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資訊 > 哨笛進入中國多久

哨笛進入中國多久

發布時間:2022-07-31 18:30:46

❶ 樂器知識

你好`

首先說的是,日語不難學,比英語容易多了.

那麼`我就給你介紹幾種相對容易學,價錢又不貴,又能讓你擁有音樂才華的樂器吧.有一點必須說明,為什麼我說的都是管樂呢?管樂相對於弦樂來說上手稍微簡單一些,而且又恨多樂器是並不常見的,吹起來也很有感覺。在中國古代有一種說法:「絲不如竹,竹不如肉。」這就是說明了管樂器有著獨特的地位。而且。。一通百通的!會一門其他都差不多的,所以很多人會數十種樂器,並不稀奇。自己可以對比一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樂器.
後面很多都是注釋,可以簡單了解下.

西洋民族樂器:
1.卡祖,50元一隻。
KAZOO(卡祖笛)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樂器,它通過人聲哼唱發出的聲音,依靠自身的膜片和共鳴管的聲音放大,可以發出嘶啞的音色,有點類似薩克斯管。演奏者只要能哼唱歌曲,就可以用KAZOO演奏,很快就可以掌握演奏技巧。這個小傢伙可以讓你不用學樂理, 不用背譜子,甚至都不用練習,一分鍾就能演奏出你夢中的調子。喝酒之餘隨時可從口袋抽出來助興, 簡直可以稱的上是簡易十孔口琴,是很多國外樂手及歌手演出的客串樂器。卡祖笛結構極其簡單,膜可換(換的時候小心塞子不要弄破裂,換好膜要把塞子固定好,保鮮膜、笛膜都可以代替的),一頭大,一頭小,演奏的時候把大頭含在口中,不是像口琴那樣吹氣,而是用你的嗓子哼哼曲調,聲帶的震動帶動KAZOO上面聲膜的震動。

2.哨笛,75元或者190元。
哨笛起源於中國的骨笛,11世紀傳入歐洲。15世紀愛爾蘭宮廷就有關於御用哨笛手的記載,哨笛有六個孔,俗稱6孔哨笛。 19世紀前頁,一個叫Clarke的人在曼徹斯特開辦了一個哨笛工廠,這是第一次哨笛以作坊生產的方式出現。哨笛一般由金屬製作,也有木製的,錫皮打制的哨笛稱為錫哨笛,吹氣口為塑料或者木片製成,這種哨笛在愛爾蘭傳統音樂里使用最為廣泛,所以又被稱作為愛爾蘭哨笛。(irishwhistle) 在英倫三島上,曾經有許多街頭藝人為1便士用哨笛表演一首曲子,所以哨笛也被稱為便士哨笛(penny whistle)。

3.陶笛,100元左右。
陶笛陶笛(英語:Ocarina,也譯作洋塤、瓦塤、土笛、奧卡利那笛等),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十按孔的、通常用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現代狀似潛艇的「ocarina」跟中國的塤有沒有共同源頭,已無從稽考,而兩者除了外形上的分別外,主要的分別還在於前者有哨口,後者沒有;共通點則是兩者都是主要以陶泥燒制的閉管式樂器,因此,「陶笛」一詞的使用者偶爾會把這詞跟中國的「塤」混同。

4.嘟嘟克。流行語亞美利亞地區,聲音類思雨中國的管子,在電視劇《神話》中一道介紹匈奴什麼少數民族的時候這種聲音就會響起,《血色迷霧》也有大量的出現。聲音比較渾厚。

而在中國民族樂器裡面我推介下面幾種樂器:

塤。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亦稱「陶塤」。以陶制最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它也是是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塤的種類很多,除了傳統的卵形塤,還有葫蘆塤、握塤、鴛鴦塤、子母塤等多種類型。傳統的塤多為卵形塤,現在則有葫蘆塤、握塤、鴛鴦塤、子母塤等多種,樣式美觀,工藝精細。很多形制特別的塤聲音很渾厚深沉,外形也十分奇特。

九孔巴烏,又叫做簫烏。雖說巴烏葫蘆絲現在很流行了,但是我想一般沒有幾個人會吹九孔巴烏吧!簫烏是由安徽省五河縣第四中學李凱老師(五河李奇)在傳統葫蘆絲與巴烏基礎上研製發明的一種九孔豎吹簧管樂器,其發音簧片由合金銅片刮制而成,管身有紫竹的和木製的,因為它和簫一樣是豎吹的,外觀和簫相似,聲音卻和葫蘆絲與巴烏是一樣的,同時因為它與簫的音色也比較接近,所以命名為簫烏。由於簫烏是九孔的,需要除了下方手大拇指之外的其餘九個手指來演奏它,因此,會讓演奏者的手指得到更多更全面的鍛煉,俗語雲「心靈手巧」,反之手巧心也靈,因此練習簫烏對於促進手指的靈活性,開發大腦潛力,特別是對小孩子的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好處。練習中既得到音樂的美妙享受,又得以開發 人的潛力。也為以後學習其它需要用到小指演奏的樂器打下基礎。綜合起來看,我們可以把簫烏看為是一種音色優美,易於學習,易於攜帶,老少皆宜的普及性的民族樂器。吹出來很拉風的哦!

