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三次世界大戰打完,中國還能剩下什麼
第三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發生。
第三次世界大戰是美國經濟和全球性的下一次世界的大規模戰爭,是指兩個國家發生了戰爭,其嚴重性就可稱為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世界各國人民在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美蘇冷戰的磨難之後,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最早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理念源自20世紀50年代產生的冷戰思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形成冷戰局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與華沙公約組織(華約)兩大軍事組織開始擴軍備戰,美蘇兩國掀起了軍備競賽,有核武儲備。弱勢國家將依靠大國的軍事保護作為維護本國安全的方式。
發展趨勢:
隨著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成為永不出現的歷史名詞,或者是在可見的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的戰爭,全因美蘇間的勢力平衡,並實施相互保證毀滅的政策,致使戰爭不會爆發。
21世紀人類社會不具備世界大戰的時代特徵:世界市場從不完善、缺少開放性發展到有序合作、甚至共贏;從國家以軍事安全為核心轉向謀求綜合安全;世界狂熱民族主義情緒與和平主義共存。要對挑戰二戰後國際秩序的行為保持高度警惕,堅決捍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在不同的角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的原因很多,且政府、民間均有不同看法。隨著2001年911恐怖事件的發生,有些看法開始認為恐怖主義才可能是目前21世紀所面臨最頻繁的威脅(沒有固定國界與打擊對象的戰爭)。
㈡ 世界大戰怎麼回事中國有事嗎
兩次世界大戰,中國都站在勝利的一邊,可以說贏了。但是最後中國沒得到什麼好處。
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中國是袁世凱掌權),中國一些城市被德國佔領(比如青島),說好的中國提供物資武器補給。日本出兵驅趕德國,結果就是德國趕跑了。日本人佔領了青島,不還給中國了。
實際情況是,德國佔領期間,這些地方,經濟發達,生活穩定,至少老百姓有工作干,能吃上飯。日本佔領之後,大量掠奪財富和資源,導致當地經濟崩潰,老百姓失去工作。很多青島人不痛恨德國人,而痛恨日本人就是如此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用說了吧,日本入侵中國。幾乎半個中國都失守了。如果沒有日本人入侵,國民黨不會丟了整個中國,共產黨可能連個反對黨的席位都算不上。日本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摧毀了剛剛建立起來的中國本土的資本力量。如果沒有戰爭,就不會產生那麼多無產階級,如果沒有無產階級支持,共產黨不可能一統中國。
㈢ 一旦現在爆發世界大戰,中國的糧食和軍事資源能否自給自足-
一旦暴發世界級的大戰,應該怎樣做。各國都對此做了詳盡的沙盤推演,有極其詳盡的預案。其中就糧食而言,中國的國家糧食儲備是按照全國人吃100天而計算的(中科院院士袁隆平曾上書要求加大糧食儲備,夠全國人民吃半年甚至更久),石油,天燃氣,煤炭等應該時間更長。武器啥的就更不用說了,中國的兵役制度與前蘇聯相似,就是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復征,臨時徵兵幾百萬,至幾千萬。一般退役人員國家對其復征年限是自退役其三十年,武器裝備應該不會差到哪去。不過世界大戰短期內不會爆發,還是卯足勁搞經濟,搞發展,搞民生,來的實際。 以上論述中涉及到的具體東西,本人只是略知,若有不對,請雅正
㈣ 求解,中國要再過幾年會發生世界大戰,說時間就可以了
2040年一定世界大戰!絕錯不了!明跟你說這是老天爺說的,這不是誰能左右的!是到那時一定會發生那種事,我都看見過
㈤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勝利了嗎
如果美國和蘇聯不參戰,以中國當時的實力得再過十幾年才能打得過日本 甚至幾十年 中國根本就不等於勝利 沒有獲得什麼俘虜 沒有得到什麼賠款 反而到現在連個釣魚島都弄不回來 我真是郁悶死了
㈥ 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打了多久
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軸心國( 及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㈦ 中國到底能不能打贏世界大戰
就目前的國際形勢,是打不了世界大戰的。所以也就無所謂贏不贏。
如果硬要打,那就是全面核戰爭,整個地球的生態被破壞,所有人都是輸家,沒人打贏。
㈧ 世界大戰後中國會怎樣
就現在這個時代而言,世界大戰發生了,全人類都會陷入苦難當中,甚至滅亡
㈨ 中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情況怎樣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4年8月,北京政府宣布中立,但1917年,以親日派頭子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派為獲取協約國和日本貸款,主張從速參戰,英法兩國也鼓勵中國參戰。1917年 8月14日,中國北洋軍閥政府正式對德、奧宣戰,加入協約國。參戰後將數十萬中國青壯年運送到歐洲戰場充當勞工。
1919年1月,中國作為戰勝國代表,參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在巴黎和會的失敗,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索。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抗日戰爭牽制了60%以上的日軍兵力,至抗戰結束,中國軍民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間接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美元(按1937年比值計算),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付出了重大犧牲。
(9)世界大戰中國能挺多久擴展閱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美國參加對德作戰,要求中國與之採取一致行動對德宣戰,並答應借給軍費,黎元洪表示同意。而日本支持段祺瑞參戰,答應借巨款給段祺瑞,以擴充其勢力。因日本支持段祺瑞,中國若參戰必有利於日本,美國遂指使黎元洪夥同國會反對參戰。
在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問題上,雙方展開了「府院之爭」。段祺瑞召開督軍會議,決定參戰,並要挾黎元洪和國會同意參戰案,但未能得逞,於是要求黎元洪下令解散國會。黎元洪利用人們反段要求,下令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職務,段祺瑞被罷職後,離京赴津,以天津為基地,揚言另組臨時政府,段黎矛盾白熱化。
黎元洪在段祺瑞的壓力下內外交困,只好同意張勛入京「調停國事」,後演為張勛率辮子軍入京復辟,史稱"丁巳復辟"。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舉行「和平會議」。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收回德國在山東的特權。但是,英、美等國操縱會議,拒絕中國的正義要求,並無理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日本。消息傳到中國,成為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會的最後一天,也是全體戰勝國在和約上簽字的一天。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沒有出席會議,拒絕簽字。
㈩ 中國最後一個世界大戰是幾年幾月幾日
摘要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中國政府向國聯求助,卻並未得到國聯的積極回應。當時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二戰已經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