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南海西部有石油嗎
南海西部,石油開發任務主要由中國海油南海西部公司承擔。該公司目前作業集中在南海北部大陸架西區北部灣、鶯歌海、瓊東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西部,勘探區總面積16萬平方千米。公司在西部海域已發現油氣田31個、含油氣構造37個,已探明石油可采儲量2.45億桶,天然氣可采儲量2.1萬億立方米,在產油田12個,在產氣田3個。已投產的崖城13-1氣田是中國海上最大的合作氣田,東方1-1氣田是中國海上最大的自營氣田。建成油氣年生產600多萬噸油當量。
南海西部海域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具有良好的勘探開發前景。在海南近海海域,分布著3個新生代沉積盆地——北部灣、鶯歌海和瓊東南盆地,面積共12萬平方千米,是油氣資源勘探遠景區。
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南海西部大氣區的勘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形成了臨高、東方、樂東、崖城、文昌五大主攻區。
1957年,對鶯歌海一帶狀油氣苗進行調查,下海探油的第一站。
鶯歌海含油氣盆地位於北部灣南部,以及海南島東南部海域的「U」字形盆地上。西部的西鶯歌海盆地為特提斯體系的拉張斷陷盆地,東部的瓊東南盆地則為環太平洋體系的一個孤後盆地。瓊東南盆地,面積約為4萬平方千米,石油資源量約為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為6.4萬億立方米。這里有世界級海上大氣田——崖13-1大氣田,同時也是我國海上第一大氣田(產量為34億立方米,高於春曉油氣的25億立方米,但探明儲量要低於春曉油氣田)。
一、潿西南油田群
(1)1973年,發現潿洲11-1油田。
潿洲11-1油田位於南海北部灣潿洲島西南方向,與在生產油田潿洲11-4和潿洲12-1油田相鄰,油田所處海域水深在30~40米;潿洲11-1油田僅有一座生產平台,其開發生產主要依託潿洲12-1油田的生產設施和海底管線來實現;2007年潿洲11-1油田成功投產,現有1口生產井在產,日產原油2100餘桶。
(2)1982年發現潿洲11-4油田和潿洲10-3油田。
潿洲11-4油田仍是潿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發現,1993年9月19日自營建成,設計產能60萬噸,經改造達80萬噸。與1999年8月2日自營建成的潿洲11-4東油田連片生產,形成年產能90萬噸以上。
潿洲10-3油田1986年8月7日投產,1992年5月16日轉為自營,與1991年8月20日自營建成的潿洲10-3北油田連片生產,形成年產能30萬噸。
(3)1989年發現潿洲12-1油田。
潿洲12-1油田,是潿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99年6月12日自營建成,設計產能100萬噸。與潿洲10-3油田、潿洲10-3北油田、潿洲11-4油田和潿洲11-4東油田連片生產,形成了南海北部灣潿西南油田群。
主要從事海上採油技術服務、浮式儲油輪總包服務、海陸工程建造、海上設備維修、石油專用產品的製造、原油外輸協調、油氣及副產品運輸銷售和加工利用、油田化工、通信氣象、網路工程、管道工程、數據處理、海上配餐、物資儲運、碼頭倉儲、工程勘察設計、物業管理、賓館旅遊業、海陸運輸、技能培訓等專業技術服務工作。
二、南海崖城13-1氣田
1983年,成立中國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
1983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美國阿科中國有限公司(現為英國BP阿科中國有限公司)及科威特科佩克中國有限公司發現崖13-1氣田,其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海上氣田,號稱「東方氣龍」。
崖城13-1氣田使用了數種先進的地質數據技術來估算儲量和生產能力。這些技術將來自多方面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包括地理模型、地質資料、石油物理分析以及工程分析。採用了一個三維圖像來表現氣田內部結構的地理狀況。
崖城13-1氣田被圈閉在漸新世陵水砂岩層的一個大而狹長、西北-東南走向的斷塊中。砂岩層被一巨大的向西南傾覆的正斷層沿上傾方向截斷,上覆不整合。氣水界面構成下傾界限。在A平台,油藏約在海平面下3600米深處。6口生產井、5口探邊井以及三維地震測線數據證明了氣藏面積為44平方千米,最大厚度為217米(總厚度)(凈厚度178米)。大量小斷層切割了儲層,其中一條斷層的斷距為40米。主儲層之上的透鏡狀砂岩仍具有儲藏潛力。
崖城13-1氣田是我國海上第一大氣田。它位於三亞以南100千米的海域。總投資為11.3億美元,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美國阿科中國有限公司及科威特科佩克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崖城13-1油田年產天然氣34億立方米,其中29億立方米通過778千米的海底輸氣管道輸往香港爛角嘴售氣終端,5億立方米通過97千米的海底管道輸往在三亞的南山基地。
