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的四大名樓是哪四個樓
四大名樓是一種泛稱,特指山西鸛雀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岳陽樓。
1、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共六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
鸛雀樓的故址位於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黃河岸畔、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築。因其氣勢宏偉,高大眼闊,登上層樓則有騰空欲飛之感,故名「雲棲樓」。
又因其緊靠黃河,有一種食魚鳥類經常成群棲息於高樓之上,此水鳥似鶴,但頂不丹,嘴尖腿長,毛灰白色,人們稱其為「鸛雀」,故又稱「鸛雀樓」。
2、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巍然聳立於江西省南昌市的贛江之濱,是一座聲貫古今,譽播海內外的千古名閣,素有「西江 第一樓」之稱。
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李元纓,唐高祖李淵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貞觀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為滕王,後遷到洪州(南昌)任都督。
在南昌他別無建樹。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於城西贛江之濱建起一座樓台為別居,此樓便是「滕王閣」。
3、岳陽樓,位於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湖南嶽陽,岳陽古稱「巴陵」,位於湖南省北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與綿延萬里的長江在這里交匯,岳陽,山、水、樓俱備,風景如畫,名勝古跡眾多。岳陽風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鍾於岳陽樓。
以岳陽樓、君山為中心而構成的巴陵勝景,聞名遐邇,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而享譽天下,不愧為「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岳陽的岳陽樓,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滕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岳陽市西門城牆上,西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滾滾東去的萬里長江,水光樓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4、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漢的蛇山磯頭,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黃鶴樓歷經滄桑,屢毀屢建,不絕於世,可考證的就達30餘次之多。
黃鶴樓最後的一次被毀是清末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漢陽門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風大火猛,殃及城樓,很快將這千古名樓化為灰燼,僅存數千斤寶蓋銅樓鼎一架。
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後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崔顥題詩,李白擱筆,從此名氣大盛。
(1)鸛雀樓在哪個省中國四大名樓擴展閱讀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一代代沿襲發展而來。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
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於軍事上。自唐朝始,岳陽樓便逐步成為歷代遊客和風流韻士游覽觀光,吟詩作賦的勝地。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了。
岳陽樓高21.5米,三層、飛檐、純木結構。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造型奇偉,「岳陽樓」匾額為郭沫若手書。
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陽樓名揚天下。公元1045年,慶歷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文學家范仲淹作了《岳陽樓記》,從此,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
重建黃鶴樓的問題,早在建國初期決定興建長江大橋時就已提出來了。經過幾十年的反復研究准備,終於1981年7月黃鶴樓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動工,1984年底建成,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的時間恰好是整整100年。
重建的黃鶴樓在蛇山西端的高觀山西坡上,正對武昌舊城區司門口,處於穿過長江大橋的京廣鐵路和分路引橋之間的三角形地帶內。
新樓5層,高51.4米,鋼筋混凝土仿古結構。雖較黃鶴樓故址離江遠了些,但因山高樓聳,氣勢雄偉,視野開闊,黃鶴樓大觀空前,無與倫比。
『貳』 鸛雀樓在我國的什麼省
鸛雀樓在山西省。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在東經110°15′00″~110°45′33″和北緯34°44′50″~35°04′50″之間,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總重量58000噸。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毀,1997年12月,鸛雀樓重修,2002年10月1日,鸛雀樓正式對遊客開放。
建築格局
鸛雀樓為高台式十字歇山頂樓閣,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總重量58000噸,外觀3層4檐,內部為9層使用空間,並設置電梯、樓梯組織垂直交通。整座樓閣分為台基和樓身兩部分,總高度達73.9米,是四大名樓中最高的一座,是中國仿造樓中較為精緻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鸛雀樓
『叄』 四大名樓之一——鸛雀樓,高73.9米,位於哪裡呢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因此歷史遺留的古跡很多,這些古跡代表著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同時也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如今人們出去旅遊,也會選擇去一些古跡參觀游覽,一方面可以賞古代建築風格,另一方面也能了解歷史文化。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座名樓,它是我國四大名樓之一。
相信大家都知道《登鸛雀樓》這首詩,就是當時詩人登樓賞景,觸景生情,然後創作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作。也是因為這首詩,大家知道了鸛雀樓這個建築。雖然如今的鸛雀樓是仿造的,是中國仿造樓中較為精緻的,你依然可以登樓,憑欄賞景,看不一樣的風景。
『肆』 中國名樓 四大名樓是什麼
中國四大名樓分別為:北方鸛雀樓,以及江南的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
1、北方鸛雀樓
地理位置: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黃河東岸,本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築。因其氣勢宏偉,高大眼闊,登上層樓則有騰空欲飛之感,故名「雲棲樓」。鸛雀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581年),該樓歷唐經宋,元初(公元1222年)毀於兵燹。
建築特點:據傳歷史上的鸛雀樓後被元兵燒毀,成為國人的遺憾。2002年10月,在各界人士關心下,鸛雀樓得以復建落成。復建的鸛雀樓為目前國內惟一一座採用唐代彩畫藝術的仿唐建築,達到了「修舊如舊」的藝術效果。
『伍』 中國古代四大名樓是哪四大樓
分別是:山西鸛雀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岳陽樓。
1、山西鸛雀樓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
始建於北周 ,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以王之渙《登鸛雀樓》最富盛名。
1997年12月,該樓的復建工程開始,2002年9月26日,新鸛雀樓落成並開始接待遊人。新建的鸛雀樓為仿唐形制,四檐三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名樓
『陸』 中國四大名樓是那幾個分別在什麼地方
