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地鐵城市排名2020
計截止2020年5月9日,
共有中國共有43個城市擁有地鐵,
其中華東地區的上海以705公里排名中國地鐵第一,
華北地區的北京以699公里不敵上海,位列第二,
廣東省會廣州以513公里排名第三,
江蘇省會南京以378公里位列第四,
湖北省會武漢以339公里排名第五,
四川省會成都以302公里排名第八,
浙江省會杭州以206公里排名第十一,
在前10名的城市中,要麼是省級城市,要麼是副省級城市,
果然說明要想地鐵建得長,必須城市的政治地位要高呀,
大部分副省級城市的地鐵運營里程數都要強於普通的地級市,
省級城市,也就是直轄市和特區,更不在話下,
也有例外,那就是澳門,因為澳門地少人少。
我們注意一下顏色,綠色為南方城市,藍色為北方城市,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南方城市佔領了大多數,北京城市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南北發展差距正在拉大。
Ⅱ 目前中國地鐵路線最多的城市是哪個有多少條
北京的最多
北京地鐵1號線 Line 1
蘋果園-古城-八角游樂園-八寶山-玉泉路-五棵松-萬壽路-公主墳-軍事博物館-木樨地-南禮士路-復興門-西單-天安門西-天安門東-王府井-東單-建國門-永安里-國貿-大望路-四惠-四惠東
北京地鐵八通線 BATONG Line
四惠-四惠東-高碑店-傳媒大學-雙橋-管庄--八里橋-通州北苑-果園-九棵樹-梨園-臨河裡-土橋
北京地鐵2號線 Line 2(環行)
西直門-積水潭-鼓樓大街-安定門-雍和宮-東直門-東四十條-朝陽門-建國門-北京站-崇文門-前門-和平門-宣武門-長椿街-復興門-阜成門-車公庄-西直門
北京地鐵4號線及大興線 Line 4 & DAXING Line
安河橋北-北宮門-西苑-圓明園-北京大學東門-中關村-海淀黃庄-人民大學-魏公村-國家圖書館-動物園-西直門-新街口-平安里-西四-靈境胡同-西單-宣武門-菜市口-陶然亭-北京南站-馬家堡-角門西-公益西橋(4號線終點站)-新宮(小交路終點站)-西紅門-高米店北-高米店南-棗園-清源路-黃村西大街-黃村火車站-義和庄-生物醫葯基地-天宮院(大交路終點站)
北京地鐵5號線 Line 5
天通苑北-天通苑-天通苑南-立水橋-立水橋南-北苑路北-大屯路東-惠新西街北口-惠新西街南口-和平西橋-和平里北街-雍和宮-北新橋-張自忠路-東四-燈市口-東單-崇文門-磁器口-天壇東門-蒲黃榆-劉家窯-宋家莊
北京地鐵8號線 Line 8(2011年10月15日起停運,待開通)
森林公園南門-奧林匹克公園-奧體中心-北土城
北京地鐵9號線 LIne 9(待開通)
郭公庄-豐台科技園-科怡路-豐台南路-豐台東大街-七里庄-六里橋-六里橋東-北京西站
北京地鐵10號線 Line 10
巴溝-蘇州街-海淀黃庄-知春里-知春路-西土城-牡丹園-健德門-北土城-安貞門-惠新西街南口-芍葯居-太陽宮-三元橋-亮馬橋-農業展覽館-團結湖-呼家樓-金台夕照-國貿-雙井-勁松
北京地鐵13號線 Line 13
西直門-大鍾寺-知春路-五道口-上地-西二旗-龍澤-回龍觀-霍營-立水橋-北苑-望京西-芍葯居-光熙門-柳芳-東直門
北京地鐵15號線 Line 15
望京西-望京-望京東(暫不開放)-崔各庄-馬泉營-孫河-國展-花梨坎-後沙峪-南法信(待開通)-石門(待開通)-順義(待開通)-俸伯(待開通)
北京地鐵機場快軌 Airport Express
東直門-三元橋-3號航站樓-2號航站樓
北京地鐵亦庄線 YIZHUANG Line
宋家莊-肖村-小紅門-舊宮-亦庄橋-亦庄文化園-萬源街-榮京東街-榮昌東街-同濟南路-經海路-次渠南-次渠-亦庄火車站(暫不開放)
北京地鐵房山線 FANGSHAN Line