牛角匏。牛角匏是中國樂器家族中很有特色的一種吹管樂器。屬於原女真族樂器,作防一種色彩性的旋律樂器。其音色含蓄、清淡,獨具韻味;其造型新-奇,靚麗,又獨具魅力。牛角匏,簡單易學,聲音優美,可以用牛角匏吹奏古典名曲《陽關三疊》,《蘇武牧羊》音韻獨具:吹奏《江河水》《小放牛》、《雙星恨》等民間樂曲色彩鮮明:用牛角匏吹奏—些外國的民歌、小調,也同樣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葫蘆絲,巴烏.好上手,比較普及,聲音很好聽

這些都是又好又不貴的樂器,相對來說很容易上手的。
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給我們留言,我可以為你介紹更多的樂器`

音樂與作曲技術團隊 燈絲寒

❷ 哨笛的中國哨笛

中國哨笛,又名帶吹嘴笛。不同於愛爾蘭哨笛,它是由內蒙古劇作家、詩人、笛子演奏家白馬(馬世新)獨創的一種新型中國笛子。其主要特徵是在傳統笛子的吹孔旁設計安裝了一個小巧的哨嘴。該哨嘴由嘴管和嘴座構成,嘴管通過嘴座與笛身固定。由於是口含哨嘴吹奏,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嘴唇,使得發音更穩定,音域更寬廣,舌頭更靈活,運氣更自如,因而也更便於學習掌握並達到得心應手、隨心所欲的演奏效果。
該成果已獲得國家專利。
專利名稱:帶吹嘴笛子
專利權人:馬世新
專利號:cn00207170
證書號:第65241號
頒證日:2001年12月5日
發證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
白馬,本名馬世新,1953年10月生於呼和浩特,1963年考入內蒙古藝術學校師從劉興漢、黃尚元學習笛子專業,1964年演奏笛子名曲《黃鶯亮翅》、《蔭中鳥》等成為內蒙古聞名遐邇的少年笛手,同年內蒙古電台錄制播出了專題節目。1970年畢業分配到鄂爾多斯歌舞團,曾首創「笛子雙吐循環換氣」演奏絕技,創作並演奏的多首笛子獨奏曲在內蒙古電台播出。
1975年突然退出笛界,開始詩歌、影視、歌舞文學等創作,有電視劇《大漠之戀》、《漠上歌舟》在內蒙古電視台錄制和播出,有蒙古劇《銀碗》、《罕佳爾》、舞蹈詩《鄂爾多斯情素》(主題詩)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全國「戲劇孔雀獎」,著有詩集《愛的紀念碑》,有數十首詩歌在台灣《秋水》詩刊發表。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詞作者,略傳載入了《世界名人錄》。內蒙古藝術學院校史記載:「培養出了寶音德力格爾、德德瑪、拉蘇榮、李鎮…白馬(馬世新)等一批聞名國內外的藝術家。」
退出笛界25年之後,2000年突然又對笛子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研製「帶吹嘴笛子」,後定名為「中國哨笛」,並創作、移植了一批全新演奏概念的哨笛獨奏新作品。代表作有《牧歌里的百靈鳥》、《雲雀》、《江河水》、《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等。其創新意識和先進笛藝,深受業內專家關注和贊賞。

❸ 愛爾蘭錫哨和愛爾蘭哨笛是一個東西么

愛爾蘭錫哨Irish Whistle),哨笛起源於中國的簫,11世紀傳入歐洲。它還被叫做便士哨(penny Whistle),錫口哨(Tin Whistle),它是錫哨笛類的一種,長度較短,音調較高,多為銀白色,黑色,黃銅色·.
愛爾蘭哨笛是傳統凱爾特樂器的一種。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地位在凱爾特音樂中相當於中國民樂中的竹笛,簫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❹ 三種西洋管炫樂器

1.卡祖,50元一隻。
KAZOO(卡祖笛)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樂器,它通過人聲哼唱發出的聲音,依靠自身的膜片和共鳴管的聲音放大,可以發出嘶啞的音色,有點類似薩克斯管。演奏者只要能哼唱歌曲,就可以用KAZOO演奏,很快就可以掌握演奏技巧。這個小傢伙可以讓你不用學樂理, 不用背譜子,甚至都不用練習,一分鍾就能演奏出你夢中的調子。喝酒之餘隨時可從口袋抽出來助興, 簡直可以稱的上是簡易十孔口琴,是很多國外樂手及歌手演出的客串樂器。卡祖笛結構極其簡單,膜可換(換的時候小心塞子不要弄破裂,換好膜要把塞子固定好,保鮮膜、笛膜都可以代替的),一頭大,一頭小,演奏的時候把大頭含在口中,不是像口琴那樣吹氣,而是用你的嗓子哼哼曲調,聲帶的震動帶動KAZOO上面聲膜的震動。

2.哨笛,75元或者190元。
哨笛起源於中國的骨笛,11世紀傳入歐洲。15世紀愛爾蘭宮廷就有關於御用哨笛手的記載,哨笛有六個孔,俗稱6孔哨笛。 19世紀前頁,一個叫Clarke的人在曼徹斯特開辦了一個哨笛工廠,這是第一次哨笛以作坊生產的方式出現。哨笛一般由金屬製作,也有木製的,錫皮打制的哨笛稱為錫哨笛,吹氣口為塑料或者木片製成,這種哨笛在愛爾蘭傳統音樂里使用最為廣泛,所以又被稱作為愛爾蘭哨笛。(irishwhistle) 在英倫三島上,曾經有許多街頭藝人為1便士用哨笛表演一首曲子,所以哨笛也被稱為便士哨笛(penny whistle)。

3.吉他,200多元,當然也有幾千上萬元的。

4.單簧管,淘寶上有600多元的。
單簧管,又稱黑管或克拉管(義大利語為Clarinetto,法語為Clarinette,德語為Klarinette),有管弦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於表情,音色純凈,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是木管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

