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虎皮鸚鵡體型到底有多大
虎皮鸚鵡體長10-20厘米,翼展平均20厘米,體重30-35克。前額、臉部黃色。頰部有紫藍色斑點。上體密布黃色和黑色相間的細條紋。腰部、下體綠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點。尾羽綠藍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腳灰藍色。雄鳥鼻包為淡藍色,雌鳥為肉色。
虎皮鸚鵡頭羽和背羽一般呈黃色且有黑色條紋,毛色和條紋猶如虎皮一般,所以稱為虎皮鸚鵡。
虎皮鸚鵡屬於鸚鵡科中的小型品種,其羽毛顏色光艷,性情活潑且叫聲清脆、易於馴養,在中國是大眾鳥友最喜歡的鳥種之一。頭部呈圓,喙部有鉤曲,喙上方有蠟膜(多數虎皮鸚鵡的性別可通過蠟膜顏色來分辨)。
(1)中國最大的虎皮鸚鵡是哪個品種擴展閱讀
虎皮鸚鵡通常4個月齡達性成熟,五六月開始發情,完全發情時就可以繁殖了,公鳥會給母鳥餵食,母鳥可能主動提出踩背,也可能公鳥主動搭上腳在母鳥背上要求踩背,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冬季繁殖鳥的室溫應保持在20℃以上,相對濕度45~50%,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繁殖高峰期可達3~4年,以後繁殖率逐漸下降,為了對種鳥群進行提純復壯,應不斷更新種鳥,平均壽命7~10年。
虎皮鸚鵡喜歡吃帶殼的種子,在為它准備食物的時候要考慮它的喜愛和營養成分的含量,也需要合理的搭配。例如平時可以給鸚鵡安排穀子、黍子、稗子、大白菜、胡蘿卜絲、蘋果等等。
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於林緣、草地等處。主要棲息於開闊的草原地區、乾燥的馬利植被區、穆拉加灌木叢和開闊的茂密林區、充滿桉屬和金合歡屬植物的平原地區、農耕區;平時大多不會離開河岸或是水源太遠。虎皮鸚鵡在原生地可在多生態環境生存,如灌木叢、森林、草原、農場田園等。
2. "虎皮鸚鵡"體形最大有多大
大概只有手掌呢么大````圖片嘛 http://image..com/i?kw=&sc=img&cl=2&tn=image&ct=201326592&rn=&lm=-1&ie=&rs2=&myselectvalue=&f=&pv=&z=0&from=&word=%BB%A2%C6%A4%F0%D0%F0%C4&rn=21&pn=0&ln=767
3. 虎皮鸚鵡有哪些品種圖片!!
虎皮鸚鵡的品種主要有:
1、原始種(Base Color):最常見的虎皮鸚鵡品種。原產於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在野外為群居生活。是所有品種鳥的始祖。
4. 虎皮鸚鵡與大頭鸚鵡有什麼區別,分別都有哪些品種
大頭虎皮鸚鵡的血統
眾所周知虎皮鸚鵡是最便宜的鸚鵡,因為野生的虎皮鸚鵡非常多,加上虎皮鸚鵡飼養簡單,繁殖快,可以培育出各種顏色的虎皮,深受鳥類愛好者喜歡。廚子就非常喜歡虎皮鸚鵡,唯一不足的就是虎皮鸚鵡體型小,性價比卻是最高的。
大頭虎皮鸚鵡價格
大頭虎皮鸚鵡價格主要是根據:血統、體型、面具以及品種這四點決定的,首先是血統歐血的最貴、其次台血、最便宜是國血。市場上會有歐血混國血,這也是為什麼國內市場是極品大頭非常少,國血的大部分100~500之間,台血在200~800之間,歐血在800~上萬之間 ,具體還要根據大頭鸚鵡的品相等綜合評估。
鸚鵡小知識:國血(國內培養品種)台血(台灣培養品種)歐血(歐洲培養品種)這三種是國內鳥友比較熟悉的,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都有繁育大頭虎皮。大頭虎皮鸚鵡主要是根據地區培育血統而命名,除了體型比小虎大,飼養方法和小虎都差不多。
5. 虎皮鸚鵡的品種認識和介紹
1.白化型虎皮鸚鵡
全身羽毛為潔白色,眼睛為紅色,稱為白紅眼虎皮鸚鵡。還有一種體羽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塊斑,稱為雲斑虎皮鸚鵡。
2.黃化型虎皮鸚鵡