崖城13-1氣田,是1983年8月在水深約100米的地方發現的,阿科為作業者並擁有該氣田34%的權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擁有51%的權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擁有15%的權益。崖城13-1油田自1996年10月開始投入生產,成為中國第一個海上氣田。
崖城13-1氣田的開發是伴隨著亞太地區能源需求的增長和商業用氣市場的發展而來的。阿科氣田生產的天然氣通過500英里的運輸到達香港的Castle Peak電力公司。
崖城氣田的開發在中國是史無前例的。這是一個價值10多億美元的項目,需要建設陸上和海上處理設施以及去往海南島和香港的輸送管線。將氣體通過管線運輸到香港需要建設480英里的海底管線,這在世界上是第二長的。
除了向香港青山發電廠供應天然氣以外,崖城13-1氣田也向海南島輸送氣體,用於發電和作為化肥廠的原料。
崖城13-1氣田的天然氣探明儲量為547億立方米,天然氣凝析油探明儲量約為1030萬桶,1995年10月投產,1999年上半年天然氣平均日產量約為426萬立方米。
三、文昌油田群
1984年和1985年,發現文昌19-1、文昌8-3油田。
文昌13-1/2油田位於海南省文昌市以東136千米的海域上,距離湛江約260千米,油田所處海區水深117米。該油田主要由兩座無人駐守的固定式井口採油平台「文昌13-1」「文昌13-2」及一艘15萬噸無動力的浮式儲油輪(FPSO)「南海奮進」號組成。採油平台採集的原油,通過海底輸油管道輸送到「南海奮進」號上進行處理、儲存和外輸。原油外輸方式主要通過油輪系泊「南海奮進」號進行海上過駁運輸。油田設計年產原油250萬噸,於2002年7月7日投產。
2008年7月位於中國南海的文昌油田群已成功試產。這一油田群共有7口井在產,可日產原油14000餘桶。文昌油田群位於南海西部海域的珠江口盆地,由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個油田構成。開發生產設施包括5座井口平台、一艘浮式生產儲油輪和26口生產井。
文昌19-1油田是文昌油田群中第一個投產的油田,其高峰日產量預計可達18800餘桶。其餘三個油田文昌15-1、文昌14-3和文昌8-3將於2008年陸續投產。
文昌油田群位於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盆地西部,包括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個油田,是20世紀80年代勘探發現的。
2008年6月中旬,文昌19-1油田開始試生產。
四、東方1-1氣田
1995年,基本探明東方1-1氣田,2002年6月21日正式開鑽。
東方1-1氣田項目是海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是中國第一個自營開發的氣田,總投資額為32.7億元。它位於南海北部灣鶯歌海海域,距東方市約113千米。該氣田天然氣儲量達966.8億立方米,年產天然氣24億立方米,純烴儲量612億立方米。
根據東方1-1氣田總體開發方案的安排,一期工程建立D、E兩座生產平台,共鑽井12口;二期工程建A、B兩座井口平台,分別鑽井10口。兩條海底管道、一條海底電纜、一座陸上終端。氣田所產天然氣在海上中心平台初步處理後,通過海底管道輸送到東方陸上終端處理,再輸送給用戶。
東方1-1氣田開發井作業海區水深68米,一期工程的12口開發井中,除了1口是大斜度井外,其餘11口井全部是水平井,作業難度大,技術要求高。
2003年8月2日建成我國第一個自主開發的海上天然氣氣田——東方1-1氣田全長256千米的輸氣管線,把天然氣分別送往海南省的八所、洋浦、海口等重要工業基地。
五、天然氣水合物
1999年,在西沙海槽發現了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總資源量達643億~772億噸油當量,約相當於我國近海石油天然氣總資源量的一半。南海資源的開發正顯示出前所未有的潛力。2011年報道,我國對海域可燃冰的專題調查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現已在南海圈定了25個成礦區塊,控制資源量達到41億噸油當量。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是承擔我國海域可燃冰資源專項調查的主要單位,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從2002年正式啟動的海域可燃冰資源調查與評價專項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2007年首次在神狐海域鑽獲可燃冰實物樣品,證明南海可燃冰資源遠景良好。目前,專題調查團隊已圈出南海北部7個遠景區、19個成礦區帶,僅神狐鑽探區內11個可燃冰礦體,面積就達到約23平方千米,氣體資源量約為194億立方米,控制資源量達到41億噸油當量。
⑵ 中國有那三大寶島.
