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中國第一桶水泥是哪裡生產的

中國第一桶水泥是哪裡生產的

發布時間:2022-07-30 08:03:39

① 歷史百年的企業有哪些

1、招商局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其前身為李鴻章於1872年12月創立的「輪船招商局」,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是中國第一家近代民用企業。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被譽為「中國民族企業百年歷程縮影」。招商局現為國家駐港大型企業集團、香港四大中資企業之一,總部設於中國香港。主要經營活動分布於中國香港、內地、東南亞等地區。

② 中國生產的第一袋水泥,商標是什麼 牌

有人現在還珍藏著一幅清末唐山啟新洋灰有限公司"龍馬負太極圖"水泥商標。它直徑約35厘米,品相完好。畫面由駿馬、海水、太極圖、火焰、祥雲和中英文對照的"啟新洋灰有限公司"等字樣組成。它是中國最早的水泥商標之一。

唐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誕生了中國第一桶水泥。清朝末年,水泥需求日益增長,而國內沒有一家水泥生產企業。在這一市場條件下,唐山細綿土廠(細綿土,水泥的譯音)於光緒十五年建成,成為我國第一家立窯生產水泥的工廠。1907年,唐山細綿土廠更名為"唐山啟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商標定為"龍馬負太

③ 唐山五個 "第一工業" 是什麼

唐山工業的的5個中國第一。
1878年,洋務運動中,開平礦務局建成了中國第一個使用機器開採的大型煤礦;
1881年,開平礦務局建成了中國第一條標准化軌距鐵路——唐胥鐵路;
1881年,開平礦務局製造出了第一台「中國造」蒸汽機車——「龍號」機車。
1889年,唐山細棉土廠生產出中國第一桶水泥-----「馬牌」水泥。
1914年,唐山啟新瓷廠生產出了中國第一件衛生陶瓷。

④ 中國水泥最早是幾幾年

我國最早的水泥廠,座落在唐山市,誕生於1889年。當時只有4座石(土)窯,日產量不足30噸,年產量小於1萬噸,稱為細綿土廠。1907年從丹麥史密斯公司購進2台φ2.1m×30m回轉窯,1908年投產,成立了啟新水泥公司。翻開了我國水泥工業發展史的第一頁。

⑤ 水泥是哪個國家發明的,中國最早什麼時候

1824年英國建築工人約瑟夫·阿斯譜丁發明的,中國最早在1889年中國河北唐山開平煤礦附近,設立了用立窯生產的唐山「細綿土」廠。1906年在該廠的基礎上建立了啟新洋灰公司,年產水泥4萬噸。

1756年,英國工程師J.斯米頓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時發現:要獲得水硬性石灰,必須採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來燒制;用於水下建築的砌築砂漿,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這個重要的發現為近代水泥的研製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1796年,英國人J.帕克用泥灰岩燒制出了一種水泥,外觀呈棕色,很像古羅馬時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命名為羅馬水泥。因為它是採用天然泥灰岩作原料,不經配料直接燒制而成的,故又名天然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特別適用於與水接觸的工程。

1813年,法國的土木技師畢加發現了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製成的水泥性能最好。

1824年,英國建築工人約瑟夫·阿斯譜丁(Joseph Aspdin)發明了水泥並取得了波特蘭水泥的專利權。他用石灰石和粘土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後,在類似於燒石灰的立窯內煅燒成熟料,再經磨細製成水泥。

因水泥硬化後的顏色與英格蘭島上波特蘭地方用於建築的石頭相似,被命名為波特蘭水泥。它具有優良的建築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1871年,日本開始建造水泥廠。

1877年,英國的克蘭普頓發明了回轉爐,並於1885年經蘭薩姆改革成更好的回轉爐。

1889年,中國河北唐山開平煤礦附近,設立了用立窯生產的唐山「細綿土」廠。1906年在該廠的基礎上建立了啟新洋灰公司,年產水泥4萬噸。

1893年,日本遠藤秀行和內海三貞二人發明了不怕海水的硅酸鹽水泥。

1907年,法國比埃利用鋁礦石的鐵礬土代替粘土,混合石灰岩燒製成了水泥。由於這種水泥含有大量的氧化鋁,所以叫做「礬土水泥」。

20世紀,人們在不斷改進波特蘭水泥性能的同時,研製成功了一批適用於特殊建築工程的水泥,如高鋁水泥,特種水泥等。全世界的水泥品種已發展到100多種,2007年水泥年產量約20億噸。

