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國時期的堂邑縣有幾個鄉鎮
民國初期山東省堂邑縣基本沿襲清之鄉鎮,有些鄉較小,轄柳林鄉、堂邑鎮、梁水鎮、沙鎮、賈鎮、辛集鄉、范寨鄉、定遠寨鄉、范王莊鄉、黑周鄉、道口鋪鄉、東阿鄉、鄭家鄉、張爐集鄉、侯營鄉。以後抗戰需要,縣治區域重新劃分,縣名也曾改變,鄉鎮制也曾變化,曾變為區,轄區也不盡相同。
民初堂邑縣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堂邑縣、前一個堂邑縣是南京在秦朝至隋朝時期的一個縣治,故址在今南京市六合區一帶。
山東聊城堂邑縣隋代置縣,時沿其西北「漢代堂邑」之名稱堂邑縣。《元和志》載:漢代堂邑故城,在隋堂邑縣西北 13.5公里處。唐宋元明清各代均置堂邑縣。歷代堂邑縣治所雖有搬遷,縣制行政不變。
宋代堂邑縣屬河北路博州,金代歸山東西路博州所轄,元代為山東宣慰司東昌路總管府屬地,明代隸歸山東布政司東昌府,清代為山東東昌府所領。
民國初屬山東省東臨道。1936年屬山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日戰爭時期(1942年)堂邑縣第六區劃設為冠堂邊辦事處。1943年,為紀念行乞辦義學的武訓將堂邑縣改名為武訓縣。1943年10月為紀念義丐武訓,堂邑縣更名為武訓縣,冠堂邊辦事處原冠縣屬地劃屬武訓縣,冠館路以北及清水一帶劃屬永智縣。
1949年,武訓縣被撤消,冠縣原第六區屬地劃歸冠縣,武訓縣又恢復原稱謂堂邑縣。1956年4月縣建制被撤消,原堂邑縣的柳林區、辛集區和溫集區的定遠寨,范王莊、黑周三個鄉劃屬冠縣,城關、斗虎屯、梁水鎮、溫集的四個區劃歸聊城,堂邑遂為聊城縣堂邑區駐地,時轄三十個鄉。1958年11月撤區為堂邑公社駐地。1984年改為堂邑鎮,2000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為中心鎮。
1943年秋,聊西縣和堂邑縣南部改建為聊堂縣。1943年11月以堂邑縣北部八甲劉、梁水鎮、斗虎屯(今區境西北部)一帶和冠縣東部蘭沃、柳邵一帶合並組建武訓縣。1946年2月,撤銷聊堂縣,原堂邑縣地劃入武訓縣。1949年復名堂邑縣,屬平原省聊城專區。1952年劃歸山東省聊城專區。1956年3月,堂邑縣建制撤銷,其轄地分別劃入聊城和冠縣,原堂邑縣的柳林區、辛集區和溫集區的定遠寨、范王莊、黑周三個鄉劃屬冠縣,堂邑縣東部原轄之城關區、八甲劉、垢土固、斗虎屯、梁水鎮、閻寺、道口鋪、張爐集、鄭家等區劃入聊城縣。
據光緒十八年堂邑縣志記載:堂邑縣在東昌府西四十里。東至道口鋪接聊城縣界,東南至小井張家莊(今冠縣煙庄鄉張家莊)接聊城縣界,東北至園里劉家莊接博平縣界,西至高庄鋪(今冠縣賈鎮高庄鋪)接冠縣界,南至老賈庄接聊城縣界,北至堠堌集(東昌府區斗虎鎮堠堌村)接臨清州,西南至馬橋集(今莘縣河店鄉馬橋)接冠莘二縣界,西北至官莊(今臨清康莊鎮官莊)接館陶縣界。
註:以上查了很多資料,總結出以上的情況。詳細情況見《聊城地方誌》
B. 中國十大水鄉古鎮
一、周庄——中國第一水鄉
始建於北宋,位於蘇州崑山市,上海、蘇州、杭州之間。山青水秀風物漸長宜人眼。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庄,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朴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
(2)中國有多少個梁水鎮擴展閱讀:
古鎮,一般指有著百年以上歷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築群。中國歷史悠久,廣闊土地上有著很多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其中有部分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首先,從保護的意義來說,古鎮的規劃是為了保護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以傳統地區城鎮商業、居住建築群、孔廟、塔等為主要特徵的城鎮歷史風貌、街巷格局和居住生活形態,保護歷代歷史事件、商務交往、航運貿易與名人活動的多種歷史信息和地方習俗及非物質遺產,帶有豐富而典型的歷史發展痕跡和濃郁地方居住與文化色彩的歷史文化風貌區。
其次,從總體規劃來看,古鎮作為歷史文化名鎮展示給世人,將來主要發展特色旅遊產業。而規劃給古鎮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
通過對古鎮的景觀進行規劃與設計,希望能讓人們在看到古鎮真正的美麗和深知古鎮景觀存在的歷史意義的同時,使人們的觀念發生變化,由被動變為主動,讓大家積極參與到古鎮的保護規劃中去,總結先人千百年來的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經驗,謀求現代社會健康持續發展之路,具有重大意義。
再次,現實意義重大。規劃在於指導實施,而實施的結果會給人民群眾帶來收益,收益的大和小與規劃是否合理,景觀設計是否成功有很關系。只要跟人民的利益發生關系,所以古鎮的規劃非常重要,影響深遠。
參考資料:古鎮-網路
C. 聊城市東昌府區包括哪些鄉鎮
東昌府區轄12個鎮(街道):古樓街道、 新區街道、柳園街道 、閆寺街道、 道口鋪街道、 沙鎮、 堂邑鎮、斗虎屯鎮、 梁水鎮、 張爐集鎮、鄭家鎮、侯營鎮;2個園區:嘉明開發區、鳳凰工業園;643個村(社區)。
郭屯鄉、七級鎮屬陽谷縣管轄,不屬於東昌府區。
東昌府區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東依東阿縣、茌平縣、聊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接陽谷縣,西連冠縣、莘縣,北靠臨清。
東昌府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明清兩代,東昌府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漕運的興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達400年之久,成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譽為「江北一都會」。截至2009年底,有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1處,3A級景區2處,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2處。
東昌府區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加之位於黃河位山灌區上游,水利條件十分優越。
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擁有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名優稀特產品。糧食作物品種500多個,經濟作物品種107個,蔬菜品種600多個,葯材品種61個,林木果樹品種225個,花卉品種146個,飼養動物品種95個。
D. 山東梁山有哪幾個鄉鎮
截止2019年,梁山縣共轄13個鄉鎮,分別是梁山鎮、小路口鎮、韓崗鎮、拳鋪鎮、楊營鎮、韓垓鎮、館驛鎮、小安山鎮、壽張集鎮、黑虎廟鎮、馬營鎮、趙堌堆鄉、大路口鄉。
1、梁山鎮
梁山鎮位於水泊梁山腳下,東依京杭大運河,西鄰京九鐵路梁山站,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梁山是武術之鄉,境內有梁山忠義堂、黑風寨、宋江馬道等著名旅遊景點。
2、小路口鎮
