉的鹹淡為主

2.豬肉至肉酥爛即可,將肉切大片,香蔥切碎粒備用

3.取調料碗,加入白鬍椒粉,舀入肉湯,肉湯鹽味重,可與清水調和食用,面條入鍋煮熟

4.撈入碗中,放入大肉塊,即可食用,豬肉煮的時候,一定要加大鹽的用量,使鹽味能吃進肉里

[

『陸』 舌尖上的中國二里出現的所有美食,每一集里都有什麼呀

第一集:

1.西藏——酥油蜜

2.四川——豆花

3.陝西——藍田褲帶面

4.小花菇

5.三門灣——小章魚,彈塗魚

6.山東——煎餅,貴陽絲娃娃,福建潤餅,新加坡薄餅

7.貴州——腌魚(稻花鯉魚),爬岩魚(雷山魚醬)

8.泉州——蘿卜飯

第二集:

1.徽州——人工壓打菜籽油(臭豆腐,油炸鍋巴)

2.陝西——掛面

3.蘇州——蘇式糕點,糯米卷,蘇式小方糕

4.湖南——蕨根糍粑

5.汕頭——蚝烙

6.揚州——燙干絲,葵花大斬肉

7.上海——三套鴨,扣三絲,油爆河蝦,啫啫煲

第三集:

1.黑龍江——鐵鍋燉魚貼餅子,凍豆腐

2.浙江——雷筍,多味筍干,黃泥拱

3.江西——黎蒿炒臘肉,蒿粑,九層皮。

4.北京——榆錢飯,香椿芽

5.浙江——清水螺螄,家魚

6.台灣——飛魚干

7.新疆——葡萄乾,瑪仁糖(切糕),手抓飯

8.安徽——蝦籽+小刀面

9.蘇州——桂花醬(桂花糯米藕),板栗燒雞,扎肝,雁來蕈醬(老鴨雁來蕈)

第四集:

1.山西——小凹饃,涼皮,棗花饃

2.湖北——天門蒸菜

3.上海——紅燒肉

4.四川——泡菜魚,芽菜(腌菜),燃面,下飯菜

5.山東——西瓜醬

6.遼寧——蒲筍干

7.揚州——蒲菜餃子,奶湯蒲菜

8.珠海——糖水,陳皮紅豆沙,姜撞奶,木瓜鯽魚煲,冬瓜荷葉燉老鴨,燉湯

第五集:

1.內蒙古——口蘑,燴南北

2.四川——重慶火鍋

3.深圳——盆菜

4.杭州——西湖醋魚

5.開封——鯉魚焙面,灌湯包,片兒川

6.上海——羅宋湯,炸豬排

7.新疆——大盤雞

8.台灣——眷村牛肉麵

9.寧波——殼菜(淡菜,貽貝)

第六集:

1.內蒙古——華子魚

2.廣西——沙蟹汁

3.莫爾格勒——韭花醬+手把羊肉

4.新疆——饢,紅柳枝烤羊肉

5.寧夏——手抓羊肉,洋芋擦擦

6.珠海——清蒸魚干

7.雲南——雞樅

8.吉林——蕨菜

第七集:

1.青海——酥油茶,糌粑,鍋巴菜

2.天津——煎餅果子,重慶小面,蘇州細面,大肉面,武漢面窩,三鮮豆皮,熱乾麵,廣州

茶,腸粉,艇仔粥,蝦餃

3.廣州——五味鴨,西洋菜豬骨湯,清蒸鱸魚

4.安徽毛坦廠中學——剁椒魚頭,蒿子粑粑,豆乾子燒肉

5.香港——冰皮月餅

6.四川——古藺鎮的米粑,手工面,麻辣雞,鹽酸菜黃蠟丁魚

7.雲南——洱海鯽魚+白木瓜,見手青(紅網牛肝菌)

『柒』 蘇州的爆鱔面,燜肉面,什錦面,三鮮面美味區別在哪裡

據當地朋友介紹,燜肉面之於蘇州人有點類似蘭州牛肉麵之於蘭州人,不同風格的面條卻有一個共同的作用:用美味開啟所在城市每一個人每一天的早晨。燜肉面每天清晨就開始吊整個姑蘇城的胃口,大肉面雖然因為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緣故而名聲遠播,但很多外地遊客慕名來蘇州品嘗之後,並不是能怎麼接受這種白湯白汁肉麵食,相反他們更傾向於味道重一點、顏色深一點的燜肉面。

