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素有"煤鐵之鄉"之稱的省份是哪個省
煤鐵之鄉。肯定是山西莫屬啦。
尤其是山西的兩大城市。大同和太原。
都是煤鐵起家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② 煤炭儲量是多少
中國是世界上煤炭儲量第三的國家,約有1145億噸,排名世界第三。目前,我國煤炭儲量最多的地方是山西,被稱為中國的「煤鐵之鄉」。煤炭保有資源儲量2767.85億噸,煤層氣保有資源儲量1825.16億立方米。
從人類的工業發展歷史來看,煤炭可以說是動力之源,其近年來,煤炭其背後帶來的污染問題也引發爭議。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的興起,呼籲呼籲淘汰煤炭能源的聲音並不少。但目前,煤炭仍舊是全球使用率最高的能源,想在短期內淘汰煤炭能源,是不太現實的。
煤炭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化石能資源。它的種類有硬煤(煙煤和無煙煤)、褐煤和泥煤。世界上的煤炭總儲量共有107539億噸,其中硬煤81300億噸,褐煤26229億噸。擁有煤炭資源的國家大約70個,其中儲量較多的國家有中國、俄羅斯、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波蘭和南非地區。
③ 素有「煤鐵之鄉」之稱的省份是哪一省
素有「煤鐵之鄉」之稱的省是:山西省。
山西位於太行山之西,黃河以東。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素有「煤鐵之鄉」。
簡介:
山西,簡稱「晉」,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太原,位於中國華北,東與河北為鄰,西與陝西相望,南與河南接壤,北與內蒙古毗連,介於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之間,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
山西省地勢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是典型的為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高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80.1%。山西省地跨黃河、海河兩大水系,河流屬於自產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④ 素有煤鐵之鄉之稱的省份是哪一省
山西省
⑤ 山西在中國的地位
山西是中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塊富庶之地。歷史上的山西是塊人傑地靈的好地方。遠古時代的「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均建於此。
隋末的李世民父子也正是從這里出兵統一中國並建立的讓漢民族引以為豪的「大唐盛世」的。到了清末民初時,山西票號的昌盛更使得山西富甲一方,成為了當時全國的金融中心。
山西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煤、鐵、鋁、銅、金、銀、鈷、石灰石、粘土、石膏、芒硝、鎂鹽等49種,礦區達620處。其中煤、鋁土、珍珠岩、鎵、鉑的儲量居全國之首;鈦鐵、熔劑石灰石的儲量居於第四;長石、石膏、鈷、銅、鍺、金的儲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5)中國煤鐵之鄉是哪裡擴展閱讀:
山西省地勢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是典型的為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高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80.1%。
山西省地跨黃河、海河兩大水系,河流屬於自產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山西省是黃河與海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省內黃河流域面積97138平方千米,佔全省面積的62.2%,海河流域面積為59133平方千米,佔全省面積的37.8%。
⑥ 山西高平市屬於哪個地區
山西高平市屬於山西省晉城市。
高平是山西省轄縣級市,由晉城市代管,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澤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邊緣,東與陵川縣接壤,西與沁水縣為鄰,南與澤州縣毗連,北與長治市上黨區、長子縣相接,是晉城市的北大門,因其四面群山環繞、中部相對平坦而得名。
高平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的發生地,也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區和聞名全國的「煤鐵之鄉」「黃梨之鄉」「生豬之鄉」和「上黨梆子戲曲之鄉」。
高平春秋時稱泫氏,戰國時稱長平,北魏至今稱高平。1993年5月撤縣設市,總面積946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街道)、304個村民委員會、30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53054人。