中國在1952年制訂了第一個全國統一標准,確定水泥生產以多品種多標號為原則,並將波特蘭水泥按其所含的主要礦物組成改稱為矽酸鹽水泥,後又改稱為硅酸鹽水泥至今。

2012年,中國水泥產量達到21.84 億噸,產量佔全球50%以上。


(5)中國第一桶水泥是哪裡生產的擴展閱讀

水泥的功能與作用

1、膠凝材料

早於300年前的古埃及羅馬人,人們被火山灰與石灰的反應現象所吸引,通過幾個世紀,很多人不斷發明和試驗、改進,形成了今天的水泥技術及應用體系,並奠定了理論基礎。

水泥較早的功能是膠凝材料,作用就是將碎石或磚類牢固地、較久地粘結在一起,而且環保、成本低廉。它的粘結能力及粘結能力的持久性是任何化學凝膠材料無法做到的。它可以粘牢石頭、磚頭、瓷磚、大理石等。

2、建築結構用材料

用水泥、砂石、鋼筋製成的鋼筋混凝土,用於橋梁工程、隧道工程、海防工程、地下工程、建築工程,可以承重、防腐蝕、抗凍、耐高溫、抗震等。

3、防水材料

水泥不怕水,與水親和。自始至終都與水有著密切關系,沒有水的水化作用,水泥不會有任何作為。水泥可以作為長效的、環保的防水材料。

水泥的毛細孔有透氣性,水泥的毛細孔起著調節水氣作用,遇水後毛細孔會縮小、直至完全鎖閉,形成屏障,以阻止水分子通過。熟知水泥這一特性的人,開發了防水砂漿、堵漏王、灌漿料、修補砂漿等。

4、保溫材料

水泥砂漿密度約為1550-1880kg/m3,本身保溫性較差,但引入空氣後或與輕質多孔材料結合,將密度控制在120-270kg/m3,就具有很好的保溫性能。如現澆發泡凝土、水泥發泡保溫板、水泥發泡自保溫磚、輕質保溫砂漿等。

5、防火、耐火材料

水泥是無機礦物不燃材料,加上蛭石、珍珠岩、粉煤灰等耐火材料,可生產出隧道、鋼結構專用的厚漿、環保、性能優良的乾粉型防火材料、高溫爐料等。

6、砌築材料

水泥、陶粒、工業爐渣、火山灰、煤矸石、粉煤灰等,可以生產各種砌築用的輕質有孔磚、多孔磚、免蒸養磚等。

7、抹灰找平材料

水泥可用於普通抹平砂漿、防裂砂漿、內外牆膩子等。

8、地坪材料

水泥可用於自流平地坪、耐磨地坪、水磨石地板等地坪系統。

9、無機塗料、裝飾品

利用水泥、粗細骨料、無機顏料等,可以生產出具有多種不同藝術風格的裝飾材料,有比較平滑的乾粉塗料,有比較粗獷、形象、抽象的藝術塗料。水泥還可以做成不同形狀、不同風格的藝術品、工藝品。

10、板材

水泥與輕骨料、輕鋼龍骨、鋼絲網架,可以製成各種規格、形狀的輕質樓板、隔牆板、裝配式房屋等。

11、城市環境

水泥與陶粒可以製成透水磚、城市人行道、停車場用多孔磚、綠化用有孔磚。還可用水泥、鋼絲、鋼結構做成城市雕塑、護欄、木塑製品等,美化城市環境。

12、其它方面

水泥在軍事、航空、核工業、海洋工程、港口建設、環保工程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⑥ 抗日年代有沒有水泥廠

唐山啟新水泥廠,始建於1889年,是我國第一家水泥廠,我國第一桶水泥的誕生地,中國水泥工業的搖籃。「1932年安裝使用的3號窯是啟新自主設計製造的,它是我國水泥機械史上第一台自製旋窯」,王振勇介紹說,「啟新1912年就開始向美國出口水泥,當年共出口1萬多桶。」