中國有四大寶島:庫頁島,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
第一大島:庫頁島,現被俄羅斯強租,至今未歸還。
庫頁島(俄文:Сахалин;日文:樺太島/からふと;英文:Sakhalin),中國舊稱苦葉、苦兀、骨嵬或黑龍嶼,俄譯名「薩哈林島」,日本稱「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樺太」。
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的東北部,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東為鄂霍次克海,西通過間宮海峽與大陸相望,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的北海道相鄰,為俄羅斯聯邦最大島嶼,屬薩哈林州管轄,面積約76400km²。 [1]
庫頁島北部較為平坦,以丘陵山地為主,南部由東薩哈林山脈和西薩哈林山脈組成,最高峰為1420米。全島富森林資源,其北部為針葉林地帶,地下蘊藏石油、煤炭和黃金等礦產資源,沿海地區水產資源,是大馬哈魚的主要產區之一。島上的最早居民有基里雅克、 鄂溫克、 阿伊奴等民族。
庫頁島在歷史上曾為中國朝代直接或間接統治。1689年9月7日,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
1858年和1860年,俄國通過《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條約迫使清朝政府割讓庫頁島。1905年,日本通過《朴茨茅斯條約》獲得庫頁島北緯50°以南區域。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間,庫頁島全境被日本統治。1945年,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佔領庫頁島全境,並於1947年建立薩哈林州管理庫頁島。1951年,日本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南樺太主權,但並未移交,所以日本地圖中該島南部(北緯50°以南)仍為空白區域。目前庫頁島全部由俄羅斯控制。
第二大島:台灣島。
台灣島面積3.578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第1大島。島上山地佔2/3,平原佔1/3。
第三大島:海南島 。
海南島面積3.22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第2大島。海南島地勢中央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狀。台地平原占總面積的65%,山地丘陵佔35%。
第四大島:崇明島 。
崇明島 全島面積 1225平方公里,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目前崇明島大部分地區屬於上海市崇明區管轄,另外還有部分分屬於江蘇南通市海門市和江蘇南通市啟東市管轄。
⑶ 中國所能控制的南海油田有哪些
屬於中國的地區開採的不過,跟過去海上鑽井技術設備條件不夠有關,而且海上開采成本很高,巨大投資、巨大風險,也要涉及具體損益核算。
中國實際開採的海上油田,除東海的「天外天」油田外,基本都是近岸油田。
現在開始重視這一塊了,中國自行研發的先進海上鑽井平台已經投入使用。
————————————
西江24-3,30-2油田
西江24-3發現於1985年3月,西江30-2發現於1988年7月。1988年8月在合同區域15/22啟動第一口探井之前,進一步對該區域進行了 146公里 的地質調查。第二塊油田30-2的商業可行性在1990年被證實。
在對24-3和30-2油田進行了聯合開發研究之後,1991年底這兩塊油田的整體開發計劃(ODP)被提交到中國有關部門審批。ODP中估計開發成本為6億美元,按計劃在1994年11月投產24-3油田,然後30-2油田在1995年10月投產。24-3油田的原油可采儲量為1.83億桶, 30-2油田的原油可采儲量為2.54億桶。1992年1月ODP獲得批准。
這兩塊油田由菲利普斯石油國際公司亞洲部代表其合作者Pecten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51%)進行作業。
惠州油田群
由惠州21-1,惠州26-1,惠州32-2,惠州32-3和惠州32-5形成惠州油田群。其中,惠州21-1油田於1985年8月發現, 1990年9月投產。惠州26-1油田於1988年3月發現,1991年11月投產。惠州32-2油田於1990年12月發現,1995年6月投產。惠州 32-3油田於1991年1月發現,1995年6月投產。惠州32-5油田於1996年9月發現,1999年2月投產。
2000年6月,惠州26-1北項目成功投產,該油田石油日產量將增加1萬桶。
流花11-1油田