5.口琴,10到20塊錢的都有。

6.陶笛,100元左右。
陶笛陶笛(英語:Ocarina,也譯作洋塤、瓦塤、土笛、奧卡利那笛等),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狀似潛艇、有哨口、十按孔的、通常用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現代狀似潛艇的「ocarina」跟中國的塤有沒有共同源頭,已無從稽考,而兩者除了外形上的分別外,主要的分別還在於前者有哨口,後者沒有;共通點則是兩者都是主要以陶泥燒制的閉管式樂器,因此,「陶笛」一詞的使用者偶爾會把這詞跟中國的「塤」混同。

❺ 愛爾蘭錫哨的哨笛起源

哨笛起源於中國的簫,11世紀傳入歐洲。15世紀愛爾蘭宮廷就有關於御用哨笛手的記載,哨笛有六個孔,俗稱六孔簫笛,或者6孔哨笛。19世紀前頁,一個叫Clarke的人在曼徹斯特開辦了一個哨笛工廠,這是第一次哨笛以作坊生產的方式出現。哨笛一般由金屬製作,也有木製的,錫皮打制的哨笛稱為錫哨笛,吹氣口為塑料或者木片製成,這種哨笛在愛爾蘭傳統音樂里使用最為廣泛,所以又被稱作為愛爾蘭哨笛.在英倫三島上,曾經有許多街頭藝人為1便士用哨笛表演一首曲子,所以哨笛也被稱為便士哨笛(penny Whistle)

❻ 哨笛的歷史

網上有一種說法,說哨笛起源於中國的簫。其實這是一種比較主觀臆斷的說法。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很多古代文明群落都出現過笛狀樂器,中國有簫、埃及有葦笛、美洲有印第安笛等等,不能武斷的說誰起源於誰。就跟鼓一樣,結構如此簡單的樂器,其實每個古文明群落都有可能獨立發明出來。如果非說是起源於中國,會有盲目自大之嫌。McCullough(麥卡洛),在他的教程《The Complete Tin Whistle Tutor(錫哨笛完全指南)》,提到哨笛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紀。 「feadan」(蓋爾語的「哨笛」)這個名字,來自於11世紀愛爾蘭的一首古代詩歌「Aonach Carman《阿諾克車夫》」 提到了這樣一種樂器,是空心的蘆葦管或者玉米稈製成的。毫無疑問,這種簡單類型的笛類樂器在世界各地的古代,都有類似的製造。近年來,12世紀中葉在都柏林發掘出的骨笛,據傳是古代諾曼人製造的,現存最早的笛子——引起了各界廣泛的關注。 當然,愛爾蘭人用蘆葦、玉米稈、骨頭,做出了具有獨特音色的笛子。目前製造出來的哨笛的結構,在某種程度上,應該是源於1700年和更早的1800年前。六孔豎笛製造商 Andrew Ellard(安德魯·艾拉德)當時活躍在都柏林,從1819年到1838 年,1801到18l4年間,他和詹姆士·柯博特,以及約瑟夫一起製造六孔豎笛。1980年以來,哨笛的製造業隨著時代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可以買到手工製作的高檔木哨笛、塑料哨笛。而低端哨笛方面,可選擇的品種也更加多樣化了。

❼ 中年人學習什麼樂器好

你好

我以前和你懷著一樣的願望啊,想找到一種能屬於自己樂器,好學又不貴,聲音很好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全靠著我的手打出來的啊- -

有一點必須說明,你能看到的,為什麼我說的基本都是管樂呢?管樂相對於弦樂來說上手稍微簡單一些,而且又恨多樂器是並不常見的,吹起來也很有感覺。在中國古代有一種說法:「絲不如竹,竹不如肉。」這就是說明了管樂器有著獨特的地位。而且。。一通百通的!會一門其他都差不多的,所以很多人會數十種樂器,並不稀奇。自己可以對比一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樂器.

西洋樂器:
1.卡祖,50元一隻。
KAZOO(卡祖笛)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樂器,它通過人聲哼唱發出的聲音,依靠自身的膜片和共鳴管的聲音放大,可以發出嘶啞的音色,有點類似薩克斯管。演奏者只要能哼唱歌曲,就可以用KAZOO演奏,很快就可以掌握演奏技巧。這個小傢伙可以讓你不用學樂理, 不用背譜子,甚至都不用練習,一分鍾就能演奏出你夢中的調子。喝酒之餘隨時可從口袋抽出來助興, 簡直可以稱的上是簡易十孔口琴,是很多國外樂手及歌手演出的客串樂器。演奏的時候把大頭含在口中,不是像口琴那樣吹氣,而是用你的嗓子哼哼曲調,聲帶的震動帶動KAZOO上面聲膜的震動。很好玩的樂器.

2.哨笛,75元或者190元。
哨笛起源於中國的骨笛,11世紀傳入歐洲。俗稱6孔哨笛。哨笛一般由金屬製作,也有木製的,錫皮打制的哨笛稱為錫哨笛,吹氣口為塑料或者木片製成,這種哨笛在愛爾蘭傳統音樂里使用最為廣泛,所以又被稱作為愛爾蘭哨笛。 在英倫三島上,曾經有許多街頭藝人為1便士用哨笛表演一首曲子,所以哨笛也被稱為便士哨笛.

