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內蒙古根河多大
根河市地處大興安嶺北段西坡,與鄂倫春旗、額爾古納市、牙克石市以及黑龍江省漠河縣、塔河縣毗鄰。南北長240.4公里,東西長198.8公里 全市總面積20,012平方公里。自然地理特點是高緯度、高寒冷地區,東經120°12—122°55』,北緯50°20』— 52 °30』,是中國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內蒙古自治區平均氣溫最低的旗市。全市氣候屬寒溫帶濕潤型森林氣候,並具有大陸性季風氣候的某些特徵,特點是寒冷濕潤,長冬無夏,春秋相連。無霜期平均為70天,最低年份只有24天,氣溫年日較差大,平均氣溫-5.3°C,極端最低氣溫-49°С,年較差47.4°C,日較差20°C,結凍期210天以上,境內遍布永凍層,個別地段30厘米以下即為永凍層。根河市森林資源是主體資源,森林覆蓋率75%,居內蒙古自治區之首,屬典型的國有林區,植被分為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並以森林植被為主,主要樹種為興安落葉松、白樺、樟子松,其次為楊、柳等。境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經濟價值巨大。地下礦藏有鉛、鋅、銀、黃金等,已開采利用的有珍珠岩、鉛、鋅等。旅遊資源豐富,除有大興安嶺林海自然景觀外,還有大興安嶺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以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構成的人文景觀。全市2002年末,總人口172,263人,全部為非農業人口,其中林業人口約佔70%以上,有17個民族,包括漢、蒙古、回、藏、苗、彝、壯、朝、滿、土、錫伯、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俄羅斯等。
二、歷史沿革:
根河是蒙古語「葛根高勒」的諧音,意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市歷史沿革比較頻繁,自共產黨政權管理內蒙古以來沿革情況如下:1945年8月9日偽滿垮台,8月10日蘇聯紅軍進駐三河並成立維持會;1946年,經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批准,成立了額爾古納左翼旗公署和額爾古納右翼旗公署;1947年11月,中國共產黨派工作團進駐三河街(今額爾古納市三河鎮),將額爾古納左、右翼兩旗合並為額爾古納旗。 1966年4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消額爾古納旗,設額爾古納左旗和額爾古納右旗,額爾古納左旗政府所在地根河; 1994年4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消額爾古納左旗,設立根河市,政府所在地根河。
三、行政區劃:
根河市下轄五鎮一鄉和三個街道辦事處。五鎮分別為好里堡鎮、得耳布爾鎮、金河鎮、阿龍山鎮、滿歸鎮。一鄉為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三個辦事處為河東辦事處、河西辦事處、森工辦事處境內駐有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所屬的五個林業局和一個板業集團,分別為根河林業局、得耳布爾林業局、金河林業局、阿龍山林業局、滿歸林業局、根河板業集團;呼倫貝爾市電力公司根河電業局;隸屬於海拉爾鐵路分局處級單位——根河鐵路公司。
四、國民經濟發展:
解放前,在根河市境內只有少量的狩獵業和馴鹿飼養業。解放後,自50年代開始進行森林資源開發,隨著林區的開發,木材采運業和各相關產業陸續興辦,國民經濟的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民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目前,木材采運業和加工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形成了以國有林業為主的林區經濟。199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億大關,國有林業經濟佔全市國民經濟比重為90%以上,全自治區經濟綜合實力評價第6位,居呼盟第一位,國內生產總值及其人均都列第二位,財政收入5208萬元,居全盟第四。1998 年達到最高峰,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億元,全區十強之一, 位列第七。「天保工程」實施木材減產政策後,經濟總量出現暫時下滑,但是由於及時調整發展思路,措施得當,自2001年以來出現恢復性增長,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23億元,同比增長14.1%,財政收入8909.8萬元同比增長11.7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524.7萬元同比增長10.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0萬元同比增長10%。
五、國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狀況:
(一)結構調整: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2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較1998年實施天保工程初期相比,一產、三產所佔比重明顯上升,二產比重大幅下降。
(二)第一產業:由於我市草場和耕地面積較小,耕地面積為2168公頃,制約種養業的發展,但經過多年探索,適合林區種養業發展的道路逐步形成。目前,我市積極推進「三個基地」建設就是發展新型農牧業的重要舉措。在種植業方面,逐步減少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蔬菜及經濟類作物種植面積。在養殖業方面,充分利用「冷」資源發展規模化特色養殖業,梅花鹿、狐、貂、兔等已經初具規模。一產增加值達3、5億元億元,同比增長7、2 %左右。