1904年獲得的我國水泥行業第一枚國際獎牌——美國聖魯意賽會頭等獎、1906年建的廠房、1908年建的木棧台、1935年發行的股票、1933年從德國引進的藹益吉透平發電機……唐山的工業發展史,「地下看開灤,地上看啟新」,展館中的每一件展陳背後都有一個生動的小故事,都向世人展示著啟新水泥廠在其發展歷程中的一路坎坷,一路輝煌

⑦ 中國第一袋水泥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正值清朝洋務運動的鼎盛時期.當時的唐山開平礦務局(開灤煤礦前身)經過十多年的經營日漸興旺,由於開礦所用的水泥都是進口貨(俗稱洋灰),而且價格昂貴,隨著用量的不斷增加,自產水泥的計劃便在醞釀之中了.開平礦務局的創辦者是廣東人唐廷樞,字景星,曾任上海輪船招商局總局總辦,侯補道,他是奉清政府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之命,以"官督商辦"的形式開辦了開平礦務局的. 一八八九年(光緒十五年),唐廷樞開辦了唐山細綿土廠,這便是中國第一家水泥廠,也是現在啟新水泥廠的前身.由於當時生產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用船從廣東香山運到唐山,生產成本很高,加上管理上經驗不足,開辦僅四年即告停產.一八九八年,周學熙(字緝之)接任開平礦務局總辦,重辦水泥工廠,聘用德國技師漢斯.昆德,添置新設備,採用唐山本地原料生產,公司漸有起色,其產品還在歐洲博覽會上獲得了金質獎章.一九零零年七月三十日,英商墨比公司住天津代表的胡華(就是後來擔任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的胡佛)勾結天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和英國人墨林,趁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的混亂之時,設下圈套逼迫時任開平礦務局總辦張翼將開平礦務局(包括唐山細綿土廠)賣給了墨林,實際上是落入了墨比公司之手,此後,周學熙在昆德的配合下經歷了一場歷時六年的曠日持久的官司,終於使產權失而復得.昆德在此過程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這位昆德的兒子在一九三七年籌建南京江南水泥廠時以保護了大批大屠殺受害者而為廣大中國人所熟悉.一九零六年七月(光緒三十二年),啟新洋灰公司正式成立,使用龍馬負太極圖為產品商標,同時,由丹麥史密斯公司購入新式旋窯鋼磨,當年即產水泥二十四萬桶(每桶約170公斤),從此拉開了啟新水泥廠曲折百年的歷史序幕.

⑧ 唐山中大國際798包含啥

唐山的「798」就是指唐山人眼中的藝術區。目前多指唐山啟新水泥廠周邊,該廠建於1889年,是洋務運動的產物,中國第一桶水泥誕生地。

798除了指數字以外,一般指北京798藝術區,或稱大山子藝術區、大山子798廠藝術區等,藝術區的名字是由北京國營電子工業老廠區的名稱沿用而來。同時,798也指代這一藝術區引申出的一種文化概念,以及LOFT這種時尚的居住與工作方式。

啟新1889文化創意產業園

鋼鐵水泥給了城市堅固的橋梁、踏實的房屋、平整的道路,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最早的水泥是出產於唐山,從最初唐廷樞創辦的細綿土廠,到周學熙接手的啟新水泥廠,就如同老舍筆下的《茶館》,在不變的空間內,百年的風雲變幻和人世滄桑都在這里一一體現。

唐山啟新水泥廠,成立於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是中國第一家水泥廠,具有100多年的歷史,中國第一桶(舊時水泥按桶計量)水泥誕生地,也曾一度成為中國最大的水泥企業。