3.陶笛,100元左右。
陶笛陶笛(也叫奧卡利那笛),是一種狀似潛艇、有哨口、十按孔的、通常用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和塤相比,兩者除了外形上的分別外,主要的分別還在於前者有哨口,後者沒有;共通點則是兩者都是主要以陶泥燒制的閉管式樂器,因此,「陶笛」一詞的使用者偶爾會把這詞跟中國的「塤」混同。

4.嘟嘟克。大概280元左右.
流行在亞美利亞地區,聲音類似於中國的樂器"管子",在電視劇《神話》中一到介紹匈奴什麼少數民族的時候這種聲音就會響起,《血色迷霧》也有大量的出現。聲音比較渾厚。

5.吉他.一般的就就兩百多吧.
不過這個太普及了,沒有什麼特色了,不太建議你學.不過自娛自樂還是行的.

而在中國樂器裡面我推介下面幾種樂器:

1.塤。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亦稱「陶塤」。以陶制最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它也是是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塤的種類很多,除了傳統的卵形塤,還有葫蘆塤、握塤、鴛鴦塤、子母塤等多種類型。傳統的塤多為卵形塤,現在則有葫蘆塤、握塤、鴛鴦塤、子母塤等多種,樣式美觀,工藝精細。很多形制特別的塤聲音很渾厚深沉,外形也十分奇特。

2.九孔巴烏,又叫做簫烏。雖說巴烏葫蘆絲現在很流行了,但是我想一般沒有幾個人會吹九孔巴烏吧!簫烏是一種九孔豎吹簧管樂器,其發音簧片由合金銅片刮制而成,管身有紫竹的和木製的,因為它和簫一樣是豎吹的,外觀和簫相似,聲音卻和葫蘆絲與巴烏是一樣的,同時因為它與簫的音色也比較接近,所以命名為簫烏。由於簫烏是九孔的,需要除了下方手大拇指之外的其餘九個手指來演奏它,因此,會讓演奏者的手指得到更多更全面的鍛煉,俗語雲「心靈手巧」,反之手巧心也靈,因此練習簫烏對於促進手指的靈活性,開發大腦潛力,特別是對小孩子的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好處。也為以後學習其它需要用到小指演奏的樂器打下基礎。綜合起來看,我們可以把簫烏看為是一種音色優美,易於學習,易於攜帶,老少皆宜的普及性的民族樂器。吹出來很拉風的哦!

3.牛角匏。牛角匏是中國樂器家族中很有特色的一種吹管樂器。屬於原女真族樂器,作防一種色彩性的旋律樂器。其音色含蓄、清淡,獨具韻味;其造型新-奇,靚麗,又獨具魅力。牛角匏,簡單易學,聲音優美,可以用牛角匏吹奏古典名曲《陽關三疊》,《蘇武牧羊》音韻獨具:吹奏《江河水》《小放牛》、《雙星恨》等民間樂曲色彩鮮明:用牛角匏吹奏—些外國的民歌、小調,也同樣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4.葫蘆絲,巴烏,絲管.好點的在200左右,一般的也有100左右的.
這些都是一類樂器,三種樂器指法全是一樣.葫蘆絲學的人太多了,巴烏和絲管還行吧.聲音特點是輕飄柔,有些許深沉的味道在裡面,也可以適合演奏很多流行歌曲.

這些都是又好又不貴的樂器,相對來說很容易上手的。如果你選擇的管樂,我再給你個學習的捷徑方法..
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的,我可以為你介紹更多的樂器。
願你買的合心意的樂器``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音樂與作曲技術團隊 燈絲寒

❽ 誰來介紹下愛爾蘭錫口哨和哨笛

【樂器介紹】愛爾蘭傳統樂器及愛爾蘭音樂常使用的樂器介紹
愛爾蘭傳統音樂使用了一些愛爾蘭特有的樂器,愛爾蘭的一些樂隊里常出現這些樂器.本帖為導航貼,只是起一個目錄的作用,如果想詳細了解各種愛爾蘭樂器可以瀏覽每項介紹附加的連接

本帖為本吧原創,內容主要參考維惎網路以及一些相關官方網站,較為權威,如有復轉者請著名轉載,帖子中所有照片都受版權保護.

------------以上條款最終解釋權歸haven1900所有

作者: 1900海上鋼琴師 2008-10-11 22:42 回復此發言

--------------------------------------------------------------------------------

2 愛爾蘭豎琴
愛爾蘭豎琴
Iirsh Harp

豎琴(Harp)的發明起源於古代弓弦的爭鳴聲.世界各地都有當地的豎琴,古代我國也有豎琴,不過是漢代從西域進口的樂器叫做"箜篌"(漢語拼音kong hou),可惜現在已經失傳了.豎琴是由梁、柱、共鳴箱、腳座、琴弦及五金裝置組合而成,豎琴按照個頭大小,琴弦數目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劇場豎琴(大豎琴),民謠豎琴(中等豎琴),小豎琴. 下面我們主要來區分一下最常見的劇場豎琴(Concert Harp)和我們喜愛的愛爾蘭豎琴(Irish Harp)的區別:

1.劇場豎琴(Concert Harp)又叫做踏板豎琴(Pedal Harps),一般音樂會看到的金色的豎琴就是它,它個頭較大,使用豎琴底部的腳踏板調節半音,琴弦一般40多根,價格昂貴.

2.愛爾蘭豎琴(Irish Harps / Lever Harps) 是民謠豎琴的一種,愛爾蘭樂隊一般使用愛爾蘭豎琴,它個頭中等比劇場豎琴要小,用手來調節半音,琴弦數目一般是30-40根,價格中等.