蘇庄-良鄉南關-良鄉大學城西-良鄉大學城-良鄉大學城北-廣陽城-籬笆房-長陽-稻田-大葆台-郭公庄(暫不開放)
北京地鐵昌平線 CHANGPING Line
南邵-沙河高教園-沙河-鞏華城-朱辛庄站-生命科學園-西二旗
Ⅲ 中國目前有哪些城市有地鐵
截止目前,中國大陸現在有28個城市開通了地鐵線路(在繼續建設和規劃新線路)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南京、重慶、成都、大連、沈陽、天津、武漢、杭州、昆明、無錫、西安、蘇州、寧波、長春、鄭州、南昌、長沙、哈爾濱、佛山、青島、東莞、南寧、福州、合肥。
在建軌道交通城市(暫未開通任何線路):貴陽、濟南、廈門、洛陽、太原、石家莊、呼和浩特、烏魯木齊、常州、蕪湖、徐州。
Ⅳ 中國哪幾個城市有地鐵
中國目前以下幾個城市有地鐵(按開通時間先後順序):北京、香港、天津、上海、廣州、長春、大連、武漢、深圳、重慶(輕軌)、南京、沈陽、成都、佛山、西安、蘇州、昆明、杭州、哈爾濱、鄭州、長沙。
建設中:常州地鐵、東莞地鐵、鄂爾多斯地鐵、福州地鐵、貴陽地鐵、合肥地鐵、南昌地鐵、寧波地鐵、南寧地鐵、青島地鐵、太原地鐵、無錫地鐵、溫州地鐵、澳門輕軌系統、廈門地鐵、徐州地鐵、石家莊地鐵、蘭州地鐵、烏魯木齊地鐵。
(4)中國哪個城市的地鐵線最少擴展閱讀:
中國地鐵是指中國已經開通的地鐵。1993年開通的上海軌道交通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線路最長的地鐵。中國大陸首條地鐵系統是北京地鐵,建於1965年,竣工於1969年,試運營於1971年1月。
截至2017年12月,中國已開通地鐵的城市(以首條軌道交通開通時間排序)有35個,分別是:北京地鐵、港鐵、天津軌道交通、上海地鐵、台北捷運、廣州地鐵、長春軌道交通、大連地鐵、武漢軌道交通、深圳地鐵、南京地鐵、高雄捷運、成都地鐵;
沈陽地鐵、佛山地鐵、重慶軌道交通、西安地鐵、蘇州軌道交通、昆明軌道交通、杭州地鐵、哈爾濱地鐵、鄭州地鐵、長沙地鐵、寧波軌道交通、無錫地鐵、青島地鐵、南昌地鐵、福州地鐵、東莞軌道交通、南寧軌道交通、合肥軌道交通、桃園捷運、石家莊地鐵、貴陽軌道交通、廈門地鐵。
參考資料:
中國地鐵_網路
Ⅳ 中國有幾個有地鐵的城市
中國大陸建成投運地鐵的城市已達31個,分別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武漢、深圳、南京、成都、沈陽、佛山、重慶、西安、蘇州、昆明、杭州、哈爾濱、鄭州、長沙、寧波、無錫、大連、青島、南昌、福州、東莞、南寧、合肥、石家莊、長春、貴陽、廈門。中國港澳台建成投運地鐵的城市達4個,分別為:香港、台北、高雄、桃園。
據2018年4月8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2017年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大陸(不含港澳台地區)共計34個城市(包括七種制式的軌道交通)開通城市軌道交通並投入運營,開通線路165條,運營線路長度達到5033公里。
已開通城軌交通包括地鐵、輕軌、單軌、市域快軌、現代有軌電車、磁浮交通、APM七種制式。其中,地鐵3883.6公里,佔比77.2%;輕軌240.8公里,佔比4.8%;單軌98.5公里,佔比2%;市域快軌502公里,佔比10%;現代有軌電車246.1公里,佔比4.9%;磁浮交通57.9公里,佔比1.1%;APM3.9公里,佔比0.1%。
(5)中國哪個城市的地鐵線最少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860年,在倫敦帕丁頓(Paddington)的法靈頓(Farringdon)街和畢曉普(Bishop)路之間建造的第一條長6公里的地鐵開工,採用開挖回填的方法建造。