全身體羽為黃色,眼睛為紅色,稱為黃紅眼虎皮鸚鵡。
3.波紋型虎皮鸚鵡
國內飼養的虎皮鸚鵡基本屬於這一類。體羽顏色斑紋近似原種,有藍、黃、綠等色,上體布滿黑色橫紋斑。
4.淡色型虎皮鸚鵡
可分為上體黃色,腹部綠色和上體白色,腹部藍色兩個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點。
5.玉頭型虎皮鸚鵡
一種頭部白色,其他部位體色均為談藍色;另一種頭部為黃色,其它部位體羽均為綠色兩個品系。
6. 大鸚鵡是什麼種類
大鸚鵡是金剛鸚鵡,屬於鸚鵡的一種,是色彩最漂亮艷麗的鸚鵡,也是體型最大的鸚鵡,屬大型攀禽。共有6屬17個品種。具對趾足,每隻腳有4隻腳趾2前2後。該科鸚鵡尾巴長,看似鐮刀狀的大喙只有鳳頭鸚鵡可與其相比。
比較容易接受人的訓練,和其他種類的鸚鵡能夠友好相處,但也會咬其他動物和陌生人。壽命達65年。有些種類可學會用柔和的聲音模仿說話。但很多情況下會像野生鸚鵡那樣尖叫。
(6)中國最大的虎皮鸚鵡是哪個品種擴展閱讀
其他鸚鵡的種類
葵花鳳頭鸚鵡(學名:Cacatua galerita)是攀禽,共有4個亞種。體羽無虹彩,主要為白色,頭頂有黃色冠羽,憤怒時頭冠呈扇狀豎立起來,就像一朵盛開的葵花。亞種中菲茨羅伊河亞種是藍眼圈,其他三種均是白眼圈。
食物包括種子、殼類、漿果、堅果、水果、嫩芽、花朵、昆蟲等。語言能力一般。喙的力量強大,需要養在金屬籠子中。同許多鳳頭鸚鵡一樣,作為寵物飼養需要主人大量時間陪伴。羽粉較多,需要定期沐浴。叫聲嘈雜。野外分布於澳洲的北部、東部與南部,塔斯馬尼亞和印尼的一些島嶼。
雨燕鸚鵡(學名:Lathamus discolor)又稱快速鸚鵡,因行動迅速敏捷而得名。生命力也較強韌,叫聲清脆不吵雜,是十分活潑種類。
在野外,雨燕鸚鵡的食物與吸蜜鸚鵡很類似,昆蟲、水果、漿果、種子及許多植物都是其主要的食物。母鳥的羽色較公鳥深,較呈暗色,面部的紅色也較稀疏。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南部,即維多利亞州與新南威爾士州。
7. 請問:虎皮鸚鵡有哪些品種最好有圖片!!謝謝!!
因為網路有答案,所以我直接復制了
導讀:虎皮鸚鵡雄性鼻部呈淡藍色,雌性呈肉白色。十分可愛。它們平均壽命7年。虎皮鸚鵡的品種可以分成20大類:
關鍵字:鸚鵡愛寵品系品種顏色
虎皮鸚鵡雄性鼻部呈淡藍色,雌性呈肉白色。十分可愛。它們平均壽命7年。
一般成長到5個月左右即可繁殖,顏色從淺到深有:白,乳白,黃,亮綠,深綠,橄欖綠,灰綠,天空藍,鈷藍,深藍,淺紫羅蘭,紫羅蘭,灰,炭黑14大類。
虎皮鸚鵡的品種可以分成20大類:
1.原始種(BaseColor)最常見的虎皮鸚鵡品種。
2.蛋白石種(Opaline){花紋變異}蛋白石種和原始種主要的區別在於背部的斑紋羽毛,藍白色系(包括天空藍、鈷藍、紫羅蘭、白)帶了蛋白石的背羽外圍顏色為藍色,不帶為白色。黃綠色系(包括亮綠、深綠、橄欖綠、檸檬黃)帶了蛋白石的為綠色,不帶為黃色。灰色系(包括灰、炭黑)帶了蛋白石的為灰色,不帶為白色。特點:背部有倒三角純色區域,每根翅羽毛末端顯現與身體本色一致的顏色。
3.灰翅種(Grewing或Clearwing或Dilution){顏色變異}灰翅種的前兩個英文譯名分別是「灰翅」(指的是花紋從黑變灰)和「亮翅」(指的是翅膀的顏色從以黑色為基調的暗色變為以淺色為基調的亮色)這都是從翅膀上來說的。而「稀釋」指的是翅膀花紋,連同身體顏色一起被稀釋變淡的過程。灰翅總的來說就是花紋從原本的黑色被稀釋為不同程度的灰色,身上的藍色綠色同時也被稀釋到不同程度上的淺綠和淺藍。特點:相對於原始種而言,身上黑色符紋的地方都被淡化為灰色。
4.肉桂翅種(Cinnamon){顏色變異}它和「灰翅種」類似,是翅膀顏色的改變,但不同的是灰翅的翅膀是被稀釋灰色,而肉桂翅則是被稀釋成接近於咖啡色的「肉桂色」。特點:相對於原始種而言,身上黑色符紋的地方都被淡化為咖啡色。
5.黃/白化種(黃/白紅眼)(Lutino){顏色變異}黃化種是顏色的變異類型,就是綠色鳥體身上所有的符號全部消失,黑色素被完全取代,綠色被沖淡成為黃色。眼睛的虹膜也從黑色變成紅色,是為數不多的幾種虹膜顏色也發生了變異的品種。白化種和黃化種相似,白化是黃化的鳥再經過一次藍化而形成的。特徵和黃化相似,只不過不同的是全身雪白。特點:紅眼睛,純黃/純白羽毛。