愛爾蘭豎琴和劇場豎琴的外形構造有很明顯的區別,下面圖片里上面三個是劇場豎琴,下面三個是愛爾蘭豎琴,我們對比一下以便分清,以後不要再貼張劇場豎琴的圖片,說那是愛爾蘭豎琴了.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1900海上鋼琴師 2008-10-11 22:46 回復此發言

--------------------------------------------------------------------------------

3 劇場豎琴與愛爾蘭豎琴
劇場豎琴與愛爾蘭豎琴

下面兩張圖片左邊的是恩雅(Enya)與劇場金色的劇場豎琴,有邊的是愛爾蘭豎琴演奏者史蒂夫 康妮(Steve Conney)和麗薩 凱莉(Laoise Kelly),他們3個人都是來自愛爾蘭西北部丹尼高郡.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1900海上鋼琴師 2008-10-11 22:47 回復此發言

--------------------------------------------------------------------------------

4 愛爾蘭肘風笛
愛爾蘭肘風笛
Uilleann pipes

一般所指的愛爾蘭風笛就是Uilleann pipes.(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瀏覽本吧"愛爾蘭的各種風笛"一貼)

Uilleann pipes(Uilleann讀音作"艾len")目前中國的翻譯有烏琳管,尤里安風笛,愛爾蘭肘風笛,前兩個為音譯,最後那個為意譯,本篇文章我們採用愛爾蘭肘風笛這個翻譯。Uillean這個詞在愛爾蘭語里的意思是「胳膊肘」。

下面說說如何區分愛爾蘭風笛和蘇格蘭風笛:

一般愛爾蘭風笛指的是愛爾蘭肘風笛(Uilleann pipes),而蘇格蘭風笛指的是高地大風笛(Great Highland Bagpipes).區分它們很簡單:

1.演奏方式上,蘇格蘭風笛用嘴吹,愛爾蘭風笛不用嘴吹,靠一個風箱供氣。蘇格蘭風笛是站著或者走著演奏的,由於愛爾蘭風笛演奏時候演奏管有時候要頂在膝蓋上,所以愛爾蘭風笛是坐著演奏的。 2.音色上,蘇格蘭風笛音調高,聲音尖銳;愛爾蘭風笛音調低,聲音甜美溫和。3.出現地點上,蘇格蘭風笛一般只出現在軍樂隊中,其他較少能聽到。所有和愛爾蘭有關系的樂隊藝人都使用愛爾蘭風笛。

下面羅列的項目全部是愛爾蘭風笛演奏的
電影《泰坦尼克號》的原聲
電影《勇敢的心》的原聲
電影《大地雄心》的原聲
恩雅的歌曲
神秘園作的曲子
西城男孩的歌曲
男孩地帶的歌曲
可兒的歌曲
Cara Dillon的歌曲
Meav的歌曲
Cetlic Woman的歌曲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1900海上鋼琴師 2008-10-11 22:54 回復此發言

--------------------------------------------------------------------------------

5 愛爾蘭風笛
愛爾蘭風笛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1900海上鋼琴師 2008-10-11 22:55 回復此發言

--------------------------------------------------------------------------------

6 哨笛類 - 愛爾蘭錫哨
愛爾蘭錫哨
Irish Whisle

愛爾蘭錫哨(Irish Whisle),它還被叫做便士哨(penny whistle),錫口哨(Tin whistle),它是錫哨笛類的一種,長度較短,音調較高,多為銀白色,黑色,黃銅色..

哨笛起源於中國的簫,11世紀傳入歐洲。15世紀愛爾蘭宮廷就有關於御用哨笛手的記載,哨笛有六個孔,俗稱六孔簫笛,或者6孔哨笛。19世紀前頁,一個叫Clarke的人在曼徹斯特開辦了一個哨笛工廠,這是第一次哨笛以作坊生產的方式出現。哨笛一般由金屬製作,也有木製的,錫皮打制的哨笛稱為錫哨笛,吹氣口為塑料或者木片製成,這種哨笛在愛爾蘭傳統音樂里使用最為廣泛,所以又被稱作為愛爾蘭哨笛.在英倫三島上,曾經有許多街頭藝人為1便士用哨笛表演一首曲子,所以哨笛也被稱為便士哨笛(penny whistle)

對於這種樂器音色柔美,大家應該都聽過它,比如席琳·迪翁為電影<泰坦尼克號>演唱的主題歌"我心依舊"(My heart will go on)主要就是用這種樂器伴奏的.愛爾蘭畫眉(Song of the Irish whistle)也主要是使用這種樂器演奏.

下圖左邊兩幅為可兒與席琳·迪翁在帕瓦羅蒂的演唱會上演奏電影<泰坦尼克號>演唱的主題歌"我心依舊",右邊那副是(Song of the Irish whistle)的作者Joanie Madden吹奏愛爾蘭錫哨.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1900海上鋼琴師 2008-10-11 22:57 回復此發言

--------------------------------------------------------------------------------

7 哨笛類 - 低音哨笛
低音哨笛
Low whislte

低音哨笛只是音色較低的哨笛,它仍然是哨笛,可以不必單獨列為一種樂器,不過在很多愛爾蘭音樂團體中,它還是經常出現,所以在這里還是拿出來講講.

低音哨笛一般為銀白色,長度較長,音色低沉,但並不沉悶,聽上去有些飄忽,所以適合演奏Newage風格的音樂.一般它和上面那種錫哨一起出現.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1900海上鋼琴師 2008-10-11 22:58 回復此發言

--------------------------------------------------------------------------------

8 各種哨笛
各種哨笛

如今哨笛被製作成長短不一,各種各樣音調的,其中大部分知名的哨笛演奏者都使用一種伯納德哨笛,它是一個叫做伯納德 奧佛托(Bernard Overton)的人設計製造的哨笛.