1863年1月10日全線通車,這就是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倫敦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運行第一年就載運了950萬名旅客。由於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此地下鐵路須用蒸汽機車牽引,又因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設計師腦洞大開,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1866年倫敦市利用格雷特黑德(J. H. Greathead)研製的隧道盾鑽挖鑿「管式」路線。隧道開得很深,以避免與建築物基礎或市政管道沖突和影響街道交通。原計畫用纜索操作,後改用電力牽引。
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鐵,在倫敦塔附近越過泰晤士河,但這條鐵路並不算成功,在營運數個月後便因新通車的倫敦塔橋取代了大部分的旅客運量而廢線。現存最早的鑽挖式地鐵則在1890年開通,亦位於倫敦,連接市中心與南部地區。
最初鐵路的建造者計劃使用類似纜車的推動方法,但最後用了電力機車,使其成為第一條電動地鐵,同時早期在倫敦市內開通的地鐵在1906年全數電氣化。就英國其他城市而言,英國利物浦市於1886年亦開通穿越市中心並跨越默西河的地下鐵路,並於1903年早於倫敦地鐵率先實現了電氣化,是世界上第一條實現電氣化的地下鐵路,但該地下鐵路現今在行政和運營管理上尚未獨立成城市地鐵而仍屬於英國國家鐵路網的默西塞德郡通勤鐵路。
1890年,第一條4.8公里的電氣地鐵開始運轉。1900年倫敦開始建造更多的管式地鐵,並對開挖回填式線路進行電氣化改造。在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地鐵車站發揮了防空掩蔽所的作用。其他許多城市都效法倫敦的榜樣。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則於1896年年底開通地鐵。
1896年,當時奧匈帝國的布達佩斯開通了歐洲大陸的第一條地鐵,共有5公里,11站,現今仍在使用。由於採用鋼梁平板頂,因而位置較淺,節省了大量資金。
1898年巴黎開始建造一條長10公里的地鐵,1900年法國的巴黎地鐵開通,由於邊溫尼埃(Fulgence Bienvenue)工程師對開挖回填法的改進,加快了建設速度。新法是沿著線路按間隔開挖豎井,再從豎井下兩側開鑿隧洞,洞內用磚砌築基礎以支承緊貼路面的木模板。
這種建造頂拱的方法對地面交通干擾較少。巴黎地鐵最初的法文名字是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法文直譯意指「大都會鐵路」,是從「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譯過去的,後來縮短成「métro」,所以很多城市軌道系統都稱metro。俄羅斯的地鐵也順理成章,只是改用了西里爾字母,稱為Метро。
1895至1897年波士頓建成美國第一條地鐵,長2.4公里。起初用有軌電車及無軌電車,後改為電氣火車。1904年10月27日,當時世界最大的地鐵系統在紐約市通車。1913年,位於南美洲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地鐵建成通車。1930年代,莫斯科建立了地鐵系統。1954年,加拿大多倫多市地鐵通車。
1960年代在蒙特婁採用巴黎型輪胎車建築了第二個地鐵系統。亞洲的日本的東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先後於1927、1931、1933和1957年陸續建成地鐵。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正式開工,這是中國第一條地鐵線路。1969年10月1日完工並運營,1969年11月,因路線供電方式有缺陷,發生大火(無人員傷亡)。路線改造後1971年1月15日繼續運營。
