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慈善性質的社會團體有哪些
慈善性質的社會團體有很多,主要有:中國紅十字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等。
1、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成立於1904年,建會以後從事救助難民、救護傷兵和賑濟災民活動,為減輕遭受戰亂和自然災害侵襲的民眾的痛苦而積極工作,並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活動。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紅十字會於1950年進行了協商改組,周總理親自主持並修改了《中國紅十字會章程》。1952年,中國紅十字會恢復了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的合法席位。
2、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是兼具群眾團體和公益慈善機構雙重屬性的組織機構。為紀念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繼承和發揚她的未竟事業,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宋慶齡基金會於1982年5月成立;2005年9月,經第五屆理事大會審議通過,更名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3、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全國婦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爭取婦女解放而聯合起來的中國各族各界婦女的群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
4、中華慈善總會
中華慈善總會是經中國政府批准依法注冊登記,由熱心慈善事業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志願參加的全國性非營利公益社會團體。
5、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簡稱中國殘聯,是經國務院批准和國家法律確認的殘疾人自身代表性組織,是由中國各類殘疾人代表和殘疾人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性殘疾人事業團體。
Ⅱ 國家公益組織有哪些
法律分析:中華慈善總會、中國青少年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紅十字會、中華環保基金、宋慶齡基金會、見義勇為基金會、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根據性質不同,慈善基金會分為兩種形式:公募和非公募,企業的慈善基金會形式屬於後者,即基金會沒有向社會籌集捐款的權利。
法律依據:《基金會管理條例》 第八條 設立基金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
(二)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三)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Ⅲ 慈善機構有哪些
慈善機構有中華慈善總會、中國青少年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紅十字會、中華環保基金、宋慶齡基金會、見義勇為基金會、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拓展資料:
慈善機構(慈善組織)或稱公益組織,是非營利組織。任何人士捐款給法定認可的慈善組織,可以獲得有關的扣稅優惠;而任何人士捐款給沒有慈善組織資格的非營利組織,該筆捐款不能申請用作相對的扣稅。
1、中華慈善總會
作為中國規模較大、業績較好的公益組織機構之一。自1994年4月在民政部老部長崔乃夫的倡導下成立,總會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多種社會救助工作。
按照總會章程,慈善總會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界5年,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每年召開一次。總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利息、核准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經費來源於創始基金增值部分、會費、行政經費專項捐贈、政府資助、捐贈款利息、興辦實體的收入等。按照國家規定,從捐贈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項目管理經費。中華慈善總會共有團體會員108個,並與絕大多數團體會員合作開展多種慈善項目。據2002年一項資料顯示,總會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總計9.8億人民幣,其中,善款5.4億人民幣,捐贈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4.4億元。
2、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這些人就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服務的對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為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的各類殘疾人的全國性統一組織,她的全國代表大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其下設主席團、執行理事會、評議委員會、專門協會和各類地方組織。
殘聯的章程規定,其資金來源有五部分: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個人)捐贈、政府資助、國際合作項目、創收和其它收入。據殘聯內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資金主要來源還是殘聯先申報,然後國家有關部委撥款專項專用。
Ⅳ 捐款的機構有哪些
我國的公益性組織非常的多,比較著名的有: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慈善總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4、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CHINA CH LDREN AND TEENAGERS FUND ,簡稱中國兒基會)成立於1981年7月28日,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家國家級公募基金會,隸屬於全國婦聯。
Ⅳ 2020年在中國著名的慈善機構都有哪些
在2020年中國著名的慈善機構,那一定要說善濟醫社了,善濟醫社至今為止有118年的歷史,是最公眾的慈善機構,卓順發先生於2008年正式擔任該社的,先後組織善意的募捐,達到八千萬新元,為世界的慈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要是有啥不明白的再問我
Ⅵ 中國慈善機構排名及聯系方式
中國慈善機構排名前五的聯系方式:
1. 中國麥田計劃
麥田計劃成立於 2005 年 6 月16日。因為被大山、被那些渴望讀書的孩子所感動,一名普通的志願者—莫凡在國內發起「麥田計劃"。 一個民間助學組織,致力於改善中國貧困山區孩子的教育環境,包括為貧困山區中小學生提供讀書資助。興建校舍。成立圖書室等項目。2010年10月1日,在廣東省民政廳注冊成立「麥田教育基金會"。
因為麥田計劃是個純民間的組織,活動都在網上進行。如果您想加入麥田計劃,只需在麥田計劃論壇中注冊ID,並且在活動帖後跟帖,您的身份及相關事宜經確認後。你可以在業余時間參加麥田計劃的活動。
2.壹基金
壹基金是由李連傑於2007年發起成立的公益組織,是國內第一家民間公募基金會。壹基金以「盡我所能,人人公益」為願景,致力於搭建專業透明的壹基金公益平台,專注於災害救助、兒童關懷、公益人才培養三大公益領域。
官方網站:www.onefoundation.cn
合作問詢:[email protected]
媒體問詢:[email protected]
咨詢電話:400 690 2700
3.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成立於1994年12月5日,是共青團中央主管的,由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個人自願結成的,全國性、專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共青團在實踐中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組織平台。
