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名勝中的【天下第一山】位於那個省,是被『那位』譽為之【 天下第一山 】的
安徽,黃山。
B. 中國十大名山各在中國哪個省
中華十大名山依次為:西藏珠穆朗瑪峰、山東泰山、安徽黃山、四川峨眉山、江西廬山、吉林長白山、陝西華山、福建武夷山、台灣玉山、山西五台
華山
西嶽華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120公里歷史文化故地的華陰市境內,海拔2154.9米,北臨坦盪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一座花崗岩山。憑藉大自然風雲變換的裝扮,華山的千姿萬態被有聲有色的勾畫出來,華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因華山位於西方,屬我國古代西部鎮山,故稱「西嶽」、「華岳」,又因其西有少華山,故亦稱「太華山」。華山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譽,數千年來,遊人不絕,盛名不衰。 在五嶽之中,華山以險著稱,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長達12公里,到處都是懸崖絕壁,所以有「自古華山一條道」之說。
共17張
華山
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人稱「天外三峰」。還有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36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
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210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此外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台為最佳地點。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 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華山以北7公里處的西嶽廟是古時祭祀西嶽華山神的廟宇。
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著名險道有:長空棧道、鷂子翻身、老君犁溝、千尺幢、百尺峽、蒼龍嶺等。
黃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屬黃山市管轄。傳說是中華祖先——軒轅黃帝修身煉丹而飄然成仙的地方。黃山千峰競秀,萬壑崢嶸。有名可指的就有72山峰,其中「蓮花」、「光明頂」、「天都」三大主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極天,氣勢磅礴,雄姿靈秀。
黃山
黃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精華景區1154平方公里,集「泰山之雄偉、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峨眉之秀麗、雁盪之巧石、華山之險峻」於一體,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尤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稱著於世。黃山四季景色各異,日出、晚霞、華彩、佛光和霧淞等時令景觀各得其趣,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真可謂人間仙境。此外,還有雲谷寺、松谷庵、白雲溪、翡翠谷等游覽景區,令人流連忘返。
峨眉山
被稱為「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距樂山市30公里,高出五嶽,秀甲九州,以雄秀壯麗的自然風光和神奇迷人的佛教文化著稱於世。主要景觀有「雙橋清音」等峨眉十景,主峰金頂海拔3079米,有雲海、日出、佛光、聖燈「四大奇觀」[1] 。峨眉山為普賢菩薩的道場,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同時也是一座天然珍稀動植物樂園和地質博物館。 峨眉春季萬物萌動,鬱郁蔥蔥;夏季百花爭艷,奼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
峨眉山
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贊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為「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游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閑療養的勝地。
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宋代文學家蘇軾詩作《題西林壁》中,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聞名世界。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岩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最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其中秀峰黃岩瀑布,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名揚天下。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與雞公山、北戴河、莫干山並稱「四大避暑勝地」。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瀑布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位於西藏自治區定日縣正南方,喜馬拉雅中段的中尼邊境處。珠穆朗瑪,藏語意為「聖母」,它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喜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4米,為世界第一高峰。這是中國登山運動員於1975年登上該峰後測定的精確數字,這個數字校正了人們長期堅持的八千八百八十二米的說法。為世界第一高峰。早在1721年,清朝政府編繪的《皇輿全覽圖》,就採用了「朱姆朗馬阿林」之名(「阿林」是滿語山峰之意),並精確地標出了它的具體位置。
珠峰山體呈金字塔狀,山上有冰川,最長之冰川達26公里。山峰上部終年為冰雪覆蓋,地形陡峭高峻。是世界登山運動矚目和嚮往的地方。珠峰的氣候惡劣,風和日麗的日子不多。經常是暴風肆虐的天氣,狂風夾著積雪和砂石鋪天蓋地而來。攀登珠峰的時間,一年中有兩個季節,一個是5月份,另一個是9月到10月。在這兩段時間里,海拔八千多米高處的風速較小,而且很少有雨雪。
珠穆朗瑪峰
長白山
長白山位於中國吉林省東南部與朝鮮接壤的邊陲地帶,綿延1000公里,主峰白雲海拔2691米,2500米以上山峰16座,總面積為9萬平方公里。長白山是個曾有過噴發歷史的火山。頂峰天池是個由噴發形成的火山口湖。是國際生物圈保留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林海之內,珍禽異獸和奇花異草應有盡有,許多地方林木繁茂,人跡罕至。 長白火山巨大的山體,在地球重力均衡作用這下在山體四周山麓地帶形成下陷盆地和下陷地帶——地下森林。由於火山噴發多次,在風的作用下火灰和火山沸石,飄向北坡中國境內。一些大量堆積火山沸石和火山噴發物質的地帶,由於雨水沖擊和風化作用形成多處峽谷。 在長白山主峰上的天池海拔湖面高度2155米是全國最深的高山湖泊,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373米面積約10平方公里。由於測定最初至今已經過多年湖四周滑坡和崩落沉積最初「圓和規劃」已面貌皆非。水深最深373米之處也會由於沉積而變淺,在池北端有個流瀉,使池水終年外流不息,這個外流之水形成高68米的天池瀑布,是二道白河之源。長白山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發源地。在熱門小說《盜墓筆記》中,長白山更是主人公張起靈和吳邪十年之約的地點。2015年8月17日,眾多稻米從全國各地奔赴長白山,靜候張起靈的回歸。
C. 中國五大名山在哪個省
中國五大山分別位於:山東省(泰山)、陝西省(華山)、湖南省(衡山)、山西省(恆山)、河南省(嵩山)。
1、山東省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2、陝西省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3、湖南省衡山