1976年,美國舊金山海灣區建成採用全自動操縱的第一條高速地下鐵道。同年,具有自動控制系統的華盛頓特區地鐵正式開放。帶有空調設備的輕型鋁車廂由於設計鐵軌和車廂支承系統而更加平穩、迅速地運行,建築美觀和乘客安全等因素統一的地下車站也是現代列車和地鐵建築的特色。
1990年初,上海地鐵開始興建,到1993年開通第一條路線,截至2017年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鐵網路。
Ⅵ 中國哪個城市的地鐵最不擠
我國現在有7個地鐵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南京、沈陽
南京應該不算擠
Ⅶ 中國哪些城市有地鐵哪個最棒
目前,中國的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地鐵,許多城市的地鐵也在緊鑼密鼓地修建之中。因為地鐵的舒適、快捷和便利,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鐵也就成為了許多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也出現了不同的地鐵文化。本報記者調查六大城市發現,香港地鐵最具有人性化;上海地鐵管理最嚴格;廣州的地鐵最快;坐天津地鐵不無聊;北京地鐵發展前景最廣闊……
北京地鐵
現有地鐵網路:1、2號線八通線13號線票價:單一票制3元和2元車票:紙質車票(13號線是可回收小磁卡)舒適程度:☆☆☆
爬上爬下穿隧道換乘辛苦又麻煩
地鐵換乘比較辛苦,爬上爬下的,要穿過長長的隧道。特別是從東直門、西直門換乘13號線時,按照指示牌走了很遠一段路,又爬上樓梯就走到車水馬龍的地面了,讓人十分不解,記者走到此處時,經常可以看到一臉迷茫的人問13號線的入口在哪。
在1號線的四惠換乘站,對面就是八通線卻被隔離開,乘客換乘時,需要先爬上來,再到對面去換乘。
北京人乘坐地鐵看報紙打發時間
因為北京1、2號線地鐵投入使用到現在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因此許多硬體設施比較陳舊落後。北京地鐵沒有自動售票機,因此乘客只能排隊買票,特別是在人流多的西單、王府井等站,經常可以看到排著長長隊伍的買票大軍。1、2號線出售的紙質車票,進站前有幾個檢票員忙著撕毀使用過的車票,每天都可以看到檢票台前放著的兩個大布袋子,都裝滿了白花花的廢棄的車票。
因為坐地鐵的時間較長,北京人喜歡關心政治,文化素質較高,因此,在10多年前,許多北京人都靠讀報紙來打發坐地鐵的無聊時間,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建成網路需幾十年發展前景廣闊
到2008年,北京的地鐵也是四通八達,通向城市的各個方向。北京目前有1號線、2號線、還有13號線和城鐵八通線,目前地鐵5號線、10號線、奧運支線、4號線、機場軌道線5條地鐵新線已排定通車日期,除地鐵4號線外,都將在2008年奧運會前開通運營。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牛鳳瑞稱,即使北京到2008年建好幾條地鐵線路後,北京的地鐵網路仍需要20-30年的建設。因此,北京地鐵的發展前景最為廣闊。
香港地鐵
現有地鐵網路:7條線(含兩條專線)車票:可回收的磁卡票價:按里程收費最少4港幣 舒適程度:☆☆☆☆
設計合理人性化站點之間零換乘
初到香港時,就感受到了香港地鐵的人性化,設計十分合理。香港每條線之間換乘站點都是「零換乘」:在換乘站,乘客下車以後,對面方向就是要換乘線路的地鐵列車,因此換乘的人們只需要走幾米遠,在對面的站台換乘,而且換乘時幾乎沒有等車的現象,因為換乘的兩輛列車幾乎是同步達到。
