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現在限制外國人入境嗎
中國現在限制外國人入境,因為今年的疫情比較嚴重,各國都在限制外國人入境預防疫情的傳播
② 我國禁止旅遊的50個國家是什麼
因疫情原因,2020年約50個國家禁止入境,無法旅遊。
1、越南
自3月22日起,禁止所有外國人入境,該規定不適用於因「外交」或「公務」目的入境越南的人員或特殊情況入境的人員(如出席、服務重要對外活動的外國客 人;專家、企業管理者和高技術勞工);所向越裔外國人或其家屬的簽發的免簽入境證書暫時無效。
入境越南的人員需遵守衛生檢查流程並實施集中隔離,因外交和 公務目的人員和特殊情況入境人員(出席、服務重要對外活動的外國客人;專家、企業管理者和高技術勞工)按照規定在居住場所進行隔離。
2、菲律賓
暫時禁止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任何人入境,但菲公民和持有菲政府頒發的永久居留簽證者除外,上述人員入境後需強制實行14天隔離。
3、韓國
自2月4日起,對持有中國湖北省簽發護照的中國公民、以及過去14天有訪問過中國湖北省的所有外國人採取全面禁止入境措施。暫時中斷濟州島免簽制度。
自2月5日起,暫停中國公民自韓國過境免簽政策。所有途徑港澳入境的旅客需在抵達機場後提交健康狀態問卷並接受體溫檢測。
其他國家
馬來西亞自3月18日起,禁止馬來西亞人離境及非馬來西亞人入境。外國遊客、訪客以及持勞工簽證、學生簽證、工作簽證、技術專才簽證、家屬簽證和第二家園長期簽證的外國人,不允許入境。
緬甸自3月15日起,14天內前往過疫情高風險地區(如中國湖北,韓國大邱、慶尚北道)的所有外籍公民,將被禁止入境緬甸。
③ 外交部提醒暫勿前往這15國 疫情高風險國家有哪些
疫情高風險國家有哪些 中國公民國外疫情防護 部分國際航班暫停 義大利 西班牙 法國 德國 美國 韓國 伊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之下,部分國家的疫情已經是非常的嚴重了,對此中國外交部發布提示,告知中國公民,近期有出國打算的或者是旅行的,一定要盡量避開疫情風險比較高的以下15個國家。
疫情高風險國家有哪些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持續蔓延,外交部今天(3月17日)發布安全提示,提醒中國公民充分評估出國旅行引發的感染風險, 暫勿前往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美國、瑞士、英國、荷蘭、瑞典、挪威、丹麥、奧地利、比利時、伊朗、韓國等高風險國家 ,目前仍在上述國家的中國公民做好自我防護,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安排國際旅行,謹防交叉感染。
中國公民國外疫情防護
如在當地中國公民曾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或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應自覺居家隔離並聯系醫院進行專業咨詢和治療,遇緊急情況,可聯系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
部分國際航班暫停南昌飛往日本大阪、靜岡,新加坡,泰國曼谷、清邁,印尼巴厘島,義大利米蘭等航班都暫時停航,目前僅有南昌飛往柬埔寨西哈努克的航班正常運營,兩個航班的班期分別是「周一、四、六」、「周三、五、日」。贛州飛往芭提雅的航班暫時停航。國際貨運航班方面,南昌飛往比利時列日的兩個航班都正常運營。
義大利據荷蘭媒體BNO新聞網最新消息,義大利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207例,新增死亡病例475例,累計確診病例增加到35713例,累計死亡病例達到2978例,新增確診病例與新增死亡病例均創下單日最大增幅。
西班牙
據西班牙衛生部18日公布的數據,西班牙較前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38例,累計確診病例達13716例,其中598人死亡,774人病情危重,1081人治癒出院。
法國法國衛生總署署長薩洛蒙18日說,法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134例,死亡病例264例。過去24小時,法國新增確診病例1404例,新增死亡病例89例。
德國據德國《柏林晨郵報》報道,德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1萬例。另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德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2327例,死亡28例,治癒105例。德國成為全球第5個確診人數破萬國家。
