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進口的美國豬肉都銷往那些城市
中國進口的美國豬肉都銷往除去回族自治區外的所有中國一線城市。中國的豬肉需求量很大,國內生產的豬肉無法完全供給。中國每年會從境外進口豬肉,今年肯定也會從國際市場進口豬肉調劑供需關系。
2013年,我國進口豬肉58.49萬噸,豬肉產品來進口絕大多數是豬雜。對比龐大的消源費量,不難發現,我國豬肉自給率接近99%,進口豬肉數量對我國豬肉的供需平衡影響很小。
巴西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及主要的玉米生產國,其低廉的飼料原料及較高的養殖水平,使巴西豬肉在全球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隨著中國豬價進入「牛市」,全世界養豬的國家都盯上了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及消費國,由於今年生豬產能下降,豬肉供應緊缺,豬肉進口量創歷史新高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情。
(1)中國進口豬肉在哪裡擴展閱讀
2018年,中國進口豬肉的全球購買總額為20.7億美元。以下是2018年中國進口豬肉價值最高的前15個供應商。括弧中的是自2014年以來每個供應國的價值變化百分比。
1、德國:3.92億美元。
2、西班牙:3.85億美元。
3、巴西:3.173億美元。
4、加拿大:2.493億美元。
5、荷蘭:1.454億美元。
6、丹麥:版1.404億美元。
7、美國:1.294億美元。
8、法國:1.053億美元。
❷ 豬肉進口廠家有哪些
1、雙匯
2016年雙匯直接進口凍肉11萬噸左右,主要由漯河雙匯、蕪湖雙匯、史密斯費爾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這三家進口。若是加上雙匯從其他貿易商處進口,冷、鮮肉以及豬雜碎這些,2016年全年將達到30萬噸左右。
可以說,雙匯為中國最大的豬肉進口企業。
2、青島新協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青島新協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注冊資金500萬元,經營范圍:
批發兼零售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食品流通許可證 有效期限以許可證為准)。 國際貨運代理,倉儲服務,物流及貨運信息咨詢;貨物及技術進出口;生鮮豬肉銷售,生鮮牛肉銷售,生鮮羊肉銷售,生鮮雞肉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2016年凍豬肉進口量在6.5萬噸,排名第二。2016年11月,質檢總局公布,該公司從法國進口的豬腳,由於貨證不符在上海銷毀。
3、深圳市川拓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注冊,注冊資本500萬元。2016年進口凍豬肉3.1萬噸,排名第三。因為深圳優合進出口有限公司為其股東,若是這兩家企業的進口量累計,那麼應當是4萬噸以上。
經營范圍:凍雞肉、凍豬肉、凍牛肉、凍羊肉及其他初級農產品的購銷;航空、海上、陸路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務(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需要交通部門審批的,需取得相關批准文件方可經營);國內貿易,從事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4、上海榮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該公司之前更多進口的產品為禽產品,在豬價大漲之後,加大了豬肉的進口。2016年進口凍豬肉2.9萬噸,排名第四。
5、青島中凱峰經貿有限公司
2016年進口凍豬肉2.72萬噸,排名第五。
2007年注冊,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批發預包裝食品、乳製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流通許可證有效期限以許可證為准)。 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法律、法規禁止的項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取得許可證後方可經營);
6、深圳市瑞源冷鏈服務有限公司
2008年注冊,注冊資本7000萬元。2016年進口凍豬肉2.55萬噸,排名第六。
經營范圍:商品倉儲冷藏業務;經營進出口貿易(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禁止的項目除外,限制的項目須取得許可後方可經營);國內貿易(不含專營、專控、專賣商品);供應鏈管理;興辦實業(具體項目另行申報);凍肉初級農產品的購銷。
7、北京三川金舟貿易有限公司
2007年注冊,注冊資本600萬元。經營范圍:銷售食品;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銷售食品以及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2016年進口凍豬肉2.5萬元,排名第七。
8、大連毅都集發冷藏物流有限公司
2004年注冊,注冊資本5億。2016年進口豬肉2.3萬噸,排名第八。
經營范圍:國際貿易、轉口貿易、商品展示、貿易咨詢服務(專項審批除外)、倉儲、食品加工、貨運站(場)經營(集裝箱中轉站)、普通貨運、貨物專用運輸(集裝箱)、貨運代辦等。
9、上海新尚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2003年注冊,注冊資本800萬元。2016年進口豬肉2.2萬噸,排名第九。
經營范圍: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食品流通,食用農產品、飼料、飼料添加劑等。
其股東之一為上海市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可以說其進口凍肉,一部分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
10、上海中立貿易發展有限公司
1999年注冊,注冊資本100萬元。2016年進口凍豬肉1.9萬噸,排名第十。
❸ 國家進口了那麼多豬肉哪去了
國家進口的豬肉,首先他應該下放上各個的賣豬肉的店,而且一般都應該在食品加工上吧,因為沒看到超市有這種冷凍的豬肉。
❹ 中國政府從哪些國家進口豬肉,12月
我國的豬肉主要從德國、加拿大、巴西、西班牙、荷蘭、美國等國家進口。豬肉是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由於它的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並且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後其肉味特別鮮美。
作為我國大多數居民最主要的肉類食品,豬肉價格是民生大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將今年豬肉保供穩價工作推到新的高度。中央、地方各部門隨之紛紛出手,穩住居民「菜籃子」,效果也正在逐步顯現。
❺ 過應冷凍豬肉向哪個國家進口
這個一般都是國外進口豬肉,它都有專門的冷鏈,因為國外的人不吃頭蹄,所以都進到中國,大部分的豬肉應該都在美國進口,或者是日本。
❻ 國內有哪些進口肉類交易市場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3
❼ 求:國內凍豬肉從哪些國家進口
摘要 主要是從德國、西班牙、巴西、加拿大、荷蘭、美國等國家進口。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營養成分。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還大量被加工製作各式肉罐頭、火腿、香腸、腌肉,甚至寵物食品。
❽ 2019年中國可以從哪些國家進口豬肉
2018年,中國進口豬肉的全球購買總額為20.7億美元。以下是2018年中國進口豬肉價值最高的前15個供應商。括弧中的是自2014年以來每個供應國的價值變化百分比。
1,德國:3.92億美元
2,
西班牙:3.85億美元
3.