流花11-1油田,發現於1987年2月,是目前南中國海發現的最大的油田。該油田位於南中國海的珠江口盆地,在香港東南方向 1000英尺( 300米 )的水中。阿莫科於1985年從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獲得區塊29/04合同。經過初步勘探研究後,流花11- 1A 開鑽。測試產油量是每天2240桶重油。隨後進行的評價井鑽探流花11-1-3和流花11-1-4證實油儲量巨大,超過10億桶。1993年12月,科麥奇公司加入合作開發的隊伍,持有24.5%的股份,阿莫科也持有24.5%股份,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東部公司持有51%的股份。
番禺5-1油田田
番禺5-1油田田於1999年發現。
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 CONHE )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直屬公司。主要經營石油天然氣的加工、貯運、銷售;天然氣管道的輸送、石油、天然氣產品的生產、銷售及利用(含成品油、液化氣、石化深加工等)。兼營與主營相關的技術服務、咨詢服務及配套服務。南海東部公司成立於1983年6月,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四個地區油公司之一。負責南海東部東經 113°10′ 以東、面積約 13.1× 10 4 km 2 海域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業務,授權全面執行該海域的對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協議。 13 年來,已有8個油田建成投產,公司每年原油產量大幅度增長,至 1996 年產油量超過 1000×10 4t,在全國陸海油田中年產量排行第四位。
南海西部油氣田
潿洲10-3油田
於1982年12月發現,是南海西部公司最早的海上合作油田,合作方是法國的TOTAL公司。 1986年8月7日 投產, 1992年5月16日轉為自營,與 1991年8月20日 自營建成的潿洲10-3北油田連片生產,形成年產能30萬噸,至今已產原油近400萬噸。
作業採油平台:南海自強號
潿洲11-4油田
潿洲11-4油田仍是潿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發現, 1993年9月19日 自營建成,設計產能60萬噸,經改造達80萬噸。與 1999年8月2日 自營建成的潿洲11-4東油田連片生產,形成年產能90萬噸以上,至今已產原油近600萬噸。
作業採油平台:潿洲11- 4A ,潿洲11- 4C
潿洲12-1油田
潿洲12-1油田,是潿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89年12月發現, 1999年6月12日自營建成,設計產能100萬噸,至今已產原油近160萬噸。與潿洲10-3油田、潿洲10-3北油田、潿洲11-4油田和潿洲 11-4東油田連片生產,形成了南海北部灣潿西南油田群。
1999年7月28日 ,潿西南油田群總體開發工程投產慶典儀式在北部灣的潿洲島上隆重舉行。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人民幣,歷時三年建成。並每年向廣西北海煉油廠供油50萬噸。
作業採油平台:潿洲12-1
崖城13-1大氣田
項目背景
崖城13-1氣田位於三亞市以南 100公里 ,是1983年8月在水深約 100米的地方發現的,估計儲量在3萬億立方英尺。阿科為作業者並擁有該氣田34%的權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擁有51%的權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擁有 15%的權益。崖城13開始投入生產時,成為中國第一個海上氣田。
⑷ 釣魚島是我國固有領土,釣魚島附近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並且是我國東海靖漁場.(1)釣魚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還含有少量的其他可燃性氣體;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故答案為:混合物;
(2)魚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多種微量礦物質,其中鈣,磷以元素的形式存在於化合物中,而不是鈣的單質和磷的單質;故答案為:元素;
(3)天然氣燃燒時,如果氧氣不足會產生一氧化碳氣體,一氧化碳是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由於題目要求寫出化學式,故答案為:CO;
②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二者都可以和酸反應生成氣體和可溶於水的物質,所以除去水垢可以加入酸,廚房中含有酸的物質是食醋,故答案為:食醋(或醋酸或CH3COOH);
(4)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是二氧化碳,由表中可以看出等質量三種燃料燃燒時,石油氣產生的二氧化碳最多;導致酸雨的氣體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由表中可以看出:等質量三種燃料燃燒時,煤氣產生的二氧化硫最多;太陽能或風能不會產生上述兩種影響環境物質,屬於清潔能源;故答案為:A C太陽能.