美國截至美東時間18日19:00,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實時疫情數據顯示,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7769例,其中,118例死亡病例。確診病例遍布全美,確診人數最多的是紐約州,確診2495例,死亡16人。其次是華盛頓州和加州,分別確診1014例和751例。
韓國
據韓國衛生部門最新通報,當地時間17日零時至18日零時,韓國新增9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8413例,累計死亡84例。韓國境內新增確診病例,連續四天維持在100例以下。
伊朗伊朗衛生部18日宣布,截至18日中午,伊朗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92例,累計確診人數達到17361人,其中1135人死亡,累計治癒5710人。
④ 多國取消全面防疫措施,我國2022年涉旅防疫會有哪些變化
我國2022年涉旅防疫暫時沒有太大變化,因為現在疫情反反復復,很多省份都出現了感染者,如果這個時候放開旅遊防疫政策,可能導致疫情更加嚴重。不過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其他疫情政策,由於目前正在傳播的奧密克戎毒株感染之後,主要是以無症狀或者輕症為主,多數情況下不需要過多治療,如果全部送到定點醫院,會佔用過多醫療資源。所以根據第9版疫情防控方案提出,將輕症病例集中管理,定時做好病情檢測,如發現病情加重,再送到地點去醫院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要根據本國情況採取最正確的防疫措施,放開要求時不得急於求成,盡量緩慢穩步實行。病毒致死率雖定,但仍然很危險,應提高警惕下決策。
⑤ 疫情開放的國家有哪些
疫情開放的國家有英國、德國、荷蘭、瑞典、愛爾蘭、西班牙、瑞士、法國、冰島、挪威等,其中越南、愛爾蘭、冰島、加拿大需提供72小時PCR檢查結果陰性;泰國、新加坡、哥倫比亞需提供2天內的PCR檢查結果陰性。
疫情出國政策
疫情趨緩,菲律賓政府逐步打開國門,放寬外國人入境限制,允許滿足已完全接種新冠疫苗等條件的非免簽證國家和地區公民入境。
當地時間4月3日,馬尼拉CBD馬卡蒂綠帶商圈遊客眾多。中新社記者關向東攝。
根據菲律賓政府第165號決議,自4月1日起,菲律賓正式面向完全接種疫苗的中國遊客免隔離開放。
中國遊客入境只需按菲律賓外交部相關規定獲取簽證並遵守菲律賓移民局法律、法規和相關條例,無需再提交菲外交部批準的入境許可文件。
⑥ 疫情控制好的國家有哪些
我認為只有我們中國疫情相對來說還不錯,控制疫情的政策很好,治療疫情的醫術高明。
2020年,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湖北省開展現場調研。考察組訪問了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赴省疾控中心調研湖北省和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等情況,並與省聯防聯控機製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和專家進行交流。
不可濫用:
「安徽廬江宣布進入戰時狀態,會不讓出城嗎?」「晉中宣布進入戰時狀態,外出返回是不是得隔離?」近期,隨著一些省份出現散發疫情或局部聚集性疫情,不少地方政府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一些沒有新增確診病例、距離疫情發生地較遠的城市,甚至本省都沒疫情,也開始效仿。
「戰時狀態」是借用軍事表述,只能用於特別嚴重、緊急、需要高度動員、大規模組織的事態。在疫情防控上,2020年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可用「戰時狀態」表述,以動員全社會眾志成城抗擊重大疫情。
⑦ 多個國家在新冠病毒肆虐之際選擇放寬防疫措施,這一政策對於我國合適嗎
多個國家在新冠疫情之下放寬了防疫措施,這一政策對於我國來說是不合適的。
我國的人口基數不允許放寬防疫措施。堅持動態清零的防控措施,是我國對待疫情的基本態度之一,根據相關的專家表示,如果我國選擇躺平,選擇放寬疫情防控措施,就意味著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會有數億人得了新冠。這對於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是非常不利的,同時也會影響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特別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會受到非常大的阻礙,可能會出現GDP負增長的局面。