(三)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1億元,同比增長24.6%,其中:工業增加值2.71萬元,同比增長22.5%,同比增長;地方工業增加值完成3,373.9萬元,同比增長68。2%,佔全部工業的12.5%,佔二產的7.2%。 森工業,木材產量年達86、7萬立方米,實現產值約4、3億元。
(四)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03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 財政與稅收:自天保工程實施以來,我市財政狀況愈來愈緊張,收入持續遞減,而支出持續遞增,財政形勢非常嚴竣。2003年完成財政總收入8909.8萬元(含社保收入),較上年增長11.7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524.7萬元,較上年增長10.65%。財政支出 預計完成11690萬元同比減少6萬元 。財政供養人口已達5,600餘人,其中行政單位2,000餘人,事業單位3,600餘人。
六、財政與稅收:
自天保工程實施以來,我市財政狀況愈來愈緊張,收入持續遞減,而支出持續遞增,財政形勢非常嚴竣。2003年完成財政總收入8909.8萬元(含社保收入),較上年增長11.7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524.7萬元,較上年增長10.65%。財政支出 預計完成11690萬元同比減少6萬元 。財政供養人口已達5,600餘人,其中行政單位2,000餘人,事業單位3,600餘人。
財政收入下降同國家產業政策和稅收政策有直接關系。從產業政策調整角度看,為保持生態平衡,逐步調減木材產量,給以木材為主要資源的根河市產生重要影響。僅以地稅為例子,2003年較1998年木材減產60餘萬立方米,按每立方米20元計算,直接影響農林特產稅1,200萬元。另外,從稅收政策看,對國有林業森工企業繼續實行減免政策。
七、近幾年的主要工程:
道路工程:S301公路根拉段油路建設工程,迎賓大道工程,中央街改擴建工程(含根陽橋改擴建工程),紅旗路改擴建工程,步行街建設工程。
公園廣場工程:世紀廣場工程,奧林匹克廣場一期工程,五環公園建設工程,根河公園一期建設工程。
市場建設工程:順通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工程,金鵬市場工程。
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市區垃圾處理場一期工程,市區給水工程,市區亮化工程。
以煤代木工程(正在爭取落實):房產開發工程(世紀花園小區、林海新城小區、明珠花園小區等),集中供熱工程。
其它工程:敖鄉生態移民工程。
B. 根河市歸哪個省
根河市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一個縣級市。位於大興安嶺北段西坡,呼倫貝爾市北部,是中國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根河市是蒙古語「葛根高勒」的諧音,意思是「清澈透明的河」。這是中國最冷的城市,年平均氣溫-5.3℃,極端低溫-58℃,年封凍期210天以上 ,素有「中國冷極」之稱。
根河市轄4鎮、1鄉、4個街道辦事處,分別是金河鎮,阿龍山鎮,滿歸鎮,得耳布爾鎮,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好里堡街道辦事處、河東街道辦事處、河西街道辦事處、森工街道辦事處。
(2)中國的根河市屬於哪個省擴展閱讀:
建制沿革:
1920年,設室韋縣和奇乾設治局。
1921年,奇乾設治局改奇乾縣。
1930年,室韋縣府由吉拉林遷至河塢(今蘇沁鄉)。
1932年12月,「滿洲國」民政部將室韋、奇乾二縣劃歸偽興安北省管轄。
1933年1月1日,「滿洲國」取消室韋縣和奇乾縣,改為辦事處。同年7月12日,將原室韋縣境劃為額爾古納左翼旗(習稱東額旗),旗公署設於奈勒穆圖(今三河鎮),將原奇乾縣境劃為額爾古納右翼旗,旗公署設於吉儒穆圖(今奇乾鄉)。
1945年8月9日,偽滿政權垮台。
1946年,經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批准,成立了額爾古納左翼旗公署和額爾古納右翼旗公署。
1947年11月,中國共產黨派呼倫貝爾工作團進駐三河街。
1948年2月16日,經內蒙古自治政府批准,將額爾古納左、右翼兩旗合並為額爾古納旗。旗政府設在三河街(今額爾古納市三河鎮)。
隨著大興安嶺林區開發,根河鎮、好里堡鎮、得耳布爾鎮、金河鎮、牛耳河鎮於1955~1959年相繼成立,1961年8月以前由喜桂圖旗代管。1961年8月,額爾古納旗政府遷至根河鎮,接收了原喜桂圖旗代管的根河、好里堡、得耳布爾、金河、牛耳河5個鎮和阿龍山、滿歸2個地區。
1966年4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額爾古納旗,設額爾古納右旗和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納左旗政府設在根河鎮。
1969年8月1日,額爾古納左旗隨同呼倫貝爾盟劃入黑龍江省。1979年7月1日,額爾古納左旗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94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額爾古納左旗,設立根河市。
C. 根河市在哪裡
根河市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一個縣級市,是蒙古語「葛根高勒」的諧音,意為「清澈透明的河」。位於大興安嶺北段西坡,呼倫貝爾市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20°12´~122°55´,北緯50°20´~52°30´,是中國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東以鄂倫春自治旗為鄰,西與額爾古納市接壤,南連牙克石市,北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呼中區。南北直線距離最長240.4公里,東西直線距離最寬198.8公里,總面積2.001萬平方公里。