⑸ 釣魚島明明是我國的,但中央為什麼還提出其島周圍石油等資源我們共同...
為什麼要共同開發?因為現在實際控制權在人家手裡,別說去開發,我們漁船過去,船員和船長還被抓起來,沒有辦法,當然只好退而求其次,曲線救國,來個共同開發羅。
日本竟然拒絕,這是為什麼?哥們兒,這還要問么,你搞到個漂亮MM,然後站出個人來說,這MM過去是他女朋友,現在要和你重新分享,你願意么?
誰的領土?中國人說是中國人的領土,鬼子說是他們的。人家是寸土必爭,我們領導上可能卻不是這么積極的喔......我等P民,工資也就買半平米房子,毋談國事。
⑹ 曾經中國最大的島嶼,資源豐富,是哪個島呢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有長長的海岸線。 因此,我國擁有非常充足的海洋資源。 無邊無際的海洋中潛藏著天然氣和石油等豐富的資源。 此外,海洋可能帶來非常豐富的海產品。 住在海邊的很多居民就這樣生活著。 遼闊的海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島嶼,零總訂竟然達到了67千台。 但是,佔地面積最大的島嶼是薩哈林島,約有3萬平方公里。 但是,如果它不幸地被割讓,還是中國的領土的話,他不愧是中國最大的島嶼。
但事實上,說服薩哈林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排除政治因素,枯葉島的居民現在幾乎都是俄羅斯人。 從各方面來看,回收它幾乎是不可能的,從這方面來看是令人遺憾的。
⑺ 南沙群島有幾個島嶼是屬於中國的
南沙群島所有島嶼都屬於中國。
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最早並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佔領了中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南沙群島。《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島。
1946年12月,中國政府指派高級官員赴南沙群島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並立碑紀念,派兵駐守。日本政府於1952年正式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列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從而將南沙群島正式交還給中國。在此後的一系列國際會議和國際實踐中,美國一直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
(7)哪個島屬於中國石油擴展閱讀:
按照國際法的規定,國家對海洋的權利基於大陸,即海權基於陸權。整個南中國海海域的面積為350萬平方公里,其中南海九條斷續線之內,中國主張擁有主權、管轄權的海域面積為200多萬平方公里。
南海周邊國家侵佔南海諸島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南沙群島,對中國南沙群島全部或部分島礁提出主權要求的國家主要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汶萊。
其中,越南侵佔島嶼和礁石30個;菲律賓侵佔6個;馬來西亞侵佔3個,巡視監控4個;汶萊佔領1個;印度尼西亞雖未佔領島礁,但對鄰近海域有主權要求;而中國本身僅實際控制8個(包括台灣駐軍的太平島和中洲礁),巡視監控21個。
⑻ 中國石油在大連長興島
沒有開采項目.長興島附近海還沒發現石油.
長興島附屬西中島定位"石化島"全是石化企業.應該有中石油,中石化,福佳,
⑼ 請問:西沙群島是不是和南沙一樣有石油資源中沙、東沙群島現在是不是我國控制多謝了!
目前,東沙、中沙群島都在中國兩岸的控制之下,西沙群島也不存在領土爭議,西沙群島的石油資源肯定是有的嘛
⑽ 我國的石油主要分布在那裡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
自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以來,我國先後在82個主要的大中型沉積盆地開展了油氣勘探,發現油田500多個。主要包括: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吉林油田、華北油田、大港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四川油田等。
(10)哪個島屬於中國石油擴展閱讀
石油的分布:
石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
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約80%可以開採的石油儲藏位於中東,其中62.5%位於沙烏地阿拉伯(12.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