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哪裡最發達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但是也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國的發展大都是點的發展,中部就是重慶,長沙,東北就是大連,沈陽,哈爾濱......只有長三角,小珠三角(京津冀,即黃河三角洲不討論)經濟連成片,而且占我國GDP的比重較大。
小珠三角即我們平常所說的珠三角,包括九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江門),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約4000萬人。大珠三角包括廣東、香港、澳門三地構成的區域。大珠三角面積18.1萬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8679萬。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鄰、經貿關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東9省區,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泛珠三角面積200.6萬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45698萬。長三角則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寧波,嘉興,鎮江,常州,湖州,紹興,南通,舟山,揚州,泰州,台州。長三角的土地面積為10.96萬平方公里,人口為8212.12萬人。如今長三角總GDP(暫且借用)近小珠三角的兩倍,但人均不如小珠三角。長三角表現出強勁的後動力,照此下去,珠三角會被長三角全面超過。
小珠三角擺在何處呢?
1.珠三角和香港的聯系不夠。廣東政府太高調了,總是把自己當作改革開放的大哥哥,香港彈丸之地應該是小弟弟。其實不然,廣東應該承認香港在泛珠三角的經濟領頭作用,多與香港聯系。香港是全球最大的港口之一,經濟活躍(一度被評為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第三產業發達,產業結構好,現代化程度高,而且香港的國際地位都可以給廣州帶來幫助。然而香港回歸這么多年來,粵港通關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上升到民族高度,香港的經濟下去了,不但是廣東的經濟受到影響,更是中華民族的恥辱。希望廣東政府能夠正視這一問題。香港的經濟成長如何主要取決於廣東政府的配合支持程度,因為香港的大部分基礎物資都來源於廣東深圳。
2.長三角以上海為中心,輻射范圍大。長三角其它城市作為上海的腹地(事實上,上海之後的中原地區都是其腹地),為其發展提供需要的物資(安徽等的礦),能源(山西就是媒省)。長三角在上海的帶動下,敢於打拚,積極吸引外資,政府政策支持。尤其是浙江,企業沖在最前面,政府做「後勤」,這就是為什麼最近浙江經濟增長如此之快的一個重要原因。小珠三角位置比較尷尬,周圍沒有能夠像大中原一樣提供物資,能源的地方,在土地,資源等的限制下,發展就比較有限。
3.加大廣東的教育投入。長三角,黃三角高校多,尤其是一流高校多。北京:北大,清華,人大,中科院(這個沒辦法)等等;天津:南開,天大;上海:上交,復旦,同濟,中科院等。而廣州,說句實話,稱得上一流高校的只有中大,而且中大工科實力不行,華工太偏重工科,中科院研究所較少。不過說回來,廣東政府開設大學城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主義,在一定程度上讓各高校互補,但就我所看,應有的效果沒有發揮完全。本科生,研究生的培養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建議政府設定一個基金,在本科階段,對於有意願,而且學業成績好或是有專長的同學,經濟又有問題的同學,送出去兩年,1+2+1政策。很多優秀的學生因為經濟問題,不能接受新的思想(這不是媚外,師夷長技以制夷)。再就是加大對學生的補助。古今中外,最大的投資,回報最高的投資莫過於「人」的投資。
3.也就是其它網友也談到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不過我還是覺得最重要的是留住人才,在此基礎上吸引人才。行銷學裡面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賊船理論」(絕對不含影射的意思),說的是:在碼頭有一艘賊船,船長常常到處騙人上船,受到騙的人到處宣傳,船長能夠騙到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再也沒有人會上當受騙了。這背後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留住一個人才的成本只有吸引一個人才的成本的四分之一(行銷學原理)。政府應該設立一些科研基金,關於人才的生活保障基金等等,對於在校學生,應給予生活補助,設立響應的政府獎學金等等,給廣東大學生一個好的印象,讓廣大高校學生對廣東的開發事業忠誠,這是很難做到的,但也是績效非常高的。此外,廣東還有很多小方面做得不夠,如:外來技工轉證的問題等等。
4.營造活躍的經濟氛圍,培育創業的溫床。經濟自由是創業是否成功的關鍵性因素。國際上常用經濟自由度指數反應,它主要由貿易政策,稅收水平,政府幹預,管製程度和貨幣政策等,廣東政府可以在經營許可,證券,兼並法規,激勵政策等發面下手營造一個適合創業的溫床。對於創業,據我所知,經濟園區內的政府相關基金是要考察技術含量,創業者等等很多因素的(這是必須的),但我知道,對於創業者,我知道一般是要求海歸,等等非必要性參數占的權重太大。我承認海歸裡面大部分都是精英,但並不是只有海歸才能創好業。許多海歸擁有技術,但沒有管理經驗,還有就是眼高手低的情況比較明顯,高傲的也是屢見不鮮。相反很多有好的創意,但學歷不高,沒有出國經歷的創業者沒有機會。蓋茨大學肄業,戴爾創始人也是大學肄業(在PC方面戰勝當時的市場領導IBM),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的學歷也不高......學歷是重要,但遠遠沒有像現在政府看的那樣重要。此外,技術創業是一個方面,創意創業,服務創業等等也是可以的,想想四季酒店,聯邦快遞,迪斯尼創業之初都沒有什麼高技術可言。