新冠疫情流行並未結束,放寬防疫措施不合適。如果全球的疫情處於結尾的狀態,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放寬防疫措施,但根據現實情況而言,多個國家都在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之中,這對我國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疫情壓力風險,因此只能嚴格的對待其他國家往來國際航班的疫情管控措施。
⑧ 哪些國家進行了封城停航措施
日韓 以色列 義大利 伊朗 新冠肺炎具有十分強大的傳染性,至今疫情的病原傳播尚尋找到,目前除了中國以外,不同的國家和城市也都相繼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爆發,對此不少國家也都採取了和中國一樣的措施封城、停航、暫停旅遊業的發展。
日韓
近日,日本和韓國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病例數繼續攀升,分別達到838例和602例,其中韓國確診病例增加較多。
23日,韓國政府已將新冠肺炎疫情預警上調至最高的「嚴重」級別。根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的最新通報,截至23日16時,韓國累計確診病例已攀升至602例,其中累計死亡5例。
韓國總統文在寅23日下午宣布,政府根據傳染病專家的建議,決定將新冠肺炎傳染病危機預警級別上調至最高的「嚴重」級別,大幅強化防疫應對體系。文在寅表示,現在韓國新冠疫情形勢面臨「重大分水嶺」,未來幾天是重要關頭,政府要採取「史無前例的強力應對措施」。韓國教育部23日下午宣布,韓國全國范圍內的幼兒園、中小學等學校推遲一周至3月9日開學。
以色列
21日,以色列有關部門發表聲明說,其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是一名以色列公民,此人曾是「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乘客,經隔離檢查後,從日本乘機飛回以色列。此外,從以色列回國的韓國旅行團出現確診病例一事也引起了以色列方面的注意。
22日,以色列方面宣布,禁止來自日本和韓國的所有航班入境。當日,一架客機從韓國飛抵以色列,但以色列拒絕讓約200名非以色列籍乘客下機。該國衛生部表示,此舉是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措施的一部分。在救護車將12名以色列乘客接走後,這架客機被要求返回韓國。
隨後,以色列衛生部宣布擴大了對外國人入境的限制,過去14天內去過韓國和日本的任何人都將受到限制。對於以色列的舉措,韓國外交部23日就以色列政府前一日突然宣布全面禁止韓國公民入境一事表示遺憾。
義大利
在義大利,截至當地時間24日,義大利累計確診215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病例,累計4例死亡病例。位於義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大區和威尼託大區是目前義大利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街道一片寂靜,商店大門緊鎖」,有記者把倫巴第大區的科多尼奧目前的疫情狀況描述為「歐洲的武漢」。
與中國相同,「封城」成為了對抗病毒、減少人際傳染的必要方法。據BBC報道,為了控制疫情,從2月23日開始,義大利政府已封鎖境內11座城鎮,包括倫巴第大區的10座城鎮和威尼託大區的1座城鎮,所有的學校、教堂、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均關閉,為期一周。
在倫巴第大區,約5萬余居民被告知呆在家中,交通受限。且這些區域已暫停生產、公眾集會及教學活動。在倫巴第大區首府米蘭,市長已下令關閉所有公共辦事處。
伊朗
發生首例「新冠」肺炎死亡後,伊朗科姆政府下令,關閉當地各級學校、戲院和運動場所,為期一周。禁止所有宗教活動。
20日,伊拉克已宣布邊境關卡對伊朗關閉3天,並呼籲民眾不要前往伊朗。伊拉克航空公司也宣布停飛伊朗航線。美聯社援引伊朗伊爾納通訊社報道稱,自2月13日至今日,該國聖城庫姆已有50人死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此外,土耳其、巴基斯坦、亞美尼亞和阿富汗等4個伊朗鄰國23日先後宣布,將關閉與伊朗的陸地邊界,其中一些國家同時限制了與伊朗的空中交通。約旦也在當天開始禁止來自伊朗的非約旦人入境。此前,伊拉克宣布關閉其位於伊朗邊境的口岸,禁止伊朗旅客入境。伊拉克的航空公司暫停了前往伊朗的航班。科威特也暫停了所有飛往伊朗的航班。
⑨ 疫情對旅遊影響
疫情對旅遊影響
疫情對旅遊影響,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影響,高度市場化且主要依託人群集聚消費的旅遊業是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下面分享疫情對旅遊影響。
對旅遊業影響的多維度考察
(一)疫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