我們先是來到了一家名叫陸長興的面館,燜肉面是他們家招牌之一。面端上來之後,光從造型上就可以看出典型蘇式面風格:細面按照觀音頭、鯉魚背形態碼放,紅湯清亮、一塊燜肉置於其上、蒜葉點綴其間,哪怕尋常一碗面都透露著老蘇州的精緻和講究。紅湯喝起來很香潤、咸鮮有味,燜肉真的是入口即化,根本還沒來得及用牙齒去咬,感覺用舌頭就能把這塊肉分化。細面比想像的要勁道,搭配上燜肉的軟爛酥香倒也算是一種不錯的互補。

吃完陸長興,當地朋友又帶我們在老街里七拐八拐來到一個沒有招牌的小門臉前,走進去才知道這里是一個簡易的小面攤,現場食客除了我們幾個,其他都是本地人。很顯然,這又是一個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深巷小麵店,外地人很難找到這里,必須要有本地人帶路。我們又要了燜肉面,帶路的朋友們看來有意讓我體驗不同風格面館的燜肉面。

這家燜肉面吃起來感覺味道上更重了一點,燜肉酥爛程度不像陸長興那麼極致,讓你吃在嘴裡不會一下子就化了,給你一個適度撕咬的過程,有一種咀嚼感。吃起來也不是那麼油膩,無論是肉還是底湯更清爽了點。我們幾個外地人一致認為這個無名小面攤的燜肉更適合我們口味,那些牌子響的面館燜肉面或許更接近當地人正宗的標准,但很多時候不同飲食習慣的人們反而享受不了這個「正宗」。

『捌』 蘇州最有名的麵食店是哪一家

一、同得興 憑借一碗楓鎮大面,同得興成為蘇式面館的 領袖。2013年,《舌尖上的中國》攝制組前往 蘇州,反復品嘗摸索,最後看中同得興的一碗 白湯面。帶著熱氣的面碗端上來,湯汁清澈見 底,細白的面條搭配濃郁的燜肉,綠蔥點點, 入口滿腔清香,舌底生津。
二、裕興記 裕興記的招牌為三:兩面黃、三蝦面以及禿 黃油。 純正的兩面黃早些年消失在蘇州,直至裕興 記開業,才令其重現江湖。正宗的兩面黃分「硬 軟」兩派,由於「軟」兩面黃過於復雜,如今裕興 記大多供應的為「硬」兩面黃。將面條炸的金黃 酥脆,搭配現炒的澆頭,湯汁的軟糯與面條的 酥脆口感融合一起,十分美妙。
三蝦面多見於端午之後,融合蝦干、蝦腦、 蝦仁與一體,製作工藝十分費工夫。以三蝦為 主打的澆頭面,也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湯面, 一種是拌面。湯面以白湯為底,需要些功夫, 而拌面則相對簡單些。不過無論哪種,如果見 識了三蝦面的烹飪過程,都會為其折服。 禿黃油是傳聞中頂尖面點,黃油的本質是指 蟹黃以及蟹膏。用蟹來做面,可謂奢侈。要知 道一隻蟹的蟹黃並不多,想做上一碗正宗的禿 黃油,消耗的蟹品就得有六隻。用濃郁的蟹黃 蟹膏做澆頭,經過豬油以及胡椒粉翻炒燜透, 澆在面條上,色澤油黃,香氣撲鼻。
三、偉記奧面館 蘇州老字型大小偉記奧面館,主打奧灶面,分 為:白湯鹵鴨面以及紅油爆魚面。原始的奧灶 面來源崑山,由於甜口過甚,令外地食客難以 下咽,偉記奧面館經過改良,讓奧灶面的甜中 帶了咸鮮。白湯鹵鴨面就可品嘗這獨一無二的 湯底,搭配肥而不膩的鴨肉以及龍須面,原汁 原味,香甜四溢。

『玖』 蘇州的面館哪裡最好

品嘗正宗的姑蘇味兒,還得來蘇州走一趟。談論吃面,蘇州人數一數二。蘇州城雖然不大,但大大小小的面館卻超過了2000多家。在蘇州人心中,一碗熱騰騰的面條,貫穿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夠在蘇州紮根腳步的面館,也可以算的上在全國打響了名號。蘇州面館排名前十的面館,外地人來了,那也是必嘗的。