6.魚鱗種(Spangle)魚鱗種實際就是翅膀的顏色結構完全和原始種的結構反過來,原始種該是黑色的區域在魚鱗種身上是白色,在原始種身上是白的地方魚鱗種又是黑色的。因為黑色變成了外面的圈圈的顏色,所以相比起原始種翅膀黑色區域的大面積分布,魚鱗種的黑色少的多。特點:每片羽毛邊緣為黑色,其它地方為純色,與色系對應。
7.派特種(DominantPied、RecessivePied、ClearflightPied){花紋變異}分為三大類:
顯性派特——遺傳類型:顯性遺傳父母雙方只要有一方帶顯性基因,後代就會出現相同或相似性狀的後代。特點:兩片大翅膀為純色,成年後有白眼圈。
隱性派特——遺傳類型:隱性遺傳父母雙方必須同時帶有同種隱性基因,才會把隱性遺傳的性狀遺傳至後代。特點:身上黑色符紋無規則並且模糊,成年後無白眼圈。
亮飛行羽派特只有翅膀末端的飛行羽全部褪色成純白或者純黃。身體出現的斑點和塊也相對較小,通常還會有些清楚的身體羽毛顏色在脖子上出現。也有清楚的羽毛補丁在頭的後面。
8.黃臉種(Yellowface){顏色變異}正常情況下綠色系的鳥(亮綠、深綠、墨綠、灰綠、黃色…)面部是黃色的,而藍色系的鳥(天空藍、深藍、紫羅蘭、墨富、淺紫、灰色、白色…)面部是白色的。當藍色系白臉被黃臉取代的時候。這類鳥叫做黃臉種。特點:身體為藍系鳥,臉部為黃色。
9.冠羽種(Crested){毛型變異}冠羽是屬於毛型的變化,基本上可以大抵分為3種類型:「簇狀冠羽、半圓冠羽、圓冠羽(全冠)」三種。同時日本還有過伴隨著卷背出現的冠羽品種,稱之為冠羽卷背。冠羽的特色就在於頭頂羽毛的形狀,通常以對稱的毛型為審美標准。特點:毛型變異。
10.華樂種(Fallow){特殊變異}華樂種是除了黃/白化種以外唯一具有紅眼睛的品種,各種斑紋都有可能出現在華樂種身上。特點:雜色羽毛,紅眼睛,羽色有微肉桂浸染效果。
11.黑背種(Saddleback){特殊變異}這種鳥看上去有些類似蛋白石,但實際不是同一型,黑背種從頭部開始就有灰色的斑紋,並且往下開始逐漸恢復到正常的黑色斑紋,在頸部沒有像蛋白石一樣出現一個「V」字型的空缺。
12.德克薩斯亮體種(TexasClearbody){特殊變異}因為最早出產於美國的得克薩斯州。所以通常都叫做「TexasClearbody」,一般在你看到這種鳥的時候並不會太注意到它的特別之處。因為除了顏色以外身體的標號基本和正常鳥相同。主要特點在於它的身體上面,腹部的基本顏色被稀釋,藍色稀釋為淡藍白色,綠色稀釋為明黃色,其它的特徵不變。還有一點就是亮體種身上不會摻雜任何的雜色,並且在翅膀的最下端飛行羽會呈現出灰色而不是通常的黑色,這也是一個區別的主要關鍵所在。
13.板岩種(Slate){特殊變異}一種極端罕見的品種。這種顏色出現的方式類似於灰色或者紫羅蘭的顏色變化,這個基因導致了一種非常非常深的藍色。真實的板岩虎皮僅僅出現在藍色系的虎皮身上。
14.炭黑種(Anthracite){特殊變異}炭黑虎皮擁有非常黑的身體顏色,這是所知虎皮品種中顏色最深的。出現黑色的羽色是極端罕見的。
15.黑臉種(Blackface){特殊變異}同樣是一個極端罕見的特殊變異,僅僅出現在荷蘭。黑臉種的鳥是一個黑色素增加的變異類型。從身上腦袋上都能體現出來,也是虎皮中唯一的身上都出現斑紋的鳥。
16.斑駁種這種鳥也是雜色鳥的一種,它不是派特的原因就在於這種鳥的雜色排列沒有一定的規則,看上去羽毛的排列就像是隨意混搭上去的。而且它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毛量的增多。
17.半邊種(Half-Sider){特殊變異}這是一個不能被遺傳繼承的基因類型,是一個徹底的突變。視覺上面,這種鳥會像是突然間被分成兩半或不均等分的塊狀,而不同區域顯示出來的樣子完全是不同的品種或者顏色,反差很大。
18.暗翅種(Darkwing){特殊變異}有些類似亮體種的鳥,不過它的翅膀全部是黑色的,身上變成了明亮的檸檬黃,極其罕見。
19.不完全魚鱗種(MelanisticSpangle)無意義,不列入介紹列表。
20.捲毛種毛型的特殊變異,無獨立生存能力。
8. 虎皮鸚鵡有沒有大種這個品種
虎皮鸚鵡大種就是大頭品種,也是大型虎皮品種,一般都是稱呼為大頭虎皮,純種的大頭國內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