巴西:3.173億美元
4.
加拿大:2.493億美元
5
荷蘭:1.454億美元
6.
丹麥:1.404億美元
7.
美國:1.294億美元
8.法國:1.053億美元
9.
英國:6900萬美元
10.
智利:5860萬美元
11.
愛爾蘭:5560萬美元
12.
匈牙利:1,190萬美元
13.
比利時:770萬美
14.
芬蘭:290萬美元
15.墨西哥:260萬美元
列出的15個國家/地區在2018年出口了中國豬肉進口量的99.9%。
在上述國家/地區中,自2014年以來對中國豬肉增長最快的供應商是:巴西(增長15,223%),荷蘭(增長763.8%),匈牙利(增長419.9) %)和加拿大(增長175.3%)。
提供給中國進口商的豬肉價格下降了兩個國家:美國(下降了-45.1%)和丹麥(下降了-1.9%)。
❾ 進口豬肉來自哪些國家
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國家。
2019年年1月至8月,寧波口岸共進口豬肉產品5.1萬噸,同比增長26.67%。
在保障豬肉產品快速通關的同時,為保證進口豬肉產品的質量安全,寧波海關建立了對豬肉產品「單證審核—查驗監管—抽樣送檢」三位一體的監管模式,首先在接單與查驗環節就對豬肉產品的注冊企業等信息嚴格審查,實現「雙保險」。
(9)中國進口豬肉在哪裡擴展閱讀
2019年6月以來,我國生豬價格持續上漲,進入8月份後上漲較快。據農業農村部對500個縣定點監測,8月份第3周全國活豬平均價格每公斤22.72元,比前一周上漲8.6%,同比上漲67.6%;豬肉價格每公斤35.12元,比前一周上漲8.3%,同比上漲57.3%。
據農業農村部對400個縣定點監測,7月份生豬存欄環比下降9.4%,同比下降32.2%;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8.9%,同比下降31.9%。豬周期、非洲豬瘟疫情、禁養限養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造成了生豬產能下降。
❿ 中國豬肉主要出口哪些國家
中國豬肉主要出口墨西哥、日本、加拿大和韓國等國家。
因為中國在2015年,出口至墨西哥、日本、加拿大和韓國的豬肉數量分別為70.53萬噸、54.85萬噸、23.95萬噸和22.35萬噸,分別占總出口量的31.5%、24.5%、10.7%和10.0%。
出口至中國的豬肉數量從2012年的30.33萬噸連續4年下降,降至2015年的11.42萬噸,佔比也從12.9%降至5.1%。
中國豬肉出口進口案例:
近年來隨著中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上升,芬蘭、丹麥和瑞典等北歐國家紛紛將目光聚焦中國市場,希望將本國的農副產品特別是豬肉等出口中國。
尤其在烏克蘭危機後俄羅斯停止進口歐洲農產品,北歐國家希望中國成為豬肉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芬蘭農林部長奧爾波2015年宣布,芬蘭已得到獲准向中國出口豬肉的許可,將向中國出口適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肉類產品。
養豬大國丹麥也積極向中國出口豬蹄、豬頭等產品。瑞典豬肉生產商認為,由於瑞典豬肉在抗生素和生長環境方面都遠優於歐盟平均水平,對吸引中國高端消費者有足夠吸引力。現在正是進軍中國市場的最好時候。
於是瑞典農業大臣斯萬耶瑞克·布克特前不久率商務代表團到訪北京,向中國推銷瑞典豬肉等農副產品。他在「瑞典肉類跟中國飲食的未來」研討會上說,瑞典的豬肉非常注意質量和安全,
瑞典的豬肉中不含抗生素、激素以及其他一些有害物質,同時瑞典也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養殖業法規,動物得到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也得到體現。
雖然歐盟內部有統一的關於養殖業的健康標准,但各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千差萬別。而瑞典在養殖業中實行的衛生標准和健康標准都是歐盟國家中最高的。
「瑞典農戶飼養的豬百分之百都有豬尾巴,而丹麥和德國等90%的豬生下來就被割掉了尾巴,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瑞典伊西亞食品安全系統(E-sia System) 高級顧問、農業專家尼可拉斯·埃克曼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首先問道。看著記者一臉茫然,
他解釋道,對瑞典畜牧業來說,除遵守歐盟統一法律法規外,最為獨特而先進的是關注動物健康,「健康的動物才是健康的食品」。上世紀80年代,消費者對市場上的豬肉質量提出疑問,媒體對「緊張豬肉」的報道引發瑞典民眾的高度關注。
所謂「緊張豬肉」就是那些生長環境擁擠、惡劣,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的豬,其肉質乾燥、缺乏彈性,相對營養價值低。辨別一頭豬是否緊張,有一個很明顯的標志,就是看它的尾巴。如果空間密閉狹小,緊張的豬會互相撕咬其他同類的尾巴。
如果尾巴生長健康有光澤,表明農場主為生豬提供足夠寬綽的活動空間,生存環境良好。經過學者研究和民眾討論,反對「緊張豬肉」成為瑞典社會共識。只有那些有尾巴的豬才會進入食物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