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一顆原子彈中國用多少年
原子彈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氫彈是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
所以,我國從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到成功試爆第一顆氫彈僅僅相隔2年8個月。
『貳』 第1顆原子彈我們花了多少時間製造成功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持導彈、原子彈工作會議,拍板決定中國製造原子彈。
蘇聯翻臉
1957年10月份,中蘇兩國正式簽訂了國防新技術協定。該協定明文規定,蘇聯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並派專家來中國幫助研製。然而1960年7月16日,赫魯曉夫撤走在華全部專家,8月23日,在核工業部系統工作的200多名蘇聯專家全部撤回國,並把重要的圖紙資料全部帶走,同時停止供應原來應該供應的設備。
在這種情況下,核武器研究院很快組成三大部——理論部、試驗部、總體部,排列出原子彈的各項技術關,分工到各研究小組,分配到每個人,全面開始攻關。
技術突破
美國在1954年製造出三顆原子彈,兩顆「內爆」型,一顆「槍法」型。「內爆」型原子彈如果研製成功,就表明下一步有可能研製出氫彈。
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採用了「內爆」型。所謂「內爆」型是將大量炸葯起爆的能量壓向內心,產生高溫、高壓,使內心裡的核材料產生裂變,釋放出大量核能。但是困難的問題在於炸葯起爆後,能量並不是完全向內心壓縮,而是向四周擴散,這就無法實現核裂變。
要解決這一重大技術關,應當是如何使炸葯同步起爆,能量聚焦,科學家把這一技術問題叫作同步聚焦。
經過無數次的理論計算和試驗,科研人員從北京長城腳下試驗到青海湖金銀灘,從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從局部到整體,一步一步地試下去,最後實現了炸葯起爆的能量完全壓向內心,突破了同步聚焦技術關。
研製出鈾235
1964年初,核材料鈾235已經研製成功。鈾235的研製過程從探礦、選礦、開採到最後提取成功,有上百道工序,經過了許多家工廠。從南方的礦山開挖、選礦,由粗加工到細加工,再到精加工,一步一步篩選,一步一步提取,將半成品送到北方某工廠,再由北方某工廠加工後送到西部多家工廠,最後提取。整個工藝流程要經過大半個中國,缺少一道工序也不成。每一道工序都有極嚴格的技術要求,工作量之大、工藝要求之細、技術要求之強,不具有真才實學的行家裡手是完不成的。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59分40秒,歷史性的時刻到了,主控站技術人員按下決定歷史的電鈕,10秒鍾後,自動控制系統進入自動控制狀態,這時倒計時從10到零順序跳動。零點一到,強光閃亮,天地轟鳴,巨大的蘑菇雲翻滾而起,直上藍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完全成功。
『叄』 中國用了多長時間製造出原子彈
中國從1959年決定獨立自主研製原子彈到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僅僅用了5年時間,而後,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又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肆』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哪年造出來的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1964年造出來的。
中國首次試驗的原子彈取"596"為代號,就是以此激勵中國軍民大力協同做好這項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彈試驗成功。經過兩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當量的氫彈原理試驗成功;半年之後,於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進行了百萬噸級的氫彈空投試驗。中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這兩個發展階段的任務。
『伍』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發射時間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發射時間是1964年10月16日。
在中共中央統一領導下,經過一大批科技人員、幹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1955年,中央指定陳雲、聶榮臻、薄一波負責籌建核工業。
1959年蘇聯撤走專家後,中國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一任務。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來為首的專門領導機構。原子彈的爆炸成功,代表了中國科學技術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5)中國用多久造了第一顆原子彈擴展閱讀:
原子彈爆炸試驗數據的採集,科學院也做了很多工作。那個試驗主要是在空曠無人的地方進行,可以試驗它的破壞力,針對各種建築物、各種生物,包括鐵籠子裡面的猴子、兔子等等。
因為原子彈有放射性,看它們受放射性的危害程度有多大。中國科學院有好多所,都派人到基地參加試驗了。為了這顆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政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陸』 我國造原子彈用了幾年
一共用了五年。 1959年開始,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彈試驗成功。
原子彈是利用鈾或鈈等容易裂變的重原子核在裂變瞬間釋放巨大能量的原理而發生爆炸的。原子彈由引爆控制系統,高能炸葯,反射層,含有核裝料的核部件,中子源及彈殼所組成。
是一種利用核原理製成的核武器,由美國最先研製成功。具有非常強的破壞力和殺傷力。在爆炸的同時會放出強烈的核輻射,危害生物組織。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進行核裂變或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 有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應的武器的總稱。
其中主要利用鈾235(厬U)或鈈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變鏈式反應原理製成的裂變武器,通常稱為原子彈;主要利用重氫( H,氘)或超重氫(chuan H,氚)等輕原子核的熱核反應原理製成的熱核武器或聚變武器,通常稱為氫彈。
(6)中國用多久造了第一顆原子彈擴展閱讀
核武器爆炸,不僅釋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應過程非常迅速,微秒級的時間內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圍不大的范圍內形成極高的溫度,加熱並壓縮周圍空氣使之急速膨脹,產生高壓沖擊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還會在周圍空氣中形成火球,發出很強的光輻射。
核反應還產生各種射線和放射性物質碎片;向外輻射的強脈沖射線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造成電流的增長和消失過程,其結果又產生電磁脈沖。這些不同於化學炸葯爆炸的特徵,使核武器具備特有的強沖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核電磁脈沖等殺傷破壞作用。
核武器的出現,對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產生了重大影響。
『柒』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什麼時候成功的
在中共中央統一領導下,經過一大批科技人員、幹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原子彈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沖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彈)。
1967年6月17日,中國又成功地進行了首次氫彈試驗,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政策,我國老一輩科學工作者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和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捌』 中國第一顆原子爆炸時間是什麼時候
在中共中央統一領導下,經過一大批科技人員、幹部和職工的共同努力,中國自行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建立強大的國防,不受帝國主義的欺負,我國於1955年開始籌建核工業。1959年,蘇聯撤走了支援中國的專家,中國開始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核工業。
1962年,我國成立了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專門領導機構,負者原子彈的研發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在那個艱難的年代,我國的核試驗最終取得了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成為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原子彈的爆炸成功,談何容易。除了要突破科技領域中的無數難關,真正掌握確保原子彈起爆成功的奧秘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歷史情況,那就是國家當時正處於經濟最困難時期。
可以說中國人勒緊了褲帶,把原子彈研製出來,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科學務實、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將會永放光芒。
遠在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基地,百萬大軍在那裡從事科研工作和基建工程,那裡大戈壁的客觀條件本身就很艱苦了,在三年國家經濟最困難的時候,曾經出現過斷炊的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羅布泊本來植物就很稀少,可以吃的如榆樹葉、沙棗樹籽,甚至駱駝草,幾乎都被他們拿來充飢了。
『玖』 中國原子彈誕生時間
1、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 ,下午3時整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
2、根據解密的資料,為了這顆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 1967年6月17日,中國又成功地進行了首次氫彈試驗,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政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3、原子彈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沖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