聯系方式:網站內容合作/故障申報:010-64098031
助殘系統/關愛系統的使用:010-85212049
中國青年志願者注冊/管理平台:010-85212731
其他事宜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4.李嘉誠基金會
李嘉誠基金會(Li Ka Shing Foundation,簡稱LKSF)是香港認可的慈善機構,1980年由香港富商李嘉誠創辦以更有系統地資助香港及世界各地的慈善服務。基金會主要捐款予教育、醫療、文化及其他公益事業。李嘉誠希望透過教育加強人力和文化資源,透過醫療項目建立一個關懷的社會。
李嘉誠基金會是在香港注冊的非營利性組織,在內地依法注冊有李嘉誠基金會(香港)北京辦事處 ,該辦事處的電話是010- 85181559,或者直接登錄該基金會的官網在線聯系。
5.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經國務院批准於1984年3月15日成立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基金會的宗旨是弘揚人道,奉獻愛心,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理念是「集善」,即集合人道愛心,善待天下生命。工作目標是努力建設成為公開、透明、高效率和高公信力的慈善組織。
電話:( 8610 ) 85920220
聯系人:段連
傳真:( 8610 ) 85920214
網 址: www.cfdp.org
E-mail:[email protected]
Ⅶ 中國的慈善機構有哪些
中國十大慈善機構
中華慈善總會
作為中國規模較大、業績較好的公益組織機構之一。自1994年4月在民政部老部長崔乃夫的倡導下成立,總會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多種社會救助工作。
按照總會章程,慈善總會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界5年,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每年召開一次。總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利息、核准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經費來源於創始基金增值部分、會費、行政經費專項捐贈、政府資助、捐贈款利息、興辦實體的收入等。按照國家規定,從捐贈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項目管理經費。
目前,中華慈善總會共有團體會員108個,並與絕大多數團體會員合作開展多種慈善項目。據2002年一項資料顯示,總會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總計9.8億人民幣,其中,善款5.4億人民幣,捐贈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4.4億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這些人就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服務的對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為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的各類殘疾人的全國性統一組織,她的全國代表大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其下設主席團、執行理事會、評議委員會、專門協會和各類地方組織。
殘聯的章程規定,其資金來源有五部分: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個人)捐贈、政府資助、國際合作項目、創收和其它收入。據殘聯內部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資金主要來源還是殘聯先申報,然後國家有關部委撥款專項專用。
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是以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為宗旨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它所實施的項目包括人們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公益信託基金、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
在這些項目中,最主要、最有影響力的是希望工程。這是一項被社會廣泛關注的公益事業,旨在通過籌款,資助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據統計,目前全國希望工程累計資助建設希望小學9000餘所,累計資助失學兒童樂250多萬名,援建希望網校130所。
中國扶貧基金
1989年3月成立時,中國扶貧基金是一個沒有基金的基金會。那時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沒有從事民間扶貧工作的經驗。通過多方聯絡,基金會努力爭取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扶貧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加入扶貧行列。
1996年——1999年,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基金會主要採用扶貧到戶和開發式扶貧的工作模式實施了「貧困農戶自立工程」、「科技扶貧」、「教育及醫療設施援建」等項目。
從1999年下半年起,中國扶貧基金會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這一年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二個十年的開始,這一階段的工作方式是:通過項目援助、受援人參與等方式,幫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並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是經過中央人民銀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它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募集資金和物質,旨在全面提高婦女素質,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為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該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理事會,由正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秘書長及理事組成。理事會實行屆任制,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會議,遇有特殊情況,也可以採用其他形式召開。
婦女基金會基金來源主要是第一,接納海內外熱心婦女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人士的捐贈;第二,國家政策允許的基金增值和服務收入;第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基金的增值部分必須用於基金的任務范圍,基金的使用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目的、對象方式合法使用。
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為救助日俄戰爭中受害的我國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為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員,1993年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它的職責較以前有所擴大。
目前,中國紅十字會主要履行以下職責:開展救災的准備工作;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對傷病員和其他受害人進行救助;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進行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參與輸血獻血工作,推動無償獻血;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等。