香港的地鐵站是好多層的,不同層有不同的方向和線路,尤其換乘站更是如此,每層之間都有直升電梯和滾梯相連接,換乘的乘客也不辛苦。香港地鐵發車的車次也多,平均2-3分鍾一趟,不用在站台等車太久。
地面上經常堵車香港人愛坐地鐵
香港地鐵是世界公認設備完善、自動化程度高、管理較好的地鐵。它的自動售檢票設備,由自動售票機、檢票機、補票機和磁性車票、站台、中央計算機等組成,集計算機、自動控制、光電技術等高新技術於一體。
因為香港地面上經常堵車,地下交通發達,許多香港市民都不願意開車、坐的士出行,許多人出行都喜歡坐地鐵。香港這座有著約700萬人口的都市,地鐵網路幾乎覆蓋城市的每個角落,有7條地鐵線和50多個站組成,地鐵每日載客量超過240萬人次。
上海地鐵
現有地鐵網路:3條地鐵線車票:可回收磁卡車票票價:按里程計價3-6元舒適程度:☆☆☆☆
列車進站倒計時每個車廂都編號
上海的換乘也是比較不方便,雖然有關部門提倡像香港地鐵一樣「零換乘」,但是,記者感覺到,上海的換乘和北京的換乘差不多——爬上爬下和穿過長長的隧道。
在上海的一些地鐵站內都有數字電視,主要播放一些商品廣告和乘客須知,在屏幕下方,可以看到一個列車的倒計時,它是以秒鍾來計算的,十分精確。
在上海地鐵車廂內的加貼號碼,把每個車廂都編了號,一共有四位數字組成,第一位代表線號,第二、三位代表車號,第四位則代表車廂號。如「編號1234」,即1號線第23號車的第4節車廂。這是方便乘客之間互相找人的需要,也方便遇到緊急情況報警時,民警及地鐵工作人員可以及時准確到達事發車廂。
上海人精打細算買票也有省錢招
上海的地鐵車票是一種可以回收的磁卡。上海的地鐵最近漲價了,起步從原來的2元漲到3元。一條線從起點站到終點站最多需要6元。
上海市民卻想出了省錢高招:用手機簡訊約好從自己對面方向過來的朋友,都是買最低的票價,他們在中間一個站互相交換,然後各自將對方的車票「帶回」讓檢票機器檢票。
現在這種「對面換票」省錢的辦法在朋友圈已經擴展到網路圈,特別是一些上班族,每天幾乎都是相同時間坐地鐵,因此,許多陌生的網友之間也就開始換票省錢。
地鐵乘警嚴管理車廂沒有乞討者
「各位乘客,車廂內禁止乞討,請共同抵制」,一上上海的地鐵,車廂的喇叭就傳出這樣的聲音,上海地鐵的車廂干凈整潔,沒有像北京、廣州地鐵上那些讓人看了就倒胃口的暴露自己傷情和疤痕的乞討者。
在地鐵內活躍著穿著制服、戴著「地鐵乘警」袖標的上海地鐵乘警,他們是中國首支地鐵乘警隊伍。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遏制地鐵內亂發小廣告、強行乞討、非法兜售、非法設攤等「四亂」現象。
其他城市
深圳地鐵最安全
深圳地鐵的地鐵站上有一道安全屏蔽門,屏蔽門在列車到來和離開時,與列車的門同步開啟和關閉,因此,在深圳幾乎發生不了有人跳入地鐵軌道自殺的事件,可以保障列車的安全運營。
列車上是普通話、廣東話和英語分別報站的形式,許多深圳市民表示,地鐵給他們出行帶來了方便,就是線路太短了。
天津地鐵最舒服
據天津市民霍雲生介紹,天津地鐵一號線各個車站以及車廂內都安裝了液晶電視,節目全天候地滾動播出。節目每次大約30分鍾,每2天更換一次新節目,30分鍾的電視節目包括了新聞、音樂、英語等各類內容。
霍先生說,天津地鐵每個車廂裡面都裝有6個15英寸液晶顯示器,整列車共有24個,「無論坐在哪一個角落,都能看到顯示器播放的內容」。
廣州地鐵最快速
廣州共有4條線,三號線的地鐵是全國速度最快的地鐵,在今年7月13日正式為廣州市民服務。據悉,廣州地鐵公司的負責人介紹,三號線的地鐵列車設計時速135公里,在三號線初期運營階段最高速度為80公里/小時,待上線運行調試完畢後,最高運行速度就可以達到120公里/小時。
在廣州地鐵的公園前車站,正常出站就出左邊門,換乘的乘客就從右邊門出來,並且是先開換乘的門,因為到達換乘線路的地點很近,在換乘的同時兩條線的車基本上是同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