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地理中的「東五區」「東八區」是什麼意思
「東五區」「東八區」是時區,整個中國跨6個時區,地球經度一共360度,每個時區15度,24小時就是24個時區,中國一般都採用東8區的時間。
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它們是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
(1)中國東五區與東八區時間差多少擴展閱讀:
地球總是自西向東自轉,東邊總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總比西邊的早。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帶來許多不便。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它們是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
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例如,我國東8區的時間總比泰國東7區的時間早1小時,而比日本東9區的時間晚1小時。因此,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手錶,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致。
凡向西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慢1小時;凡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快1小時。實際上,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都不嚴格按時區來計算時間。
為了在全國范圍內採用統一的時間,一般都把某一個時區的時間作為全國統一採用的時間。例如,我國把首都北京所在的東8區的時間作為全國統一的時間,稱為北京時間。又例如,英國、法國、荷蘭和比利時等國,雖地處中時區,但為了和歐洲大多數國家時間相一致,則採用東1區的時間。
2. 中國東西時差多少
是4.2小時。
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東經135°)
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東經73°)
所跨經度135-72=63° 根據每隔15經度相差一小時得出東西時差為:63/15=4.2(小時)
(2)中國東五區與東八區時間差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地跨五個時區: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東九區。我國統一用東八區的北京時間,所以北京0點時,東九區次晨1時,東五區21時,東六區22時,東七區23時。
東五區主要位於新疆西南部、西藏西北部地區。
東六區主要位於新疆大部分地區、西藏大部分地區、甘肅西部、青海西部。
東七區主要位於內蒙古西部、寧夏、甘肅東部、陝西、山西西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廣東西部、海南。
東八區位於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東部、山東、河南東部、安徽、江蘇、上海、湖北東部、湖南東部、廣東東部、江西、浙江、福建、台灣。
東九區位於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
3. 東六區和東八區差幾個小時
東六區和東八區差2小時。東八區與東六區差2個時區,也就是相差2個小時,按照東加西減的原則,當東八區為正午12點時,東六區10點。中國跨越了五個時區,分別是: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東九區。
時區:
由於世界各國家與地區經度不同,地方時也有所不同,因此會劃分為不同的時區。正式的時區劃分包括24個時區,每一時區由一個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經度15°劃分一個時區,有一個例外,每個時區有一條中央子午線;例如,GMT屬於「z」區,因此其時間後通常添加後綴「Z」(口語中用後綴「Zulu」)。為了照顧到各地區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時間上去。有關國際會議決定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從東到西,劃成一個個區域,並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在同一區域內的東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陽升起的時間最多相差不過1小時。當人們跨過一個區域,就將自己的時鍾校正1小時(向西減1小時,向東加1小時),跨過幾個區域就加或減幾小時。這樣使用起來就很方便。
4. 東八區與西五區相差幾個小時,是如何計算的,
計算更快:
1.一個東時區和一個西時區的相加:
如東五區到西五區的時差=5+5=10(小時)
東八區到西八區的時差=8+8=16(小時)
2.兩個東時區或兩個西時區的相減:大的減小的
如東五區與東八區的時差=8-5=3(小時)
西五區與西八區的時差=。
5. 中國內地時差劃分
由於我國跨五個時區,所以每個地區都有相應的時間差別。這五個時區分別為: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東九區。
東五區:主要位於新疆西南部、西藏西北部地區。
東六區:主要位於新疆大部分地區、西藏大部分地區、甘肅西部、青海西部。
東七區:主要位於內蒙古西部、寧夏、甘肅東部、陝西、山西西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廣東西部、海南。
東八區:位於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東部、山東、河南東部、安徽、江蘇、上海、湖北東部、湖南東部、廣東東部、江西、浙江、福建、台灣。
東九區:位於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
我國東西時差有四個小時。中國首都北京位於東八區,東八區的標准時就是中國的標准時間。但中國的授時中心卻建在陝西渭北。
北京時間由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台的原子鍾確定,其誤差率每30萬年小於1秒。授時中心以BPM短波和BPL長波發出標准信號,各地的專用授時單位和廣播電視系統以此為基準,校正自己的時鍾後再公開向社會發布時間信息。
(5)中國東五區與東八區時間差多少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大陸共分五個時區:
中原時區:以東經120度為中央子午線。
隴蜀時區:以東經105度為中央子午線。
新藏時區:以東經90度為中央子午線。
昆侖時區:以東經75(82.5)度為中央子午線。
長白時區:以東經135(127.5)度為中央子午線。
1912年,其時位於南京為中華民國時期中央氣象局,將中國劃分為五個時區。1919年(民國8年),中央觀象台出版的《中華民國八年歷書》刊登了中國各大城市地理緯度表和所位於的標准時區及其標准時與該城市地方平時的比較表,發表了中國劃分五時區的計劃,同時提出了標准時如何傳遞的授時問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些時區在大陸不再採用。但國民政府遷台後,仍維持採用1912年的時區劃分,台灣地區的標准時間繼續稱為「中原標准時間」。