濟寧市小路口鎮地處濟寧市梁山縣西北部,北靠黃河,東依山東東平湖區,轄區內有五河三堤一湖,是濟寧市梁山縣唯—具有黃河灘區、東平湖區、黃河自流灌區三種不同地形的特殊鄉鎮,也是黃河流經濟寧市最長的鄉鎮。
3、拳鋪鎮
拳鋪鎮位於山東省的濟寧市、菏澤市和梁山縣、鄆城縣、嘉祥縣二市三縣交匯處,與鄆城縣毗鄰,處東經116°07′,北緯35°41′,總面積145平方公里。
4、壽張集鎮
壽張集鎮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管轄,濟寧市壽張集鎮,東臨京杭大運河。轄2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壽張集村。S333蒙(陰)館(陶)公路從該鎮經過。
5、趙堌堆鄉
濟寧市趙堌堆鄉位於濟寧市梁山縣西北部,地處兩省三市交界,地理位置優越。全鄉有兩條省道縱橫成網,鄉村均為水泥硬化路面,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物產豐富,森林覆蓋率較高,是濟寧市梁山縣林業產業化發展最快的鄉鎮。
E. 聊城梁水鎮有什麼村啊
總算找到啦梁水鎮-行政區劃 梁水鎮下轄村:蘇堤口村、張水坑村、姚堤口村委村、李井村、王啞叭村、安西村、鄭庄村、葉屯村、西郝村、王棗科村、楊天洪村、楊庄村、土閘村、王屯村、王鋪村、東升村、張劉村、北趙村、榮堂村、宏偉村、南趙村、王崗村、後李村、朱庄村、呂庄村、張堂村、王辛村、胡樓村、馬村村、安東村、吳庄村、王東見村、河下榮村、鄭營村、趙李王村、劉管營村、排李村、杜庄村、鄭堂村、孫庄村、李廷白村、印庄村、周庄村、梁閘村、邢屯村、蘇棗科村、梁淺村、邰庄村、西梭村、大趙村、松樹李村、石槽王村、姚王劉村、老任庄村、張庄村、肖黃穆村、秦鋪村、高澤劉村、魏庄村、王莊村、西蘇村、拐李王村、八劉村、蘇庄村、李庄村、孫入口村、小趙村、東郝村、後王村、東蘇村、房屯村、喬集村、程庄村、許屯村、小榮村、陳坊村、西海子村、大榮村、黃庄村、鄭屯村、呂庄村、小河子村、東風村、張樊村、任香坊村、付樓村、龐庄村、凍元村、小任庄村、任老九村、袁庄村、馮段王村、肖集村、閆坦村、張詩庄村、劉庄村、郭營村、孟庄村、邱庄村、大王村、閆庄村、田元村、前李村、李屯村、江庄村、蒿庄村、侯庄村
F. 聊城東昌府區包括幾個鄉鎮,各鄉鎮又有哪些村莊
你好
東昌府區轄10個街道、8個鎮、2個鄉:
1.古樓街道、柳園街道、新區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鋪街道、閆寺街道、鳳凰街道、北城街道
2.侯營鎮、沙鎮鎮、堂邑鎮、梁水鎮、斗虎屯鎮、鄭家鎮、張爐集鎮、於集鎮
3.許營鄉、朱老莊鄉
其中,東城街道、蔣官屯街道由聊城經濟開發區管理。(但是區劃歸東昌府區,所以樓上將這兩個街道漏下了)
G. 東昌府區有哪些鄉鎮
東昌府區轄10個街道、8個鎮、2個鄉:古樓街道、柳園街道、新區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鋪街道、閆寺街道、鳳凰街道、北城街道、侯營鎮、沙鎮鎮、堂邑鎮、梁水鎮、斗虎屯鎮、鄭家鎮、張爐集鎮、於集鎮、許營鄉、朱老莊鄉。其中,東城街道、蔣官屯街道由聊城經濟開發區管理。
H. 梁水鎮是哪裡的呀
梁水鎮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聊城市梁水鎮位於山東聊城西北部
I. 「梁淺"這個地名來源於哪裡
關於這個有這么一個歷史故事
據說康熙帝沿著運河南巡至東昌府區梁水鎮,因水淺擱船,康熙說,」此處水淺」,所以該地就命名「梁淺」了。
梁水鎮位於聊城西北部,歷史上一直為為魯西重鎮,現為聊城市東昌府區轄中心鎮,是聊、茌、臨、冠四縣(市)交接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也是魯西地區正在蓬勃興起的一座新興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