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頸鹿是什麼時候來中國的
1985年7月11日,原郵電部發行J.113《鄭和下西洋五八零周年》紀念郵票一套4枚,最後一枚「航海史上的壯舉」描繪的是鄭和一行在非洲的場景,其中出現了兩頭長頸鹿,這是中國郵票上首次出現長頸鹿的圖案.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國家郵政局、香港和澳門特區郵政部門今年6月28日聯合發行了同主題紀念郵票一套3枚及小型張,各自設計了不同的圖案和內容。香港、澳門特區紀念郵票的第二枚不約而同地都用長頸鹿來表明鄭和船隊的非洲之行。
現在世界最高大的動物長頸鹿,是非洲的代表性野生動物。在分類學上,長頸鹿為偶蹄目長頸鹿科,屬哺乳動物。中國自古不出產長頸鹿,但1979年,在徐州賈旺發現的東漢畫像石上繪有多隻「麒麟」,其中至少三隻具有非洲長頸鹿的典型特徵。600年前明代的鄭和遠航世界,史有定論的遠達非洲。之所以跑那麼遠,據說就是為尋找中國人心目中的吉祥神獸「麒麟」。中國古代傳說中世有麒麟出,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可誰也沒見過這種古籍中形容為鹿身、牛尾、獨角神獸的模樣,故一直有人懷疑它是否真的存在。明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九月二十日,鄭和手下的楊敏帶回榜葛剌國(今孟加拉國)新國王賽弗丁進貢的一隻長頸鹿,明朝舉國上下為之喧騰。當時的景象就如同沈度的頌詩所形容的「臣民集觀,欣喜倍萬」,有詩贊曰:「西南之諏,大海之滸,實生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馬蹄,肉角黦黦,文采焜耀,紅雲紫霧,趾不踐物,游必擇土,舒舒徐徐,動循矩度,聆其和嗚,音協鍾呂,仁哉茲獸,曠古一遇,照其神靈,登於天府。」因為長頸鹿的形態、習性與中國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過吻合,進一步了解後更發現長頸鹿的原產地在東非一帶,當地的索馬里語稱之為「基林」(Giri),發音與麒麟非常相近,使得中國人確信長頸鹿就是麒麟。於是鄭和的船隊第四次下西洋前往西亞後,繞過阿拉伯半島,首航東非,到了長頸鹿的故鄉,時間是永樂十三年。同一年,鄭和的船隊回到了中國,一同前來的各國使者中,包括了東非的麻林國(其所在地,一說是肯亞的馬林迪;一說是坦尚尼亞的基爾瓦?基西瓦尼)使者,他向永樂帝獻上了產自本國的長頸鹿。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麻林國第二次向明朝進貢「麒麟」。馬歡所撰《瀛涯勝覽》一書中就此瑞獸有如下描述:「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後兩足約高六尺,頭抬頸長一丈六尺,首昂後低,人莫能騎。頭上有兩肉角,在耳邊。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餅。」不難看出,所謂「麒麟」即長頸鹿也。《明史》記載,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榜葛剌國又進貢過一次「麒麟」。不產長頸鹿的南亞榜葛剌為何能屢屢進貢?史學研究者認為,這和當時的國際形勢、海上貿易有關。在地理大發現之前,阿拉伯人控制了東西方海上貿易。他們的單桅三角帆帆船除了載運一般貨物,還將阿拉伯半島和索馬里的馬匹輸往印度,甚至將緬甸和斯里蘭卡的大象運往印度。單桅三角帆帆船既然能夠載運馬匹和大象,阿拉伯人把長頸鹿從其部分佔據的東非載運到同樣信奉伊斯蘭教的榜葛剌當然不成問題。
近年海外有媒體稱,在非洲肯亞發現貌似亞洲人的土著,自述系鄭和船隊水手後裔,透露其祖先曾送長頸鹿給中國。
2. 長勁鹿怎麼運到中國的
長頸鹿是動物王國里的奔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有人認為這是長頸鹿的弱點
長頸鹿的弱點就是它那長長的脖子,因為它的脖子不能伸縮脖子,這就是它的弱點....
3. 長頸鹿的壽命大約有多長
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雄性個體高達4.8到6.1米高,重達1500公斤。雌性個體一般要小一些。
在野外長頸鹿的壽命為20-25年,動物園里的能活28年。
它能以每小時65公里的速度奔跑。當跑不掉時,它那鐵錘似的巨蹄就是很有力的武器。成年長頸鹿的蹄子足可以將獅子肋骨踢斷。
長頸鹿的睡眠時間比大象還要少,一個晚上一般只睡兩小時。對於長頸鹿來說,睡眠實在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甚至會使它們面臨危險。長頸鹿大部分時間都是站著睡,尤其是在短睡階段。由於脖子太長,長頸鹿睡覺時常常將腦袋靠在樹枝上,以免脖子過於疲勞。當長頸鹿進入睡夢階段時,它們與大象一樣,也需要躺下休息,這一階段大約持續20分鍾。但是,長頸鹿從地上站起來要花費整整1分鍾的時間,這使得它們在睡眠時的逃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長頸鹿躺下睡覺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它們更多的時候是站著睡覺。 你明白了嗎?