對旅行社的影響。
受疫情影響,旅行社面臨較大經營困境,尤其是中小旅行社更是面臨破產倒閉風險。首先,疫情導致旅行社現金流緊張,短期資金壓力明顯。疫情期間,旅行社全部停業,大量支付給航空公司、郵輪公司、地接社、酒店包房等的資金短時間難以收回,春節大量的退單款已經嚴重沖擊旅行社發展的資金鏈。
再加上企業基本運營成本,包括房租、員工工資等基本開支,導致旅行社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行業內90%企業都存在現金流問題。其次,復工防疫成本增加,員工收益受損嚴重,業務損失慘重。
由於疫情暴發時間為春節黃金周期間,大量的退單退款,導致導遊人員停業,不僅影響業務的開展,也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再次,旅行社企業面臨退團退單涉及的旅遊合同糾紛。旅行社需要妥善處理遊客行程調整和退團退費的要求,對旅行社的生存帶來嚴重影響。
2. 對OTA平台的影響。
作為重要的在線旅遊營銷渠道,OTA一直是傳統旅遊業的合作夥伴之一,通過對方提供的傭金、中介費或產品價差來獲取利潤。新冠肺炎疫情對在線旅遊服務商帶來嚴重影響,尤其是產業鏈上中小微企業受損最為嚴重。
受疫情影響,旅遊者改變原有出行計劃,使OTA平台訂單量驟減,退單量激增。同時,依附於各大OTA平台的供應商也面臨巨大的損失,導致OTA平台應收賬款無法到賬、訂單取消、違約賠償等。
3. 對住宿業的影響。
由於住宿業嚴重依賴快速滾動的現金流,經營成本高,加上此次疫情暴發導致人員流動性被限制,疫情貫穿春節、元宵等中國傳統節日,「停業、半停業」成為住宿行業的常態,全國住宿業遭受重創。
酒店會議、餐飲、住宿訂單的取消、商務旅行的取消、旅遊出行計劃的終止、節後上班的延期導致的大量「退訂潮」,為住宿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再加上接管醫護人員的酒店等,面臨高昂的成本與支出,以及疫情期間租金、水電、員工工資、稅費等固定成本高,不少行業企業面臨倒閉風險。
4.對旅遊景區的影響。
疫情對旅遊景區的影響,可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直接影響為經濟收入降低,經營成本不斷增加。接待規模大和景區門票價格高的景區受到的影響和遭受的損失更加嚴重,如冬季熱門的省市景區,東北地區的哈爾濱和長春,京津冀區域、西南地區(以四川、雲南、廣西等旅遊強省為代表),以及華南地區的廣東和海南等。
間接影響是景區維護成本增加,景區基礎設施、娛樂設施等其他接待設施的維護、檢查、修理,以及能源的供應等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此外,室內景區受疫情防控要求更嚴格,維護成本更高,收入損失也更大。
(二)疫情對不同區域的影響
對冰雪旅遊目的地的影響。
北京冬奧會申奧成功以後,國家日益重視冰雪旅遊產業的開發,目前我國已由冰雪資源大國轉變為冰雪旅遊經濟大國。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相關數據,冰雪旅遊熱門城市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京津冀區域以及內蒙古和新疆。
尤其是黑龍江、吉林長白山、張家口崇禮、北京近郊等,成為熱門冰雪旅遊目的地,但受疫情影響,熱門成為冷門。
2. 對冬季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影響。
春節期間除了冰雪旅遊產業以外,很多人會選擇南下避寒。根據2019年同程數據顯示,報名最熱門的城市是三亞、北京、廣州、廈門、昆明、麗江、成都、上海、桂林、西安、珠海、西雙版納、重慶、北海。
特別是以餐飲、旅遊、交運等行業為主導產業的海南,其連續十年第一季度第三產業的佔比為全年最高。受疫情影響,旅遊業貢獻值大幅降低。
(三)疫情對不同市場的影響
對國內旅遊市場的影響。
受疫情的影響,春節期間居民被迫取消出行計劃。文化和旅遊部從1月20日要求全國各主要景點關閉、大型文化娛樂活動取消。國內旅遊市場全面阻斷,呈現斷崖式下降的局勢,旅遊收入減少、旅遊企業面臨巨大壓力。
疫情刺激「雲旅遊」等線上旅遊新業態,如同程藝龍發起成立的城市「方舟聯盟」、攜程發起「雲旅遊」活動、「宅家雲旅遊」專題等,但線下旅遊遭受重創。
2. 對出境旅遊市場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出境旅遊增長較快,正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遊市場。受疫情影響,截至2月25日,134個國家限制中國遊客入境。
後又因疫情全球蔓延,出境旅遊團隊業務全面停滯,個人旅行也受限,多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遊客的簽證和旅行進行限制,使國人出境旅遊市場受到重創,對全球旅遊市場也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3. 對入境旅遊市場的影響。