中文名稱
D. 根河的地理位置
根河,是蒙語「葛根高勒」的諧音,意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市位於呼倫貝爾市的北部,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北部的旗市之一。根河市地處呼倫貝爾盟東北部,大興安嶺北段西坡,它東以鄂倫春自治旗為鄰,西與額爾古納市接壤,南連牙克石市,北接黑龍江省漠河縣,塔河縣。
根河的地理位置與長度
南北長240.4公里,東西長198.8公里, 全市總面積2001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自然地理特點是高緯度、高寒冷地區,東經120°12—122°55',北緯50°20'— 52 °30',是中國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內蒙古自治區平均氣溫最低的旗市。
E. 黑龍江省根河屬於哪個市
根河市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一個縣級市,位於大興安嶺北段西坡,呼倫貝爾市北部,地理坐標東經120°12´~122°55´,北緯50°20´~52°30´,是中國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根河屬於內蒙古,並非黑龍江。
根河,是蒙古語「葛根高勒」的諧音,意為「清澈透明的河」。東以鄂倫春自治旗為鄰,西與額爾古納市接壤,南連牙克石市,北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呼中區。南北直線距離最長244.4公里,東西直線距離最寬202.2公里,總面積2.001萬平方公里。
(5)中國的根河市屬於哪個省擴展閱讀:
20世紀50年代,國家作出開發大興安嶺的決定,大批林區開發建設者從全國四面八方來到中國冷極根河,頂風冒雪,戰天斗地,形成了突破「高寒禁區」的大興安嶺精神。隨著林區的開發建設,根河市逐漸興起並累計為國家提供6300多萬立方米的木材,為新中國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根河市是大興安嶺的生態核心區,把生態立市作為第一項工作重點,綠色生態產業將成為根河市最大的產業。在執行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總體規劃過程中,正以文化的視角、產業的思維來重新審視這片沃土。
刷新傳統的森工文化、發掘神秘的使鹿文化、整理古老的游獵文化、彰顯鮮活的生態文化、開發獨有的冷極文化、弘揚悠久的歷史文化,努力實現文化軟實力增強,社會穩定發展、經濟成功轉型。以其華麗的姿容和優越的生態價值,屹立於我們偉大祖國的北部邊疆。
根河市人民政府-根河概況
F. 內蒙古根河市在哪
根河市地處大興安嶺北段西坡,與鄂倫春旗、額爾古納市、牙克石市以及黑龍江省漠河縣、塔河縣毗鄰。南北長240.4公里,東西長198.8公里, 全市總面積20012平方公里。自然地理特點是高緯度、高寒冷地區,東經120°12—122°55',北緯50°20'— 52 °30',是中國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內蒙古自治區平均氣溫最低的旗市。
G. 根河在中國哪個省
行政上屬於內蒙!但按生活習慣和地理位置應該是單獨的一個省,興安行省。省會是根河市
H. 中國最冷的地方在哪裡
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氣溫,已經接近零下30℃,年平均氣溫零下5.3℃,歷史記載最低溫度達零下58℃,至今記錄未被打破,被譽為「中國冷極」。
根河市雖處於「中國的北極」黑龍江省漠河縣以南,但由於海拔相對較高而一舉獲得「中國冷極」之稱,每年無霜期約70天,凍結期約210天以上。
2009年12月31日凌晨,內蒙古根河市靜嶺檢查站測出了-58℃的極端最低氣溫。
I. 現在中國零下30度的地方是哪裡
全中國最冷的省份是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根河市全年平均氣溫-5.3℃,歷史記載最低溫度-58℃,取暖期長達9個月,因此被稱為「中國冷極」。
根河市雖處於「中國的北極」黑龍江省漠河市以南,但由於海拔相對較高而一舉獲得「中國冷極」之稱,根河市年平均氣溫零下5.3℃,歷史記載最低溫度達零下58℃,每年無霜期約70天,凍結期約210天以上。
2009年12月31日凌晨,內蒙古根河市靜嶺檢查站測出了-58℃的極端最低氣溫,後經國家環保部專業團隊實地考察,承認此數據,至此,根河市正式成為「中國冷極」,至今記錄未被打破。
(9)中國的根河市屬於哪個省擴展閱讀:
根河市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下轄的縣級市,「根河」是蒙古語「葛根高勒」的諧音,意為「清澈透明的河」。
位於大興安嶺北段西坡,東與鄂倫春自治旗為鄰,西與額爾古納市接壤,南連牙克石市,北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呼中區。
南北直線距離最長240.4公里,東西直線距離最寬198.8公里,總面積2.001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緯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根河市是中國最冷的城市,年平均氣溫-5.3℃,極端低溫-58℃,年封凍期210天以上 ,素有「中國冷極」之稱。
根河市氣候屬寒溫帶濕潤型森林氣候,並具有大陸季風性氣候的某些特徵,特點是寒冷濕潤,冬長夏短,春秋相連,無霜期平均為90天。
年平均氣溫-5.3°C,一月平均氣溫接近-30℃,縣級氣象台記錄極端最低氣溫為-51.5°С、氣象站記錄極端低溫為-58℃,七月平均氣溫18~20℃,但也曾出現高於35℃的高溫天氣。
氣溫年較差47.4°C,日較差20°C,結凍期210天以上,境內遍布永凍層,個別地段30厘米以下即為永凍層。
根河市非中國最北端的縣級區劃,但海拔高於漠河市,因此氣溫低於「中國北極」——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