中國紅十字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一般情況下五年開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理事會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總會機關的常務理事組成執行委員會,對常務理事會負責。
中華環保基金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為獎勵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教授為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特別頒發十萬美金作為獎金。這筆錢後來成為中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非營利性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民間基金會——中華環保基金成立的基礎資金。
1993年4月,環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過資助和獎勵對中國環保事業作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及國際合作等各項環保事業的發展。基金會的基金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國內外熱心於環保事業的企、事業單位、團體的捐贈;其他組織、個人的捐贈;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友好人士的捐贈。
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為理事會。理事會設常務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常務理事和理事若干名。理事會聘請若干國內外著名人士擔任名譽理事長。
宋慶齡基金會
十大全國性慈善機構中,宋慶齡基金會是唯一以國家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機構。
1981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一年後,在宋慶齡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里,宋慶齡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成立後,宗旨集中體現為「和平、統一、未來」六個字,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
在機構上,基金會設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在領導人員上,基金會設名譽主席、主席、副主席,由理事會民主推選產生;秘書長為基金會法人代表。
募捐方法有三種:現金和現金支票,可以直接寄到基金會;股票、有價證券、產權契約,在住所住地的中國銀行辦理;各類物資,向基金會去信去電商處。
見義勇為基金會
作為指向性最強的基金會,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綜治委、民政部、團中央等部委聯合發起成立。成立九年以來,該會同有關省市組織了大量表彰活動,募集見義勇為基金7000多萬元,發放獎勵撫恤、補助慰問和助學金2000餘萬元。
目前中華見義勇為基金的工作模式是:一,每兩年開一次全國性表彰大會,由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單位抽人員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各省上報的人員事跡進行評審;二,面對日常申請補助的見義勇為人員,由基金會辦公會進行研究,看夠不夠標准、夠哪一級標准,形成意見後報基金會會長或常務副會長審批,再對外發錢。
據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千個市、縣設有見義勇為事業組織管理機構,從事見義勇為工作的人員近萬人。近十年來,各級見義勇為管理組織已募集基金十幾億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促進會是1994年4月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的。以劉永好為代表的10位民營企業家在全國工商聯七屆二次常委會議上聯名倡議「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進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間商會)發起下成立促進會。她是光彩事業的組織機構,是經由國家民政部注冊的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享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她以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為參與主體,包括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共同參加。
促進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下設常務理事會。促進會的經費來源一是會費,二是有關社會團體、企業人士的贊助,三是其他資助。
Ⅷ 中國有哪些慈善機構
中華慈善總會、中國青少年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紅十字會、中華環保基金、宋慶齡基金會、見義勇為基金會、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根據性質不同,慈善基金會分為兩種形式:公募和非公募,企業的慈善基金會形式屬於後者,即基金會沒有向社會籌集捐款的權利。
(8)中國有多少慈善機構擴展閱讀:
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八條設立基金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
(二)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三)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Ⅸ 中國的公益機構有那些
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青少年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等。
1、中華慈善總會
中華慈善總會是一個成立於1994年的慈善機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備案注冊,由熱心慈善事業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志願參加的全國性非營利公益社會團體,中國大陸已擁有375個會員單位。
2、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China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簡稱中國殘聯,是經國務院批准和國家法律確認的將殘疾人自身代表組織,由中國各類殘疾人代表和殘疾人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性殘疾人事業團體。
3、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英文:China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縮寫CYDF)於1989年3月成立,是中國全國性的、非政府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4、中國扶貧基金
中國扶貧基金會(英文名:China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縮寫:CFPA)成立於1989年3月,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管,是對海內外捐贈基金進行管理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獨立的社會團體法人。
5、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婦基會,成立於1988年12月,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民政部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是獨立的社團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