下圖為各種伯納德哨笛以及伯納德 奧佛托(Bernard Overton)與喬安娜 麥登(Joanie Madden)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1900海上鋼琴師 2008-10-11 22:59 回復此發言

--------------------------------------------------------------------------------

9 愛爾蘭木笛
愛爾蘭木笛
Irish flute

笛子作為凱爾特音樂(特別是愛爾蘭音樂)中最主要的樂器之一已經兩百多年了.

一般在凱爾特音樂出現的笛子有兩種,一種稱為(簡單系統)simply system,這也就是最傳統的笛子,通過按住不同的孔來改變音符,還有一種被德國的柏依姆改良後的笛子,稱為(Boehm System)柏依姆系統,也就是西方音樂最常用的按鈕式的長笛和短笛(銀笛),其大多由金屬構成。在凱爾特音樂里,絕大部分樂手使用簡易系統的6孔木笛.說起最著名的凱爾特笛手,不得不提到下面幾個人:

柏依姆系統

James Galway 詹姆斯 高威
James Galway來自愛爾蘭,他是非常著名的古典音樂長笛演奏家.常常和酋長等著名樂團一起合作.

Joanie Madden 喬安娜 麥登
Joanie來自美國,這位胖胖的女士憑借<<愛爾蘭畫眉>>專輯可以算是最出名的愛爾蘭哨笛手了,她的銀笛技術也非常非常棒.她目前屬於美國的愛爾蘭樂隊"Cherish the ladies".

Sarah Allen 莎拉 艾倫
來自倫敦的女長笛手,Flook樂隊的第二支笛子!很難想像充滿爆發力和動感的笛聲是來自一位女士.

簡易系統(愛爾蘭系)

Matt Molloy 馬特 莫洛伊
酋長樂隊(the Chieftians)的成員之一,公認的愛爾蘭最出色的笛子大師之一,許多成名的笛子大師多少都受他的影響.可謂是愛爾蘭笛子先驅.

Brian Finnegan
愛爾蘭笛子高手,Flook的第一把笛子,Brian的笛子激情似火,熱力四射,演奏速度非常快,有時甚至是富有沖擊力,即興的變奏如神來之筆.

Michael Mcgoldnick 麥克尓 麥克古登尼克
來自曼徹斯特的著名演奏家,Lunasa和Flook前主創成員,非常有天賦,在Flook里,他和Brian Finnegan的笛聲形成了一種競奏的關系,Brian曾經說,Michael 離開Flook之後,他覺得前所未有的放鬆,可以更自由的吹變奏等等...

Kevin Crawford 凱文 克勞福德
被認為世界上最好的愛爾蘭笛子演奏家之一,前Lunasa成員,神奇的變奏和完美的修飾音是他的強項.大致可以想像為什麼Michael Mcgoldnick要離開Lunasa了...

Liam Kelly 萊姆 凱立
愛爾蘭Sligo的笛子名家,Dervish成員,行雲流水般的演奏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下圖為馬特 莫洛伊(Matt Molloy)展示愛爾蘭木笛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1900海上鋼琴師 2008-10-11 23:03 回復此發言

--------------------------------------------------------------------------------

10 小提琴
小提琴
Fiddle

小提琴在傳統的愛爾蘭蘇格蘭音樂演奏中經常見到,愛爾蘭蘇格蘭藝人經常用小提琴拉出他們那悠揚的吉格舞曲Jig和利尓舞曲Reel,在愛爾蘭音樂團體中小提琴幾乎是中流砥柱.

貼子相關圖片:

作者: 1900海上鋼琴師 2008-10-11 23:07 回復此發言

❾ 氣鳴樂器的歷史起源

文化開發較早的西亞、北非、南亞次大陸和東亞等地區,也是管樂器的重要發源地。美索不達米亞在公元前4000年前後有多種簫,約公元前3000年該地區和埃及已有哨嘴、雙簧和唇振動多種樂器,約公元前2500年前後在西、中亞地區出現橫吹的笛類。這些地區的古老樂器和音樂,後來隨伊斯蘭教傳入歐洲、印度和中國等地,產生了重大影響。單簧類最早可能起源於古希臘,南美也有多種單簧樂器,而在亞洲、北美及中南非均少見。吹孔類除澳洲外,各大洲均很普遍。
據考,牛吼鏢起源於 25000年前,至今仍在澳、美、非洲的有些土著部落中流行。這種牛吼鏢發聲彷彿似風哨、雷鳴或祭靈哭泣聲等,常被用作行施巫術或宗教儀式樂器。蜂鳴盤至少也有近2000年歷史,早先也曾用於某些儀式,現在普遍作為一種簡單的發聲玩具,在中國和各大洲許多地方均能見到。 ①管形。有圓柱形(笛、簫、單簧管、小號、長號等)、抹頂圓錐形(雙簧管、嗩吶、薩克斯管、短號、圓號等)、倒圓錐形(如上粗下細的豎笛管)和罐形(塤)。實際上許多樂器是由不同管形組成的。如小號大部分為圓柱形,而兩端呈圓錐形部分約佔全長1/4~1/3;長笛笛頭一節的中段,一般又略粗於兩端。圓柱管音色較壯麗嘹亮;圓錐管音色較柔和圓潤。前者產生平面波,具有閉管性質,如單簧管;後者為球面波,具開管性質,如雙簧管。
②開管與閉管。兩端均開放的為開管,如笛、簫等;僅一端開放的為閉管,如單簧管等。被圍於管內的空氣柱受激振動,與弦振動相似,均為駐波,所不同的是弦為橫波,空氣柱為縱波。管中駐波是一薄層空氣往復依次推動一層層空氣分子的「運動」的傳播(非物質的傳播)。聲音並非直接來自駐波運動,而是一層層空氣分子往復運動形成周期性的空氣疏密,在管的開放端形成周期性壓力差,耦合自由空氣成為聲源。開管兩端的空氣密度變化最大,振動劇烈,形成波腹;中間密度不變,處於靜止狀態,形成波節。因此,開管基音的波長為管長的1倍(L=2AB);閉管的開放端為波腹,封閉的空氣不振動,形成波節,故其基音波長為管長的3倍(L=4AB)。波長與頻率成反比。如圖:相同長度開管的基音比閉管的高八度。樂器上常用「英尺數」表示音高,即以c音開管約長8英尺(見管風琴)為基數。與弦振動相似,空氣柱不僅全長並且分段振動(全長的1/2、1/3、1/4、1/5等),由此產生諧音。開管似弦,產生全序列諧音,由於管兩端均為波腹才產生奇次和偶次諧音,故一端封閉的管只產生奇次諧音或分音(亦即偶次泛音)。兩種管的諧音序列組成不同,故音色有差異。實際振動的空氣柱和管長並不相等,因為彈性空氣分子運動並非正好在管口處發生反射,由於運動的慣性,反射波將在管口外某一點返回,管越粗則超越點越遠。計算上稱為「管口校正」。
③全管樂器與半管樂器。前者膛徑與管長比相對較粗,能產生全管長度空氣柱振動,可發全管基音(筒音),也稱有基音樂器,如多數木管樂器和大號等粗徑銅管樂器;後者管徑相對較細,只能產生半管以上空氣柱振動而發高八度以上的超吹泛音,也稱無基音樂器,如小號、長號、圓號等(運用現代吹奏技巧也能在小號等樂器上吹出基音)。
④膛徑。因膛徑不同,音色有差別。膛細高次諧音較強,膛粗低次諧音顯發。如同為圓錐管及調號、音域均同的上低音號和尤風寧號,差別僅在於後者管膛略粗,音色較前者寬厚柔潤,尤其低音較好。名廠的同種小號等樂器,常備有多種膛徑的品種供選擇。
⑤變換音高。一支無任何變音高裝置的管樂器,除發基音外,利用吹氣和嘴唇控制,可「超吹」出基音以上一系列泛音。如基音c以上的c1g1c2e2g2峼c3……;這些音稱「自然音」。超吹法普遍用於古今各種管樂器上,並結合變音高裝置用於現代管樂器上。管樂器上的變音高裝置有:在管壁上開指孔或鍵孔,主要用於吹孔、哨嘴和簧管類,早期也曾用於號類;伸縮滑管,現在只用於長號上,早期曾用於小號上;閥鍵附管,有直立式(或升降式)和迴旋式兩種,普遍用於現代號類。此外,在有些歷史性樂器上,曾用過一些其他變音高裝置和方法。如接管圓號,吹奏中借換插上不同長度的接管改變音高;捂手圓號,吹奏中將右手以一定姿式捂入喇叭口,可降低半音至全音,這種方法現仍用於圓號,起調節音準、弱音和改變音色作用。這兩種也曾用於早期的小號上。 包括唇振動,都是「實體簧」,比「空氣簧」要硬和重得多,使其振動須有更大壓力的氣流,也不像「空氣簧」易受空氣柱制約。這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單、雙簧管等的軟簧,耦合中受空氣柱的調制,決定音高的是後者;另一種是管風琴簧管和風琴等的硬簧,本身固有頻率決定音高,管內空氣振動僅起共鳴作用,即對簧的某些諧音起增強和潤色作用。軟簧與空氣柱的耦合,雖然機制不同,但和「空氣簧」起相似的作用。當氣流進入簧片微張的縫口,由於引起其間壓強降低而使簧片閉合,隨之簧片靠自身的彈性又重新張口,形成周期性啟閉。氣流激發簧片振動,並疏密交替地進入管內激勵空氣柱振動。簧片猶如氣流控制閥,啟閉有規則但不均勻,僅約周期的1/4是張開的,氣流量受簧閥控制而引起壓力起伏,壓力起伏則又使簧片持續振動。簧片與空氣柱的耦合中,其基頻也比空氣柱常高達10倍,由於空氣柱強於軟簧,於是前者也有將後者頻率拉低的傾向,並將管的固有頻率強加於簧,故決定音高的是管中駐波頻率。類似雙簧的唇振動,具有在吹奏中能隨時調整的硬簧特性,即通過調整唇肌張力、伸長或側向拉長雙唇等動作,可改變「唇簧」的固有頻率。唇簧在吹嘴上構成聲振動源而和管體耦合,管體起聲變數器作用,使輻射面積在出口處增大而和自由空氣耦合。喇叭口在局部范圍形成較大強度的空氣壓力,從而產生強烈的聲感。
實際的管樂器,其幾何形狀和尺度等很復雜。吹奏時嘴的啟閉無常,口腔與咽喉也都介入。究竟是開管還是閉管?長度何起何終?許多問題難以從理論和計算上確定。適用的樂器迄今主要仍有賴於製作者和演奏者的實踐經驗得出。

❿ 哪種管樂器比較冷門

你好

西洋樂器:
1.卡祖,50元一隻。
KAZOO(卡祖笛)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樂器,它通過人聲哼唱發出的聲音,依靠自身的膜片和共鳴管的聲音放大,可以發出嘶啞的音色,有點類似薩克斯管。演奏者只要能哼唱歌曲,就可以用KAZOO演奏,很快就可以掌握演奏技巧。這個小傢伙可以讓你不用學樂理, 不用背譜子,甚至都不用練習,一分鍾就能演奏出你夢中的調子。喝酒之餘隨時可從口袋抽出來助興, 簡直可以稱的上是簡易十孔口琴,是很多國外樂手及歌手演出的客串樂器。演奏的時候把大頭含在口中,不是像口琴那樣吹氣,而是用你的嗓子哼哼曲調,聲帶的震動帶動KAZOO上面聲膜的震動。很好玩的樂器.