5.把握科技發展方向,結合廣東實際情況,重點出擊。現在就拿技術創業來說吧。大家知道現在是信息技術統領各行業的時代,相信這在將來的二十年也不會改變,二十年只有呢?信息技術賴以生存的就是半導體產業,而半導體基於材料(事實上,製造業都是基於材料)。隨著人們認識物質的兩極化(微觀,宏觀),傳統的材料已不能滿足需求,納米材料將引發第三次產業革命(相信不會太遠),已經是國內外一致認同的。第一次產業革命造就了西歐,第二次產業革命造就了美國,日本,我們中國再也不能錯過第三次產業革命了。中國只有在第三次產業革命占據優勢,才能釜底抽薪,一局超過歐美,日本,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此外,生物醫葯,基因工程,燃料電池,新型能源,環保產業,超導材料等等新興產業占總產業比值將越來越大。華工的材料學院,環境工程都是很強的,政府應該予以重視,設立一些政府基金,促進科學研發以及產業化研究。中大的醫學是亮點,也應該予以重視。
6.產業結構的優化。說實話,廣東自改革開放以來,主要發展輕工業,並且是高勞動密集型的,第三產業跟不上去,基本的製造業也比較落後,而香港,澳門回歸後,珠三角更是要與香港,澳門聯系起來,優化泛珠三角的產業結構,重點抓住第三產業,製造業和第四產業(創意產業)。最近廣東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東莞鞋廠的搬遷就是一個好的開始,說明政府注意到這一問題,現在正是珠三角產業結構改型的時期,希望廣東能夠順利完成產業改型。
當然,小珠三角不是「一無是處」。小珠三角現在正面臨著巨大的產業結構調整,在這期間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外遷,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廣東最近幾年的GDP,但是廣東經歷了這樣的「痛之後」,小珠三角的經濟將面臨新一輪的高速發展,重新奪回經濟地位也未為可知。
兩局題外話:隨著廣東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內遷,給內地的經濟帶來了活力,內地經濟得到發展,相信內地的經濟也會發展起來,然後再向高科技發展,一個過程問題......話說回來,犧牲資源,環境帶來的發展......直接引進高科技,內地可能還不具有這個條件。
上海,深圳。這兩個地方簡直有點奇跡。上海GDP直追香港,有望在2010年趕上香港,不過人均GDP嘛,還有一定的距離。香港已經成熟了,而上海正出在壯年期。深圳「彈丸之地」,人均GDP(過萬美金,超上海的9000美金),購買力都是相當另人不可思議的。想想看,06年每平方公里的GDP是2.98億,內地相信沒有哪個城市能夠與之媲美,GDP超過香港的一般了。
2. 中國最發達的省是哪個省
浙江百姓最富裕,廣東經濟總量多,江蘇綜合實力最強,所以談到最發達的應該是江蘇省。
個人觀點,僅從2個角度給你分析一下:
1、廣東的發展是GDP整體水平全國第一,廣東的發展是非常的不平衡,全國四個一線城市,廣東站了2個,深圳和廣州的發展水平絕對的高,但是也導致粵東等廣大地區發展極不平衡,甚至處於貧困水平以下,而且廣東的面積比江蘇要大的多哦。
江蘇的發展GDP一直是全國第二,但是江蘇的發展非常的平衡,13個地級市,排名最後的宿遷市,在全國將近300個地級市中,GDP排在前100名,縱觀全國各省沒有比江蘇發展的更加平衡,而且人均GDP水平,江蘇一直都是高於廣東的。
2、從教育上來看,江蘇的985和211大學都比廣東多不少,江蘇的教育水平要高出很多,其實你可以看下中國的中科院和社科院的院士,江蘇籍的院士非常的多(1955年到2015年這60年來當選的兩院院士籍貫,從結果上看籍貫為江蘇的院士人數高達450人,籍貫為浙江的院士人數也高達375人,遠遠超出其他省份,另外廣東籍貫的院士也有145人,山東的有143人,福建的則有139人),可以看出江蘇的教育發達程度。
最後說下,江蘇的發展優勢不是今天才有的 自從宋朝開始,江蘇的經濟水平基本就是全國第一的,除了經濟總量目前江蘇是第二,要是從人均經濟水平,發展平衡性和可持續,文化教育等綜合指標來評估,江蘇真的是全國最好的省(不包括直轄市)。
3. 中國最發達的地區是哪裡
中國比較發達的城市主要是一線城市,排前十位的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成都、武漢、重慶。
中國發達城市大多處於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
擴展內容:
1、2017年中國城市GDP排行榜
一、上海 3.0133(萬億),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二、北京 2.8000(萬億),首都城市、國際大都市,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
三、深圳 2.2438(萬億),最年輕的一線城市,中國三十年看深圳。
四、廣州 2.1503(萬億),歷史上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的商業中心之一。
五、重慶 1.9500(萬億),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六、天津 1.8595(萬億),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七、蘇州 1.7319(萬億),自古便是富庶之地,江南魚米之鄉。
八、成都 1.3889(萬億),西南唯一副省級市,特大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九、武漢 1.3410(萬億),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級市,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十、杭州 1.2556(萬億),副省級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電子商務中心。
十一、南京 1.1715(萬億),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長三角及華東的特大城市。
十二、青島 1.1037(萬億),特大城市 、副省級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中國品牌之都」。
十三、長沙 1.0535(萬億),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南地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十四、無錫 1.0511(萬億),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市,自古就是魚米之鄉。
十五、寧波 0.9846(萬億),界第四大港口城市,長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
十六、佛山 0.9549(萬億),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
十七、鄭州 0.9130(萬億),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