⑨ 唐山曾創造中國七個第一

1、1878年(清光緒4年)在唐山創建的開平礦務局,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
2、1881年開平礦務局胥各庄修車廠製造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龍號機車
3、1881年開平礦務局修築的唐(山)胥(各庄)鐵路是中國第一條標准軌距鐵路
4、發行於1881年的開平礦務局一期股票被公認為中國存世最早的老股票
5、1889年開平礦務局創辦的唐山細棉土廠,是中國第一個水泥廠,在這里生產了中國第一桶水泥。
6、1914年啟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西分廠改產陶瓷器後,改名啟新瓷廠,生產了中國第一件衛生陶瓷。
7、第一位中國本土大學教授———唐山交大羅忠忱

⑩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水泥的 [

中國的水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3000年的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有人用「白灰面」塗抹山洞、地穴的地面和四壁,使其變得光滑和堅硬。「白灰面」因呈白色粉末狀而得名,它由天然姜石磨細而成。姜石是一種二氧化硅較高的石灰石塊,常夾在黃土中,是黃土中的鈣質結核。「白灰面」是至今被發現的中國古代最早的建樹膠凝材料。
黃泥漿
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地穴建築迅速向木結構建築發展此時除繼續用「白灰面」抹地以外,開始採用黃泥漿砌築土坯牆。在公元前403-221年的戰國時代,出現用草拌黃泥漿築牆,還用它在土牆上襯砌牆面磚。在中國建築史上,「白灰面」很早就被淘汰,而黃泥漿和草拌黃泥漿作為膠凝材料則一直沿用到近代社會。
石灰
公元前7世紀的周朝出現了石灰,周朝的石灰是用大蛤的外殼燒制而成。蛤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將煅燒到碳酸氣全部逸出即成石灰。《左傳》中有記載:「成公二年(公元前635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灰」。蜃灰就是用蛤殼燒制而成的石灰材料,在周朝就已發現他具有良好的吸濕防潮性能和膠凝性能。在崇尚厚葬的古代,在墓葬中將蜃灰作為膠凝材料來修築陵墓等。在明代《天工開物》一書中有「燒礪房法的圖示」,這說明蜃灰的生產和使用,自周朝開始到明代仍未失傳,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很長的時間。
到秦漢時代,除木結構建築外,磚石結構建築占重要地位。
磚石結構需要用優良性能的膠凝材料進行砌築,這就促使石灰製造業迅速發展,紛紛採用各地都能採集到的石灰石燒制石灰,石灰生產點應運而生。那時,石灰的使用方法是先將石灰與水混合製成石灰漿體,然後用漿體砌築條石、磚牆和磚石拱券以及粉刷牆面。在漢代,石灰的應用已很普遍,採用石灰砌築的磚石結構能建造多層樓閣。
中國的萬里長城修築於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17世紀,先後有20多個朝代主持或參與建造。秦、漢、明三個朝代修築最長,在總長5萬公里的長城中修築了5000餘公里。在這三個朝代,石灰膠凝材料已經發展到較高水平,大量用於修建長城。所以,長城的許多地段,後人發現它是用石灰砌築而成的。
明代《天工開物》一書中,詳細記載了石灰的生產方法。清代《營造法原》一書中,則記載了石灰燒制工藝與石灰性能之間的關系。這些記載說明我國到明、清時代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石灰生產和使用知識。
三合土
在公元5世紀的中國南北朝時代,出現一種名叫「三合土」的建築材料,它由石灰、黏土和細砂所組成。到明代,有石灰、陶粉和碎石組成的「三合土」。在清代,除石灰、黏土和細砂組成的「三合土」外,還有石灰、爐渣和砂子組成的「三合土」。清代《宮式石橋做法》一書中對「三合土」的配備作了說明:「灰土即石灰與黃土之混合,或謂三合土」;「灰土按四六摻合,石灰四成,黃土六成」。以現代人眼光看,「三合土」也就是以石灰與黃土或其他火山灰質材料作為膠凝材料,以細砂、碎石後爐渣作為填料的混凝土。「三合土」與羅馬的三組分砂漿,即「羅馬砂漿」有許多類似之處。