衡山(MountHeng),又名南嶽、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嶽」之一,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亘於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
4、山西省恆山
恆山橫亘於山西北部高原與冀中平原之間,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山間河谷處的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古代關隘、城堡、烽火台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跡保存了下來。
5、河南省嵩山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岳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部,西鄰古都洛陽,東臨古都鄭州,屬伏牛山系。
D. 中國第一山是哪座山
中國第一山是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
泰山上下的氣候呈垂直變化的特徵十分明顯。山腳1月均溫—3℃,山頂為—9℃,山下7月均溫26℃,山頂為18℃;年降水量隨高度而增加,山頂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頂三季如春,冬如玉,即冬有霧凇晶瑩如玉,為重要景觀之一。春季風沙較大。泰山冬季較長,結冰期達150天,極頂最低氣溫-27.5°C,形成霧凇雨凇奇觀。
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007年3月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E. 中國有幾大山
中國有五大山,分別是:
1、中嶽嵩山:
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於太室山,高1491.7米。
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功夫之源。
2、西嶽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
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3、北嶽恆山:
恆山橫亘於山西北部高原與冀中平原之間,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山間河谷處的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
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古代關隘、城堡、烽火台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跡保存了下來。
4、南嶽衡山:
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
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後葬於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嶽聖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於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於衡山南台寺金剛舍利塔中。
5、東岳泰山: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依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
F. 中國最高的山在那個省那個市山名
位於中國尼泊爾邊界的珠穆朗瑪峰是我國最高的山峰,也是世界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瑪峰 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4.43米。藏語「珠穆」是女神的之意,「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珠峰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珠穆朗瑪」意為第三女神。
珠峰位於東經8654′,北緯2754′,地處中尼邊界東段,北坡在我國西藏境內,南坡在尼泊爾境內。整個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偉,昂首天外,四周地形極為險峻,氣象瞬息萬變。在山脊和峭壁之間,分布著數百條大小冰川,還有許多美麗而神奇的冰塔林,猶如仙境廣寒宮。從18、19世紀開始,便陸續有一些國家的探險家、登山隊,前往珠峰探測奧秘,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以後,才有人從南坡登上峰頂。從1921年至1938年,他們稱珠峰北坡是「不可攀登的路線」、「死亡的路線」。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康熙皇帝派出兩名懂技術的喇嘛,從青海西寧進入西藏踏勘地形,繪制山水圖紙,首次用漢、滿文標注了珠穆朗瑪峰的位置(漢文為「朱母朗馬阿林」,「阿林」滿語為大山),明確其位於中國境內,並載於清《皇輿全覽圖》中,這是世界最高峰最早的文獻記載,它比英國人在咸豐二年(1852)測量此峰並擅自命名為「埃佛爾斯峰」早135年。
珠峰不僅巍峨宏大,而且氣勢磅礴。在它周圍20公里的范圍內,群峰林立,山巒疊障。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處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窮峰,東南面是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這些巨峰的外圍,還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遙遙相望:東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爾和錫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奧友峰和 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形成了群峰來朝,峰頭洶涌的波瀾壯闊的場面。
G. 我國最高的山是什麼在哪個省
我國同時也是世界最高的山是位於西藏的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H. 天下第一山是哪座山
泰山。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其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泰山的孔子登臨處位於一天門北,為四柱三門式跨道石坊。
古藤掩映,典雅端莊,額題「孔子登臨處」五大字。孔子登臨處位於一天門北,為四柱三門式跨道石坊。古藤掩映,典雅端莊,額題「孔子登臨處」五大字。
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007年3月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泰山相關延伸之文化底蘊
因為東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徵。而古代中國先民又往往把雄偉奇特的東岳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對象來崇拜,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
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一,權力的象徵。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
相傳遠古時期,黃帝曾登過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
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後秦始皇(前219年)、秦二世、漢武帝(前110年、前109年、前106年、前104年、前103年、前98年、前93年、前89年)、漢光武帝(56年)、漢章帝(85年);
漢安帝(124年)、隋文帝(595年)、唐高宗(666年)、武則天、唐玄宗(725年)、宋真宗(1008年)、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27次。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使泰山的神聖地位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