國內的疫情得以較好控制後,境外疫情形勢卻依舊嚴峻,為了防控疫情需要,入境旅遊市場受到的沖擊較大,我國主要的客源市場如韓國、日本、美國等,團隊入境旅遊幾乎停擺,散客入境旅遊受到巨大沖擊,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一、疫情期間,旅遊業艱難生存
(一)新冠疫情對旅遊業沖擊
旅遊是一場最有意義的社交活動,也是心情的調味劑,而當疫情】爆發,全城封禁,每個人都只能呆在家裡的時候,就像吃飯失去了鹽,索然無味,而當幾個月遲遲無法恢復的時候,一種壓抑就會彌漫開來。
這次疫情,對近年來的旅遊業,相當於是來了一次急剎車,眾多企業在此次危機中重新審視自我,因為從此次疫情,大多數人認識到了旅遊業的脆弱性,所以要思考經營方式及產品結構的變化。
(二)旅遊業對消費者影響
1.旅遊業或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近年來,中國經濟可謂是呈火箭式發展,已經確立為第二大經濟體,國民收入也是日益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是愈發明顯,而旅遊業在近年來也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成為消費者「剛性」需求,如每年的夏天,青海、三亞等地區就是避暑的絕佳聖地。
結合本次疫情對旅遊業的沖擊,基本上所有人或是在家、酒店隔離,或是在本地小范圍內散心,總而言之,如果疫情為出行套上枷鎖,而當一切恢復的那天,或許就會迎來極大的反彈。
俗話說的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旅遊業的「報復性」消費增長必將來臨,現在的問題就是來的早晚問題。前段時間,疫情已經得到了比較好的控制,景區、商場、餐飲逐步恢復,但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意外,防控也是十分嚴格,各地限流也是在可控范圍內,現階段來說,「報復性」消費來臨的可能性不大。
2.疫情下國民心理分析
這次疫情不僅是對經濟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對國民心理也是蒙上了一層陰影。國民生活水平以及經濟實力的增長,可支配收入越來越高,也使人們習慣性的超前消費,而由於此次疫情持續時間長;
居民的隔離時間或者說隔離周期很長導致了中低產階級出現0收入以及大量負債,再加上疫情期間物價飛漲,國民負擔愈來越大,同時也體現出國民對突發性時間抵抗力較低。
3.時間成本問題
這次疫情對國民心理造成了不可磨滅的陰影,把曾經耽誤的時間,「報復性」的補償回來可能會大量的出現。從2020年文旅部發文暫停企業旅遊經營活動起,各個階層方面的延誤,以及時間上的浪費,各行各業以人流聚集的旅遊、餐飲、表演等服務業遭受巨大打擊。
先前投入的成本,已經無法挽回,而當疫情結束,這些都會加班加點的補償回來,比如學校延遲開學,那勢必會壓縮暑假時間,來補償所謂的時間成本。而通往景區的交通也會出現限流政策,所以長途游不會有什麼爆發時增長,而周邊出現「報復性」消費及旅遊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三)疫情下旅遊從業者
二、旅遊業回暖
疫情的突然降臨,給旅遊業蒙上了一層陰影,原本快速發展的旅遊業就像夏日迎來一場大雪一樣,驟然失去了原本的樣子。
截止2021年上半年,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旅遊業也會呈現回暖趨勢,尤其是國內游,已經近乎回到了疫情前的樣子,有人預測,國內旅遊或許在未來會實現「強復甦」,而國際旅遊,因為疫情在全球范圍內,還未得到控制,所以市場波動還會一直存在。由此也可體現出我國的強大。
旅遊業恢復也是呈漸進式的,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可觀數量的人願意在疫情過後出遊,另一方面目前各企業把市場都放在了國內,雖說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但是機遇也會很多,就業機會也會隨之增加,從而促進旅遊業的恢復。
三、總結
此次疫情的爆發對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消費者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就算疫情結束了,也會有一定的恢復期,首先要恢復的就是避人心理,人是群居動物,相互協作才能走的更遠。
對企業來說,要做的就是整合手中的`資源,迎接越來越激烈的國內市場,遵從國家疫情防控政策,市場的發展與疫情的防控並行,把握機遇,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自我升華。
對個人來說,就是管好自己,調整心態,無論是什麼情況下都要保持冷靜平和的心態,其次就是對於中低產階級來說,增強自身儲備量,讓自己有應對類似突發事件的能力。
一、疫情期間,旅遊業艱難生存
(1)新冠疫情對旅遊業沖擊