4. 長頸鹿身高得有5米,那麼它們是怎麼被運到動物園的
我國重慶樂和樂都景區曾經從非洲引進了20頭長頸鹿,這些長頸鹿的年齡都是2歲左右,為了運輸它們,工作人員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准備工作。
我們知道,長頸鹿的脖子非常長,最高可達5-7米,如此高的體型,顯然不適合飛機空運。而且由於長頸鹿體型非常高,所以長頸鹿都是“高血壓患者”,也不適合坐飛機。但是2歲以下的長頸鹿可以使用飛機運輸,只不過在運輸過程中,要格外注意長頸鹿的情緒和心情,在起飛和降落時,長頸鹿會因為受驚而死亡。
全世界之所以將長頸鹿從一個國家運到另一個國家,從一個地方運輸到另一個地方,其實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們。在一些動物園中,有些長頸鹿個體較少,近親交配系數較大,需要引入新的個體來改善種群的基因。再者是因為如果所有的長頸鹿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那麼當種群爆發一場流行疾病時,對長頸鹿種群而言是致命打擊,而分散養殖長頸鹿有利於物種種群的保護。最後是因為,長頸鹿作為動物園中的寵兒,能夠為動物園吸引一定的客源,拉動經濟園的經濟效益。正是因為以上原因,所以長頸鹿才會被運來運去。
5. 非洲的長頸鹿從南半球遷徙到北半球請問中國的時候是什麼季節
非洲的長頸鹿從南半球遷徙到北半球的話,一般是在中國的秋季到冬季之間 這個時候的話,他是在春季到來之前,可以趕上新鮮的草皮
6. 鄭和是怎麼把長頸鹿帶回中國的啊
鄭和在公元1414年(永樂十二年)由非洲帶來的長頸鹿。沈度《瑞應麒麟頌》的附圖,由明宮廷畫師所繪。
明朝的時候造船技術已經很發達了,鄭和下西洋的寶船最長的都有好幾十米,帶個長頸鹿回來不算什麼的。
7. 鹿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年
長頸鹿 Camelopardalis 壽命可達30年 長頸鹿是非洲的一種特有動物,長長的脖子,抬起頭來,最高的雄長頸鹿身高可達6米,因此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 長頸鹿是世界上身體最高的珍奇動物,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衣索比亞、蘇丹、肯亞、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等國。但是,長頸鹿的祖籍卻在亞洲。據古生物學家研究認為,長頸鹿起源於亞洲。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一些地方,從兩千多萬年至二三百萬年前,曾經生活著長頸鹿的祖先,不過頸和腿沒有現代那麼長。後來,由於地球生態環境和氣候的變化,食物缺乏,脖子短點的長頸鹿因為夠不著高樹上的樹葉而相繼死去,脖子長點的則頑強地生存下來。 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椎動物門 Phylum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長頸鹿科 Giraffidae 屬:長頸鹿屬 Giraffa 種:長頸鹿 Camelopardalis 長頸鹿通常生一對角,終生不會脫掉,皮膚上的花斑網紋則為一種天然的保護色。長頸鹿喜歡群居,一般十多頭生活在一起,有時多到幾十頭一大群。長頸鹿是膽小善良的動物,每當遇到天敵時,立即逃跑。它能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奔跑。當跑不掉時,它那鐵錘似的巨蹄就是很有力的武器。 長頸鹿除了一對大眼睛是監視敵人天生的「瞭望哨」外,還會不停地轉動耳朵尋找聲源,直到斷定平安無事,才繼續吃食。長頸鹿喜歡採食大喬木上的樹葉,還吃一些含水分的植物嫩葉。它的舌頭伸長時可達50厘米以上,取食樹葉極為靈巧方便。 長頸鹿懷孕期14個多月,每胎產1仔,生下來的幼仔身高1.8米,出生後20分鍾即能站立,幾天後便能賓士如飛,幼仔4歲後成熟,壽命可達30年。 長頸鹿生活在乾旱而開闊的稀樹草原地帶,群居。它們的食物是各種高樹的葉子和枝椏。 長頸鹿的聽覺和視覺非常敏銳。眼睛可以看到身後的東西,但它們卻沉默的像個啞巴,很少發出聲音。雄性長頸鹿比較「好戰」,交起手來時間相當長,互相圍繞著,象兩個人打架相持不下一樣,誰也不肯首先離去。 長頸鹿是非洲的代表性動物,通常組成小集團群居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熱帶乾草原或樹木稀少的半沙漠地帶。在分類學上,長頸鹿為哺乳綱偶蹄目長頸鹿科(Giraffidae)長頸鹿屬(Giraffa)。 長頸鹿科Giraffidae是偶蹄目中最獨特的一類,牙齒為原始的低冠類型,不能以草為主食,只能以樹葉為主食,舌頭較長,可以用於取食,頭上有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膚覆蓋。長頸鹿科現存僅分布於非洲,有2種,而史前分布較廣泛,可以分成古麟亞科(古長頸鹿亞科,古羚亞科)Palaeotraginae、長頸鹿亞科Giraffinae和西窪獸亞科Sivatheriinae。古麟亞科是長頸鹿科的原始類型,體型較小,四肢和頸均較短,生活於森林中,史前時期分布較廣泛,我國也能見到。古麟亞科至今仍有一個代表生存,即霍加狓Okapia johnstoni,分布於非洲剛果東部的熱帶雨林中,保持著很多原始特徵。長頸鹿亞科是生存於稀樹草原地帶的長頸鹿,由於稀樹草原的樹木多為傘型,樹葉集中在上層,長頸鹿進化出較長的頸和四肢,可以吃到樹葉。長頸鹿亞科現存僅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一種,廣布於非洲的稀樹草原地帶,是現存身材最高的動物,也是人們最熟悉的非洲動物之一。西窪獸亞科是比較特化的長頸鹿,體型較粗壯,角大而扁,現在已經全部滅絕。 動物園中常見的長頸鹿屬於分布在東非的亞種,稱為網紋長頸鹿。除此之外還有十一種不同的亞種,這些亞種的棲息地、角的發達狀態及斑紋的形狀等均各異。然而有些學者則指出,剛果長頸鹿和蘇丹長頸鹿、
8. 長頸鹿是什麼時候被帶進中國的
明朝嗎,鄭和下西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