十八、南通 0.7734(萬億),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
十九、東莞 0.7582(萬億),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廣東四小虎」,「世界工廠」。
二十、泉州 0.7548(萬億),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2、中國一線城市(2018)
2018年4月26日,依據最新一年的170個品牌商業數據、19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1]昨日,《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新鮮出爐,15個「新一線」城市排名也正式公布,成都再次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這也是成都第三年蟬聯「新一線」城市榜首。
四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變,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沈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4. 中國比較發達的地區有哪些
中國比較發達的地區有很多,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大連,香港,深圳…等等很多的
5. 中國最發達的地區有哪些
長江三角仍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
長三角仍將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而珠三角亦仍將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區域,中國長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三大經濟圈經濟發展仍保持原有格局。
去年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雖保持了經濟穩步發展,但在國家宏觀調控大背景下,經濟增長速度卻雙雙出現大幅滑坡。長三角、珠三角會否繼續成為中國經濟活躍的「增長極」引人關注。
由北京市社科院編寫、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二00六年《中國區域發展藍皮書》認為 現階段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基礎最雄厚的地區,將首當其沖面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挑戰。目前,上海「十一五」規劃已調低經濟增速,長三角的戰略轉型將一步步展開。
6. 中國的那個省份最發達
目前廣東省經濟相對較強。
介紹:
廣東是經濟大省,總量全國第一,以製造和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強省,走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前列。連續十幾年經濟總量領先於中國其他省份,如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儲蓄存款、專利申請量、稅收、進出口總額、旅遊總收入、行動電話擁有量、互聯網用戶、貨物運輸周轉總量等。其中進出口總額年均佔全國約1/4,從1985年至2008年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年財政總收入佔全國約1/7;累計吸引外商投資佔全國約1/4;GDP從1989年至2011年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35696.46億元,連續20年保持全國經濟總量第一位置,繼超過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後又超越香港和台灣。2009生產總值為39081.59億元,人均GDP40748元,摺合為5965億美元。財政總收入完成8620億元。
以製造業為主,具有食品、紡織業、機械、家用電器、汽車、醫葯、建材、冶金工業體系。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機構網點和從業人員總數均居全國首位。率先成立中國第一家證券公司、第一家金融電子結算中心、第一個外匯調劑中心,發行了中國銀行第一張信用卡等,廣發銀行1993年11月8日在澳門開設分行,並作為中國商業銀行在境外開設的首家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廣東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深化區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設金融強省,對周邊地區的金融輻射力越來越強。目前,廣東已基本形成了以貨幣、外匯、產權等市場為主體的金融市場體系。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基本完成,地方金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現與港澳合作打造粵港澳都市圈。各省區市GDP含金量中次於上海北京位居前三,廣東省成為首個5萬億元俱樂部成員,江蘇、山東緊隨其後,突破4萬億元。以廣州、深圳為中心,以珠江口東岸、西岸為重點,2020年粵港澳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大都市圈,打造一個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的城市群。
7. 中國哪些城市最發達
我覺得,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是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廣州市,天津市,重慶市,杭州市,蘇州市,無錫市,青島市等等。
8. 你覺得中國哪個城市最發達
如果包含港澳台在內的大中華區的話,最發達的城市非香港莫屬。而如果僅限於大陸地區的話,最發達城市應該是北上廣深一線城市。
評價一個城市發不發達,最重要的是看其經濟實力。經濟是所有一切的基礎,包括商業、文化,教育、科技、交通,衛生醫療等事業無一不依賴經濟的支持。
北京、上海、廣州等幾座城市也是如此。沒有發達繁榮的經濟,整個社會的發達便無從談起。經濟是社會的基礎,也是社會的命脈。因此,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要整體發展起來,最核心的是要經濟發展起來。