旅遊是人們一種休閑放鬆的活動,旅遊可以讓人們放鬆身心,讓人們心情得以放鬆,得以舒展,然而新冠疫情】爆發,全城封禁,每個人都只能呆在家裡的時候;
就好像監獄裡面的犯人一樣就只能待在家裡,哪都去不了,沒有自由,這個從2019年年底開始的新冠疫情,到今年已經整整三年了,這場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持續了整整三年,反反復復,沒完沒了。
這次疫情,對近年來的旅遊業,相當於是來了一次急剎車,眾多企業在此次危機中重新審視自我,因為從此次疫情開始,大多數人都已經認識到了旅遊業的脆弱之處,所以要思考經營方式及產品結構的變化。
(2)旅遊業對消費者影響
1.旅遊業或將迎來「報復性」消費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民收入也是日益提高,國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是愈發明顯,而旅遊業在近年來也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成為消費者「剛性」需求,如每年的夏天,青海、三亞,承德避暑山莊等地區就是避暑的絕佳聖地。
此次疫情對旅遊行業的影響,基本上大多數人居家隔離、酒店隔離,有的從中高風險地區過來的人被急救人員用救護車直接送去酒店等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或是在本地小范圍內控制疫情,總而言之,如果疫情為出行套上枷鎖,而當一切恢復的那天,或許就會迎來極大的反彈。
俗話說的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旅遊業的「報復性」消費增長必將來臨,現在的問題就是來的早晚問題。前段時間,疫情已經得到了比較好的控制,景區、商場、餐飲逐步恢復,但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意外,防控也是十分嚴格,各地限流也是在可控范圍內,現階段來說,「報復性」消費來臨的可能性不大。
現在全國各地都普遍爆發疫情,這個疫情對於旅遊行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沖擊,營業額直線下降。
2.疫情下國民心理分析
這次疫情不僅是對經濟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對國民心理也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有點都出現心理陰影。隨著近幾年來國民生活水平以及經濟實力的增長,可支配收入越來越高,也使得人們習慣性的超前消費;
由於此次疫情持續時間長,人們居家隔離的時間或者說集中隔離的時間很長導致了中低產階級出現0收入以及大量負債,再加上疫情期間物價飛漲,國民負擔越來越大,同時也體現出國民對突發性時間抵抗力較低。
當疫情結束後,有大部分國民還是會選擇謹慎觀察,這次突如其來而短期未結束的疫情,對國民的心理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有的就選擇出去旅遊,可能是因為疫情的原因;
在家待的時間太長,心裡憋得慌,基本上都是等疫情結束了有人能會出現報復性消費。也有的選擇不出去旅遊,就怕疫情反彈,對自己對家人朋友產生影響,然而在旅遊方面,大部分人都不會長途旅行,選擇周邊游的可能性會非常大且非常多。
3.時間成本問題
這次疫情對國民心理造成了不可磨滅的陰影,把曾經耽誤的時間,「報復性」的補償回來可能會大量的出現。從2020年文旅部發文暫停企業旅遊經營活動起,各個階層方面的延誤,以及時間上的浪費,各行各業以人流聚集的旅遊、餐飲、表演等服務業遭受巨大打擊。
先前投入的成本,已經無法挽回,而當疫情結束,這些都會加班加點的補償回來,比如學校延遲開學,那勢必會壓縮暑假時間,來補償所謂的時間成本。而通往景區的交通也會出現限流政策,所以長途游不會有什麼爆發時增長,而周邊出現「報復性」消費及旅遊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⑩ 中國疫情期間出境規定
法律分析:能否出國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我國沒有強制性禁止出國的規定,能否出國還要看其他國家相關政策。許多國家都對疫情期間外國人的入境出台了相關政策,有的需進行嚴格的檢測,如阿富汗,對抵阿國際航班上所有乘客進行體溫檢測,發現疑似病例,採取隔離措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三條 第二款 規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甲類傳染病疫區實施封鎖是,封鎖大、中城市的疫區或者封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疫區,以及封鎖疫區導致中斷干線交通或者封鎖國境的,由國務院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