一、同得興

憑借一碗楓鎮大面,同得興成為蘇式面館的領袖。2013年,《舌尖上的中國》攝制組前往蘇州,反復品嘗摸索,最後看中同得興的一碗白湯面。帶著熱氣的面碗端上來,湯汁清澈見底,細白的面條搭配濃郁的燜肉,綠蔥點點,入口滿腔清香,舌底生津。

二、裕興記

裕興記的招牌為三:兩面黃、三蝦面以及禿黃油。

純正的兩面黃早些年消失在蘇州,直至裕興記開業,才令其重現江湖。正宗的兩面黃分「硬軟」兩派,由於「軟」兩面黃過於復雜,如今裕興記大多供應的為「硬」兩面黃。將面條炸的金黃酥脆,搭配現炒的澆頭,湯汁的軟糯與面條的酥脆口感融合一起,十分美妙。

三蝦面多見於端午之後,融合蝦干、蝦腦、蝦仁與一體,製作工藝十分費工夫。以三蝦為主打的澆頭面,也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湯面,一種是拌面。湯面以白湯為底,需要些功夫,而拌面則相對簡單些。不過無論哪種,如果見識了三蝦面的烹飪過程,都會為其折服。

禿黃油是傳聞中頂尖面點,黃油的本質是指蟹黃以及蟹膏。用蟹來做面,可謂奢侈。要知道一隻蟹的蟹黃並不多,想做上一碗正宗的禿黃油,消耗的蟹品就得有六隻。用濃郁的蟹黃蟹膏做澆頭,經過豬油以及胡椒粉翻炒燜透,澆在面條上,色澤油黃,香氣撲鼻。

三、偉記奧面館

蘇州老字型大小偉記奧面館,主打奧灶面,分為:白湯鹵鴨面以及紅油爆魚面。原始的奧灶面來源崑山,由於甜口過甚,令外地食客難以下咽,偉記奧面館經過改良,讓奧灶面的甜中帶了咸鮮。白湯鹵鴨面就可品嘗這獨一無二的湯底,搭配肥而不膩的鴨肉以及龍須面,原汁原味,香甜四溢。

四、胥城大廈

胥城大廈是蘇州四星級酒店,一碗奧灶面讓其光輝更加閃耀。胥城大廈的奧灶面改良超過二十年,每日慕名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同樣分為白湯紅湯兩種,胥城大廈在原材料中加入中葯,每日熬制超過9小時。湯汁濃郁,營養豐富,就連演員葛優都曾親自品嘗過胥城大廈的奧灶面。

五、美味齋

美味齋的爆魚面堪稱蘇州一絕。每日賓客大排長龍,若是去晚一些,基本就得不到位子。美味齋在蘇州本身並不算出名,但獨有的爆魚面烹飪十分入圍,魚肉表皮被油炸的酥脆,口味甜中帶鮮,使用少見的龍須面彈牙勁道,令人回味無窮。

『拾』 上海必吃的面館有哪些

1、裕興記面館

這家店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蘇州一家百年老字型大小面館。招牌是禿黃油麵,蟹黃份量十足,金燦燦的,看上去就食慾大開。蟹香鮮香,蟹膏綿密,入口的瞬間在嘴裡迸發出誘人的滋味,回味無窮。


閱讀全文

與舌尖上的中國蘇州哪個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有多少名星不是中國國籍 瀏覽:767
印尼西亞是什麼意思 瀏覽:710
伊朗國吃石餅叫什麼名字 瀏覽:796
出口越南的紹興黃酒有哪些 瀏覽:437
英國讀博士多少錢 瀏覽:806
義大利的啊狄哦但噠什麼意思 瀏覽:986
印度炸全雞多少錢一斤 瀏覽:192
現在的英國酒館都提供什麼 瀏覽:316
印度空軍基地有多少人 瀏覽:819
印度農村趕集擺攤賣什麼 瀏覽:425
splen義大利語怎麼念 瀏覽:335
中國人為什麼管印度叫三哥 瀏覽:87
中國舞前腿二級班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740
沒有越南你什麼都不是 瀏覽:221
印度地毯有哪些 瀏覽:366
印尼地震及海嘯死亡多少人 瀏覽:533
越南大學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133
印度脆卷餅怎麼做 瀏覽:259
去印尼坐飛機行李箱限制多少寸 瀏覽:56
中國哪裡出生的明星最多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