高平工業條件優越:
高平是全國聞名的「煤鐵之鄉」, 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無煙煤分布廣、儲量大、埋藏淺、易開采,全市含煤面積約810.75平方公里,占市域總面積的85.7%,累計探明地質儲量66.24億噸,可采儲量22.36億噸,是全國首批100個重點產煤縣(市、區)之一。
高平現有煤礦企業33座(包括晉煤集團長平煤業有限公司,蘭花集團伯方、望雲、東峰、唐安煤業有限公司),其中,高平自有煤礦28座,2019年市域原煤產量3290萬噸。高平歷來就有冶煉、鑄造的傳統優勢。
⑦ 山西省為什麼會被稱為煤海
說山西煤多,其實不準確,應該是山西可開採的煤多。其實在國內,像安徽,江蘇的煤也很多,但是他們儲存的深度高於1500米了,開采不劃算。所以大家尋找在500米一類的,山西因為地形的問題,所以就很多儲存的煤被發生了。
山西陝西內蒙在約2億年前被大面積的森林覆蓋,後由於火山地質活動經過復雜的地質變化形成煤炭,煤層氣等資源,早先大規模先是侏羅紀的煤,現在多開採的是石炭紀的煤。煤礦多是因為由原來的地方煤礦,區域性煤礦,個人煤礦整合而來。
現山西的陽煤,同煤,晉煤,焦煤等大型煤礦是在原有基礎上多年來整合地方煤礦,私有煤礦形成的較大的國有煤炭企業。已經縮減了很多了。地質原因,山西地處太行山脈,以前該地區都是大片森林,後地殼運動後被埋在山底轉化成了煤炭比如說波斯灣附近石油一樣。
⑧ 中國的煤礦哪裡最多
山西被稱為" 煤鐵之鄉"、" 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是山西最大的資源優勢,現已探明的煤礦儲量為2000億噸,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山西現有大同、寧武、西山、沁水、霍縣、河東等六個煤田和渾源、五台、垣曲、平陸、繁峙等五個產煤地。圍繞這些煤田和產地,山西已經建起大同、陽泉、西山 、汾西、潞安、晉城、軒崗等七個大型礦務局和霍州中型礦務局以及東山、蔭營、小峪、王坪、寨溝、固庄、南庄等八個小統配礦務局,此外還有一個全國最大的中外合資露天煤礦。山西全省各縣,幾乎縣縣有煤,所以山西的地方、鄉鎮煤礦多達6000多個。與山西的地下"煤海"相適應,山西煤炭工業設施已經連成一個龐大的網路。
山西不僅煤多,而且煤種齊全,其中煉焦煤四種,佔全省煤總儲量的61%,非煉焦煤四種,伴有其他化學元素的煤60餘種。山西的煤質量較高,低灰、低磷、高熱量是山西煤的主要特點,因此山西煤適合多種工業生產的需要,而且煤層厚、埋藏淺、有利於大規模機械化開采,所以山西煤對外部世界的吸引力很大。山西煤已供應到全國的26個省和12個計劃單列市,這就是說,山西的煤幾乎輻射全國各地。同時向外出口逐步增大范圍,已達亞、美、歐三大洲的23個國家和地區
⑨ 太原簡介(歷史,地理)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是山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是中國22個特大城市之一,地處我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帶的結合部,在全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布局中,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雙向支撐作用。
地理位置
太原位於北緯37°27′~38°25′、東經111°30′~113°09′之間,地處黃土高原東部,汾河流域中部,西、北、東三面環山,南部為開闊的河谷盆地,汾河縱貫全市。
自然環境
太原地形復雜多樣,土石山地、台原丘陵、平川比例約為5∶3∶2。其中,耕地佔23%,林地佔25%,牧草地佔6%,水域面積佔3%。東屏太行,西障呂梁,北依系舟,南臨沃野,雄峙於海拔800米的河谷平原,稱為「太原盆地」。
自然資源
太原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礦藏繁多,既有鐵、錳、鎂、銅、鉛、鋁等金屬礦,又有煤、石膏、硫黃、硝石、黏土、石英、石灰石、白雲石等非金屬礦。在眾多的礦產中,尤以煤、鐵、石膏儲量為最,素稱「煤鐵之鄉」。
行政區劃
太原現轄6區(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3縣(清徐縣、陽曲縣、婁煩縣)、1市(古交市)和2個國家級開發區(太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原市高新技術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太原工業園區、太原不銹鋼生態工業園區)。
歷史變遷
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我們的先民就在汾河兩岸繁衍生息。史傳太原的肇始者台駘,因治理汾水、開拓了太原盆地,被尊為「汾水之神」。
太原建置沿革
魯昭公元年(晉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晉國荀吳率兵北征,大敗占據今太原一帶地區的無終及赤狄別族�咎(音皋)如,太原地區始入於晉國版圖。
地名淵源
太原 原本為高、平、廣大之意。作為地理稱謂,本系泛指,《詩經》、《尚書》、《左傳》等典籍中的「薄伐獫狁,至於大原」、「既修大原,至於岳陽」、「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大原」中的大原皆如此(古「大」與「太」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