四大名樓是一種泛稱,特指山西鸛雀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岳陽樓。
1.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
2.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3.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4.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
(6)鸛雀樓在哪個省中國四大名樓擴展閱讀
黃鶴樓: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其它兩大名樓分別是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
岳陽樓: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
『柒』 四大名樓在哪個省哪個市
四大名樓是指四座古代著名樓閣,特指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閣,湖北省武漢市黃鶴樓,山西省運城市鸛雀樓、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
1、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閣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地處贛江東岸,為南昌市地標性建築、豫章古文明之象徵,始建於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江南洪州都督時所修,現存建築為1985年重建景觀。
2、湖北省武漢市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地處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為武漢市地標建築。
3、山西省運城市鸛雀樓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總重量58000噸。
4、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洞庭北路,地處岳陽古城西門城牆之上,緊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
『捌』 中國的四大名樓。
中國四大名樓是一種泛稱,特指山西永濟鸛雀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岳陽樓。
1、鸛雀樓
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共六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
鸛雀樓的故址位於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黃河岸畔、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築。因其氣勢宏偉,高大眼闊,登上層樓則有騰空欲飛之感,故名「雲棲樓」。
2、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巍然聳立於江西省南昌市的贛江之濱,是一座聲貫古今,譽播海內外的千古名閣,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
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李元纓,唐高祖李淵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貞觀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為滕王,後遷到洪州(南昌)任都督。
3、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湖南嶽陽,岳陽古稱「巴陵」,位於湖南省北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與綿延萬里的長江在這里交匯,岳陽,山、水、樓俱備,風景如畫,名勝古跡眾多。岳陽風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鍾於岳陽樓。
以岳陽樓、君山為中心而構成的巴陵勝景,聞名遐邇,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而享譽天下,不愧為「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
4、黃鶴樓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漢的蛇山磯頭,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黃鶴樓歷經滄桑,屢毀屢建,不絕於世,可考證的就達30餘次之多。
(8)鸛雀樓在哪個省中國四大名樓擴展閱讀:
相關傳說
緣於歷史悠久、地位重要,岳陽樓修建(而且屢毀屢修)工藝精巧,而且歷代人文薈萃,因此,岳陽和洞庭湖畔流傳著許多關於岳陽樓的傳說故事,具有多方面的社會價值。
其中關於修建岳陽樓的就分別有魯班,呂洞賓、張果老等名匠、仙人;關於講述岳陽樓淵源的,則有《魯肅閱兵台》、《岳陽樓三個字》等;關於岳陽樓雕屏的,又有《張照題屏》、《真假雕屏》。
關於岳陽樓風情的,最出名的自然是《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此外還有《朗吟亭》如果把岳陽樓附近有關風物的傳說故事也算進去的話,那麼,就還有《梅溪橋》、《金鵲山》、《柳毅井》、《七十二仙螺造君山》、《二妃墓和君山》、《慈氏塔的故事》等等。
『玖』 鸛雀樓在哪個省
鸛鵲樓位於山西省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共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它與武昌黃鶴樓、 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
相傳當年時常有鸛鵲(顴,鶴一類水鳥)棲於其上,所以得名。該樓始建於北周 (公元557--580),廢毀於元初。可惜鸛鵲樓到宋以後被水淹沒,後水退卻。
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區位優勢,風景 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渙《登鸛雀樓》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流傳於 海內外。沈括《夢溪筆談》給了鸛鵲樓八個字:「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千餘年間,它對於激勵振興中華民族之志產生了深遠影響。
21世紀初,中國人重建鸛鵲樓。有關方面報道,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1997年12月,鸛鵲樓復建工程破土動工,重新修建的鸛鵲樓為鋼筋混凝土減力牆框架結構,設計高度為73.9米,總投資為5500萬元,截至2001年,主體工程已完成封頂,預計2002年底,這座九層高樓將在永濟市黃河岸邊落成。
『拾』 中國的四大名樓在哪
四大名樓分別是山西鸛雀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岳陽樓。
岳陽樓在湖南嶽陽市西門城樓上,滕王閣在江西南昌市贛江邊,黃鶴樓在湖北武漢市蛇山的黃鵠磯頭,鸛雀樓在山西省永濟市。
1、山西鸛雀樓
該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年~580年),廢毀於元初,1997年重建。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堪稱千古絕唱。
2、江西南昌滕王閣
滕王閣臨贛江而立,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聞名,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也是南昌的地標。盡管屢毀屢建,如今的建築是近代翻修過的,,但它仍是人們來南昌的必到景點之一。
3、湖北武漢黃鶴樓
黃鶴樓是武漢的城市地標之一,李白等都為黃鶴樓留下了詩詞。登上黃鶴樓遠眺,可以看到滾滾長江和武漢三鎮風光。
4、湖南嶽陽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岳陽市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1、鸛雀樓始建於北周時期(約在557—580年間),歷經隋、唐、五代、宋、金700餘年後,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鐵馬進攻中原,毀於兵,僅存故址。明初時故址尚存,後因黃河水泛濫,河道擺動頻繁,其故址隨之難以尋覓。人們只得以蒲州西城樓當作「鸛雀樓」,登臨作賦者不絕。
2、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於山東滕州,為滕王。他於滕州築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恆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3、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4、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
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