6. 每個時區相差幾小時
一個時區相差一小時。
同一時區內區時相同,相鄰兩個時區的區時相差1小時;任意兩個時區之間,中間隔幾個時區,區時就相差幾小時;較東的時區,區時較早。
國際上規定,原則上以1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叫做「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人為規定,在日界線西側的東十二區在任何時刻,總是比日界線東側的西十二區早24小時,這樣東、西十二區,雖為一個時區鍾點相同,但日期總是相差一天,即東十二區任何時候都比西十二區要早一天。
一、時區劃分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
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
例如,中國東8區的時間總比泰國東7區的時間早1小時,而比日本東9區的時間晚1小時。因此,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手錶,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致。
凡向西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慢1小時(比如2點撥到1點);凡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快1小時(比如1點撥到2點)。並且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為本初子午線,即零度經線。
二、時差的計算方法
兩個時區標准時間(即時區數)相減就是時差,時區的數值大的時間早。比如中國是東八區(+8),美國東部是西五區(-5),兩地的時差是13小時,北京比紐約要早13個小時;如果是美國實行夏令時的時期,相差12小時。
7. 中國各地時差是多少
我國地跨五個時區: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東九區。我國統一用東八區的北京時間,所以北京0點時,東九區次晨1時,東五區21時,東六區22時,東七區23時。
東五區主要位於新疆西南部、西藏西北部地區。
東六區主要位於新疆大部分地區、西藏大部分地區、甘肅西部、青海西部。
東七區主要位於內蒙古西部、寧夏、甘肅東部、陝西、山西西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廣東西部、海南。
東八區位於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東部、山東、河南東部、安徽、江蘇、上海、湖北東部、湖南東部、廣東東部、江西、浙江、福建、台灣。
東九區位於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
(7)中國東五區與東八區時間差多少擴展閱讀:
為了照顧到各地區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時間上去。有關國際會議決定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從東到西,劃成一個個區域,並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在同一區域內的東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陽升起的時間最多相差不過1小時。當人們跨過一個
區域,就將自己的時鍾校正1小時(向西減1小時,向東加1小時),跨過幾個區域就加或減幾小時。這樣使用起來就很方便。現今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由於實用上常常1個國家,或1個省份同時跨著2個或更多時區,為了照顧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將1個國家或1個省份劃在一起。所以時區並不嚴格按南北直線來劃分,而是按自然條件來劃分。例如,中國幅員寬廣,差不多跨5個時區,但為了使用方便簡單,實際上在只用東八時區的標准時即北京時間為准。
時區-網路
8. 中國東西時差多少
4.2小時。中國採用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 ——「北京時間」作為全國統一使用時間。
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大陸共分五個時區:
1、中原時區:以東經120度為中央子午線。
2、隴蜀時區:以東經105度為中央子午線。
3、新藏時區:以東經90度為中央子午線。
4、昆侖時區:以東經75(82.5)度為中央子午線。
5、長白時區:以東經135(127.5)度為中央子午線。
現今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
一、時台選址
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均採取北京時間(UTC+8),但在大陸的新疆、西藏等地,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作息時間和郵政通訊費用優惠分界點雖然用北京時間來表示,但也比其他各省延晚2小時。
如中國電信的長途電話優惠時段,在新疆、西藏推遲兩小時走。而在新疆民間(特別是維吾爾族群眾中間),使用UTC+6的情況更為普遍。新疆電視台漢語頻道與少兒頻道使用北京時間,維語頻道與哈語頻道使用新疆時間。
二、計算區時
計算的區時=已知區時-(已知區時的時區-要計算區時的時區)。(註:東時區為正,西時區為負)
9. 西五區到東八區相差多少個時差
西五區到東八區相差多少個時差十三個時區。
為了照顧到各地區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時間上去。有關國際會議決定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從東到西,劃成一個個區域,並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
由於世界各國家與地區經度不同,地方時也有所不同,因此會劃分為不同的時區。
正式的時區劃分包括24個時區,每一時區由一個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經度15°劃分一個時區,有一個例外,每個時區有一條中央子午線;例如,GMT屬於「z」區,因此其時間後通常添加後綴「Z」(口語中用後綴「Zulu」)。
為了照顧到各地區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時間上去。有關國際會議決定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從東到西,劃成一個個區域,並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
在同一區域內的東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陽升起的時間最多相差不過1小時。當人們跨過一個區域,就將自己的時鍾校正1小時(向西減1小時,向東加1小時),跨過幾個區域就加或減幾小時。這樣使用起來就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