「三合土」自問世後一般用作地面、屋面、房基和地面墊層。「三合土」經夯實後不僅具有較高的強度,還有較好的防水性,在清代還將他用於夯築水壩。
在歐洲大陸採用「羅馬砂漿」的時候,遙遠的東方古國――中國也在採用類似「羅馬砂漿」的「三合土」,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歷史巧合。
石灰摻有機物的膠凝材料
中國古代建築膠凝材料發展中一個鮮明的特點是採用石灰摻有機物的膠凝材料,如「石灰-糯米」,「石灰-桐油」,「石灰-血料」,「石灰-白芨」,以及「石灰-糯米-明礬」等。另外,在使用「三合土」時,摻入糯米和血料等有機物。
據民間傳說,秦代修築長城中,採用糯米汁砌築磚石。考古發現,南北朝時期的河南鄧縣的畫像磚牆是用含有澱粉的膠凝材料襯砌;河南登封縣的少林寺,北宋宣和二年、明代弘治十二年和嘉靖四十年等不同時代的塔,在建造時都採用了摻有澱粉的石灰作膠凝材料。《宋會要》記載,公元1170年南宋乾道六年修築和州城,「其城壁表裡各用磚灰五層包砌,糯米粥調灰輔砌城面兼樓櫓,委皆雄壯,經久堅固。」明代修築的南京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磚石城垣,以條石為基,上築夯土,外砌巨磚,用石灰作膠凝材料,在重要部位則用石灰加糯米汁灌漿,城垣上部用桐油和土拌和結頂,非常堅固。採用桐油或糯米汁拌和明礬與石灰製成的膠凝材料,其粘結性非常好,常用於修補假山石,至今在古建築修繕中仍在沿用。
用有機物拌和「三合土」作建築物的工法,在史料中屢有所見。明代《天工開物》一書中記載:「用以襄墓及貯水池則灰一分入河砂,黃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勻,經築堅固,永不隳壞,名曰三合土」。在中國建築史上看到,清康熙乾隆年間,北京盧溝橋南北岸,用糯米汁拌「三合土」建築河堤數里,使北京南郊從此免去水患之害。在石橋建築史中記載,用糯米和牛血拌「三合土」砌築石橋,凝固後與花崗石一樣堅固。糯米汁拌「三合土」的建築物非常堅硬,還有韌性,用鐵鎬刨時會迸發出火星,有的甚至要用火葯才能炸開。
中國歷史悠久,在人類文明創造過程中有過輝煌成就,作出過重要貢獻。英國著名科學家史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寫道:「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中國保持這西方國家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中國的那些發明和發現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別是雜15世紀之前更是如此」。中國古代建築膠凝材料發展的過程是,從「白灰面」和黃泥漿起步,發展到石灰和「三合土」,進而發展到石灰摻有機物的膠凝材料。從這段歷史進程可以得出與科學史學家李約瑟相似的結論,中國古代建築膠凝材料有過自己輝煌的歷史,在與西方古代建築膠凝材料基本同步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廣泛採用石灰與有機物相結合的膠凝材料而顯得略高一籌
1889年河北唐山開平煤礦附近設立的用立窯生產的唐山「細綿土」廠。1906年在該廠的基礎上建立了啟新洋灰公司,水泥這個名詞在中國得以流行以廣泛運用。

閱讀全文

與中國第一桶水泥是哪裡生產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公對私美金結匯多久到賬 瀏覽:153
世界有多少國家援助中國疫情 瀏覽:774
中國有多少名星不是中國國籍 瀏覽:767
印尼西亞是什麼意思 瀏覽:710
伊朗國吃石餅叫什麼名字 瀏覽:796
出口越南的紹興黃酒有哪些 瀏覽:437
英國讀博士多少錢 瀏覽:806
義大利的啊狄哦但噠什麼意思 瀏覽:986
印度炸全雞多少錢一斤 瀏覽:192
現在的英國酒館都提供什麼 瀏覽:316
印度空軍基地有多少人 瀏覽:819
印度農村趕集擺攤賣什麼 瀏覽:425
splen義大利語怎麼念 瀏覽:335
中國人為什麼管印度叫三哥 瀏覽:88
中國舞前腿二級班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741
沒有越南你什麼都不是 瀏覽:221
印度地毯有哪些 瀏覽:367
印尼地震及海嘯死亡多少人 瀏覽:534
越南大學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133
印度脆卷餅怎麼做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