2.哨笛,75元或者190元。
哨笛起源於中國的骨笛,11世紀傳入歐洲。俗稱6孔哨笛。哨笛一般由金屬製作,也有木製的,錫皮打制的哨笛稱為錫哨笛,吹氣口為塑料或者木片製成,這種哨笛在愛爾蘭傳統音樂里使用最為廣泛,所以又被稱作為愛爾蘭哨笛。 在英倫三島上,曾經有許多街頭藝人為1便士用哨笛表演一首曲子,所以哨笛也被稱為便士哨笛.

3.陶笛,100元左右。
陶笛陶笛(也叫奧卡利那笛),是一種狀似潛艇、有哨口、十按孔的、通常用陶土燒制的吹管樂器。和塤相比,兩者除了外形上的分別外,主要的分別還在於前者有哨口,後者沒有;共通點則是兩者都是主要以陶泥燒制的閉管式樂器,因此,「陶笛」一詞的使用者偶爾會把這詞跟中國的「塤」混同。

4.嘟嘟克。大概280元左右.
流行在亞美利亞地區,聲音類似於中國的樂器"管子",在電視劇《神話》中一到介紹匈奴什麼少數民族的時候這種聲音就會響起,《血色迷霧》也有大量的出現。聲音比較渾厚。

中國樂器:

1.塤。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亦稱「陶塤」。以陶制最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它也是是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塤的種類很多,除了傳統的卵形塤,還有葫蘆塤、握塤、鴛鴦塤、子母塤等多種類型。傳統的塤多為卵形塤,現在則有葫蘆塤、握塤、鴛鴦塤、子母塤等多種,樣式美觀,工藝精細。很多形制特別的塤聲音很渾厚深沉,外形也十分奇特。

2.九孔巴烏,又叫做簫烏。雖說巴烏葫蘆絲現在很流行了,但是我想一般沒有幾個人會吹九孔巴烏吧!簫烏是一種九孔豎吹簧管樂器,其發音簧片由合金銅片刮制而成,管身有紫竹的和木製的,因為它和簫一樣是豎吹的,外觀和簫相似,聲音卻和葫蘆絲與巴烏是一樣的,同時因為它與簫的音色也比較接近,所以命名為簫烏。由於簫烏是九孔的,需要除了下方手大拇指之外的其餘九個手指來演奏它,因此,會讓演奏者的手指得到更多更全面的鍛煉,俗語雲「心靈手巧」,反之手巧心也靈,因此練習簫烏對於促進手指的靈活性,開發大腦潛力,特別是對小孩子的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好處。也為以後學習其它需要用到小指演奏的樂器打下基礎。綜合起來看,我們可以把簫烏看為是一種音色優美,易於學習,易於攜帶,老少皆宜的普及性的民族樂器。吹出來很拉風的哦!

3.牛角匏。牛角匏是中國樂器家族中很有特色的一種吹管樂器。屬於原女真族樂器,作防一種色彩性的旋律樂器。其音色含蓄、清淡,獨具韻味;其造型新-奇,靚麗,又獨具魅力。牛角匏,簡單易學,聲音優美,可以用牛角匏吹奏古典名曲《陽關三疊》,《蘇武牧羊》音韻獨具:吹奏《江河水》《小放牛》、《雙星恨》等民間樂曲色彩鮮明:用牛角匏吹奏—些外國的民歌、小調,也同樣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4.葫蘆絲,巴烏,絲管.好點的在200左右,一般的也有100左右的.
這些都是一類樂器,三種樂器指法全是一樣.葫蘆絲學的人太多了,巴烏和絲管還行吧.聲音特點是輕飄柔,有些許深沉的味道在裡面,也可以適合演奏很多流行歌曲.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音樂與作曲技術團隊 燈絲寒

閱讀全文

與哨笛進入中國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青芒果怎麼分辨熟 瀏覽:81
義大利鍋爐牌子有哪些 瀏覽:601
越南電視劇都對國產劇做了什麼 瀏覽:841
越南水果如何報稅 瀏覽:69
在越南做生意能做什麼 瀏覽:929
如何防止印度飛蚊子 瀏覽:571
印度人如何超載 瀏覽:520
義大利最嚴重的疫情在哪裡 瀏覽:521
為什麼越南的白酒那麼貴 瀏覽:546
上海學中國舞哪裡最好 瀏覽:750
北河位於中國哪裡 瀏覽:992
中國寄宿高中哪些 瀏覽:980
去巴厘島玩7天換多少印尼盾呢 瀏覽:586
中國有哪些古老大國 瀏覽:789
伊朗的低壓料都有什麼型號的 瀏覽:92
伊朗人種是什麼民族 瀏覽:703
英國紙幣長什麼樣子圖片 瀏覽:843
越南如何宣傳本國政治體制 瀏覽:187
義大利餅什麼 瀏覽:331
香港哪個地方銀行可以收伊朗的錢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